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亂局

漢水北岸小鎮瓦亭,一騎手持金絲紅牌,快速的越過一道道的清軍戒備,進入了鎮上一處燈火通明的大營之中,在那裡早有不少的清軍將官們在等待了!

“報,大人。水師四營已潛往南岸,協統大人命小的前來報信,詢問大人是否開始搭建浮橋!”

只見那手持通行令牌的騎兵入了大營立刻手腳利落的飛身下馬,也顧不得去管自己的馬匹,一手搭在腰間鋼刀之上,快速往那標有帥旗的中軍營帳跑去。

“哦?鄒洪明都說了些什麼?”

軍帳之內盡是此次南陽集結的清軍將官,那騎兵方纔進來之前匆忙一眼掃過頓感背後冷汗連連,這一瞬間他竟看到了一位協統跟五位標統,當真可謂是將星璀璨,晃花他的眼睛。更對那坐於大帳之內手握一卷詩文、在這一羣將官環繞之下靜靜看書的鬍鬚潔白的老者不敢小瞧,老老實實的回答道。

“回大人,標統大人讓小的跟大人說他已派遣了我河南一營水鬼先行過河摸水,這一處地區哪裡適合搭建浮橋。並於兩日前便已派人打探清楚,只不過這幾日似乎是咱們的動靜太大,引起了南邊的注意,因此最近幾個晚上都有水師巡防。不過大人請放下,協統大人已命水鬼全力清繳,不叫南岸亂黨提前發現我大軍南下的計劃!”

“呵~~~”

帳內那坐于帥座之上的老者輕笑了一聲,放下了手中的書卷,右手輕輕濾過美須,點了點頭說道:“這鄒洪明還是老樣子,老夫都跟他知交多年了,還記得當年的那點小事。罷了…罷了,他既然不願來見我,到底我二人相識一場,左右,爲我拿來紙筆….”

“是,提督大人!”

左右有近侍應了一聲,駭得那前來傳令的騎兵更是不敢擡頭,恭敬的跪在那裡等他寫完。

“拿去…給你家大人,叫他督管前線,子路、任城、柏坤,你三人立刻回去提兵,配合鄒協統南下剿匪!”

“是,卑職等領命!”

在那老者開了尊口之後,便有三位身着標統軍裝的漢子齊行半跪禮,得了他的點頭允許之後,近侍將他手上的書信遞給了那騎兵,老者這才揮手示意幾人出去。

“你且先行一步,老夫還要等等,隨後便督大軍起行!”

“是,提督大人!”

幾人告退之後,那軍帳之內便只剩下了少少的幾人,方纔聽到那老者嘆了一口氣,吐出了一句話:“多事之秋,莫非正應了那句妖詩?他覺羅家的統治真該到了滅亡的時候了?”

他口中的妖詩正是那一首如今傳遍全國的童謠“不用掐、不用算,宣統不過三年半。今年豬吃羊、種田不納糧!”

此妖詩不知何人所作,也不知道它是從哪裡最先出現的。只知道是從宣統三年處(1911年)開始傳播,初時因爲朝廷將他認定爲反詩,因此一旦被發現傳播,就是抄家問責的大罪,這才止住了它的傳播。

但是自從十月湖北鬧起了革命之後,短短的不足一個月,便連天子腳下的紫禁城外都能天天聽到有懵懂小兒哼唱這首童謠。

偏偏此時眼看根基已經不穩的朝廷未免引起民憤,還不敢再行之前的那般鎮壓手段,便是心中恐懼也只好忍着。

這句話便是他如此身份,也斷不敢當着衆人直面說出來,因此這幾句旁人只能看到他在嘴動,卻不知道他在說些什麼,還當他不過在那喃喃自語呢!

“大人,您看….”

“不必拘謹,你們幾個都是跟我多年的老人了。那一套虛假的客套計算了吧!”

“是,提督大人!”

見帳內幾人雖然應下來,不過口中禮數卻是一點不差,那老者嘆了口氣,他才離開多久,以前的這些所謂老部下,還有多少心向與他就不好說了。

嘆了口氣,老人想起了方纔接到的一份信陽那邊傳過來的消息,臉上愈發的陰沉了起來。

這老者不是別人,正是原甘肅提督---張懷芝!

說起這張懷芝,倒真是清末一奇人。他出身貧苦、幼時也僅僅只接受了幾年的私塾教育,後來因家道沒落輟學後曾討飯、打工,白天在街上游蕩,晚上則在廟裡寄宿,卻憑着打拼,一步一步的走上了高位。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袁世凱編練小站新軍,他算是第一批的軍官,雖然只是個最低的伍長,不過之後幾年卻連連高升。先是任山炮隊領官、管帶,後因庚子之亂中護駕有功升任北洋常備軍左鎮步隊第四標標統,接着北洋常備軍左鎮步一協協統、山海關防營統領、陸軍第二鎮統制官。

宣統元年攝政王發力絆倒袁世凱後,爲安撫北洋各鎮將領,便先後許了他北洋常備軍第一鎮第一協統領、北洋第五鎮統制官的位子。今年初攝政王眼見袁黨已經基本投誠,其餘都被他掃出了北洋六鎮之後,便下令將他調往直隸任直隸混成協統統領。

直到今年九月眼見四川保路運動勢大,省內漸有不支之勢,方纔將他調往甘肅任提督,命他指揮甘肅大軍入川平息戰事。

四川保路運動很快便被鎮壓了下去,只是,清廷沒想到的是,一場更大規模的湖北起義又在這個時候爆發了,短短的半月便波及了幾省,看起來比之保路運動還要勢大的多。

雖說此時陝西禍亂未平,不過面對缺槍少彈還興起了內鬥的陝西局勢,清廷更頭痛的反而是有兵、有人又有槍炮的湖北,眼見這湖北十府如今大半落入了亂黨手中之後,紫禁皇城的一幫覺羅家的宗貴們不得不選擇了妥協。先是任命袁世凱爲欽差大臣,連他也因四川剿匪有功,平級從盡是‘窮山僻壤刁民’的甘肅調到了號稱天下糧倉之一的湖北任提督,卻是接過了如今眼看就不成了的張彪,配合幾鎮北洋新軍,從北路進攻湖北最近風頭正盛的‘鄂中分軍政府’。

可惜….就在他抵達河南的第二天也就是今天,從南下清軍的調度站信陽,他的老朋友王士珍給他傳來了一個很不好的情報。

就在今天的凌晨時分,山西新軍第八十五標標統閻錫山藉口即將開赴陝西戰場、有軍務不敢做主,希望同爲同盟會會衆之一的陸光熙(山西巡撫陸鍾琪的兒子)爲他引薦陸巡撫。暗中卻命令手下重兵入城圍困住了巡撫衙門,結果陸光熙找來了其父之後,突然發難控制了整個巡撫衙內,命令陸鍾琪在他實現準備的山西軍政府成立的契書上簽字,並口稱願推舉他爲軍政府大都督。在陸鍾琪只是怒罵兩人卻不同意之後心中暗怒,把槍射死了陸鍾琪,陸光熙大怒與他理論也被射殺,然後其以巡撫衙門爲督軍府,命令入城的山西新軍第八十五標接管太原城防,並控制了城內幾處要地,最終取得起義成功,將那緊挨着京畿重地的山西府納入了革命的陣營之中。

有消息稱,其在今日中午時分在省諮議局,威逼與會人員改票選爲舉手,閻錫山當選大都督,並令與會全體立憲派諮議員共同簽名,宣佈‘山西軍政府’成立,徹底震驚了龍庭,引得紫禁皇城內的一般覺羅們感覺像是末日到來了一般惶恐不安,忙不迭的命令已經集中到南陽的直隸混成協、以及山東兩標清軍北上拱衛京畿之地,聽說朝廷還有意將原北洋第六鎮統制官---吳祿貞任命爲新任山西巡撫,領軍開赴山西剿匪。

可笑紫禁城內的一幫覺羅們當時是徹底慌了神,竟然分不清事情的先後輕重,只要湖北局勢一定,這天下便算是平息了一半,倒是再行手段,最多半年便能撫平國殤。

這是張懷芝再同王士珍書信交流的時候,兩人達成的共識。

可笑如今一幫皇族宗貴們自己慌了陣腳,就開始亂指揮,他如今只好走一步算一步,祈禱能夠多拖延幾天,好叫手上的一萬多大軍趟過豫鄂交界,拿下鄂中平息禍亂!

心中嘆了口氣,只是這短短的幾天,他是否能夠做到,自己心中也是沒底!

第95章 應城某處第344章 陰謀與導演第104章 宋卿唱戲袁公登臺(下)第227章 密議(下)第569章 山東危機(1)第338章 成都戰役(四)第583章 青島之戰(6)第588章 酣戰第667章 國務院改革草案第27章 聯絡第571章 山東危機(3)第679章 九月革命第467章 大膽的計劃第280章 內閣總理大臣第160章 馬榮成疾走拿荊門第68章 佈局第五百六十一章第301章 勸進(上)第279章 密會第25章 嚴中直第514章 先兵後禮第六百一十三章第509章 雷霆(5)第14章 義莊(下)第665章 全殲遠東集團軍第490章 行動代號‘狩獵’第588章 酣戰第391章 拉薩戰役(二)第121章 兵圍杜家莊(上)第524章 走向和談(下)第367章 貨幣第515章 京漢陷落(上)第420章 三年計劃(下)第536章 以夷制夷第583章 青島之戰(6)第372章 應對第423章 亂第72章 後手第130章 落魄的騙子(下)第289章 以殺止殺第213章 軍務會議、居正逼宮(中)第340章 成都戰役(完)第410章 過激反應第532章 應對(下)第121章 兵圍杜家莊(上)第506章 雷霆(2)第173章 三人同行(上)第618章 第二次遠東危機(3)第226章 密議(上)第420章 三年計劃(下)第377章 靠攏第549章 國防與教育第599章 毒氣第695章 矛盾激化3第644章 好壞消息第734章 嗜血狼羣第587章 照會第295章 黎宋會第620章 三路開戰(1)第498章 不惜開戰(下)第13章 義莊(上)第16章 意外收穫(上)第194章 劉家廟失陷(上)第459章 西部股票交易所第426章 揭曉第485章 一個計劃第142章 三個壞消息(下)第485章 遠東準盟友(下)第255章 小戰第691章 重要第167章 又見陰謀(上)第330章 惡戰第639章 中俄之戰5第400章 吞併甘肅(三)第337章 成都戰役(三)第26章 此公---熊秉坤第467章 大膽的計劃第625章 三路開戰4第68章 佈局第701章 皇姑屯事件(上)第121章 兵圍杜家莊(上)第399章 吞併甘肅(二)第537章 宣言第80章 漢江之上第392章 拉薩戰役(完)第518章 刺袁(中)第五百九十五章第42章 武昌起義第一槍第394章 巡檢第648章 捷報頻傳第44章 攻陷楚望臺2第272章 喜訊!捷報(上)第108章 視察新兵(上)第687章 入甕第136章 骯髒的政治(完)第230章 強攻均州第526章 歸降第260章 拿下第34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1)第114章 內憂外患(2)
第95章 應城某處第344章 陰謀與導演第104章 宋卿唱戲袁公登臺(下)第227章 密議(下)第569章 山東危機(1)第338章 成都戰役(四)第583章 青島之戰(6)第588章 酣戰第667章 國務院改革草案第27章 聯絡第571章 山東危機(3)第679章 九月革命第467章 大膽的計劃第280章 內閣總理大臣第160章 馬榮成疾走拿荊門第68章 佈局第五百六十一章第301章 勸進(上)第279章 密會第25章 嚴中直第514章 先兵後禮第六百一十三章第509章 雷霆(5)第14章 義莊(下)第665章 全殲遠東集團軍第490章 行動代號‘狩獵’第588章 酣戰第391章 拉薩戰役(二)第121章 兵圍杜家莊(上)第524章 走向和談(下)第367章 貨幣第515章 京漢陷落(上)第420章 三年計劃(下)第536章 以夷制夷第583章 青島之戰(6)第372章 應對第423章 亂第72章 後手第130章 落魄的騙子(下)第289章 以殺止殺第213章 軍務會議、居正逼宮(中)第340章 成都戰役(完)第410章 過激反應第532章 應對(下)第121章 兵圍杜家莊(上)第506章 雷霆(2)第173章 三人同行(上)第618章 第二次遠東危機(3)第226章 密議(上)第420章 三年計劃(下)第377章 靠攏第549章 國防與教育第599章 毒氣第695章 矛盾激化3第644章 好壞消息第734章 嗜血狼羣第587章 照會第295章 黎宋會第620章 三路開戰(1)第498章 不惜開戰(下)第13章 義莊(上)第16章 意外收穫(上)第194章 劉家廟失陷(上)第459章 西部股票交易所第426章 揭曉第485章 一個計劃第142章 三個壞消息(下)第485章 遠東準盟友(下)第255章 小戰第691章 重要第167章 又見陰謀(上)第330章 惡戰第639章 中俄之戰5第400章 吞併甘肅(三)第337章 成都戰役(三)第26章 此公---熊秉坤第467章 大膽的計劃第625章 三路開戰4第68章 佈局第701章 皇姑屯事件(上)第121章 兵圍杜家莊(上)第399章 吞併甘肅(二)第537章 宣言第80章 漢江之上第392章 拉薩戰役(完)第518章 刺袁(中)第五百九十五章第42章 武昌起義第一槍第394章 巡檢第648章 捷報頻傳第44章 攻陷楚望臺2第272章 喜訊!捷報(上)第108章 視察新兵(上)第687章 入甕第136章 骯髒的政治(完)第230章 強攻均州第526章 歸降第260章 拿下第34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1)第114章 內憂外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