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應城風雲(1)

接了電話才知道定時出了問題,抱歉?

天公不作美,上午天氣還是一片晴空萬里的樣子,時間纔不過剛過了下午四時,風便隱隱的吹了起來,不多時,原本晴朗的天空也變得開始有些陰沉,天變了。?

現在是下午四點才方過,雖說天公不作美,又想要下雨的趨勢,不過大地之上的某處空曠地帶卻停駐着一直部隊,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全是人影,只怕人數不下數千人,其中有持槍荷彈的軍人,也有面露惶恐手無寸鐵的平民,還有數十輛牛車、馬車被護衛在隊伍的中央,臨時營地周圍高高的插着幾面鐵血十八星旗被那風吹得呼呼作響。?

因爲天陰的原因,加上起了風視線也變得模糊了起來,?

李漢不得不跑了幾處地方,才找到了這麼一處地勢稍微高一些的小土丘,舉起他隨着帶着的那柄自後世帶來的高倍望遠鏡,極力望去,想要看得更遠一些。?

緊跟在他的身邊的是他的副官馬榮成,李東來沒有跟在他身邊,因爲四營超額拿下了雲夢的好心情沒能持續多久,突然失去了與三營的聯繫,令心中不安的他不得不親自帶着人快馬加鞭的趕在大部隊之前前往應城打探消息。兩人身後還有一排持槍小心警戒的士兵,個個生的魁碩、高壯,是馬榮成特別從一二營中挑出的新軍戰士爲他組建的警衛排,雖然目前暫時只有九人。?

這裡已經屬於應城縣城的地界了,從漢川到德安府只有不到百里的路程,因爲趕得比較急,加上之前又從漢川委託軍政府僱傭了商會的幾隻馬隊幫忙運送貨船上卸下來的槍炮軍火,結果僅不到三個小時的行軍,一行便穿過了漢川縣入了應城境內,只不過,這時候也徹底失去了與三營那邊的聯繫。?

雖然心中擔心三營那邊,不過李漢也知道一、二營人均揹負近二十斤的裝備疾行了幾個小時,若是再不休息一陣,便是等會真要如他所想的那般出了事,到時候疲乏困倦的士兵們顯然戰力銳減,所以,在李東來主動請纓之後,他便同意了由他帶上十幾個他從軍中挑出的機靈士兵,又帶上了一部電臺先行摸進應城看看,若真出了事情,務必於第一時間報告與他們。?

“還沒有東來跟三營的消息嗎?”?

這已經是李漢第四次詢問身邊的馬榮成了,隨着徹底失去了三營的消息,他的輕鬆淡定也保持不下去了,畢竟雖然出身於共和國一流的軍事大學,也曾經有過短暫的參軍經歷,但是他畢竟沒有過指揮這麼多人的經歷,短短的兩日爲了打造出最有利於自己的環境,他可是絞盡了腦汁,失敗雖然是年輕的大敵,但是現在的他卻接受不起失敗,因爲他心中明白,自己若是失敗了,可能就沒有重新來過的機會了!?

在亂世,失敗即死亡!?

“報告大帥,還是沒有消息!”馬榮成搖頭回答道。?

李漢點了點頭,心中嘆了一口氣卻沒有說話,下午他們在路上的時候又接到了武昌城中眼線給的消息,通過潛伏於北方的同盟會成員,軍政府已經得知了滿清政府即將要有大動作之後,武昌軍政府連下了三道命令,先是在三鎮徵召了一萬勇丁,聽說明後二日還要再招一萬五,並且他們已經派出了部隊徹底掃蕩了三鎮之內殘餘的清兵,並與漢口、漢陽兩鎮大建防禦,其中一部趁機攻入了正在因三鎮起義而陷入惴惴不安之中的黃岡、鄂州,聲勢咄咄逼人,所到之處清兵無不聞風喪當,大有席捲天下之氣勢,大大震懾了湖廣地區原本蠢蠢欲動的有心勢力。?

這個時候軍政府也想到了李漢跟他的第一標,畢竟有這麼一支近兩千老兵組成的精銳不用太過浪費了,在他們方纔離開了漢川縣城不過一個鐘頭的時間之後,自漢川縣就有一匹快馬追了上了,原來是武昌軍政府在得知了滿清朝廷的六萬精銳新軍即將南下之後,本想調他的第一標回漢口駐防,未料到電報到了漢川分軍政府之後,才從樑家兄弟處得知他於一個小時前已告辭,說要指揮大軍徹底攻下鄂中,爲武昌鎮守北門(河南、陝西)之後,隨着軍政府經過一番討論之後,由於蔡濟民等人力主推他,言道‘此人雖然性格有些偏傲,不過卻是我武昌起義之第一功臣’,這才爲他爭來了湖北軍政府的最新任命---安襄勳招討使,命他向北攻克鄂中之後就地修建工事,希望能夠爲軍政府分擔一些來自河南、陝西以及鄂北清兵之壓力。?

這纔有了他現在名正言順的北攻孝感、應城之舉,湖北那幫人倒是打得好主意,希望他能儘可能多的爲其分擔一部分的壓力,最好能夠據守鄂中徹底阻住妄圖從河南陝西南下的清兵最好。?

而他們現在就是在搶時間,要搶在清廷調集重兵南下之前一鼓作氣拿下鄂東繁華地帶,憑藉着長江天險再加上人口與經濟優勢儘快擴軍備戰!。?

能夠得到湖北那邊的承認倒是意外之喜,李漢說不高興是不可能的,畢竟在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前的兩個月內,這湖北軍政府可是被南方諸省視爲中央政府看待的,便是其成立之後,湖北軍政府也是諸省之冠,有了‘安襄勳招討使’的這面大旗之後,他所需要做的很多事情都要方便了許多。?

離縣城已經不足幾裡的距離了,因爲不清楚三營倒是現在是什麼情況,已經做了最壞打算的他爲了不打草驚蛇,一路上儘量避開縣內的村落過境的,實在是避不開了,他也只能命人賠了些銀子,裹帶着村民們一同行軍,只要給他拿下了應城縣,他便有了一塊屬於自己的勢力範圍,倒是便能將心中壓制了很久的擴軍計劃提出來了,要快...還要更快,朝廷此番南下的大軍兵鋒乃是通過鐵路更加便利的安徽入境,甚至在他記憶中也不記得鄂北、鄂中有新軍過境之事,只是模糊的記得好像鄂北重鎮襄陽還有數千清兵,不過沒蹦躂幾天就被幾個沒讓他記住的不甚出名的將領收拾掉了,所以選擇他才選擇了鄂中,因爲這裡更加適合他發展勢力並覬覦四川,伺機奪那川督之位!

第147章 買賣(上)第697章 矛盾激化4第324章 兵臨武昌與先生回國第685章 軍事會議(下)第652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4第419章 三年計劃(上)第204章 合作意向第70章 兩鎮光復與衝突(上)第196章 ‘中國之聲’定刊第596章 反攻第388章 來與去第221章 一場不能輸的戰役(中)第206章 又一份不對等的提案第336章 成都戰役(二)第572章 山東危機(4)第498章 不惜開戰(下)第492章 拉開陰謀的大幕第138章 入城第364章 清廷退位第15章 刀疤第453章 大戰(完)第44章 攻陷楚望臺2第590章 引敵深入第490章 行動代號‘狩獵’第484章 遠東準盟友(中)第186章 《鄂軍政府改訂暫行條例》第738章 攻破瓦房店第692章 重要2第652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4第52章 攻破總督府第684章 軍事會議(中)第342章 1911年的最後一天第384章 四點要求第121章 兵圍杜家莊(上)第491章 目標‘特斯拉’第437章 我們的‘普魯士’第9章 馬賊來襲(2)第491章 目標‘特斯拉’第750章 和談(完)第26章 此公---熊秉坤第539章 拉攏與分化第1章 貨幣金融情報科第732章 新竹血戰1第402章 吞併甘肅(五)第534章 防第452章 大戰(九)第458章 呼聲第394章 巡檢第273章 喜訊!捷報(下)第128章 落魄的騙子(上)第647章 反攻2第55章 全面進攻(上)第668章 國會第119章 神仙粉?海.洛.因!第750章 和談(完)第490章 行動代號‘狩獵’第157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3)第176章 新軍服第60章 恩威並重(完)第76章 紫禁城內(下)第452章 大戰(九)第507章 雷霆(3)第745章 血染海疆1第304章 荊楚新政(二)第456章 走向談判?第405章 行動第56章 全面進攻(下)第276章 入甕與禮和洋行來人第44章 攻陷楚望臺2第696章 原敬上位第432章 倒袁風起第316章 大動作第400章 吞併甘肅(三)第459章 西部股票交易所第133章 骯髒的政治(上)第403章 吞併甘肅(六)第37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4)第286章 年輕俊傑第712章 不宣而戰4第105章 武昌之議(上)第493章 大鐵路建設公債第683章 軍事會議上第304章 荊楚新政(二)第178章 全雲南第734章 嗜血狼羣第70章 兩鎮光復與衝突(上)第397章 南進?北上!第546章 孫黃抵京第569章 山東危機(1)第685章 軍事會議(下)第53章 伏擊瑞澄第109章 視察新兵(下)第679章 九月革命第213章 軍務會議、居正逼宮(中)第598章 末日臨頭第243章 局變(3)第51章 惡戰督署(下)第68章 佈局第227章 密議(下)
第147章 買賣(上)第697章 矛盾激化4第324章 兵臨武昌與先生回國第685章 軍事會議(下)第652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4第419章 三年計劃(上)第204章 合作意向第70章 兩鎮光復與衝突(上)第196章 ‘中國之聲’定刊第596章 反攻第388章 來與去第221章 一場不能輸的戰役(中)第206章 又一份不對等的提案第336章 成都戰役(二)第572章 山東危機(4)第498章 不惜開戰(下)第492章 拉開陰謀的大幕第138章 入城第364章 清廷退位第15章 刀疤第453章 大戰(完)第44章 攻陷楚望臺2第590章 引敵深入第490章 行動代號‘狩獵’第484章 遠東準盟友(中)第186章 《鄂軍政府改訂暫行條例》第738章 攻破瓦房店第692章 重要2第652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4第52章 攻破總督府第684章 軍事會議(中)第342章 1911年的最後一天第384章 四點要求第121章 兵圍杜家莊(上)第491章 目標‘特斯拉’第437章 我們的‘普魯士’第9章 馬賊來襲(2)第491章 目標‘特斯拉’第750章 和談(完)第26章 此公---熊秉坤第539章 拉攏與分化第1章 貨幣金融情報科第732章 新竹血戰1第402章 吞併甘肅(五)第534章 防第452章 大戰(九)第458章 呼聲第394章 巡檢第273章 喜訊!捷報(下)第128章 落魄的騙子(上)第647章 反攻2第55章 全面進攻(上)第668章 國會第119章 神仙粉?海.洛.因!第750章 和談(完)第490章 行動代號‘狩獵’第157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3)第176章 新軍服第60章 恩威並重(完)第76章 紫禁城內(下)第452章 大戰(九)第507章 雷霆(3)第745章 血染海疆1第304章 荊楚新政(二)第456章 走向談判?第405章 行動第56章 全面進攻(下)第276章 入甕與禮和洋行來人第44章 攻陷楚望臺2第696章 原敬上位第432章 倒袁風起第316章 大動作第400章 吞併甘肅(三)第459章 西部股票交易所第133章 骯髒的政治(上)第403章 吞併甘肅(六)第37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4)第286章 年輕俊傑第712章 不宣而戰4第105章 武昌之議(上)第493章 大鐵路建設公債第683章 軍事會議上第304章 荊楚新政(二)第178章 全雲南第734章 嗜血狼羣第70章 兩鎮光復與衝突(上)第397章 南進?北上!第546章 孫黃抵京第569章 山東危機(1)第685章 軍事會議(下)第53章 伏擊瑞澄第109章 視察新兵(下)第679章 九月革命第213章 軍務會議、居正逼宮(中)第598章 末日臨頭第243章 局變(3)第51章 惡戰督署(下)第68章 佈局第227章 密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