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鹽業(4)

歷史上應鹽曾經有過兩次大興之舉,一是天平天國時期初期,因爲淮鹽、川鹽難入鄂中,應鹽曾經一度奪下鄂中半數份額。而另一次則是辛亥革命時期,伴隨着滿清大軍南下,爲徹底打壓湖北軍政府,朝廷下令禁止淮鹽、川鹽入楚,尤其是四川(河蟹)獨立前的10.11兩月,雖有徽商、洞庭商幫偷運私鹽入楚,無奈江面有那海軍封鎖,所運之鹽僅能解除武昌三鎮之需,遠遠滿足不得整個湖北以及隨後響應革命的湖南所需。而這時應鹽再一次迎來了大興之機,可惜內有江湖幫會盤剝,大多鹽商缺少資金以及軍政府支持、加上練鹽之技術嚴重落後,外有徽商、洞庭商幫打壓,僅能重新佔領鄂中、影響臨近的鄂北、鄂西之地,雖有四川光復之後,又遭遇川鹽入楚,短短一月之間失去了方纔佔領的全部領地,再一次失去了崛起的機會!

李漢對於這應城不甚熟悉,不過對於這應城鹽業史卻是知之甚深,蓋因他的爺爺李正樹曾經是第三任湖北省長,也是那位親手打造了應城鹽業的張體學將軍的警衛員,他曾跟在張體學將軍的身邊,親身經歷了從1957年發現應城地下埋藏的280億噸超大型岩鹽礦藏到1965年之間的應城鹽業發展,雖然不曾參與其間,不過從他還小的時候,爺爺便經常在他耳邊提起這件令他感覺無比驕傲的事情,二十多年下來,導致他想忘記這應城鹽業史都困難。

“大帥您的意思是.....”

鹽業利潤之豐厚,實在不是外人所知道的,尤其是這個年代,從生產到銷售之間,鹽業至少能夠產生高達800%以上的暴利,便是扣除了生產成本以及各地江湖勢力的盤剝,也能餘下近400%以上的暴利,因此越是實力強勁之鹽商,越能從中獲得鉅額之暴利。當然,這裡所言的乃是私鹽,並不是得了朝廷許可專賣的官鹽,因此帶有的危險性可想而知。

“鹽....”李漢肯定的說道“我的意思已經十分明顯了,軍政府需要應城的鹽業熬練儘快開工,並且需要大量的鹽....足夠供給湖北全境、甚至還要更多的鹽....”

他話說的肯定,不過立刻就有人反駁了他:“大帥恐怕要失望了,在下趙瑜,數十年來都是與這鹽打交道。我湖北一省一月所需之鹽最低也要10萬擔,這應城之鹽多爲膏礦殘帶,即便得了大帥之令解除封禁令,再集合我等應城鹽商之力,也不過能將每月所練之鹽由3000多擔提到7500,便是加上大帥所獲之礦井,也不過每月再加兩千五罷了,一月所產10000多擔鹽巴也僅僅能夠滿足鄂中、鄂西之需,根本無力再多一些!”

說話的是個看上去有些老實的鹽商,旁邊就有軍官上前一部與他介紹了此人,原來乃是這應城本地之鹽商世家,原本倒是頗有些實力,只不過這些年來隨着彭水社佔去了縣內大量的私鹽礦井,因此家道也逐漸沒落了起來。到底這個時代的商人對於官員,尤其是他們心中的大官多有些畏懼,因此語氣倒是說得溫和、誠懇!

得知眼前這位掌握了鄂中的軍政府大員似乎有將應城鹽引開放到全省的心思之後,別說是那所到之鹽商了,便是其餘商賈、甚至鄉紳之流臉上不經意之間都閃過了一絲興奮,只不過還不確定眼前這位想法的他們只能靜靜地等着,等他開口詳細道明!

“如此說來還是達不到要求嗎?”

李漢揉了揉有些酸脹的腦門,發現自己之前的想法似乎有些太過樂觀了,此時之應城並不是後世那個輕鬆能夠年產百萬噸食鹽的鹽業化工之都,也不是抗戰之前曾經年產數萬噸的新型鹽城,看來想要依靠整合鹽商們手上的資源遠遠不能達到趁機壟斷湖廣兩省鹽業,只是一想到歷史之中,那徽商、洞庭商幫以及自貢鹽商五月之間自那湖北一省捲去的數百萬兩銀子,他便心中有些急切,隨着後世帶來的高仿真僞幣已經消耗了八八九九,身上雖還有些傢俬,不過對於在軍事上大手大腳慣了的他而言無疑只是杯水車薪。

車上的那臺比黃金還要金貴的機器因爲操作比較複雜,李漢這些天來雖然每天都要抽出半個小時的時間研究,卻無奈的發現照目前的進程看來,等他搞懂了機器的使用之後,時間差不多要到幾個月之後了,加上還有大量的貨幣印刷材料需要去學習,縱使繳獲的物品中有相關的教材,但是時間...他需要大量的時間。跟卡爾的交易雖然給他帶來了急需的大量軍火,但是後續的機械維修廠卻依舊沒有實力組建。

甚至明明知道這應城之下埋藏着280多億噸的上等岩鹽儲藏,其中大多數都僅埋藏於地下340到570米不等處,是最易開採的存在。別說是國外的先進機械鑽井技術能夠輕鬆解決,便是國內早在清末鹽都自貢就有大能僅靠木石等器材得到了開鑿千米礦井之能,但是....這一切都需要用到錢...大量投入的錢...

“大帥,這應城雖說產鹽,不過畢竟只是膏礦附帶之物,比不得四川、安徽那般便利,也沒有臨海資源之豐富,況月產萬擔尚不敢保證,還請大帥見諒....”

李漢點了點頭,“也罷,既如此所有原隸屬官鹽之礦井,在座可有興趣....以我軍政府之信譽,要將縣內已發現的近三百做礦井一同拍賣,使用時間爲十年,十年後列位可以優先與曾經購買的礦井續約再籤十年....”

“報告!”

話才說道一半,李漢不得不停了下來,原來適時有一參謀手持一份電報出現在了大堂門口。

“進來....”

會議是有馬榮成負責安排的,經過了昨日,李漢發現了自己對於李東來太過依仗,導致他一受傷,身邊連個可以使用的人都沒有。加上最近馬榮成表現的不錯,便放權將這會議準備的任務交給了他。李漢不相信他會不記得跟下面提醒一聲,因此會議之時受到打擾,必是有重要事情來報,便未作責怪!

“是....”

那參謀快走幾步來到他的面前,將手上的電報給了他。李漢接過電報細細看來,臉上先是眉頭微皺,不過很快就換上了一副興奮的神色,他一擡頭瞧見大堂內一衆皆是面色緊張的看着他,微笑着揚了揚手上的情報:“各位,一個好消息....京山光復....”

第386章 網第670章 新德里風雲第300章 枝江(下)第716章 不宣而戰8第240章 第一協入城第610章 宣誓第504章 護國肇始(下)第529章 和談(三)第31章 來自奧匈帝國的某卡爾(下)第393章 共和黨黨魁第581章 青島之戰(5)第263章 伏擊李純第433章 輸血第9章 馬賊來襲(2)第487章 回擊與剋制第565章 一觸即發1第113章 內憂外患(1)第431章 刺宋案第57章 恩威並重(上)第110章 杜家齷齪(1)第110章 杜家齷齪(1)第723章 歐洲局勢第573章 山東危機(5)第403章 吞併甘肅(六)第523章 走向和談(中)第656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8第415章 西巡第97章 鹽業(2)第92章 虎踞鄂中(2)第406章 溥偉之死(上)第658章 試探性接觸第261章 爭分奪秒(上)第226章 密議(上)第385章 時而歡喜時而憂第184章 打草驚蛇(下)第644章 好壞消息第666章 今日天晴第三百二十三章第118章 掃平內患(4)第416章 四川鹽務(一)第88章 應城風雲(1)第275章 重九舉義與撒網第698章 矛盾激化5第136章 骯髒的政治(完)第211章 特別軍務會議第96章 鹽業(1)第520章 東交民巷的炮聲第470章 結束第625章 三路開戰4第278章 罪己第259章 圈套第四百六十八章第554章 削藩第607章 和談第446章 大戰(三)第306章 影響與實業第352章 暗流涌動(下)第577章 青島之戰(1)第634章 中俄之戰2第181章 將回應城第461章 桌下2第454章 安徽鉅變第416章 四川鹽務(一)第308章 戰重慶(上)第173章 三人同行(上)第10章 誤會與陸家援兵(上)第406章 溥偉之死(上)第717章 不宣而戰9第623章 三路開戰2第713章 不宣而戰5第345章 交鋒(2)第712章 不宣而戰4第615章 應對第550章 戰車第449章 大戰(六)第455章 捷報第205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414章 三人遊第614章 外蒙危機第737章 罵名我來當2第159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5)第345章 交鋒(2)第467章 大膽的計劃第98章 鹽業(3)第382章 平藏與談判第411章 大選第290章 變第五百六十二章第230章 強攻均州第300章 枝江(下)第450章 大戰(七)第97章 鹽業(2)第427章 法西斯化(上)第692章 重要2第419章 三年計劃(上)第311章 接管宜昌第451章 大戰(八)第455章 捷報第331章 抵達重慶第298章 河南舉義
第386章 網第670章 新德里風雲第300章 枝江(下)第716章 不宣而戰8第240章 第一協入城第610章 宣誓第504章 護國肇始(下)第529章 和談(三)第31章 來自奧匈帝國的某卡爾(下)第393章 共和黨黨魁第581章 青島之戰(5)第263章 伏擊李純第433章 輸血第9章 馬賊來襲(2)第487章 回擊與剋制第565章 一觸即發1第113章 內憂外患(1)第431章 刺宋案第57章 恩威並重(上)第110章 杜家齷齪(1)第110章 杜家齷齪(1)第723章 歐洲局勢第573章 山東危機(5)第403章 吞併甘肅(六)第523章 走向和談(中)第656章 決戰唐努烏梁海8第415章 西巡第97章 鹽業(2)第92章 虎踞鄂中(2)第406章 溥偉之死(上)第658章 試探性接觸第261章 爭分奪秒(上)第226章 密議(上)第385章 時而歡喜時而憂第184章 打草驚蛇(下)第644章 好壞消息第666章 今日天晴第三百二十三章第118章 掃平內患(4)第416章 四川鹽務(一)第88章 應城風雲(1)第275章 重九舉義與撒網第698章 矛盾激化5第136章 骯髒的政治(完)第211章 特別軍務會議第96章 鹽業(1)第520章 東交民巷的炮聲第470章 結束第625章 三路開戰4第278章 罪己第259章 圈套第四百六十八章第554章 削藩第607章 和談第446章 大戰(三)第306章 影響與實業第352章 暗流涌動(下)第577章 青島之戰(1)第634章 中俄之戰2第181章 將回應城第461章 桌下2第454章 安徽鉅變第416章 四川鹽務(一)第308章 戰重慶(上)第173章 三人同行(上)第10章 誤會與陸家援兵(上)第406章 溥偉之死(上)第717章 不宣而戰9第623章 三路開戰2第713章 不宣而戰5第345章 交鋒(2)第712章 不宣而戰4第615章 應對第550章 戰車第449章 大戰(六)第455章 捷報第205章 落後就要捱打第414章 三人遊第614章 外蒙危機第737章 罵名我來當2第159章 鶩蚌相爭、漁翁得利(5)第345章 交鋒(2)第467章 大膽的計劃第98章 鹽業(3)第382章 平藏與談判第411章 大選第290章 變第五百六十二章第230章 強攻均州第300章 枝江(下)第450章 大戰(七)第97章 鹽業(2)第427章 法西斯化(上)第692章 重要2第419章 三年計劃(上)第311章 接管宜昌第451章 大戰(八)第455章 捷報第331章 抵達重慶第298章 河南舉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