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打陸唬龍(中)

11月17日,江防艦隊運送第十一師抵達嶽州。///3日後十二師經過長途跋涉,終於經江西抵達長沙,進入短暫休整中!

21日,江防艦隊往嶽州運送170噸物資,一日後又100噸。同船抵達還有軍政府新鑄造的二十多門火炮,自嶽州至長沙綿延數百里的水道上,到處都是密集的運送軍事物資的船艦。

正在四川‘考察川南戰時損失’的李漢絲毫沒有要掩飾要對盤臥湖南、江西的桂軍、粵軍動武的意思,藉口湖南、江西南部土匪橫行、強盜如雲,若不早日清剿惟恐又成第二個河南。於是一邊加快向湖南、江西調兵的步伐,一邊向陸軍部承啓電文,通篇廢話都是大談特談河南匪亂對河南省的影響,對於陸軍部跟來自北京命令他立刻停止調兵的命令視如未見!南北和談不過結束半個月軍政府就從陝西、湖北、安徽抽調了三個師的兵力南下,其中尚有兩個師的兵力緩後隨行,如今湖南長沙、江西南昌已經成了大兵營,短短半個多月時間雲集了數萬大軍,湖南、江西省內戰雲頓時密集起來。

他李某人要對湖南、江西用兵幾乎國內稍微有點眼光的人早就已經猜想到了,畢竟上海談判的時候,中央已經點頭,日後安徽、湖南、江西三省劃入他的名下,成爲又三個自治省份。可三省中真正被李漢的軍隊控制的只有安徽省,江西跟湖南大部都在桂軍跟粵軍的控制中,這可是赤果果的打臉,對於他這位能跟中央扳手腕的地方軍事強人的赤果果打臉!

中央名義上共編有六十三個師,其中僅李漢便佔去了二十個名額,剩餘四十三個師中央真正已經編成的只有十六個,其餘各部都是冠之以地方的編制。而這其中廣西因爲緊挨着法國殖民地越南,平時法國殖民者跟越南流氓之流沒少出動兵力騷擾邊境,再加上陸榮廷跟袁世凱一樣同爲前朝老臣出身,因此得以中央點頭給了大省編制。這兩年來陸榮廷依託着廣西陸軍講武堂跟他的早前任廣西提督時的舊部,實打實的編滿了三個師又一旅,並且麾下還有十六個營的巡防,不說南方便在放眼整個國內也是第一流的勢力。廣東粵軍也不用說,龍濟光也是前朝舊臣出身,辛亥革命爆發時他麾下便有了兩師一旅的兵力,又趁着這一次吞併了廣東,麾下也是實打實的三師共三萬五千人,論裝備恐怕還在陸榮廷的桂軍之上,也是個棘手的對手。也正是因爲有這一份實力,當初兩人才敢出兵湖南、江西,公然挑釁正在跟中央大軍打得不可開交的李漢部。

此次李漢藉口‘剿匪’調兵南下,兩人自然不可能看不出他的實際目的卻是全吞湖南、江西,找回當初落下來的場子,告訴世人他李漢看中的東西,可不是那麼好吞下去的。

這個道理陸榮廷知道,龍濟光也懂,更不用說北邊那位袁大總統了。袁世凱一直都在防着李漢的勢力繼續擴張,所以當李漢往湖南、江西調兵不過短短兩天時間,袁世凱已連拍十多封加急電報,以民國政府大總統的身份“嚴令”李部軍隊退回湖北、安徽,甚至搬出議和法令,妄圖制止他動武吞併湖南、江西。另一方面,袁世凱又聯絡陸、龍兩部,穿針引線希望兩部配合,合兵一處同他交戰,私下卻是巴不得這三個地方最強勢力打得不可開交,最好都拼光了實力,待他日後收拾山河。

這也是無奈之舉,他一直在防着李漢,李漢何嘗不在防着他。與中央交界的地方,李漢佈置了五個師駐紮,一旦有風吹草動就是立刻進入戰備警戒,防袁之心甚於防賊。加上袁大總統現在正置身於與國會的糾葛之中,國內目前因爲他對代表人民意志的國會動刀而聲討不斷,他現在的情況也不允許直接出兵干涉李漢吞併湖南、江西。

事實上,龍、陸二人不是沒有派出代表跟他商議有關兩省的問題。甚至開出的條件還算不錯,比如雙方減少在兩省之內的軍隊,承認李漢派人任民政、都督,佔領地區向他提供部分稅賦,只是他都沒有答應。因爲李漢知道圍繞着湘贛兩省問題,他跟陸榮廷龍濟光之間的分歧已經發展成了對峙,李漢不可能接受所謂的妥協、拱手將自己計劃中本該吞併的肥肉與其他人分吃,無論是兩省財政還是南部富饒的礦產又或者到時候興修鐵路什麼的裡面都牽扯到了龐大的利益,他是斷不可能坐視別人與他分吃的!

所以,能否體面的解決湘贛之禍,關鍵既不在龍濟光、陸榮廷一邊,也不在北洋集團一邊,而在西部那邊。真正掌握主與權的是西部,是總司令,是李漢李易之,他說“打”那便打,他說“和”那便和。不惟龍濟光、陸榮廷要被動接招,就連北方的袁大總統也必須跟着總司令的指揮棒轉。袁世凱是身不由己,他現在想打沒錢打,加上他的北洋軍實力還不足以保證壓服李漢這個地方最強的實力派,一旦與他重開戰端,戰爭很難在短期內結束。而在現在這種列強環伺的國際環境下,稍微走錯一步,那就是萬劫不復的下場。而龍濟光、陸榮廷更不用說了,哪怕經過與袁世凱一戰後,李漢損失慘重。但他到底還是手握十數萬大軍的地方第一實力派,就算是兩人加在一起親密無間的合作,勢力也還比他差不止一籌。這些天來李漢避走重慶拒絕了同廣西、廣東妥協之後,兩人最近幾天是夜不能寐,食不甘味,除了調遣兵將往各處增援之外,就是與幕僚、親信們商議應對之策,避免與李漢這個地方最強實力派過早決裂,最好還能儘可能的保住到嘴的肥肉。哪怕只是喝些湯也成!

當湖南憲友會的議員們在湖南省議院裡忙着討論何去何從時,南寧的陸榮廷府裡也正在舉行一場會議,主持會議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廣西王陸榮廷跟他的幕僚、下屬!陸榮廷看上去格外的憔悴,眼窩深陷,愁容滿面,彷彿蒼老了十多歲一般。與會的其他人也好不到哪裡去。雖然人人正襟危坐,可是那臉上卻掩飾不住焦慮與彷徨,而且會議已經舉行了好幾分鐘,可是仍無一人發言。就連陸榮廷也坐在桌後發呆,平時他那說話滔活不絕的結拜兄弟,廣西陸軍第二師師長譚浩明也彷彿變成了一尊石雕,連眼睛都不帶眨的。他是剛從外地鎮壓黨逆回來的,前幾日國民黨黨員甘尚賢在軍中慫恿士兵起義,因爲甘尚賢是他的副官,結果第二師受到了一些波及,這一次上千人被驅趕出了軍隊,被殺軍官高達三十多人,着實傷筋動骨!

屋裡呈現出一種奇怪的沉默氣氛,只能聽見那座鐘的滴答聲,以及窗外的知了叫聲。

突然,屋子那緊閉的紅木門被人從外推開,一名機要員拿着一張電報抄稿匆匆走了進來。

陸榮廷下意識的站了起來,不等那機要員走到身邊已伸出手,眉頭緊鎖着接過那張電報抄稿,匆匆掃了幾眼,然後稍微鬆了口氣,重新站直了腰坐了回去,將電報抄稿放在了面前的會議桌上。

“舜琴(陳炳焜,陸榮廷的把兄弟,廣西第一師師長)已拍電報過來,他已抵達歸陽,正在趕往衡州的路上,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抵達衡州駐防了。”

聽到陸榮廷這疲憊無力的聲音,會議室裡所有的人都長噓口氣。

陸榮廷的又一把兄弟,廣西第三師師長林紹斐說道:“二哥趕到湖南,這局面應該可以緩和了吧?好歹他是中央任命的衡州鎮守使,再加上他帶往湖南的第一師,咱們在湖南就有了一師一旅快兩萬人了。那李易之剛跟袁大總統打了一場,聽說光是死人就躺下了四五萬,他現在八成只是訛詐,要我說這湖南已經到了咱們的嘴裡,哪能再吐出來。趕年底湖南再編兩個師,到時候光咱們弟兄就有六個師的兵力,看誰不給大哥幾分面子!”

坐在對面的曾少魁、黃培桂、林俊廷對視一眼冷笑,以廣西這苦貧之地,能夠拉起三個師又一旅的兵力已經是陸榮廷砸鍋賣鐵加提高稅收才做到的,這也是他爲什麼對富庶的湖南那麼眼饞的原因。再編兩個師,廣西非是兩湖、江浙、粵閩那樣的富庶大省,真要再擴軍不用李漢打過來,光是軍餉跟裝備就要把廣西跟拖垮了。也不知道他是真傻還是慫恿!

不過他三人也不說話,當初陳炳焜與三人都在馬盛治麾下時交情不淺,可誰讓人家跟陸榮廷拜了把子,後來陸榮廷一路扶搖直上做了廣西提督,陳炳焜、林紹斐、譚浩明他們三個陸榮廷的把兄弟也跟着雞犬升天,現在更是成爲了廣西三個師的師長,與他們三人之間拉開的距離已經越來越遠了!

“恐怕沒那麼好說話,那李易之都敢跟袁大總統真刀實槍的幹,沒道理現在會認中央任命的‘衡州鎮守使’,要我說咱們還是先做好開打的準備吧。不行我把二師也帶過去,才能穩保湖南的穩妥。”

譚浩明總算是開了口了,他們四兄弟之中,陸榮廷最狠、陳炳焜多才、林紹斐愚忠、譚浩明狡猾,因此陳炳焜不在的時候,都是他在關鍵時候拿點子。

陸榮廷皺眉,“月波,你有主意儘管說說,大兄我現在腦袋犯了漿糊,渾渾的沒了主見了。”

他人很少在外人面前表現的如此,只是都說官位越高越怕失去,這陸榮廷從草莽綠林發家,十數年來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危險過。幾個月前他往湖南下手的時候,李漢正處於下風,被中央壓制的動彈不得。誰料到最後的結局竟然是他硬頂住了袁大總統,最後生生把死局打活了。對於李漢陸榮廷毫無疑問是十分忌憚的,在他看來國內無論是中央跟李漢都是他惹不起的巨無霸,對中央他是敬多懼少,因爲知道袁世凱便是不喜他,也很難跨越半個中國發兵打來。可是李漢就倒過來了,他麾下十數萬大軍,又有國內最頂級的兵工廠助力,雙方真要打起來鐵定他是不能像中央一樣打個勢均力敵的。旁的不說,廣西現在的步槍是萬國造、機槍一個師只有那麼幾挺,炮營裝備的多數還是上個世紀跟法國人一戰後購買的老古董。

怎麼打,難道光靠狠勁?!廣西人是打仗兇狠,可不代表大家願意舉着槍就衝着對面的機槍跟火炮陣地衝鋒,那是找死!

譚浩明愣了一下,低頭道:“子美不是已經被大哥派往廣州了嗎?這真要打起來,左右咱們哪一家都要吃虧,畢竟咱們實力不比李易之。不過廣東龍濟光也未必捨得把江西吐出來,他的廣東是富庶,但手上地盤擴大一半的誘惑,他應該忍不住纔是!”

子美是指陸榮廷最喜歡的女婿蘇希洵,他在三年前跟陸榮廷的養女完婚,之後又被陸榮廷資助送往法國求學。因爲老丈人這裡出了事,他也被從巴黎招了回來,被扔過去跟龍濟光,這個陸榮廷數年前就結了仇的對手談判去了。

“哼!”陸榮廷哼了一聲,誰人不知道他陸榮廷對‘兩廣總督’的興趣。可袁世凱顧忌他的勢力擴增的太快,日後變成了第二個李漢,加上龍濟光比他更加果敢對廣東黨人動手,結果令他錯失了吞併廣東的機會。兩人都曾任過廣西提督,而且還是先後任,這裡面的矛盾自然不用說,當初自然是激鬥了好一番,因此早早結了怨。

“子美那裡不需要報多大期望,他龍濟光恨我陸榮廷還在李漢之上,老四,你的三師給我守住了廣西門戶了,比起李易之,我更擔心他龍濟光會耍花樣來。”陸榮廷不是不想跟龍濟光合作,只是當年正是他先下了刀子,才弄掉的龍濟光的廣西提督,還差點要了他的性命。兩人之間接下的仇似海深,基本上沒有合作的可能。

林紹斐遲疑着說道:“那龍濟光莫非還記得前些年的事情,可比起他佔去的大半個江西,那點陳年爛穀子的破事,應該不值一提了吧?”

譚浩明沉吟片刻,搖了搖頭,說道:“大哥說的沒錯,咱們當初的確把他得罪得狠了,現在想修復也十分困難。不過,子美那邊倒不妨把底線再提高一些,爲了江西,他應該不介意跟咱們臨時合作一把!”

陸榮廷思考了少許,搖頭道:“第二師剛有黨逆作亂,雖說有你鎮壓的及時,不過現在不宜再動了。第三師也不能動,這樣吧,廣徵你們幾個走一趟,帶10營巡防過去幫助舜琴吧!”

之前駐守湖南的一旅是他的兒子負責,如此再調十營巡防過去,差不多就有兩萬人了,相信能夠堅守一段時間。他們依城而守損失要比進攻少得多,至少對李漢部造成足夠的損失,相信應該能把他重新拉回談判桌上來。

第418章 刀第417章 四川鹽務(二)第192章 借事欲動,發難漢川第566章 一觸即發(2)第10章 誤會與陸家援兵(上)第176章 新軍服第225章 留些後手第345章 交鋒(2)第363章 餘波(下)第273章 喜訊!捷報(下)第221章 一場不能輸的戰役(中)第668章 國會第647章 拿下比斯克第708章 將戰第242章 局變(2)第449章 大戰(六)第354章 民心第418章 刀第729章 遼東惡戰4第365章 分權與集權第45章 攻陷楚望臺3第165章 應對第355章 大變局前第502章 一觸即發第412章 利益交換第454章 安徽鉅變第458章 呼聲第243章 局變(3)第639章 中俄之戰5第三百九十六章第682章 風雨欲來第193章 三府合併第598章 末日臨頭第97章 鹽業(2)第103章 宋卿唱戲袁公登臺(上)第25章 嚴中直第320章 漢陽一夜第256章 奪關(上)第291章 變(2)第525章 海軍決定第569章 山東危機(1)第四百七十八章第125章 買命情報第593章 李大總統的算盤第54章 你聽那呼聲第694章 矛盾激化2第40章 控制工程八營(中)第262章 爭分奪秒(下)第399章 吞併甘肅(二)第692章 重要2第80章 漢江之上第15章 刀疤第13章 義莊(上)第512章 日本第708章 將戰第381章 西藏戰事第519章 刺袁(下)第101章 張梅生第406章 溥偉之死(上)第79章 發兵漢川第319章 襲擊第584章 北翼?南翼?第688章 行動第335章 成都戰役(一)第48章 炮八標據守中和門第366章 蔣方震與忙碌的日子第29章 來自奧匈帝國的某卡爾(上)第179章 招募第165章 應對第700章 矛盾激化7第493章 大鐵路建設公債第440章 劍指岳陽第651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2第105章 武昌之議(上)第135章 骯髒的政治(下)第373章 陝西戰事第228章 暗夜偷襲第636章 混亂的中亞第100章 新兵第264章 重炮齊鳴第249章 暗殺之變第85章 宴請第226章 密議(上)第694章 矛盾激化2第426章 揭曉第206章 又一份不對等的提案第517章 刺袁(上)第214章 軍務會議、居正逼宮(下)第650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1第691章 重要第247章 殺機頓起第710章 不宣而戰2第631章 日本在行動第195章 劉家廟失陷(下)第707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3第492章 拉開陰謀的大幕第567章 一觸即發(3)第380章 最後準備第654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6第110章 杜家齷齪(1)
第418章 刀第417章 四川鹽務(二)第192章 借事欲動,發難漢川第566章 一觸即發(2)第10章 誤會與陸家援兵(上)第176章 新軍服第225章 留些後手第345章 交鋒(2)第363章 餘波(下)第273章 喜訊!捷報(下)第221章 一場不能輸的戰役(中)第668章 國會第647章 拿下比斯克第708章 將戰第242章 局變(2)第449章 大戰(六)第354章 民心第418章 刀第729章 遼東惡戰4第365章 分權與集權第45章 攻陷楚望臺3第165章 應對第355章 大變局前第502章 一觸即發第412章 利益交換第454章 安徽鉅變第458章 呼聲第243章 局變(3)第639章 中俄之戰5第三百九十六章第682章 風雨欲來第193章 三府合併第598章 末日臨頭第97章 鹽業(2)第103章 宋卿唱戲袁公登臺(上)第25章 嚴中直第320章 漢陽一夜第256章 奪關(上)第291章 變(2)第525章 海軍決定第569章 山東危機(1)第四百七十八章第125章 買命情報第593章 李大總統的算盤第54章 你聽那呼聲第694章 矛盾激化2第40章 控制工程八營(中)第262章 爭分奪秒(下)第399章 吞併甘肅(二)第692章 重要2第80章 漢江之上第15章 刀疤第13章 義莊(上)第512章 日本第708章 將戰第381章 西藏戰事第519章 刺袁(下)第101章 張梅生第406章 溥偉之死(上)第79章 發兵漢川第319章 襲擊第584章 北翼?南翼?第688章 行動第335章 成都戰役(一)第48章 炮八標據守中和門第366章 蔣方震與忙碌的日子第29章 來自奧匈帝國的某卡爾(上)第179章 招募第165章 應對第700章 矛盾激化7第493章 大鐵路建設公債第440章 劍指岳陽第651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2第105章 武昌之議(上)第135章 骯髒的政治(下)第373章 陝西戰事第228章 暗夜偷襲第636章 混亂的中亞第100章 新兵第264章 重炮齊鳴第249章 暗殺之變第85章 宴請第226章 密議(上)第694章 矛盾激化2第426章 揭曉第206章 又一份不對等的提案第517章 刺袁(上)第214章 軍務會議、居正逼宮(下)第650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1第691章 重要第247章 殺機頓起第710章 不宣而戰2第631章 日本在行動第195章 劉家廟失陷(下)第707章 要和平還是戰爭3第492章 拉開陰謀的大幕第567章 一觸即發(3)第380章 最後準備第654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6第110章 杜家齷齪(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