第337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下)

正如劉師傅所說,利用生物固沙技術進行植被恢復,有效改善沙區土地性質,才能切實可行起到防風固沙作用。

治沙是個系統工程,魏明對此已經有了充分的認識。

繼成功在沙漠裡找到水源,甚至有可能改變西北生態後,他在嘉穀已經不是無名小卒了,因此更進一層,被提拔到嘉穀沙漠治理團隊管理層,負責協調推進沙漠生態恢復工作——簡單來說,就是種樹植草。

但植樹種草更要有規劃。

荒漠化之所以被稱作“地球的癌症”,一方面是因爲它直接吞噬土地這個人類的生存之基,製造了一批又一批“生態難民”;另一方面,更在於防沙治沙是難題,“治理沙漠,就像把錢扔進無底洞”——投資大、週期長、見效慢。

齊政就曾在嘉穀治沙動員會上指出:只有找到“生態、經濟、民生”的利益平衡點,才能激發治沙動力、積累治沙財力,實現可持續治沙。正所謂“治沙不治窮,到頭一場空”。

尤其是在面對治沙團隊管理層時,齊政更加直言不諱:生態是基礎;經濟是動力,主要是指公司賺錢;民生是保障,主要是指政府保障。

就拿加入嘉穀治沙戰的這批“臨時工”來說,如果將他們轉變爲一種新身份:組建民工聯隊跟隨嘉穀種樹,成爲種植工人;到嘉穀中工作,成爲產業工人;帶動他們從事治沙旅遊產業,成爲產業股東……每一種新身份,都能爲他們帶來不菲的收入。

如果嘉穀能做到這一步,政府不支持嘉穀,還會支持誰呢?

當然,齊政着重強調了,生態是基礎!第一年甚至第二年,治沙團隊管理層都不要想着能有什麼產出,首先是要恢復生態,改良沙質土壤,爲下一步開發打好基礎。

此言一出,治沙團隊管理層都鬆了一口氣。投入這麼大,公司卻不急着營收,對他們而言,能更加從容地治沙了。

按照大老闆的指示,嘉穀治沙團隊制定了確立“鎖住四周、滲透腹部,分割治理,以點帶面、探索產業”的治沙開發戰略,先通過南圍北擋鎖邊,將一百萬畝沙地通過綠化帶圍起來防止擴大,然後開展區域生態治理。同時採取“宜喬則喬,宜灌則灌,宜草則草,喬灌草結合”的治沙辦法。

魏明就帶領着另一批員工在鋪好的草方格內開展“花式”綠植。

在最靠近出水點的沙漠區域,水源充足,以改良土壤爲主。

嘉穀農資生產的海藻有機肥被源源不斷地運過來,除此之外,嘉穀實驗室的技術員們起早貪黑,在沙漠裡橫來豎往,取回了各種土壤剖面做精細的理化分析。

有了精確的科學數據,如同醫術精湛的老中醫切準了脈,哪個地塊的水與肥料配比是多少,種什麼植物合適,土壤能被改良到哪種程度……一項項具體實施方案在治沙團隊裡漸漸成形。

實驗室培育的紫雲英率先破土而出,給草方格披上了綠衣。

這種紫雲英,含有多種養分和大量有機質,被證明能有效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結構,促進土壤熟化,增強地力。

在紫雲英經過一定期間生長之後,將其綠色莖葉切斷直接翻入土中,可以節省人力,減少有機肥的運輸費用。

按照實驗數據,每畝壓青集團培育的紫雲英鮮草1000公斤,可提供氮、磷、鉀約15公斤左右,可淨增土壤腐殖質100公斤——相當於沙地裡的有機質和有效養分暴增10倍。

……

而在沙地中部,爲了進一步探索沙漠開發的路徑,治沙團隊引進了一種比較神奇的植物——菌草。

菌草,是“菌”與“草”融合產物,顛覆了已有認知。菌草可被廣泛用於栽培蘑菇、木耳等食藥用菌,解決了種植菌類產品需要成段樹木或木屑帶來的“菌林矛盾”問題。

它神奇的地方就在於,雖然長得像甘蔗且更高,有人一見就說它費水費肥,斷難在乾旱地區推廣,但嘉穀實驗室實測發現,菌草容易成活還更省水。

魏明就看着沙地上生長得鬱鬱蔥蔥、青翠欲滴的菌草,據說其能長到三四米甚至更高,真心覺得這是一種治沙寶物。

行距1.5米,種下去80天左右就能固定住15平方米的流動沙地——它的根系又深,能夠有效地固定住降水和土壤,即使在氣候條件惡劣的地區,一年生菌草被收割後,根系仍然能起4到5年的固沙作用。

最關鍵是,菌草的利用價值也挺高。不僅可以種植菌類;還可以飼養牲畜,粗蛋白含量可達15%,營養價值較高;也作爲有機肥生產的優質原料……

而不管是紫雲英還是菌草,都被一道道防風固沙的綠色屏障隔開——沙拐棗林和梭梭林。

相比於種草,在沙漠裡種活一棵樹更加不容易。

尤其是爲百萬畝沙地“鎖邊”的外圍,遠離水源,條件艱苦,爲了形成一道厚實的綠色屏障,魏明甚至親自帶隊種植梭梭。

梭梭在生活型態上屬於大灌木,在條件較好的生長環境中,它可以長到5米多高,是典型的梭梭林。不但是防風固沙的沙漠衛士,在梭梭根部接種中藥材肉蓯蓉,還是一個朝陽產業,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種樹團隊在外圍種樹,探索了一種新技術。這種方法免去了先要固沙的套路,在沙地上直接用鐵管打個1.2米深的孔,然後將孔內注滿水,將已經長成的樹苗直接插進孔內即可,植一棵樹兩個人用10秒鐘就可以完成。

但魏明對這種所謂的“新技術”表示一定的懷疑,這樣種,成活率真的有保證嗎——他不知道,這是兩年後庫布齊治沙摸索出來的一個比較實用的沙漠種樹方法……當然,在水資源較豐富的沙漠區才適用。

但不管怎麼說,相比於草方格固沙團隊和種草團隊,種樹團隊更加忙碌,尤其在如今沙漠裡有降雨的季節,只要看到下雨了,大家夥兒立馬披上雨衣、帶上工具,衝到沙窩裡種樹,爲了搶抓種樹的時間,甚至晚上用手電筒照亮,在沙窩裡連夜栽種。

辛苦是辛苦,但成績證明了一切。

沙漠中的樹木簡直就是魔術一般的存在——種樹的地面就是沙地,沒有任何的輔助土壤,然而一棵棵小樹就愣是在沙地上長了起來,異常堅挺。

魏明看着百萬畝沙地外圍生機勃勃的梭梭林,雖然還是矮小稀疏,但身姿挺拔地保護着內圍的“綠洲”,那感覺真是,沒有辦法用語言來形容,反正是特別驕傲。

治沙苦嗎?

真的非常苦!

魏明曾幾度動搖——整天與飛揚的沙土爲伴,想找個女朋友都木有辦法,有時候只要一看見金燦燦的沙漠,就覺得人生沒有一點點希望。

但當晚上,坐在沙丘上,仰起頭,望向夜幕裡的天空時,只見晴朗的夜晚,沒有一絲一縷的雲朵;羣星閃耀,其中有幾顆星辰格外的璀璨,一閃又一閃,倒映在瞳孔裡……在燈紅酒綠、繁華喧鬧的都市已經很少看到如此真切的星空了。

當白天,看到或年輕或年長的人們用行動去澆灌綠色的夢想,來見證荒漠的改變。一百萬畝的騰格里沙區,在草方格的阻擋下,風沙活動日漸式微;大漠中的植被已泛新綠,林木露出新的枝幹;天朗氣清,不時有各種各樣的鳥類飛來度夏,一切都是欣欣向榮的。

魏明就突然覺得,如果自己日後可以驕傲地對兒輩孫輩們說一句,“想當年,我也是西北治沙的一頭開荒牛”,貌似也挺有意思的。

……

第293章 飛播牧草,海水治沙第700章 貧窮和死亡(1/2)第177章 從哪來冒出來的混賬(2/3)第615章 “豆”爭(下)第687章 更多的人來了(2/2)第10章 合股經營第452章 廉價的原料市場,沒了(1/2)第478章 驚天報價(1/2)第616章 當中國大豆衝擊市場(1/2)第187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上)第31章 丟不了(求收藏!)第500章 可能會改變世界的投入第596章 嘉穀的方案(1/2)第74章 啤酒和奶業(求收藏!)第610章 草!草!(2/2)第142章 大豆風雲之始(3/3)第114章 規模決定地位(2/3)第690章 回血(1/2)第128章 我懂(1/3)第577章 狗大戶來了(1/2)第179章 從深山到參園第369章 大興土木(2/3)第200章 避其鋒芒第596章 嘉穀的方案(1/2)第570章 何至於單挑世界(3/3)第213章 破產的鄰居纔是好鄰居第464章 潰不成軍(3/3)第630章 打腫臉(1/2)第420章 再重視嘉穀也不爲過(2/2)第464章 潰不成軍(3/3)第313章 爲作物加“營養餐”第660章 成功的秘訣(3/3)第176章 中藥,水很深吶(1/3)第232章 越爛越好的俄遠東地區第275章 勝利果實和一盤大棋第613章 亞馬遜大火與大豆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486章 “全球變暖”戲碼(二更)第409章 讓努力者致富(1/3)第407章 王者誕生,行業洗牌(1/2)第426章 和嘉穀做生意(3/3)第292章 超級奶牛第550章 “傻白甜們”(1/2)第260章 本土公豬頭頂綠第684章 無聲的報國(1/2)第34章 生日之夜第710章 酸味(1/2)第418章 嘉穀在行動(2/2)第649章 愛上中國味道(1/2)第624章 令人信服第229章 記仇與敲悶棍第295章 王國背後的男人第341章 我們國產的節水技術啊(2/4)第645章 三言兩語定規矩(1/2)第12章 雛苗入場第266章 蝴蝶效應,毒奶前兆第650章 這是什麼開局(2/2)第7章 坦白第404章 難以撼動的領先優勢(2/4)第74章 啤酒和奶業(求收藏!)第59章 一攬子投資協議(求收藏!)第643章 送上船(2/3)第565章 趁“旱”打劫(1/3)第133章 節水!節水!(3/3)第459章 謎一樣的中國乳業(1/2)第198章 冤家路窄(4/4)第16章 梅花鹿與馴鹿老人(求支持!求收藏!)第540章 可以但沒必要(1/2)第196章 蟲害來襲(2/4)第660章 成功的秘訣(3/3)第107章 我老實,選我吧(5/10)第556章 哪來的底氣(2/2)第627章 錢常有,好參不常有(1/2)第667章 羣衆的呼聲第672章 這是我知道的嘉穀(1/2)第373章 耕海牧漁:日益繁榮的漁場(3/3)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第594章 你需要我這面旗幟(4000字)第68章 技術手段(求收藏!)第163章 人氣爆棚(3/3)第207章 佈局,大颶風逼近第125章 牛來了(1/3)第448章 “國參”崛起依靠誰(1/2)第175章 千年人蔘?這可以有(3/3)第646章 要上市?(2/2)第347章 第一戰:吸金的倉儲(2/4)第120章 一企對一國(2/3)第223章 舌尖上的冷鏈(4K章節)第237章 同質化對手第344章 資本盛宴第251章 細思極恐第141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下)第135章 誰有“種”,誰驕傲第141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下)第426章 和嘉穀做生意(3/3)第109章 他要戰……就一邊去(7/10)第20章 該收穫了(上)(求收藏!)第605章 春耕始,“帶薪休假”的土地第470章 爲未來計(2/2)第262章 將種豬做成白菜價
第293章 飛播牧草,海水治沙第700章 貧窮和死亡(1/2)第177章 從哪來冒出來的混賬(2/3)第615章 “豆”爭(下)第687章 更多的人來了(2/2)第10章 合股經營第452章 廉價的原料市場,沒了(1/2)第478章 驚天報價(1/2)第616章 當中國大豆衝擊市場(1/2)第187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上)第31章 丟不了(求收藏!)第500章 可能會改變世界的投入第596章 嘉穀的方案(1/2)第74章 啤酒和奶業(求收藏!)第610章 草!草!(2/2)第142章 大豆風雲之始(3/3)第114章 規模決定地位(2/3)第690章 回血(1/2)第128章 我懂(1/3)第577章 狗大戶來了(1/2)第179章 從深山到參園第369章 大興土木(2/3)第200章 避其鋒芒第596章 嘉穀的方案(1/2)第570章 何至於單挑世界(3/3)第213章 破產的鄰居纔是好鄰居第464章 潰不成軍(3/3)第630章 打腫臉(1/2)第420章 再重視嘉穀也不爲過(2/2)第464章 潰不成軍(3/3)第313章 爲作物加“營養餐”第660章 成功的秘訣(3/3)第176章 中藥,水很深吶(1/3)第232章 越爛越好的俄遠東地區第275章 勝利果實和一盤大棋第613章 亞馬遜大火與大豆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486章 “全球變暖”戲碼(二更)第409章 讓努力者致富(1/3)第407章 王者誕生,行業洗牌(1/2)第426章 和嘉穀做生意(3/3)第292章 超級奶牛第550章 “傻白甜們”(1/2)第260章 本土公豬頭頂綠第684章 無聲的報國(1/2)第34章 生日之夜第710章 酸味(1/2)第418章 嘉穀在行動(2/2)第649章 愛上中國味道(1/2)第624章 令人信服第229章 記仇與敲悶棍第295章 王國背後的男人第341章 我們國產的節水技術啊(2/4)第645章 三言兩語定規矩(1/2)第12章 雛苗入場第266章 蝴蝶效應,毒奶前兆第650章 這是什麼開局(2/2)第7章 坦白第404章 難以撼動的領先優勢(2/4)第74章 啤酒和奶業(求收藏!)第59章 一攬子投資協議(求收藏!)第643章 送上船(2/3)第565章 趁“旱”打劫(1/3)第133章 節水!節水!(3/3)第459章 謎一樣的中國乳業(1/2)第198章 冤家路窄(4/4)第16章 梅花鹿與馴鹿老人(求支持!求收藏!)第540章 可以但沒必要(1/2)第196章 蟲害來襲(2/4)第660章 成功的秘訣(3/3)第107章 我老實,選我吧(5/10)第556章 哪來的底氣(2/2)第627章 錢常有,好參不常有(1/2)第667章 羣衆的呼聲第672章 這是我知道的嘉穀(1/2)第373章 耕海牧漁:日益繁榮的漁場(3/3)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第594章 你需要我這面旗幟(4000字)第68章 技術手段(求收藏!)第163章 人氣爆棚(3/3)第207章 佈局,大颶風逼近第125章 牛來了(1/3)第448章 “國參”崛起依靠誰(1/2)第175章 千年人蔘?這可以有(3/3)第646章 要上市?(2/2)第347章 第一戰:吸金的倉儲(2/4)第120章 一企對一國(2/3)第223章 舌尖上的冷鏈(4K章節)第237章 同質化對手第344章 資本盛宴第251章 細思極恐第141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下)第135章 誰有“種”,誰驕傲第141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下)第426章 和嘉穀做生意(3/3)第109章 他要戰……就一邊去(7/10)第20章 該收穫了(上)(求收藏!)第605章 春耕始,“帶薪休假”的土地第470章 爲未來計(2/2)第262章 將種豬做成白菜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