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10月10日,民國第三個雙十國慶節。這一天北京城裡並沒有如傳言的那般舉行國防軍會操。據小道消息透露,英國公使親自拜會民國大總統,不希望在這個時間段,中方再做出任何激化中日矛盾的事情。事實上,正如傳言所說的那樣。儘管對這種拉偏架的態度十分不滿意,但自開戰以來每日需要支付110萬元以上軍費的民國財政顯然也有些吃不消了。無論是中日兩國,任誰都不希望在這個時候,打一場全面戰爭。

俄軍西南方面軍(總司令爲伊萬諾夫將軍)受命圍殲奧匈軍隊在加里西亞的基本兵力,阻止敵軍南撤過德涅斯特河和向西撤往克拉科夫一帶。爲此目的,方面軍以第3、第8集團軍在杜布諾、利沃夫方向,在普羅斯庫羅夫、加利奇等方向實施主要突擊,而以第4、第5集團軍從北面向普熱梅希爾實施主要突擊。由於協約國請求加速進攻,同時俄軍也是爲了挽回在東線同德軍交戰失利後軍隊士氣低糜的不利局面,俄國各集團軍尚未全部集結和展開完畢,即於10月10日向駐守加利西亞的奧軍發動進攻,加里西亞戰役打響。

這是俄國西南方面軍各集團軍同奧匈軍隊在東線進行了兩國自開戰後第一場戰略性會戰。奧匈軍隊指揮部(總司令弗里德里希大公,總參謀長f.康拉德??馮??赫岑多夫元帥)計劃以第1、第4集團軍的兵力,在庫默爾將軍的集團軍級集羣和沃伊爾施將軍的德國後備兵軍的支援下,向盧布林、海鳥姆實施主要突擊,粉碎西南方面軍的右翼(第4、第5集團軍)。它們的右翼應由第3集團軍和克韋斯將軍的集團軍集羣保障,迎戰俄國人的挑釁。

該戰役是在維斯瓦河與德涅斯特河之間在320—400公里的地面上進行的。戰爭初期,俄軍集中36個步兵師和12個騎兵師,奧匈帝國集中39個步兵師和10個騎兵師,總兵力達150萬人,集中4800門火炮,740挺機槍以及92架飛機。

因爲東線的大戰牽制了奧匈帝國陸軍的大量兵力,奧匈帝國被迫接受了盟友德意志帝國的‘建議’,同意繼土耳其加入協約國後再一次向保加利亞分割部分塞爾維亞領土。10月13日,在歐洲同盟國承諾保加利亞在戰後將取得馬其頓和塞爾維亞的一部分領土後,保加利亞分別與德、奧、土簽訂了軍事條約,形成德、奧、土、保四國軍事同盟。10月13日,保加利亞正式向塞爾維亞宣戰,立即大舉進攻塞爾維亞。

10月16日,奧、土、保聯軍集結57萬人,以奧匈帝國將軍福倫堡侯爵爲總司令,從東、北、南三面向塞軍發起全面進攻。已經失陷了約莫三分之二國土的塞爾維亞總統分別向英法俄三國致以哀電,同時在南部臨時國都宣佈塞爾維亞已經進入危急存亡的一刻,晉升瓦洛倫中將爲上將並領塞軍總司令,統帥二十萬塞軍及一萬九千波黑志願軍分兵七路迎擊奧土保三國聯軍。決定塞爾維亞生死存亡的一戰打響。

“朋友們,我最親愛的朋友們。雖然我不願意承認,但是我國給了我一個很難的任務,我需要你們的智慧跟幫助!”

10月17日,自凌晨時分接到了來自國內的一封電報之後,英國駐華公使巴爾特幾乎下半夜就沒能休息,已經五十多歲的他自然不比年輕人,這不,儘管他做出了一些努力,但兩個黝黑泡起的眼圈,還有眼中的血絲,無不證明了昨晚他沒能得到充分的休息。

自歐戰爆發以來,德國人在歐洲大陸上縱橫馳騁,跟英法俄三個歐州列強的士兵打得屍山血海,德國人強大的攻勢看來已經不可遏制,至今爲止爲了遏制德國人,英法俄三國已經付出了二十萬士兵戰死,六十多萬士兵受傷的代價。小半個法國淪陷令法國本國的工業遭遇了重創,儘管英俄兩國在戰爭初期不乏對德國人將戰火燃燒到法國本土上而幸災樂禍,但現在,他們已經認識到了,失去了法國本國的工業力量之後,只靠着法國剩餘的工業跟英國的工業體系,遠遠不足以維持協約國三國的戰爭補給。

目前,一窮二白的俄國人在東線剛被德國人狠揍了一頓之後,爲了能夠緩解他的兩個盟友在西線的壓力,它不得不空着肚子,甚至連武器都不足,就邁着蹣跚的步子跟在塞爾維亞戰場上表現的令協約國大爲驚訝的奧匈帝國軍隊交火。10月10日加利西亞戰役打響。俄第4集團軍和奧匈第1集團軍首先遭遇,10~13日,在克拉希尼克地區激戰,因火力尤其是炮兵跟機槍的普及遠遠低於奧軍第1集團軍,俄第4集團軍在同奧軍交火三日後損失超過四萬人,被迫退守盧布林以南。

俄軍第4集團軍的慘敗,跟塞爾維亞國內奧軍的戰無不勝助長了奧軍的驕傲自大,10月14日,奧軍主動出兵不顧糟糕的後勤跟交通深入波蘭。16日勃魯西洛夫攻擊奧地利的右翼,迫使其退往加利西亞。

英國人顯然還不知道東線俄奧戰場上,局勢的微微轉變。他們還在爲盟友俄國第四集團軍在東線新進死傷四萬人的悲劇而頭痛。自開戰至今,俄國已經摺損了接近三十萬兵力,這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承擔的損失,就算是各國號稱擁有三百萬後備軍也承擔不起,現在的俄國國內儘管還在源源不斷的徵兆農夫拿起武器運往前線接受短暫的訓練後送死。但因爲軍隊普遍缺乏戰鬥力,國內跟協約國各國都希望俄國能夠將在遠東跟中亞的兵力抽調回國。當然,這裡面未嘗沒有其他什麼小心思。

從中亞調兵,英國人舉手贊同,他們一點頭之後,中國人在西北佈置的幾萬兵力雖然有些威脅,但俄國人其實並不太過擔心,西北的糟糕交通令北京想往新疆運兵,至少需要四到六個月的時間。而且俄國人眼紅許久的蘭新鐵路雖然已經開始修建,但按照現在的修建速度,沒有個五六年的時間,恐怕很難修建完成。哪怕中國人據說動用了近五十萬民工用於修建也不行。糟糕的交通不改變,中國對於中亞地區的俄軍只能說是有威脅!

但遠東卻不一樣了,尤其是外蒙跟東北。在東北中國駐軍人數已經逼近十五萬人,並且還有持續增加的意向。而俄國人前幾年耍手段幾乎將外蒙從中國人手裡割走,老毛子現在最擔心的就是他們在遠東的兵力一抽走,中國人就趁機發兵,把外蒙給收回來了。

這種局勢下,俄國人就算是想從遠東調兵,心裡也多少沒有底氣。說到底,只能說過去半個世紀,俄國人把中國得罪的太慘了。而且,他們對於日本的擔心也不在中國之下。都說國家之間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敵人,俄國人還擔心萬一中日聯手同時發力對付俄國人,則他們在遠東苦心經營了幾百年的根基,可能都有危險。

老毛子的心思,英國人看得十分清楚。巴爾特幾次拜訪中國那位年輕大總統,正如俄國人擔心的那樣,幾次的旁敲側推,他確定了一旦俄國人從遠東調兵,他很可能將出兵外蒙,收回幾年前被俄國人慫恿鬧了獨立的那幾百萬平方公里的疆土。

這一點巴爾特能發現,他不相信德國人弗朗茨看不到。這可不是個好徵兆,種種跡象都表明了,德國人一直都沒有放棄拉攏中國。尤其是在德國成功將土耳其跟保加利亞拉入之後,英國國內的心思也有了轉變,政府高層在中國問題上嘴巴越來越軟,現在大家都在擔心,萬一中國也加入了協約國內,將對遠東數千萬平方公里的勢力範圍造成的影響。

巴爾特清了清喉嚨,“在遠東的青島,中日兩國二十多萬士兵在互相沒有宣戰的情況下,也以雙方各自不可動搖的決心廝殺在了一起。戰場上面遺屍無數。而士兵們也冒着彈雨恐懼和巨大地犧牲在堅持。諸位,遠東的動盪已經影響到了帝國在華的利益,我國國內對此已經十分不滿。我想想必諸位國內也是一樣,我提議,作爲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我們應該有所行動了!”

今天收到巴爾特邀請的只有寥寥幾人,美國公使、法國公使、俄國公使,英國中國艦隊的戴維斯少將等,他認爲,他們這些人的意志,已經足夠將遠東兩頭固執的蠻牛拉回談判桌上了。

英國駐中國艦隊仍舊停留在青島前線,海軍部在國內的地位在外交部之上,皇家海軍的將領們自然也不願意完全服從巴爾特這位駐華公使的意志。他們依舊在青島配合日軍拔除青島的海防要塞炮臺,甚至還派出了兩千多士兵配合日本人在黃島登陸。之前巴爾特已經向外交部格雷大臣要求駐中國艦隊停止配合日軍進攻青島,並撤回威海衛軍港。但海軍大臣丘吉爾拒絕了格雷的提議,他是英國國內傲慢的殖民至上主義者之一,對於中國人有種發自骨子裡的瞧不起。

幾個人終於在會客室裡坐了下來,除了美國公使外,每一個人都覺察到了,隨着歐戰的打響,他們這些歐洲白人在遠東的特殊地位正在一天天的被淡化,無論是新興東亞強國日本還是中國的新統治階層,現在都對他們帶着三分敵意。日本是敵視協約國在遠東的特權,恨不能代替全吞下來。而中國人的態度可就複雜了,一來現在的政府高層親德,二來協約國在華有太多特權影響到本國政府的統治,三來協約國跟現政府衝突多於‘友情’。

陽光從窗戶射了進來,每個人又要了一杯威士忌,只有大鬍子的俄國公使不喜歡威士忌,要了一杯奧匈產的伏特加,這還是曾經的奧匈駐華公使贈與朱爾典的禮物呢。儘管俄奧兩國現在交惡,但面對奧匈產的美酒,老毛子喝得眉飛色舞。

看諸位神態緩和一些了,巴爾特終於開口問道:“戴維斯將軍,能夠爲我們解說下山東前線的局勢嗎?您才從前線回來,應該十分清楚纔對。我們希望能夠得到最客觀的解說,希望不帶有任何個人的主觀態度。”

戴維斯少將是個蘇格蘭人,今年四十四歲的他在英國海軍之中還算年輕。比起那位仗着有海軍部撐腰不買巴爾特賬的中將閣下,戴維斯無疑好說話的多,他點了點頭,“如您所願,先生。”

他皺眉微微醞釀臺詞,好一陣才道:“就目前而言,山東前線的戰局是日本人佔優,中國人的海軍一直停靠在渤海灣內跟上海港,這支膽小的海軍甚至在上海港口外佈置了水雷,似乎是爲了阻止日本艦隊的侵犯,整個東南沿海各處主要港口都是。我們做出了評估,中國、政府爲了防止日本艦隊騷擾他的沿海主要港口,至少灑下了100萬英鎊的水雷,天曉得它從哪裡買來的這麼多!”

法國公使是個很有魅力男士,他的聲音十分動聽,帶有一種迷人的磁性,這令他在北京跟天津的酒會上普遍受到洋人貴婦、小姐們的青睞,豔遇不斷。不過任誰要是小看了他都要吃虧,作爲法蘭西共和國的一名合格外交官,他有着極其敏銳的覺察力,他是第一個接話的人,一開口就令這個小規模的聚會氣氛低沉了下去,“很糟糕,中國人封鎖海港,哦上帝,他們這是在爲中日全面戰爭做準備。”

他一開口,頓時其他幾人立刻就回過味來了。可不是嗎!

老毛子公使大概是最關心中日交火的人了,他的鬍子上下跳動,滿是汗毛的手臂也隨着他的心情揮舞,“該死的德國佬,他們到底賣給中國人多少水雷!”

“閣下,恐怕沒那麼簡單!”

法國公使笑了笑,眼睛卻瞟了眼美國人,“德國的東西價錢昂貴,中國人便是想買也買不起太多!”

“我國曾經在四月向中國出售了一批,但並不多。”

眼看着話題轉向了其他方向,巴爾特咳嗽一聲,“很遺憾諸位,恐怕諸位都猜錯了。我國海軍艦艇爲了海防線的安全,曾經冒險打撈上幾枚水雷,這裡面有德國製造,有奧匈製造,也有美國製造甚至英國造,更讓我們驚訝的是,這其中的大部分我國的海軍都辨別不出來是哪個國家生產的。它們看上去是應用的德國技術,跟德國製造又有些不同,至少從工藝上來,它們顯得十分粗糙!”

“哦上帝!”

頭痛的是老毛子公使,“這真是一場災難,慷慨的德國人把他們的一切都教給了中國人!”

巴爾特聳了聳肩,“儘管十分遺憾,但我恐怕中國人已經具備了大規模生產水雷的能力!”

這意味着什麼沒人不清楚,意味着他們的海軍以後很難再像之前一樣自由的進出中國的海港了。

示意戴維斯少將繼續說下去,他點了點頭,繼續之前的話題。

“日本的陸軍是我見過最勇猛的士兵,即便他們在山東的兵力要比中國人差了許多,依舊能夠在陸地上,遠離了海軍的炮火支援,還能壓制着中國的軍隊。在我來之前,日本在山東登陸的第六師團跟第十八師團已經將兵鋒推進到了青島外,他們在青島外三十里內展開了反覆的爭奪,到目前爲止,中國人在青島周圍已經增加到九萬多的軍隊被日本不足五萬軍隊全力壓制,我們預測最遲五到七日,中國人將全面崩潰。在我來之前,我們從日本人那裡得到一個消息,日本神尾光臣中將已經向國內要求增加一個師團的兵力,而且,現在的第六師團的兵鋒直指膠濟鐵路。我們認爲,日本人很可能不會滿足於只接管青島,或許他們更願意沿着膠濟鐵路,走得更遠一些!”

這位將軍得出的結論並沒有令在座的幾位外交官們感覺絲毫驚奇,或許在軍事上他們不如面前這位將軍在行,但是在政治上他們卻更加擅長。日本人的小心思,在座諸位哪個不知,正是因爲擔心日本人的野心會越來越大,巴爾特纔會在明知道協約國各國現在從歐洲抽不開身的時候,依舊試圖通過各種手段制止日本的繼續擴張。

“每年七千多萬日元的利息要支付,加上海陸軍龐大地開銷。日本政府財政已經難以爲繼。日本國民爲了國家的強大已經在勒緊褲腰帶奉獻了那麼多年,一直都處於被剝削階級的他們,現在對於戰爭除了憎惡,很難再有十年前的那種全民狂熱了。聽說日本政府對於這場山東衝突開出的軍費已經增加到五千萬日元,這已經是今年日本財政的極限了!”

五千萬日元能夠支撐海陸軍六萬多人、幾十萬噸的船隻所需的食物、藥品、燃煤等多久,中國方面的計算是四十天,而美國國內的計算則是二十六天。自從中國在山東實行了堅壁清野之後,日本人很難在山東本地得到物資的補充,所有的物資都要依靠國內補給,根據各國的計算,這場仗如果沒有第三國像日俄戰爭時一樣,以貸款的方式支援,那麼日本政府將在十一月初被迫宣佈單方面停止戰爭。

“中國方面,我們很難相信,這個國家的政府竟然能夠堅持到現在還沒有財政破產!”法國佬又瞟了美國公使一眼,“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

言下之意,是懷疑美國人通過貸款的方式支援中國人在山東同日本開戰。這事他們有前科,而且幹過不止一次。

對此,美國公使以沉默迴應。

戴維斯少將似乎談得興起,這一回沒等到巴爾特示意,便繼續往下面說了去,“以上觀點來自艦隊的共同看法,我本人對於山東局勢有些不同的意見,或者說是疑惑?”

“哦?”

“第一,日本艦隊的損失。據情報顯示,中國或德國海軍曾經在某夜對日本艦隊發動過一場自殺式的襲擊,導致多艘日艦遭遇重創。這一點我們已經得到了證實,日軍艦隊至少有四艘主力艦已經撤往國內維修。但因爲日本人的情報封鎖,我們對於戰損情況一直都不瞭解。事後根據我們在日本國內的消息,日本人提到的四艘受創的主力艦,只有兩艘現在維修,其餘兩艘下落不明;第二,交戰至今,陸軍部曾經提醒過的中國人的飛機,至今我們在山東僅發現中國人出動用於偵察,一直都未發現中國人將它們用於戰事,還有國內提醒我們觀察的中國人的戰車部隊,一樣至今也沒出現在戰場上,這一點很引人懷疑;第三,自交戰至今我發現中國人在山東的軍隊似乎一直都是按照某種計劃,在有準備的進行後撤。不只我本人發現了這一點,日本陸軍的軍官們也發現了這一點,他們起先表現的十分謹慎,但現在就難說了。結合上面我曾提到的,一直沒有見到在年初護國戰爭中表現驚豔的中國、軍隊兩大主力,我有理由相信,半個月...不,可能一週內,山東前線的局勢將有所改變。”

這位英國海軍的普通少將居然還有這麼敏銳的目光,不僅巴爾特對他另眼相看,連其他幾位公使,都因他而對英國海軍軍官的高素質而讚歎。

老毛子公使曾經在軍隊待過幾年,軍事素質最高,也對戰事最敏感,他皺眉問道,“您的意思是,中國人隱藏了實力在等待反攻?”

戴維斯少將有些遲疑,他並不是十分確定。因爲在歐洲,儘管德國的飛機表現的驚豔,但他們的戰車部隊一直都沒出現,這叫不少人都在猜測,恐怕是因爲戰車並不如在遠東那一場短暫的戰爭中所表現的那麼出色。不過對於自己的猜測,他最終還是點了頭,“如您所想的,閣下。我認爲中國人可能在準備着什麼。當然,這只是我本人的個人猜測!”

對於戴維斯少將的猜測,衆人只是笑笑。隨着日軍第六師團跟第十八師團逐漸合兵一處,北線他們在距離膠濟鐵路幾裡外展開了一場殊死惡戰,同時十八師團也在三十里外的南線向青島發動強攻。目前直面日本人的國防軍精銳第二師第六旅已經徹底被打殘了,全靠國防軍從膠州冒險調來的兩個步兵團,才面前頂住了第六師的壓力。在十八師團對面的四十九師更慘,已經兩個旅都被打殘,傳說還出現了逃兵潮。若不是國防軍緊急將二十三師一部調來,恐怕日本人已經攻入青島了。不過饒是如此,第十八師團已經將戰線向西南推進到了距離青島只有六裡處。整條戰線上面日軍還是佔據着上風。

當外線地部隊被驅逐之後青島估計也就保不住了陷落也只是時間問題。日軍一線部隊的士氣仍然高昂在軍事獲得成功之後,估計他們國內的氣氛也會隨即高漲起來,他們畢竟就是這麼一個古怪愛衝動的民族性格。

這場戰事真的就是這麼一個結果嗎?中國受到失敗之後請求英國出面調停,而英國將日本獲得的利益範圍限定在膠州灣…………雙方在這場慘烈的戰事當中都受到一定地削弱而更將有助於他們對帝國的依賴。這也許就是最好的結局了吧?

可惜,腦海中突然冒出了那個年輕大總統的樣子,他嘆了口氣,“截止到目前爲止,這個國家已經進入了戰爭動員。我們在安徽、湖北、四川、湖南、陝西五省發現,他們已經徵召了四十多萬年輕人入伍,如果不是缺乏武器,他們恐怕還將擴編更多的軍人。到目前爲止,這個國家的陸軍已經擴編到了七十七個師接近一百五十萬人。真是一場災難,儘管他們中有二十萬人不在北京的控制中,有八十萬的缺乏武器的新兵,但不管在山東這個國家的勝負如何,我都敢說,若日本人不主動妥協,戰爭絕不會結束。德國人還在持續拉攏這個國家,而那位新總統顯然對德國很有好感。帝國希望我儘可能保證中國不加入同盟國,最不濟也要保證這個國家的中立態度!”

“調停?”

法國人皺眉了,“閣下,現在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們缺少一個切入點,中國人頂住了日本人的壓力守住了青島;或者日本人攻陷了青島。”

“暫時,等待還要繼續!”

美國公使幽默的道了一句,晃了晃手裡的酒,“讓我們不妨再等待一陣!”

第660章 互相試探第277章 謊言與合作第20章 逃脫第19章 暗殺奎盛第526章 歸降第41章 控制八營(下)第452章 大戰(九)第18章 密道與暗殺第486章 孔昭綬案與國會第178章 全雲南第366章 蔣方震與忙碌的日子第598章 末日臨頭第536章 以夷制夷第215章 橫生枝節第420章 三年計劃(下)第298章 河南舉義第554章 削藩第七百二十二章第543章 詹天佑第六百零八章第647章 拿下比斯克第481章 打陸唬龍(中)第167章 又見陰謀(上)第239章 將北上第133章 骯髒的政治(上)第308章 戰重慶(上)第697章 矛盾激化4第265章 重火力網壓制第623章 三路開戰2第740章 抉擇下第167章 又見陰謀(上)第728章 遼東惡戰3第687章 入甕第255章 小戰第131章 西進第625章 三路開戰4第524章 走向和談(下)第604章 調停第144章 酒宴(1)第649章 庫洛帕特金第734章 嗜血狼羣第675章 閱兵第81章 第八鎮殘兵第29章 來自奧匈帝國的某卡爾(上)第349章 鐵路第70章 兩鎮光復與衝突(上)第690章 暗流涌動第387章 湖南風起第四百六十四章第532章 應對(下)第593章 李大總統的算盤第159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5)第698章 矛盾激化5第434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502章 一觸即發第571章 山東危機(3)第655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7第486章 孔昭綬案與國會第566章 一觸即發(2)第367章 貨幣第603章 壓倒性勝利第266章 大獲全勝第407章 溥偉之死(下)第67章 低調第623章 三路開戰2第530章 始料不及第232章 戰起(1)第524章 走向和談(下)第51章 惡戰督署(下)第465章 蕪湖陷落第33章 買槍(下)第8章 馬賊來襲(1)第223章 指點江山第648章 反攻3第335章 成都戰役(一)第536章 以夷制夷第350章 空手套白狼第447章 大戰(四)第534章 防第16章 意外收穫(上)第156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2)第150章 惡戰一家嶺(2)第133章 骯髒的政治(上)第703章 皇姑屯事件(下)第470章 結束第102章 鄂中革命軍分政府第118章 掃平內患(4)第78章 漢川起義第495章 浙江第724章 偷襲戰果(1)第285章 借刀殺人第569章 山東危機(1)第169章 又見陰謀(下)第635章 中俄之戰3第494章 爾虞我詐第6章 方老第403章 吞併甘肅(六)第259章 圈套第50章 惡戰督署(上)第127章 先行一招(下)
第660章 互相試探第277章 謊言與合作第20章 逃脫第19章 暗殺奎盛第526章 歸降第41章 控制八營(下)第452章 大戰(九)第18章 密道與暗殺第486章 孔昭綬案與國會第178章 全雲南第366章 蔣方震與忙碌的日子第598章 末日臨頭第536章 以夷制夷第215章 橫生枝節第420章 三年計劃(下)第298章 河南舉義第554章 削藩第七百二十二章第543章 詹天佑第六百零八章第647章 拿下比斯克第481章 打陸唬龍(中)第167章 又見陰謀(上)第239章 將北上第133章 骯髒的政治(上)第308章 戰重慶(上)第697章 矛盾激化4第265章 重火力網壓制第623章 三路開戰2第740章 抉擇下第167章 又見陰謀(上)第728章 遼東惡戰3第687章 入甕第255章 小戰第131章 西進第625章 三路開戰4第524章 走向和談(下)第604章 調停第144章 酒宴(1)第649章 庫洛帕特金第734章 嗜血狼羣第675章 閱兵第81章 第八鎮殘兵第29章 來自奧匈帝國的某卡爾(上)第349章 鐵路第70章 兩鎮光復與衝突(上)第690章 暗流涌動第387章 湖南風起第四百六十四章第532章 應對(下)第593章 李大總統的算盤第159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5)第698章 矛盾激化5第434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502章 一觸即發第571章 山東危機(3)第655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7第486章 孔昭綬案與國會第566章 一觸即發(2)第367章 貨幣第603章 壓倒性勝利第266章 大獲全勝第407章 溥偉之死(下)第67章 低調第623章 三路開戰2第530章 始料不及第232章 戰起(1)第524章 走向和談(下)第51章 惡戰督署(下)第465章 蕪湖陷落第33章 買槍(下)第8章 馬賊來襲(1)第223章 指點江山第648章 反攻3第335章 成都戰役(一)第536章 以夷制夷第350章 空手套白狼第447章 大戰(四)第534章 防第16章 意外收穫(上)第156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2)第150章 惡戰一家嶺(2)第133章 骯髒的政治(上)第703章 皇姑屯事件(下)第470章 結束第102章 鄂中革命軍分政府第118章 掃平內患(4)第78章 漢川起義第495章 浙江第724章 偷襲戰果(1)第285章 借刀殺人第569章 山東危機(1)第169章 又見陰謀(下)第635章 中俄之戰3第494章 爾虞我詐第6章 方老第403章 吞併甘肅(六)第259章 圈套第50章 惡戰督署(上)第127章 先行一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