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中華龍幣

武昌商議民國聯合政府臨時大總統人選和國都問題期間,中華銀行正在將貸款準備金兌換成等值黃金,醞釀行東南政府的獨立貨幣。

7月17日,林嘉璈會同宋漢章、葉景揆、陳錦濤和王克敏等銀行金融業專家們着手研究新版貨幣事宜。

紙幣的印製,一般上可劃分爲研究、製版、印刷、整理四道工序。

作爲研究工序,主要着重考慮紙幣的防僞性能及其藝術性。林嘉璈等人將英、法、美、德等當前世界十一個經濟強國的國家紙幣行機構的要求綜合起來,然後根據交通銀行行的紙幣在市場上流通後的經驗進行對比,通過模仿和改進他們的防僞標示來設計中國人自己的新版紙幣圖稿。

龍嘯卿要求紙幣的圖案、花紋、花飾、線條和文字等要設計的複雜,但卻要讓普通老百姓能夠看得懂記得住,這樣他們可以在第一時間辨認出真幣和僞鈔,防止僞鈔干預國家經濟。

這個要求看似簡單,實則很高。

不過,這並不能難倒林嘉璈他們這些國內頂尖的金融家們,宋漢章和葉景葵他們對此有着豐富的經驗,提出採用中國神話中的神獸、瑞獸、仁獸等作爲紙幣不同面值的紙幣的正面圖案,因爲這些圖案製作起來十分複雜,很難被模仿出來,同時又廣爲被中國百姓所熟悉,符合龍嘯卿的要求。

而背面模仿各國紙幣採取人物肖像畫,因爲在列強們的防僞技術層面看來,生動的人物肖像是最難被模仿出來的。

在人物肖像選擇上面,林嘉璈、宋漢章等人鑑於其他國家都是選國家的皇帝、國王、女王或者總統作爲圖案,因此希望以龍嘯卿的肖像作爲新幣圖案。

但龍嘯卿表示他現在不過是個三省總督,沒有那種影響力,若是把他的頭像印上去,就是普通無知的老百姓也都會吐口水的,而且會給人感覺他有野心當皇帝的感覺,那樣會破壞龍嘯卿此時的大好形象。

龍嘯卿否決了,林嘉璈等人無奈,但又不能把清帝國的皇帝頭像掛上去,於是準備用堯舜禹湯這種舉國上下都肯定的人物作爲頭像。

此時,正值武昌會議確定了龍嘯卿爲民國聯合政府的臨時大總統,內部消息先行傳到廣州,林嘉璈等人認爲這是天意隧再次提請龍嘯卿同意他們之前的建議。

龍嘯卿還是認爲不妥,但這次三省議會和民生黨內部一直通過,強烈要求將龍嘯卿的頭像掛上去,作爲“明星效應”來宣傳。

此時龍嘯卿不單單代表他自己了,他已經成了三省地方利益集團的代表,很多事情都需要從大局上全盤考慮。

在民生黨內部會議上,委員們得到了同盟會內部消息,未來聯合政府的正式大總統競選人當中將會有孫中山。而此人在國內各大黨派中素有威望,在國際上也同各國列強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到時候將成爲龍嘯卿最大的競爭對手。

出於對未來黨國利益的最高考量,所有人一致同意,不管龍嘯卿願不願意當大總統,他們都將全力將他扶植上去,這讓龍嘯卿感到有些強制性“黃袍加身”的感覺。

龍嘯卿不想當大總統嗎?當然不是了!

正如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當皇帝或者是總統的男人腦子一定進水了。

龍嘯卿只是忐忑,因爲他心中暫時還沒有做好這方面的心理準備。

他潛意識裡覺得只要孫中山回國,那麼他一定會是大總統人選,但殊不知他已經改變了歷史,此時的他遠比孫中山更爲強勢。

在其他人的勸說下,龍嘯卿最終點頭同意了。

於是,宋漢章等人立即製作出樣品圖案遞交龍嘯卿和軍政府議會審覈。

龍嘯卿見這些圖案具備代表性,即複雜難以模仿又是百姓們容易辨認的圖案,因此點頭同意。

7月22日,龍嘯卿身穿大元帥禮服,在總督府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聯合政府臨時大都督,來自國內外賀電和記者無數,擁擠的總督府內水泄不通。

林嫦曦親自爲龍嘯卿拍下了帥氣無比的大總統全身像,而林嘉璈則把照片改爲半身照加入新幣圖案當中。

由於龍是中國的圖騰,而龍嘯卿又姓龍,於是新幣便有了稱呼“中華龍幣”、“龍幣”,而民間則通俗稱其爲“龍頭錢”、“大龍頭”“龍頭票”等等,後來民間有了大量的老舊龍幣,而龍嘯卿也到了老年,因此民間又戲稱爲“老龍票”一直延續下去。

龍幣最終在24日定樣,正面的圖案是各種神獸、瑞獸。有降世青龍圖、白虎越澗圖、鳳翔九天圖、神龜出海圖、麒麟送瑞圖等等,背面是龍嘯卿的半身大總統畫像。還有過三十多種輔助圖案,這些圖案配合主題圖案,使得紙幣的複雜程度增加了幾百倍,但並不失並精美。尤其是使用了專業染色顏料,加上精湛的畫工,使得各種圖案栩栩如生,有着強大的藝術欣賞價值。

龍幣分作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下有5角、2角、1角,再下是5分、2分和1分。

龍幣圖案設計完畢後,林嘉璈等人立即投入緊張的製版工序,他們要趕在各省代表團抵達廣州組成臨時政府參議院之前將龍幣行出去。

製版工序是對紙幣的防僞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紙幣印製技術中防僞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製版。紙幣的製版基本可分爲手工雕刻和機器雕刻兩種。紙幣的製版,是針對設計原稿中的主圖、花紋、花飾、線條、文字等進行作業的。主圖,如紙幣上的人物、風景等是通過手工雕刻成原模的,而文字、線條、幾何圖案等由機器雕刻,通過照相方式,製作成母版。原橫和母版打樣之後,經過政府審覈,然後交由鑄幣廠方可製作整張印版。

製版工序極其嚴格,所有參與人員全部簽署保密協議,並且接受政府監察部門定期對其個人、妻室、親人朋友進行審查,以確保不會泄密。

樣板在這種情況下製作出來,然後秘密送至鑄幣廠進入印刷工序。

這涉及到印版的集合調理、紙張、油墨、印刷機等方面。紙幣是通過專用的印鈔機印刷出來,紙幣和油墨兩樣材料都是由國家保密特製的,目的是加強紙幣的防僞功能。

龍幣的尺寸長寬厚不同於世界各國的現有紙幣尺寸,因此鑄幣廠從國外高價買回了500套印刷機,然後再秘密改造成龍幣的相關印刷尺寸。

提到防僞,那是龍嘯卿最爲關心的一個環節。

紙幣的製造不是簡單的一工序就能做出來的。在一個印鈔廠要經過多道工序,比如,泡水印、加彩色纖維、做陰陽互補圖案、加盲文點等,印製後的鈔票是一整大張的,最後經過裁剪、過數、扎把等工序。

最後,會把這些印製好鈔票進行轉移,做最後一道工序,就是加印票面序列號。加蓋後由央行放給各大商業銀行,由此在社會上纔會流通開來。

紙張歷來是紙幣的傳統防僞手段之一,至今採用與人民幣相同紙張的假幣依然鮮見,可見,紙張是防僞的有力手段。但是,擁有高科技手段的假幣集團也可以造出令一般老百姓難以分辨的紙張,再者,紙幣越舊,越難分辨。而且,許多人對假幣的分辨僅限於在驗鈔機的紫外線照射後是否報警,其實,懂化學的人都明白,驗鈔機報警僅僅是紙張產生了熒光效果,而產生熒光效果的只是因爲造紙時添加了熒光增白劑,由此可見,要造出可抵抗紫外線的紙張並非難事。

不過,那是一個世紀後的事情了,對於此時的龍嘯卿來說,那些是不用關心的問題。

此時全世界辨別鈔票真假除了看圖案做工之外,70%是看紙張的質地。真鈔質地密實,耐磨損,着墨強,紙張堅挺。這也是爲什麼放洗衣機裡可以不爛的緣故。

龍幣的紙張選擇了特製的亞麻和棉紙來製作,由25層紙張疊加起來,然後從外國進口來千噸級壓縮機一次性衝壓13倍,將25層紙張的龍幣壓縮至1.5層厚度,這樣龍幣變得相當結實、耐磨、耐泡,上面的龍幣圖案分別深入25層當中形成立體感,手摸即可感覺到。

而僞鈔即便能夠仿造出圖案來,很難得到紙幣制作的紙張,不知道龍幣的壓縮層數,僞鈔厚度做不到,而且僞鈔是大量印刷的,印刷機的圖案是畫上去的,而不是千噸級衝壓機衝壓出來的,因此90%的僞鈔直接可以用手摸出來。

這種工序在後來稱之爲凹版印刷。是指印版上圖文部位是凸起的,印出來的圖文,其油墨也是凸起的,而圖文線條清晰,層次分明,手觸即能感覺。

這種印刷技術既對紙張有保護作用,又具有防僞性能。凹版印刷是古老又複雜的印刷技術之一,仿造困難。在21世紀,多數僞鈔一般是電腦掃描印刷的,手感即可分辨。有實力的僞鈔集團則採用照相凹版印刷,但依然無法仿造凹坑的深淺,也就是印品的濃淡層次。這就是爲什麼有價證券必用凹版印刷的原因。當然,和紙張防僞一樣,紙幣越舊越難分真僞。

水印是龍幣第二相防僞。曾幾何時,水印幾乎是辨別紙幣最重要的一項工具之一。但到21世紀後,水印紙已經平民化,辨別已經很困難了。

不過,在龍嘯卿的時代,製造水印紙依然是一個複雜浩大的造紙工藝過程,它的生產工藝是13世紀意大利明的,融匯了設計、雕模、制網、抄紙等複雜的工序,並非一般造紙公司所能完成的。

龍幣的水印紋夾在紙幣左側,上面是龍嘯卿的水印紋頭像,對着太陽光可以和背面的龍嘯卿彩色肖像完全重合,成了龍幣獨有的肖像水印重疊防僞技術。而此時的英鎊、美元等紙幣的水印紋只停留在字體和簡單花紋上。

這給龍幣帶來的製造成本的上漲,但是好處是防僞能力強悍,列強政府想要仿造龍幣也相當的費神和麻煩,而國外的勞動成本高,就算有一天成爲敵人後,列強政府想要在僞鈔上也很難獲得利潤。

整理工序是相對紙幣被印刷出來之後,還要經過一系列的工作,確保無誤才能行流通。這個階段的作業主要包括了:查漏補缺、印號碼、裁切、號碼的補印、壞票的替換、數量的統計、包裝入庫等方面。

總的來說,龍幣的印製流程,基本上是按照下的工序展開的:設計紙幣圖→製作雕版→製作印版→膠版印刷→凹凸版印刷→印號碼→檢查大張→裁成單張→檢查單張→統計數量→包裝放箱→進倉庫等。

除了印製紙幣外,鑄幣廠還製作了1元以下的輔助硬幣,以足兩白銀鑄造1元龍幣,下面的硬幣按照兌換規則等值鑄造。

等值鑄造硬幣,是因爲龍嘯卿準備在東南三省實行金本位制,而金本位制的基本前提是不可以抽取鑄幣稅,必須要保證貨幣和黃金的完全等值兌換。

因此,向之前大清國各省的“硬幣削邊”“白銀火耗”等變相的抽取鑄幣稅等毛病全部禁止,鑄幣廠在議會的直接監督下執行,違者嚴肅處理。

8月1日,廣州鑄幣廠正式開始印製紙幣和鑄造硬幣,5條生產線每天可印製和鑄造總值50萬龍幣,其中鈔票印製後,由軍隊押送至中華銀行,由中華銀行加印“中華銀行”標誌,以及鈔票序列號等用於銀行統計辨別標記。然後中華銀行將這50萬龍幣放入銀行兌換金庫內等待行,再把相應的價值50萬龍幣的黃金存入中央金庫,作爲對等行龍幣的基礎,同時也爲實行金本位制提前做準備。

第92章 清剿海沙幫第111章瘋狂大借款第74章 天空是中國的!第95章 破軍級輕巡洋艦第97章 狼牙的崛起第117章農業改革第16章 樹立威信第112章銀行顧問團第70章 衝突升級第21章 打工皇帝第5章 第一桶金(上)第74章 天空是中國的!第50章 海狼第104章 老將出馬第79章 逼到絕路第71章 升任總督官第54章 風起雲涌第125章 得償所願第21章 打工皇帝第87章 廣東軍政府第46章 第五十一混成協第102章 得寸進尺第51章 夏級潛艇第60章 海狼出擊(上)第26章 大魚吃小魚的世界第21章 打工皇帝第53章 海岸警衛隊第50章 海狼第106章 丹竹山炮戰第8章 龍潭虎穴第104章 老將出馬第69章 意外(下)第99章 閩粵會戰(二)第19章 “白菜”收購案第29章 潛艇御國門(上)第95章 破軍級輕巡洋艦第57章 黃金城(下)第107章 狼牙出擊第72章 榮譽勳章第31章 挑事兒的上門第126章 齊人之福第63章 栽贓嫁禍第81章 蝴蝶效應第86章 攻佔廣州第118章 龍嘯卿的信用額度第79章 逼到絕路第63章 栽贓嫁禍第122章 殲1戰鬥機第80章 拉風的彩虹旗第88章 大擴軍第4章 發展大計第42章 討個官做第20章 你們這是在搶劫第2章 初建勢力第26章 大魚吃小魚的世界第19章 “白菜”收購案第123章 汽車工業第16章 樹立威信第80章 拉風的彩虹旗第120章 半壁江山第36章 化險爲夷第114章臨時大總統第61章 海狼出擊(中)第19章 “白菜”收購案第29章 潛艇御國門(上)第65章 英日金剛事件第109章 閩粵聯合軍政府第20章 你們這是在搶劫第34章 龍嘯卿的過牆梯第82章 蓄力待發第65章 英日金剛事件第27章 大魚吃小魚的世界(二)第65章 英日金剛事件第49章 霸佔海南島(下)第68章 意外(上)第125章 得償所願第78章 廣州鉅變第1章 越獄【礦工版】第92章 清剿海沙幫第115章中華龍幣第5章 第一桶金(上)第118章 龍嘯卿的信用額度第93章 公審:民衆的呼聲第53章 海岸警衛隊第11章 咖啡與茶的較量第116章廣東大放款第35章 驚悉陰謀第88章 大擴軍第86章 攻佔廣州第100章 閩粵會戰(三)第88章 大擴軍第112章銀行顧問團第50章 海狼第113章中華銀行第48章 霸佔海南島(上)第99章 閩粵會戰(二)第38章 龍氏重工第7章 龍氏礦業公司第13章 地方團練
第92章 清剿海沙幫第111章瘋狂大借款第74章 天空是中國的!第95章 破軍級輕巡洋艦第97章 狼牙的崛起第117章農業改革第16章 樹立威信第112章銀行顧問團第70章 衝突升級第21章 打工皇帝第5章 第一桶金(上)第74章 天空是中國的!第50章 海狼第104章 老將出馬第79章 逼到絕路第71章 升任總督官第54章 風起雲涌第125章 得償所願第21章 打工皇帝第87章 廣東軍政府第46章 第五十一混成協第102章 得寸進尺第51章 夏級潛艇第60章 海狼出擊(上)第26章 大魚吃小魚的世界第21章 打工皇帝第53章 海岸警衛隊第50章 海狼第106章 丹竹山炮戰第8章 龍潭虎穴第104章 老將出馬第69章 意外(下)第99章 閩粵會戰(二)第19章 “白菜”收購案第29章 潛艇御國門(上)第95章 破軍級輕巡洋艦第57章 黃金城(下)第107章 狼牙出擊第72章 榮譽勳章第31章 挑事兒的上門第126章 齊人之福第63章 栽贓嫁禍第81章 蝴蝶效應第86章 攻佔廣州第118章 龍嘯卿的信用額度第79章 逼到絕路第63章 栽贓嫁禍第122章 殲1戰鬥機第80章 拉風的彩虹旗第88章 大擴軍第4章 發展大計第42章 討個官做第20章 你們這是在搶劫第2章 初建勢力第26章 大魚吃小魚的世界第19章 “白菜”收購案第123章 汽車工業第16章 樹立威信第80章 拉風的彩虹旗第120章 半壁江山第36章 化險爲夷第114章臨時大總統第61章 海狼出擊(中)第19章 “白菜”收購案第29章 潛艇御國門(上)第65章 英日金剛事件第109章 閩粵聯合軍政府第20章 你們這是在搶劫第34章 龍嘯卿的過牆梯第82章 蓄力待發第65章 英日金剛事件第27章 大魚吃小魚的世界(二)第65章 英日金剛事件第49章 霸佔海南島(下)第68章 意外(上)第125章 得償所願第78章 廣州鉅變第1章 越獄【礦工版】第92章 清剿海沙幫第115章中華龍幣第5章 第一桶金(上)第118章 龍嘯卿的信用額度第93章 公審:民衆的呼聲第53章 海岸警衛隊第11章 咖啡與茶的較量第116章廣東大放款第35章 驚悉陰謀第88章 大擴軍第86章 攻佔廣州第100章 閩粵會戰(三)第88章 大擴軍第112章銀行顧問團第50章 海狼第113章中華銀行第48章 霸佔海南島(上)第99章 閩粵會戰(二)第38章 龍氏重工第7章 龍氏礦業公司第13章 地方團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