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一年(二)

因此當時的第一個三年工業計劃的外部環境可以說是十分不好,未免擔心建設週期過長,最終導致自己的勢力還沒成氣候就給人消滅了去。李漢在當時總結跟借鑑了許多歷史上蘇聯時期跟共和國時期的工業計劃規劃經驗,由他控制的政府出面利用外國貸款投資建設一批能夠迅速增強他的實力的軍事重工。?

而爲了快速完成這個三年工業計劃,他的政府也爲之承擔了慘重的負擔。工程時間的縮短導致質量問題頻繁爆發且不提,不少的項目重複建設造成的資金浪費也是一筆不小的數字,爲了儘快的完成其中如重慶鋼鐵等重型工業,在本國技術工人不足的情況下,他也不得不高薪從歐洲聘請了大量的洋人技術工大量填充麾下重型工業。這就導致在他之前的三年工業計劃中,大量的洋人技工成爲了工廠的主要工人。而一旦他們罷工或者被自己的國家徵召回國,李漢麾下至少有五成的重工業將因爲大量技術工人的缺失而陷入減產或停產中。?

不過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早早考慮到這種情況的李漢,儘管在他規劃中的重工在過去三年間從歐洲高薪聘請了高達四萬多名洋人技工,然而這些以鐵道跟鋼鐵冶煉業爲主的洋人技工主要來自比利時跟盧森堡兩國,其中尤以盧森堡爲主。盧森堡是歐洲傳統的鋼鐵冶煉大國,這個人口只有勉強四十萬人的歐洲小國,整個國家卻有六萬多人直接從事與鋼鐵冶煉業有關的工作。在德國吞併了盧森堡之後,爲了抵.制德國人的統治,流亡瑞典的盧森堡大公暗中策動盧森堡鋼鐵工人大罷工,幾乎在德國剛佔領盧森堡的一週內便破壞了整個國家八成以上的重工業。?

結果盧森堡人的頑強惹怒了德國,同時也重創了本國的經濟。憤怒的德皇本想處死大量的盧森堡人,但是在李漢的請求下,爲了將中國拉入同盟國的陣營中,德國同意了中國駐德公使前往盧森堡以中國、政府名義先後一年間聘請了四批接近兩萬盧森堡工人前往遠東務工。沒辦法,他們的國家都被德國人佔領了。盧森堡的經濟也陷入了崩潰中,而歐洲又處於大戰中,都一年還沒終止。就算是有人想逃往美國都沒錢買船票,最終反而便宜了中國。?

總的說來,在特殊背景下的第一個工業三年計劃存在很多的問題。但是在李漢舉民國之財力物力,完成了第一個三年計劃之後。中國已經擁有了較爲堅實的工業基礎,可以支撐進行工業再度發展了。?

於是乎另一個更加雄心勃勃且充滿了政府決心的第一個五年大工業發展計劃(19151919)已經在一五年中規劃完成並通過‘工業部’告示全國。這種工業建設計劃已經引起了各工業強國的高度關注,雖然對於歐美實行自由經濟的國家而言,這種國家干涉的計劃經濟違背了經濟的發展規律,因此對之嗤之以鼻,認爲政府過多的對經濟進行了干預,違背了“自由經濟”原則。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隨着中國‘一五計劃’的出臺,中國工業及經濟的發展速度猶如增加了一部強有力的發動機一般,以僅次於美國的發展速度前進着。?

美國政府對此曾提議派出專家團前往中國進行考察,但最終因爲國內佔了壓倒性的自由市場經濟學家的反對而未能成行。對此美國政府也沒有太在意,自14年歐戰開始以後,短短的兩年間,戰爭爲美國帶來了高達27億美元的戰爭紅利,幾乎獨吞了歐洲八成以上的戰爭分紅。鉅額的戰爭分紅成功的爲美國那單薄的軍事工業基礎灌進了強有力的發展動力,儘管軍事工業現在在美國工業體系中仍只佔有很少的一部分。?

現在整個美國都從戰爭中獲得了分紅,更加積極於爭取歐洲大戰的戰爭紅利。?

日本是另一個一直都在關注着中國的國家,日本似乎從中國工業的快速發展中得到了靈感,大隈重信政府似乎也在積極的遊說着日本高層及國內各財閥、銀行及商界人士,雖然目前取得的效果並不明顯,但對於中國來說這可不是一個好消息。?

中國工業的快速發展對於習慣了將這個國家當作是原料產的和商品市場的各國工業界來說確實不是什麼好消息。因爲本國已經被捲入了歐戰中,在華資本正在遭遇着中國、政府的打壓,面對越來越強勢的中國商品,外國洋貨尤其是英法俄三國製造所佔有的中國國內市場正在被中國貨逐步佔領。棉布、成衣、日用百貨、化工產品、交通工具,甚至是軍火武器,外國的商人們驚訝的發展,這個國家的人民似乎已可以放棄外國商品了,因爲他們的同胞提供的商品更廉價,而且消費習慣更適合。?

沒有中樞政府的支持,中國商品不會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就開始反攻外國商品的國內市場,而且在歐戰開始後,中樞政府已經對國外製造的棉紡織等多種直接威脅中國製造的低成本、沒有多少技術含量的外國商品建立了行之有效的關稅壁壘,再加上減免國內稅的方式,日本製造在中國僅僅捲土重來幾個月後便又陷入了萎靡之中,就拿日本的出口大頭棉紡織,目前在中國市場上僅僅佔去了不足一成的市場。若不是還有更加暴力的歐洲市場,日本人恐怕僅僅因此,就要跟中國重開戰端了。不過饒是如此,兩國之間結下來的仇怨也越來越多,只等着在未來的某一天突然爆發。?

雖然國內的稅率被刻意的降低了,但是財政並沒有顯示出特別的拮据,歐戰所帶來的戰爭紅利已經喂肥了中國。在過去的一年半里,中國同英法兩國的貿易額增加到5217萬英鎊,約摺合4.86億華元。其中中國出口多以中國製造的‘阿司匹林’藥物及棉紡織跟肉品罐頭爲主,附帶一些中國製造的一三式步槍跟子彈,爲政府帶來了近五千萬華元的財政收入。而同俄國之間,中國跟日本之間展開了殘酷的俄國市場爭奪戰,並最終通過價格優勢擊敗了日本,搶奪了俄國近七成的訂單。在過去一年半里,向俄國出口了高達十七萬杆國防軍淘汰下來的毛瑟、曼麗夏以及各種雜牌步槍。反正俄國人是隻要價低什麼都要。還有酒、糖、茶葉、肉罐頭、棉衣棉被、軍服等,都是中國對俄出口的大頭。除了火炮跟糧食外,中國很少限制對俄出口什麼商品。結果到了16年4月,中俄之間貿易額暴增至1.95億盧布,僅從俄國人身上,中國便獲得了接近兩億華元的戰爭紅利。?

除此外,中國.政府還有其他的上不了檯面的隱晦收入,比如毒品跟假幣等。隨着歐洲大戰而興起的世界滅亡論着實爲毒品打開了市場,無論是在歐洲還是在美國,都有大量的人因爲對歐戰的擔心而陷入精神癲狂的邊緣上線。對於洋人,李漢及全體國人都懷着一種咬牙切齒的痛恨。從14年歐戰開始後到16年5月,中國不僅通過調查局,還有其他多種渠道,向歐洲及美國出口了將近六百多噸毒品,爲中國帶來近四千多萬美元的純利。再加上大量的僞幣流入世界市場中,保守估計歐戰開始後,中國僅從各種渠道獲得的黑金收入便接近三億美元。?

儘管英鎊依舊是當今世界上含金量最高的貨幣,但是自歐戰爆發後,美元短暫的成爲了世界上最堅挺的貨幣。將近三億美元的黑金通過各種渠道被洗白後流回國內,爲中國帶來了大量發展所必須的人才跟機器設備等。?

歐洲大戰已經陷入了攻堅戰的階段,爲了削弱對手的實力,並增強本國的實力,協約國與同盟國都在全世界展開外交戰。目前爲主協約國在這場外交戰中很明顯的取得了壓倒性的優勢。因爲就連中國這個曾經被英國政府認爲是德國準盟國的國家,都選擇了以中立的態度應對歐洲局勢的動盪。當然,爲了拉攏中國人,英國及協約國也付出了不少的代價,比如他們在中國人無視‘辛丑條約’駐兵天津跟移都西安廢除了列強在新都西安的駐兵權上做出了讓步,以暫時的默許換取了中國立場的改變。至於在戰後他們會不會重新拿這些事情說事,可就難說了。?

中國同美國之間的關係已經越來越密切了,這是目前所有列強國家甚至中國人都能感覺到的一件事情。?

截止到一六年,美國同中國合資成立的鐵路公司已經超過十五家,美國爲此投入了至少2.7億美元的資本,並獲得了合資修建1.14萬里鐵路的資格。除了鐵路外,美國船廠同中國合資成立的造船廠也已經達到了7家,預計到了17年中,中國將擁有年製造三十五萬噸貨運商船的能力。?

美國向中國的投資幾乎可以說覆蓋了全部的領域,美國人尤其喜歡投資鐵路、發電廠跟水電站,他們似乎一直都在以自己國家的經驗來投資中國。而美國政府也默許了美國國內越來越多的富餘資本流向遠東跟中國,通過參股修建鐵路跟能源等產業,未來影響甚至控制中國、政府。?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很多國民都察覺到了中國同美國之間的關係,加上又有‘中國文教促進基金會’的存在,自一五年開始,中國青年學子中掀起了一波留學美國的大潮,短短的不足兩年時間內,各省已經有三千七百多人獲得了公款資助赴美留學的資格。而自費留美的也不在少數,保守估計過去一年多裡至少有七百多年輕人選擇了自費前往美國留學。?

辛亥革命之後,尤其是最近幾年藉助着歐戰東風帶來的國民經濟大發展。就連中國三億多的農民,也因爲供銷社跟減免農稅等享受到了革命所帶來的好處,16年的傳統新年,因爲農稅的減免手上有些閒錢的農民們也採購了不少年貨跟布匹等,爆發出了不比城鎮差多少的購買力。?

這大概是最好的時代,這個觀點現在逐漸出現在了國內各大報紙上,贏得了百姓跟各界的支持。?

1916年6月2日,北京。?

隨着朝陽升起,新的一天又開始了。北京這座曾經的滿清龍都沒落了,這大概是這兩年來住在北京城裡的一羣老少爺們感觸最深的一件事。?

新的一天清晨雞鳴聲響起後,北京城裡大街小巷上儘管人來人往的客流不斷,然而,北京市面上的店鋪什麼的很多都貼上了一個刺眼的黑色大字賣!?

北京的經濟基本上是圍着官僚跟政府在轉,明清時期北京城裡光是官僚及家屬就有不下十萬人,這些個位於天子腳下的官老爺們哪個放在外省不是打個噴嚏都有不少地方官員要哆嗦幾天的主兒,每年雖然領的官餉不多,可耐不住孝敬多啊。一年百八十萬的收下來,無論是出手還是買賣那可都是無比的闊綽。在北京做生意,只要能站穩腳每年可都是白花花的大錠銀子進賬。?

可是現在,隨着移都走掉的還有一大羣的京官們。他們一走北京城可謂是失去了最大的錢袋子,自從辛亥革命之後,這座城市可謂是全國受到戰爭影響最大的城市了。先是滿蒙一幫子八旗子弟沒有了鐵飯碗,倒下了一幫商鋪。後來袁世凱時期走了一幫遺老遺少,又倒下來一幫商鋪。去年初新總統更換首都後,得,北京的商鋪已經關了一半還多。這個靠着寄生蟲體系發展起來的畸形都市,的確是收到戰爭影響最明顯的一處。?

若不是現在北京駐紮的國防軍每月都要採購一筆不菲的物資,恐怕北京經濟就真蕭條下去了。沒看見人都逃走了嗎??

在一隊便裝警衛的護送下,李大總統乘坐着馬車進入了北京。自去年一月離開了這裡以後,他還是第一次回來。物是人非,看着車窗外不倒退的景物,李漢有些感慨:“北京的變化真大!”?

馬車內,內閣總理唐紹儀也赫然在座,他點了點頭,也是十分感慨,“一年多裡我回來了四次,每一次都能感覺到它的不一樣,不是越來越好,而是越來越差!”?

外交總長陸徵祥也推了推眼鏡,“北京現在的住民似乎已經不足四十萬戶,要走的都走得差不多了,不會比現在更差了。等到京長鐵路(北京至長春)建設完成之後,北京徹底穩定了自己溝通內地跟東北的交通樞紐地位,會好起來的!”?

李漢點了點頭,臉上卻沒有半點笑意。他壓低了聲音,“這次的事件非常糟糕,影響也極其惡劣。前年剛來北京,我便反對政府繼續出錢供養着那些米蟲。甚至還想過把這些個無能的米蟲趕出紫禁城。但是那時候國家纔剛穩下來不久,考慮到國家不宜大動以免影響到民族之間的團結,所以一直都沒有動作。這下好了,這一巴掌打在咱們政府臉上,痛啊!”?

他一開口,唐紹儀臉色也難看了起來。他多少有些尷尬,因爲作爲內閣總理,曾經受過前朝皇族恩寵的他多次反對大總統把滿清皇帝徹底趕出紫禁城,抄沒皇室資產的提案。沒想到現在鬧出了這樣的事情,他這位內閣總理要說不尷尬是不可能的。?

陸徵祥坐在一旁沉默不語,他從口袋裡取出一張精棉布小心的擦拭着自己的眼鏡,彷彿什麼都沒聽到一般。?

一年多的安生日子,國會有不少人在渡過了最初的不適之後,現在已經開始有所動作了。而他們的目的,不外乎就是從總統手上奪權。畢竟國會雖然名義上是國家最高的立法機關,但卻不是最高權力機關。參議院雖說擁有選舉大總統的權力,但是這個國家擁有最大權力的卻不是旁人,而是被他們選舉出來的總統。這叫國會那幫子老爺們如何能夠甘願。?

老實了一年之後,看到似乎新總統的脾氣不錯,不像袁世凱那麼難以琢磨。於是有些人就不安分了,而內閣總理就是他們的武器。在國會那幫子老爺們看來,這內閣總理本就是選出來爲了限制總統權力的。於是他們不斷的跟唐紹儀接觸並遊說,到新年後,內閣總理跟總統之間的不同意見逐漸增多了起來。?

權力真的那麼重要?這麼好的時代,不好嗎??

ωωω .тт κan .C〇

陸徵祥擦着眼鏡,摘下了眼睛之後,他的視線有些模糊起來,但心裡卻雪亮着呢。總理總統之間最近的矛盾他看的一清二楚,面對外人的遊說他絲毫不爲所動。他是個合格的外交官,一個不合格的政客。但是對於政客的弱點卻十分清楚,骨子軟、耳根軟。這唐紹儀現在別看坐得穩,跟國民黨跟進步黨走近,可他卻忘記了當初是誰扶他上位的了。?

是李大總統!?

一個文職總理想鬥過一個掌握全國武力的大總統,他心裡多少有些擔心。他是比較傾向於強勢的李大總統掌握權力的,可若是國會跟唐總理鬧得太大,惹他煩心了。會不會當年袁總統強行解散國會、驅趕總理的那一幕,現在重新發生??

突然想到了最近被國會卡主的,由陸軍部總長蔡鍔遞交的一份名爲‘國民軍事化教育總冊’的計劃書。那份由陸軍總長蔡鍔起草,據說李大總統也提了不少參考意見的計劃書他也看過,文中種種都是關於加強國民軍事素質,提議從教育入手,每年對國家目前在側的一百七十多萬學子進行長達兩個月的軍事化訓練,培養忠君愛國之心。?

忠君是忠什麼君,還不是大總統!?

這提案國會如何能夠給通過,自然是卡住沒的說了。?

陸徵祥很擔心,面對國會越來越明顯的試探,一向態度十分強硬的大總統,真會做出什麼過激反應。

第442章 討袁敗局與建設銀行第512章 日本第558章 銀元第495章 浙江第404章 飛機與假鈔第289章 以殺止殺第322章 歷史在這裡稍稍走偏第481章 打陸唬龍(中)第四百六十六章第612章 一年(二)第300章 枝江(下)第398章 吞併甘肅(一)第72章 後手第380章 最後準備第571章 山東危機(3)第四百六十四章第591章 變局第499章 爲我魚肉第18章 密道與暗殺第48章 炮八標據守中和門第708章 鄭和計劃第500章 國外國內第231章 清軍來了第575章 妥協與應戰第218章 孝感集合(上)第111章 杜家齷齪(2)第40章 控制工程八營(中)第31章 來自奧匈帝國的某卡爾(下)第189章 青太?情才?第279章 密會第386章 網第24章 汽車工業之夢第47章 吳兆麟第97章 鹽業(2)第589章 佈置與陰雲第624章 三路開戰(3)第25章 嚴中直第51章 惡戰督署(下)第232章 戰起(1)第327章 離開漢陽前的準備第315章 整頓與聯合鹽業(下)第584章 北翼?南翼?第543章 神秘來客第199章 劉偉元來訪第159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5)第83章 擊潰第八鎮殘兵第193章 三府合併第24章 汽車工業之夢第264章 重炮齊鳴第654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6第234章 戰起(3)第106章 武昌之議(下)第636章 混亂的中亞第381章 西藏戰事第170章 二十三日第92章 虎踞鄂中(2)第730章 這是最好的時代第287章 都是名人第566章 一觸即發(2)第693章 矛盾激化1第318章 目標漢陽第六百二十二章第195章 劉家廟失陷(下)第457章 談判之前第413章 生產建設兵團與供銷社第587章 照會第261章 爭分奪秒(上)第285章 借刀殺人第六百章第315章 整頓與聯合鹽業(下)第389章 交底第639章 中俄之戰5第69章 第二標第713章 不宣而戰5第572章 山東危機(4)第120章 漢口來的鹽商?第364章 清廷退位第487章 回擊與剋制第214章 軍務會議、居正逼宮(下)第640章 中俄之戰6第591章 變局第182章 打草驚蛇(上)第433章 輸血第455章 捷報第335章 成都戰役(一)第690章 暗流涌動第22章 遭遇革命新軍(中)第573章 山東危機(5)第693章 矛盾激化1第741章 有限支持第85章 宴請第157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3)第551章 妥協第228章 暗夜偷襲第五百七十六章第370章 平陝第471章 現代管理跟一三式步槍第493章 大鐵路建設公債第578章 青島之戰(2)第555章 劫
第442章 討袁敗局與建設銀行第512章 日本第558章 銀元第495章 浙江第404章 飛機與假鈔第289章 以殺止殺第322章 歷史在這裡稍稍走偏第481章 打陸唬龍(中)第四百六十六章第612章 一年(二)第300章 枝江(下)第398章 吞併甘肅(一)第72章 後手第380章 最後準備第571章 山東危機(3)第四百六十四章第591章 變局第499章 爲我魚肉第18章 密道與暗殺第48章 炮八標據守中和門第708章 鄭和計劃第500章 國外國內第231章 清軍來了第575章 妥協與應戰第218章 孝感集合(上)第111章 杜家齷齪(2)第40章 控制工程八營(中)第31章 來自奧匈帝國的某卡爾(下)第189章 青太?情才?第279章 密會第386章 網第24章 汽車工業之夢第47章 吳兆麟第97章 鹽業(2)第589章 佈置與陰雲第624章 三路開戰(3)第25章 嚴中直第51章 惡戰督署(下)第232章 戰起(1)第327章 離開漢陽前的準備第315章 整頓與聯合鹽業(下)第584章 北翼?南翼?第543章 神秘來客第199章 劉偉元來訪第159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5)第83章 擊潰第八鎮殘兵第193章 三府合併第24章 汽車工業之夢第264章 重炮齊鳴第654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6第234章 戰起(3)第106章 武昌之議(下)第636章 混亂的中亞第381章 西藏戰事第170章 二十三日第92章 虎踞鄂中(2)第730章 這是最好的時代第287章 都是名人第566章 一觸即發(2)第693章 矛盾激化1第318章 目標漢陽第六百二十二章第195章 劉家廟失陷(下)第457章 談判之前第413章 生產建設兵團與供銷社第587章 照會第261章 爭分奪秒(上)第285章 借刀殺人第六百章第315章 整頓與聯合鹽業(下)第389章 交底第639章 中俄之戰5第69章 第二標第713章 不宣而戰5第572章 山東危機(4)第120章 漢口來的鹽商?第364章 清廷退位第487章 回擊與剋制第214章 軍務會議、居正逼宮(下)第640章 中俄之戰6第591章 變局第182章 打草驚蛇(上)第433章 輸血第455章 捷報第335章 成都戰役(一)第690章 暗流涌動第22章 遭遇革命新軍(中)第573章 山東危機(5)第693章 矛盾激化1第741章 有限支持第85章 宴請第157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3)第551章 妥協第228章 暗夜偷襲第五百七十六章第370章 平陝第471章 現代管理跟一三式步槍第493章 大鐵路建設公債第578章 青島之戰(2)第555章 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