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局部反擊

站在城牆之上北眺,關外空地之上盡是炮彈爆炸之後留下的彈痕,甚至城牆之上也多出了不少大小不一的坑洞。幫忙將一個斷了腿的傷兵擡上簡單用樹枝趕製出來的擔架之後,李漢遠遠看了一眼關外的兩側山嶺。幾處燃燒的炮火點燃了兩側山嶺之上的枯枝、落葉,如今火勢燒的正旺。透過望遠鏡,依稀能夠看到幾隊清軍正冒着關內革命軍炮擊的危險,正在抓緊清理山上火勢。

關內,一縷黑煙由不遠處的一棟木製建築傳來,那是一發自兩側山上轟來的炮彈,意外越過了城牆之上落在關內,點燃了那棟木製建築。

旁邊的陳天祥一臉沉重的跟在他身邊,兩人面上俱都多了幾分嚴肅,或許這一片呼痛、抽嘶、呻吟聲之中,他們很難有其他的表情。

隨着戰事的吃緊,城中原本的守軍早就不夠,再命令第七標趕來支援後,李漢又在應山縣招募了幾百民夫,一同送來幫忙修補城牆、搬運傷兵,他隨着這羣民夫一同來到了武勝關。

已是11月3日了,持續了四天四夜的清軍不間斷的強攻,武勝關內的守軍終於頂過來了!伴隨着城外炮聲的息去,關內守軍炮火終於佔到了上風,轉而對城外清軍開始了反壓制!

四天四夜,城中守軍付出了九百多人戰死,兩千七百多人負傷的代價,先後打退了數十波清軍攻城,將清軍死死的拒在了武勝關之外。

連續四天四夜的強攻,清軍損失至少倍於城中守軍,也已經無力再維持高強度的攻城。

而鄂中也終於等到了期待已久的清軍退軍令,據可靠消息透露,南陽已經抽調一個協約莫三千人趕往信陽,而信陽則提前一步用火車運送了兩個協近五千五百清軍北上,聽說已經抵達石家莊了。如今西線革命軍所需面對之兵已經不足九千,張懷芝眼看短時間之內難以攻陷襄陽城之後,終於果斷放棄了繼續進攻襄陽城,指揮手下五千多清軍轉往光化縣方向攻去,不再理會襄陽派出的騷擾,果斷要與被困在光化縣城之中的鄒洪明的兩千多人回合。

何進的第三協在這幾日的戰事中損失不大,相比較被困在光化縣城內的清軍,第三協前後損失不過千人,只是要同時面對清軍大軍卻有些困難了。

更令他感覺有些不安的是,有情報顯示,袁世凱似乎已經抵達信陽了!

對於這位縱橫了清末民初政壇數十年的梟雄,他心中實在是忌憚到了極點,因此決定趁如今清軍北調後的不足,打響局部反擊,給那位未來的袁大總統來一個下馬威!

“轟~~~”

城中架設的炮臺方向響起了隆隆的炮聲,這次炮擊是對城外清軍的最後一次進攻。經過四天四夜的戰鬥和炮擊,清軍架設在關外兩側山峰上的炮臺已經被清理的差不多了!山嶺兩側的清軍實際上已經無力對武勝關實施炮火壓制,清軍只能龜縮在兩側山嶺的一小塊地區,仗着關內的大炮射程不足勉強支撐着負隅頑抗。

“轟!轟!”

炮聲隆隆,城外山嶺和關內幾處建在城牆上的炮臺上不時騰起火光,而空氣中的槍炮聲也由原來的激烈變得逐漸淡不可聞,在這漸漸息去的槍炮聲中,持續了四天四夜的武勝關攻防戰正式宣告以鄂中方面的勝利告終。

站在硝煙瀰漫的城牆上,李漢拿起望遠鏡眺望了片刻,隨即向身邊的作戰參謀下達了總進攻令!

“全軍突擊,務必於今日結束兩側山嶺的戰鬥!”

幾分鐘後,衝鋒號響了起來,革命軍炮兵各部以最猛烈的炮火向兩翼山嶺上殘存的清軍陣地轟擊,城中,他剛從應山帶來的第七標高唱着‘革命者之歌’,革命軍四日來第一次發動反攻。

在城牆上眺望,那象徵着革命的鐵血十八星旗在那火光之中隨風飛揚,所到之處氣衝霄漢。

……

在夜幕降臨之前,關外的戰鬥終於結束了,在承受了重大傷亡之後,困守兩側山嶺上的清軍終於崩潰,一部豎起白旗,戰場起義,一部狼狽遁走,向信陽方向狼狽逃竄,慌亂中,不少已經打光了子彈的笨重機槍、火炮因爲搬運不便,都被遺棄在了兩側山嶺上,最後落入了革命軍手中!

臨近谷口處的兩處山嶺上還有了一個殘留在清軍炮兵陣地,望見山嶺兩側幾處原本插在清軍陣地的大龍旗被換成了鐵血十八星旗之後,殘留的清軍炮兵隨即調炮猛轟,旗子先後炸燬了幾次,但很快就又被敢死隊重新豎起在山頂,與此同時,攻陷了兩側山嶺之後,城中的炮營也隨之推着大炮架設在革命軍已經佔領的兩側山嶺上。沉寂了一段時間之後,已經在連續四天的戰事中得以充分磨練的革命軍炮兵繼續以猛烈的炮火壓制迴應清軍炮兵。

一處臨近谷口處山頂的清軍炮兵陣地很快沉寂下去,隨着四日來戰事的不利,清軍炮彈消耗的十分厲害,如今眼看不守,兩處陣地的清軍將領隨即將炮彈擊中在了一處,繼續壓制兩側山嶺上的革命軍。並且,那裡已經比較靠近谷口,如今的清軍大營就在谷外二里處,已經得到谷外清軍炮兵的援助。

“轟!”

隨着一聲巨大的爆炸聲,最後一絲亮光從地面上消失,黑暗開始籠罩大地,喧鬧了一天的戰場開始沉寂下來,除了偶爾傳來幾聲冷槍之外,幾乎已聽不到炮聲。

但這只是暴風驟雨之前的短暫平靜,革命軍絕不會放任清軍繼續佔據山上的制高點、留有反擊的機會。只要山上制高點還在清軍掌握之中,關外兩側山峰上的陣地就不能說安全,一旦日後清軍再行強攻,很有可能再一次失陷。

李漢手上已經暫時抽調不出更多的兵力了,因此,他已經不能允許再有更多的傷亡了,所以,必須趁現在清軍疲憊發動進攻,一舉拿下山上的殘存的炮兵陣地。

實際上,關外清軍尚未崩潰之前革命軍就已經着手組建敢死隊了,現在,從各部隊挑選出的突擊隊員正鬥志昂揚的列隊於武勝關北門下,接受着李漢的檢閱。

夜襲最能檢驗一支部隊的紀律和勇氣,自古以來,兵家最忌諱的就是夜襲,如果組織不好,一場倉促的夜襲很可能成爲慘敗的開始,黑夜不僅是攻擊方的盟友,同時也是逃兵的好朋友,士氣低落的部隊是絕不可能發動成功的夜襲的。

所以,這支夜襲部隊全部徵募志願者,所有人都留在了老家、住址,便是不幸犧牲家中親人都將被軍政府接到應城來代爲撫養,而僥倖不死沒人將獲得一百塊銀元的獎勵,並記二等軍功一次。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一百名揹負着武器、炸藥的突擊隊員已是摩拳擦掌,就等李漢一聲令下了。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是衝着那獎勵加入突擊隊的,大時代的青年中並不缺乏理想主義者,或許在旁人看來他們有些傻氣,但正是這些冒着“傻氣”的勇士支撐着這個搖搖欲墜的民族,或許他們個人並沒有多少力量改變國家的命運,但如果不能把他們團結起來,這個民族、這個國家終究是強盛不起來的。

李漢端着一碗水酒,在季雨霖、孫國安等人的簇擁下立於由一張桌子充當的檢閱臺上,向着突擊隊員們慷慨激揚。

“都說革命共同志,今天我稱各位一句‘同志’!平時這是一碗普通的水酒、但是今天它卻不是一碗普通的酒,因爲現在它是一碗壯膽酒!更是一碗英雄酒!拿下山上的最後一處炮兵陣地,咱們的革命事業就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天這麼黑,咱們的炮兵根本找不到目標,而且清軍的這處炮兵陣地還有不少的潰退清軍,機槍也有幾挺。這一仗並不輕鬆。記住了,第一突擊隊失敗,第二突擊隊上!第二突擊隊失敗,第三隊上!若是連三隊都失敗了,我親自帶人上去!廢話不多說,幹!”

“幹!”

突擊隊員雙手舉起酒碗,與他一起將那壯膽酒一飲而盡。

“咣啷!”

李漢將那粗瓷大碗用力向地上一扔,抽出指揮刀,高舉過頭,喊道:“革命必勝!新中國萬歲!”

“咣啷!”

“革命必勝!新中國萬歲!”

突擊隊員也紛紛扔了酒碗,從身後揹着的刀鞘中拔出大刀,沒有大刀的就舉起上了刺刀的步槍、舉起那沉甸甸的土炸彈,衆人齊聲吶喊,夜幕中這喊聲遠遠傳去,讓人心神震盪。

這個有夢的激昂年代!

於此同時,數百里外的光化縣!

第三協恐怕是鄂中軍政府麾下六個協中,李漢唯一能夠談上放心的一個了!協統何進早年上過幾年私塾,後來也曾在湖北陸軍學堂學習過,性子也比較沉穩,是他麾下所有將領之中他最放心也是最不能看透的一個!

將西線交給他,至少到目前爲止,他的表現可謂是讓李漢鬆了口氣!

何進也是個年輕的漢子,年齡可能約莫與李漢相仿,他平時有些沉默寡言,因此與李漢麾下的其餘將官之間的聯繫很少。

酇陽位於光化縣城東南二十多裡的地方,兩地之間一馬平川放眼望去盡是一片開闊地帶。打下了酇陽,既可以直接向西北處的光化縣城進攻,也能繞過縣城,直接封堵了豫鄂交界,阻擋了清軍的北上逃竄之路。

雖然很好奇爲什麼光化縣內的清軍沒有北逃,反倒是集中到了縣城處據守,不過,既然他不想逃,第三協反而壓力輕了一些。如今張懷芝捨棄了攻陷襄陽南下,大舉西進意圖與如今已經退守光化縣城的清軍合計何進的第三協。可惜,張懷芝過分高看了清將鄒洪明的能力了,非鄒部嫡系被消磨一空之後,面對着革命軍的頑強狙擊,鄒部在幾次損失慘重之後乾脆合併一處,死守縣城不出了。

他這一手倒是出乎張懷芝的意料之外,因爲兩人之間有些私怨,張懷芝很難能從他這邊得到什麼準確消息,結果兩面協調的不好,導致如今何進在同張懷芝部交戰了幾天之後,趁着襄陽馬榮成部趕來牽制了張懷芝部清軍的這段時間,決定調集大部先行解決了困守光化縣城內的一部清軍!

爲此,他不但將還未成型的張國荃新招募的第十一標拉來,還請示了李漢之後,調來了一直未接到軍政府軍令的李秀昂的第十二標強攻下均州之後,將戰線推至光化縣境內,自西北阻斷了清軍北逃之路。

如今三天已黑,何進眼看很難在短時間之內解決了東部的張懷芝部後,決定親帥大軍先行拿下已經陷入包圍內的光化縣內清軍,然後同馬榮成合兵一處,強攻張懷芝所部。

而如今,他正端着一碗烈酒,站在方纔挑選出來的敢死隊面前,面色沉默且嚴肅,被挑選出來的大都是他麾下從武昌一直帶到現在的老部下,人非聖賢孰能無情。

場上氣氛很是壓抑了一陣,他方纔舉起水酒,問道:“此行夜攻縣城難度甚大,諸位兄弟恐怕難保完身,還有什麼要求嗎?都提出來吧,兄弟能幫忙完成的,絕不含糊!”

敢死隊領頭的是他一個武昌帶出來的老兄弟、叫林榮,他有些不好意思的撓撓頭,將頭上磨爛了幾個破洞的軍帽褶皺處弄整齊之後,重新給自己帶上,臉上一陣猶豫,然後說道:“何帥,俺有一個要求。”

何進看着他點了點頭:“有什麼要求你說吧,哪怕在我能力之外的,我也一定辦到!”

大家都安靜了下來,聽林榮在那裡不好意思的說:“俺就讀過幾本書,不懂什麼大道理,但是俺不怕死,爲革命值!等會行動俺知道八成是回不來了,俺不怕,家裡老父還有俺哥、嫂子他們照顧,不過跟俺一起被選上的林東子,他家裡就這一根獨苗了,還有個臥病的老母親。他是俺從村裡帶出來的,俺答應過嬸子,不給他賺房媳婦、也得給帶個活蹦亂跳的娃回去,您看,能把他跟隊裡家中的獨娃都給留下來嗎?”

這麼一個樸素的要求,當場就把不少人感動的哭了。

“林哥,你….”

隊伍中站出來一個還很年輕的士兵,他默默的走到林榮面前,想說什麼,最終卻低下了頭沒說話。

“….成,我允了!各隊聽令,家有老父、老母者出列,兄弟齊在軍營者出列,家中獨子者出列,家有寡妻稚子者出列….”

場上一片死寂,縱使何進高聲喊出之後,依舊沒有一人站出來。

不知何人大喝一聲:“滿人入關殺我天下同胞逾萬萬,奪我河山之仇不共戴天,今有機會重奪山河新建中華,我等雖死無憾!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何帥莫要多言,我是襄陽府石花鎮人,來今年日戰場之上爲我等敬一碗老家黃公順酒館產的美酒即可!”

沒想到這一聲大喝,竟然獲得一羣人的喝彩。

場面一時寂靜無聲,何進的眼眶微微有點溼潤,趁着低頭的一瞬間他抹了一把,然後握住林榮的手,什麼話也沒有說,只是用力點了點頭,將手上端着的水酒仰頭飲盡。這才叫上那個叫做林東子的年輕人,轉身大步離開。

走了好遠,何進才低聲的對跟在他身邊的林東子說:“弟兄們都是好樣的,你也是好樣的。你叫林東子是吧,我身邊還缺幾個警衛,你就過來給我做個警衛吧,也好讓我時刻記住,我還欠着弟兄們一碗好酒呢!”

晚上八時許,天色已經完全黑透了,今晚有云,因此雖有月亮卻依舊顯得很暗。困守光化縣內的清軍士兵已經用過了晚飯,早早就進了各自的陣地。這幾日他們都沒能好好休息了,伴隨着熟悉本地地勢的張國荃跟他手下第十一標不分晝夜的騷擾戰,清軍談不上損失慘重,卻被騷擾的根本不能好生休息,以至於經常是睏倦作戰,結果連連對敵失利,最後清軍協統不得不將大軍集中到縣城,憑藉着縣城,減少了不少的騷擾。

這幾日來清軍也算是摸清楚了對面亂黨的規律了,一旦天黑之後,敵人爲防止遭到伏擊就會息兵退去、偶爾半夜回來偷襲一次,不過在午夜之前,很少會派兵過來偷襲,因此上面雖然幾次提醒不可掉以輕心,下面照樣一到天黑就防備就鬆懈了下去,甚至連換防都改到了這個時間。

而造成這種假象,正是何進的計劃之一。

時間纔到八點,在確定臨時徵召的百餘敢死隊成員已經在張國荃的指引下,藉助江湖會的密道混入城中之後,一隊隊休息了一個白天正是精神高昂的士兵趁黑拉近了與縣城之間的距離,何進終於下了進攻的命令,自城外幾處第四協的陣地上就是一陣火炮發射的閃光,西線的火炮數量遠遠不抵東線,爲了這番戰事他幾乎集中了第四協跟所能搜刮到的全部老實火炮,合計數十門大炮一同怒吼,炮口直指縣城內的清軍。

隨着炮聲的響起,自第四協方向突然延伸出二十道火蛇。機槍的吼叫聲響成了一片,炮彈也在他們的陣地上炸響,激起一道道的火柱煙塵。清軍顯然未能料想到了敵人會在這個時候發起攻擊,而且攻勢還這般的猛烈!

何進在一個掩蔽處指揮,藉着火光舉起望遠鏡往縣城方向看去。附近進進出出的都是各部軍官,前來傳遞前線戰事的傳令兵。

今晚的夜色被一團團的火光照亮,到處都是沖天的火光跟煙柱。密集的火炮發射的炮彈在空中交織、宛若流星一般的傾瀉在清軍的陣地上,一時不查,加上清軍正在換防,結果近第一波進攻,城中守軍便損失慘重,甚至遭到第四協炮兵集中攻擊的東城牆,已經在數門重炮的照顧之下,露出了幾個巨大的缺口跟塌陷處。看的後面這場戰役的指揮官何進也是一愣,雖然從應山那邊傳來的‘武勝關大捷’已經證明了火力集中的威力,只是他沒親眼見過,從來不知道數十門新舊火炮的火力同時怒吼竟然會是這麼一種壯觀的場面!

他卻不知道在以後,他只會經歷更多,更大,更壯觀燦爛的作戰場面。

手心微微溢出些許緊張的汗水,到底是第一次指揮這麼大戰役。好在很快他便恢復了過來,心中計算着,“因爲戰事的急促,輜重準備不足,炮擊最多維持三十分鐘。不過這種強度,城中清軍只怕一時不查,也要損失慘重吧。剩下的就要看敢死隊能不能成功在城中製造混亂,爲大軍強攻縣城創造有利條件了。”

計算了一番之後發現沒有遺漏,他這才放下望遠鏡,傳令下去:“命令重炮營,給我集中火力,轟碎了東城牆!”

“是!”

手下士兵敬了一個軍禮,立刻出去傳令。

1911年11月3日,鄂中革命軍展開局部反擊!

第229章 亂局第199章 劉偉元來訪第52章 攻破總督府第五百九十二章第389章 交底第108章 視察新兵(上)第272章 喜訊!捷報(上)第298章 河南舉義第69章 第二標第204章 合作意向第251章 接管縣城第394章 巡檢第725章 偷襲戰果(2)第38章 蝴蝶效應第745章 血染海疆1第354章 民心第413章 生產建設兵團與供銷社第605章 日本妥協第217章 塵埃落定第368章 貨幣與軍校第531章 應對(上)第386章 網第264章 重炮齊鳴第340章 成都戰役(完)第263章 伏擊李純第443章 大戰序幕第714章 不宣而戰6第664章 面見第485章 一個計劃第467章 大膽的計劃第132章 革命者之歌第383章 內閣風波第217章 塵埃落定第389章 交底第114章 內憂外患(2)第586章 海軍出動第268章 灤州兵諫第297章 圖謀四川第376章 會第537章 宣言第716章 不宣而戰8第563章 插手與中華民國憲法第318章 目標漢陽第421章 伍廷芳與拖拉機第235章 戰起(4)第113章 內憂外患(1)第611章 一年第439章 出兵湖南第222章 一場不能輸的戰役(下)第254章 誓師奪關(下)第643章 南洋變局3第631章 日本在行動第517章 刺袁(上)第20章 逃脫第521章 愚人節玩笑?第240章 第一協入城第8章 馬賊來襲(1)第645章 南北第352章 暗流涌動(下)第435章 自導自演第130章 落魄的騙子(下)第195章 劉家廟失陷(下)第721章 決定國運的一戰第628章 捷報頻傳3第166章 西安舉義第120章 漢口來的鹽商?第20章 逃脫第413章 生產建設兵團與供銷社第498章 不惜開戰(下)第102章 鄂中革命軍分政府第155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1)第328章 四川變局第596章 反攻第34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1)第695章 矛盾激化3第435章 自導自演第405章 行動第220章 一場不能輸的戰役(上)第599章 毒氣第634章 中俄之戰2第369章 升官與報復第188章 血書殘卷第624章 三路開戰(3)第700章 矛盾激化7第435章 自導自演第604章 調停第387章 湖南風起第92章 虎踞鄂中(2)第247章 殺機頓起第679章 九月革命第708章 鄭和計劃第582章 國土雖衆,但無一寸多餘第572章 山東危機(4)第40章 控制工程八營(中)第58章 恩威並重(中)第74章 紫禁城內(上)第454章 安徽鉅變第629章 攻陷庫倫1第550章 戰車
第229章 亂局第199章 劉偉元來訪第52章 攻破總督府第五百九十二章第389章 交底第108章 視察新兵(上)第272章 喜訊!捷報(上)第298章 河南舉義第69章 第二標第204章 合作意向第251章 接管縣城第394章 巡檢第725章 偷襲戰果(2)第38章 蝴蝶效應第745章 血染海疆1第354章 民心第413章 生產建設兵團與供銷社第605章 日本妥協第217章 塵埃落定第368章 貨幣與軍校第531章 應對(上)第386章 網第264章 重炮齊鳴第340章 成都戰役(完)第263章 伏擊李純第443章 大戰序幕第714章 不宣而戰6第664章 面見第485章 一個計劃第467章 大膽的計劃第132章 革命者之歌第383章 內閣風波第217章 塵埃落定第389章 交底第114章 內憂外患(2)第586章 海軍出動第268章 灤州兵諫第297章 圖謀四川第376章 會第537章 宣言第716章 不宣而戰8第563章 插手與中華民國憲法第318章 目標漢陽第421章 伍廷芳與拖拉機第235章 戰起(4)第113章 內憂外患(1)第611章 一年第439章 出兵湖南第222章 一場不能輸的戰役(下)第254章 誓師奪關(下)第643章 南洋變局3第631章 日本在行動第517章 刺袁(上)第20章 逃脫第521章 愚人節玩笑?第240章 第一協入城第8章 馬賊來襲(1)第645章 南北第352章 暗流涌動(下)第435章 自導自演第130章 落魄的騙子(下)第195章 劉家廟失陷(下)第721章 決定國運的一戰第628章 捷報頻傳3第166章 西安舉義第120章 漢口來的鹽商?第20章 逃脫第413章 生產建設兵團與供銷社第498章 不惜開戰(下)第102章 鄂中革命軍分政府第155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1)第328章 四川變局第596章 反攻第34章 秘密採購與租船協議(1)第695章 矛盾激化3第435章 自導自演第405章 行動第220章 一場不能輸的戰役(上)第599章 毒氣第634章 中俄之戰2第369章 升官與報復第188章 血書殘卷第624章 三路開戰(3)第700章 矛盾激化7第435章 自導自演第604章 調停第387章 湖南風起第92章 虎踞鄂中(2)第247章 殺機頓起第679章 九月革命第708章 鄭和計劃第582章 國土雖衆,但無一寸多餘第572章 山東危機(4)第40章 控制工程八營(中)第58章 恩威並重(中)第74章 紫禁城內(上)第454章 安徽鉅變第629章 攻陷庫倫1第550章 戰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