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下雨了

“來的真快!”

嘆了一口氣,他的語氣中說不出的遺憾。

“大帥….”

送走了劉偉元,張梅生的臉上惴惴不安的情緒明顯多了幾分,顯然對那位令當年名滿天下的香帥張之洞都要忌憚三分的洞庭席家擔心不已,席家壟斷了幾任的匯豐洋行大買辦的位子,又聯手有血緣關係的沙遜洋行的買辦沈家,幾十年來幾乎吞下了朝廷對外借債的一半,又與來華洋人交好,聽說就連如今駐華公使中權勢最大的英國公使朱爾典都與如今的席家家主—席立功相熟,並且經常有書信往來。

“我知你要說些什麼,放心,軍政府未來一段時間的所有精力都要集中在北部應付南下清軍,他想要湖北最繁華地區的鹽份讓給他便是了,我應承每日所產之鹽本就不多,應負起五府民衆尚且不足,哪裡還有精力去爭鄂東!”

李漢擺了擺手混不在意,從一開始軍政府便現在沒有進入幾地的打算。

不過,洞庭幫如此霸道令他心中一陣冷笑,等他着手解決了南下的清軍之後,有的是機會回過頭來跟他們計較一番!

“我倒是有些好奇,那李宗湄是什麼意思!”

他揚了揚手上的信,旋即便撕開了一觀,面上驟然一變,良久才吐了口氣,“好…好…好,這李宗湄倒不是一般人物,這個人情如今卻是欠大了!”

見張梅生臉上好奇,他便將那封信遞了過去,果然張梅生一看之後臉上也是幾番變色,點頭應道:“若是沒有此人提醒,我軍政府還真要吃個悶頭大虧。他這誠意倒是十足,軍政府未來一段時間內業的確沒有多餘精力關注省內鹽務,依學生之見,不如就將我五府鹽務委託與他便是了!”

也難怪兩人臉上齊齊變色,感慨人情欠大發了。

這封信倒是不長,不過這黟縣鹽商李宗湄倒是果敢的賭了一把,居然隱晦的將他打探到的清軍情報書在信中送與了他,一來這心中恐怕是有些結好與他,二來未嘗沒有見者天下大勢利於革命之勢力,想要學習早年前輩胡雪巖之例,藉機攀上革命黨的高枝的意思在裡面!

“26日,劉煒統五千河南清軍至南陽,27日夜張赫力統四千直隸清軍至南陽,28日上午,旺茗政統四千五山東清軍至南陽集結,不日經鄧州南下,直撲襄陽。果然是袁宮保的手段,看來京城那邊是真的打算妥協了,也是,天下十鎮滿城如今已經被攻陷了‘西安’、‘荊州’兩鎮,由不得他們不求着袁宮保了!”

李漢看了一眼情報之後,頓時可以肯定這絕不是萌昌能想出來的手段了,數萬大軍集結於信陽卻遲遲不發,便是李漢自己的注意力都給集中在了信陽,不想差點中了計,被清軍鑽了空子,自如今病房薄弱的襄陽爲突破口了!

他沉吟了一陣,突然轉過頭來詢問道:“襄陽那邊如今情況如何?當陽縣拿下了沒有?”

“回大帥,馬參謀長親帥第五標大軍南下,如今卻已經拿下了當陽縣。何帥親自坐鎮襄陽,並且招募了五千新兵正在訓練。昨日第六標已至沮水西北五十里、不過昨日回報已經開始遭遇土家苗人,未免引起糾紛,第六標已經停下了往南攻勢,轉向西南進發,如今已經推至巴東地界,再往西便是四川了!如今他們已經就地休整!”

張梅生這幾日一直幫他處理越來越多的政務,因此對於這些倒也知之甚詳。

“荊州那邊呢?”

“張帥已經拍電來報,已拿下鬆滋縣、枝江縣,不過清軍反抗十分頑強,第二標暫時已沒有西進之力,需就地休整!還有,張帥在荊州城中遇到了不少共進會的革命者,領頭的一個叫做王進新,不過他們倒不似湖北那邊一般對我鄂中有些敵意,反倒十分佩服大帥治軍之能。張帥發電過來請示,如今荊州新定、局勢不穩,王進新等人乃是本地人士,是不是可以招募進我軍政府,給予一定的權力!”

李漢點頭,“等會再說吧,去我辦公室,這裡不方便!”

“是!”

兩人快走幾步到了李漢的辦公室,李漢摘下自己的軍帽往旁邊桌上一放,直接來到屋內一副標畫的甚是詳細的地區前,思考了起來。

“南陽清軍若要南下必經鄧州,而經鄧州入鄂只有兩條最適合大軍行進的道路,便是經老河口過光化縣進入我湖北,第二條則是直接由鄧州走東南道直撲襄陽!”

他口中一陣喃語,不停在地圖前走來走去,思考個不停!

“先生,若你是清軍主帥,當走哪一條路?”

老河口所在的光化縣到襄陽之間差不多有一天的腳程,一旦猜錯了,勢必要導致一處要遭到清軍強攻而守軍不足的情況發生,難怪他如此謹慎了!

“這….”

張梅生沉吟了一陣,“大帥,依學生之見還是堅守襄陽方爲上策!南下清軍約有萬五之數,無論從哪一路前進,最後一定會危及到襄陽城防。所以,依學生之見,倒不如果斷放棄光化縣防守,撤走沿途所有兵力,集中至襄陽防守!”

李漢點了點頭,以目前的情況看來這倒是個好主意,只不過軍政府卻不能如此作爲。

襄陽府境內諸縣畢竟纔剛收復,內裡有多少真心依附的還是個未知數,何況一旦撤離沿線駐兵,以清軍之殘忍,沿途推進禍害鄉里是必然的,到時多少會有損軍政府之威望,卻不能如此行爲。

“讓我想想….仔細想想!”

“若將馬榮成的第五標、推至巴東的第六標調回襄陽防守,則鄖陽府、襄陽府甚至其他城防空虛,袁世凱不日將出山親自指揮,以他之智慧、手段,必然會選擇圍而不打,派兵團團包圍襄陽,然後命人圍攻四里之地,徹底斬斷城內補給與支援,到時只要時間一久,省內民心勢必生變,襄陽能不能守住尚且是個未知數!”

他在屋子內來來回回轉了半天之後,方纔定下計來轉過頭來對張梅生說道:“還要麻煩先生爲我記錄!”

張梅生自然不會推脫,笑着接過紙跟筆。

“命令馬榮成停止攻勢,當陽只留二營警戒,第五標其餘三營北上支援;第六標是戚長明指揮的吧?命戚長明繼續暫代第六標標統之職,馬榮成暫任第四協協統,協制第五標、第六標,立刻趕往襄陽協防!晉升第三標標統何進爲第三協協統,協制第三標、讓他從新徵的新兵中抽出三千勇武之士補充第三標之後,再組建一個第十標,標統叫他暫時先從手下挑一個應付着,等到軍政府有了合適的人選之後再換吧。所需武器叫他列一張表,明日派人來提!晉升原第二標標統張炳乾爲第二協協統,給他一個第十一標編制,標統叫他先派人擔着,就地於荊州府徵召補充兵力,至於王進新等,告訴他可以使用,不過要私下裡注意一些。”

“是,大帥。學生這就記下來!”

張梅生提起筆奮筆疾書,竟然不比他說得慢多少。

“等等,命令張炳乾停止攻勢,於鬆滋至枝江縣佈防,不叫宜都清軍進犯!”

他極目正視那副地圖,臉上肌肉抽動,“未來半個月,不,可能一個月,往南跟往西的戰略要暫時緩緩,北面的戰局不等人!”

“大帥所言極是,要….”

張梅生正要開口呢,屋外一陣喧譁聲,李漢微微皺了皺眉。剛要詢問,他的辦公室,門就被匆匆地推開了,一個士兵攙扶着臉色鐵青的李東來走了進來!

“怎麼了?東來,這麼急急忙忙的趕來…”

“大帥…武昌出事了,我們在那邊留着的九人被抓了四個,還有一個重傷、一個被當場擊斃!”

“什麼…..”

第324章 兵臨武昌與先生回國第259章 圈套第476章 分離情報機構第265章 重火力網壓制第725章 偷襲戰果(2)第32章 買槍(上)第618章 第二次遠東危機(3)第192章 借事欲動,發難漢川第225章 留些後手第241章 局變(1)第26章 此公---熊秉坤第583章 青島之戰(6)第六百一十三章第52章 攻破總督府第652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4第664章 面見第588章 酣戰第646章 反攻1第750章 和談(完)第230章 強攻均州第480章 打陸唬龍(上)第519章 刺袁(下)第12章 離開第675章 閱兵第706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2第530章 始料不及第223章 指點江山第510章 雷霆(6)第407章 溥偉之死(下)第440章 劍指岳陽第579章 青島之戰(3)第643章 南洋變局3第362章 餘波(中)第176章 新軍服第526章 歸降第518章 刺袁(中)第188章 血書殘卷第434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285章 借刀殺人第469章 阿司匹林第196章 ‘中國之聲’定刊第44章 攻陷楚望臺2第32章 買槍(上)第5章 招待第22章 遭遇革命新軍(中)第654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6第260章 拿下第325章 棋局第584章 北翼?南翼?第664章 面見第342章 1911年的最後一天第169章 又見陰謀(下)第五百九十五章第六百零九章第579章 青島之戰(3)第317章 來自四川與北方的消息第539章 拉攏與分化第651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3第229章 亂局第166章 西安舉義第437章 我們的‘普魯士’第617章 第二次遠東危機(2)第172章 河口之變(下)第六百三十二章第75章 紫禁城內(中)第669章 動盪第5章 招待第679章 九月革命第710章 不宣而戰2第742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633章 中俄之戰1第168章 又見陰謀(中)第252章 圖謀武勝關第392章 拉薩戰役(完)第703章 皇姑屯事件(下)第672章 俄國十二月革命第544章 年輕的哈里曼(上)第545章 年輕的哈里曼(下)第551章 妥協第三百九十六章第568章 一觸即發(4)第736章 罵名我來當1第16章 意外收穫(上)第2章 這裡是哪?第123章 兵圍杜家莊(下)第五百七十六章第238章 谷城之戰第692章 重要2第450章 大戰(七)第483章 遠東準盟友(上)第604章 調停第298章 河南舉義第380章 最後準備第494章 爾虞我詐第六百章第185章 任務第103章 宋卿唱戲袁公登臺(上)第8章 馬賊來襲(1)第181章 將回應城第322章 歷史在這裡稍稍走偏
第324章 兵臨武昌與先生回國第259章 圈套第476章 分離情報機構第265章 重火力網壓制第725章 偷襲戰果(2)第32章 買槍(上)第618章 第二次遠東危機(3)第192章 借事欲動,發難漢川第225章 留些後手第241章 局變(1)第26章 此公---熊秉坤第583章 青島之戰(6)第六百一十三章第52章 攻破總督府第652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4第664章 面見第588章 酣戰第646章 反攻1第750章 和談(完)第230章 強攻均州第480章 打陸唬龍(上)第519章 刺袁(下)第12章 離開第675章 閱兵第706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2第530章 始料不及第223章 指點江山第510章 雷霆(6)第407章 溥偉之死(下)第440章 劍指岳陽第579章 青島之戰(3)第643章 南洋變局3第362章 餘波(中)第176章 新軍服第526章 歸降第518章 刺袁(中)第188章 血書殘卷第434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285章 借刀殺人第469章 阿司匹林第196章 ‘中國之聲’定刊第44章 攻陷楚望臺2第32章 買槍(上)第5章 招待第22章 遭遇革命新軍(中)第654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6第260章 拿下第325章 棋局第584章 北翼?南翼?第664章 面見第342章 1911年的最後一天第169章 又見陰謀(下)第五百九十五章第六百零九章第579章 青島之戰(3)第317章 來自四川與北方的消息第539章 拉攏與分化第651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3第229章 亂局第166章 西安舉義第437章 我們的‘普魯士’第617章 第二次遠東危機(2)第172章 河口之變(下)第六百三十二章第75章 紫禁城內(中)第669章 動盪第5章 招待第679章 九月革命第710章 不宣而戰2第742章 伏擊與反伏擊第633章 中俄之戰1第168章 又見陰謀(中)第252章 圖謀武勝關第392章 拉薩戰役(完)第703章 皇姑屯事件(下)第672章 俄國十二月革命第544章 年輕的哈里曼(上)第545章 年輕的哈里曼(下)第551章 妥協第三百九十六章第568章 一觸即發(4)第736章 罵名我來當1第16章 意外收穫(上)第2章 這裡是哪?第123章 兵圍杜家莊(下)第五百七十六章第238章 谷城之戰第692章 重要2第450章 大戰(七)第483章 遠東準盟友(上)第604章 調停第298章 河南舉義第380章 最後準備第494章 爾虞我詐第六百章第185章 任務第103章 宋卿唱戲袁公登臺(上)第8章 馬賊來襲(1)第181章 將回應城第322章 歷史在這裡稍稍走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