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撒手放養

自從王大頭離任,順天府衙從上至下,都覺得鬆快了許多。新任順天府尹居然是秦國公張川,沒人想到,但這位秦國公上任之後,那種溫煦文雅的態度,飽受王大頭荼毒的官吏們也沒想到,那簡直是如沐春風,讓人樂於被其驅使。

再加上這段時日那層出不窮的案子少了許多,人們自然是在背後議論紛紛。王大頭這一走,敢情是把順天府衙的黴運也全都帶走了!

然而,總算是空閒了幾個月,成天也就是處理一下大興宛平兩縣衙無法解決那種案子的順天府衙,這一天終於再次迎來了一場巨大的騷動。

當張壽讓阿六直接拎着一個軟癱如爛泥的漢子來到順天府衙,緊跟着告發人潛入國子監號舍,試圖栽贓前兵部尚書現大明公學祭酒陸綰之子陸築,卻被當場人贓俱獲的消息就不脛而走,衆多官吏無不在背地裡捶胸頓足。

敢情這位張博士是災星嗎?人才剛回京多久,居然就出了這種事!都是國子監和順天府衙相隔太近,否則人肯定首先想的是縣衙,不會什麼人什麼案子都找到順天府衙來!

而最感頭痛的,不是別人,正是前任順天府尹王傑器重信任,而今秦國公張川也同樣倚爲腹心的宋推官。可即便如此,他還是硬着頭皮收下了那個傢伙,然後就召集精幹人手在理刑廳中開審。至於張壽和阿六,卻被秦國公張川請到二堂去說話了。

相比陸綰,張壽和秦國公張川總共也沒見過幾次,這一回見面的情形尤爲微妙,但張川卻依舊談笑自若,言行舉止都透着一股書香世家薰陶出來的溫雅,以至於張壽不得不懷疑,張琛是不是就是因爲有這樣一個難以捉摸的父親,於是才養就了那樣截然不同的個性。

見張川絕口不問他和阿六扭送來的那個犯人到底拿什麼東西栽贓陸三郎,更不問陸三郎本人怎麼不過來,而是他和阿六代勞,張壽就乾脆主動拿出了懷中那個小巧玲瓏的木人。果然,他拿出東西的那一刻,就看到秦國公張川那張溫和的臉瞬間破功,嘴角也抽搐了一下。

然而,張壽卻當成沒看見這一幕變化似的,笑容可掬地把東西雙手遞了過去:“張大尹,那人試圖偷偷放到九章堂齋長陸築號舍中的,就是此物。”

張川深深吸了一口氣,這才一抖袖子伸出雙手接過,只端詳了片刻,他就擡起頭瞅了張壽一眼,隨即復又低頭細看,那眉頭已經是越皺越緊,直到最終翻到底部,他好不容易看清楚那些字,剛剛那僵硬的表情方纔微微舒展開來,但卻流露出了不加掩飾的狐疑。

“此物……應是皇上身邊的東西吧?”那罵人的神情真是和少年時的皇帝一模一樣!

“我也這麼猜。”張壽呵呵一笑,若無其事地說,“而且看着應該是皇上更年輕時候的東西,指不定是什麼生辰賀禮之類的,而且是極其親近的人才會敬呈的。當然,也不排除是皇上自己覺得有趣,這才使人雕刻了之後把玩。總而言之,我已經請陸築去通知趙國公府了。”

這種事爲什麼要通知趙國公府,秦國公張川當然不會問這個愚蠢的問題——毫無疑問,張壽肯定是請了未婚妻朱瑩立刻進宮稟告此事,也就是這位能夠隨時進宮的大小姐,在這種時候才能不至於延誤時機。

因此,他微微點了點頭,隨即就將木人原物送還。這種燙手山芋,就算是他也不願意沾手太久。當然,該有的態度,他卻是不至於推脫的。

“此案宋推官已經在審,我也會嚴密關注。”頓了一頓後,張川就沉聲說道,“但爲免鬧出更大的風波,在宮中有消息之前,張博士你們二人可以在這順天府衙休憩片刻。當然,這只是建議,並不是強制。我只是擔心,這是連環套,這東西還會被人拿來做文章。”

張壽之所以自己帶着阿六過來順天府衙,讓陸三郎去趙國公府報信,就是覺得去給朱瑩捎話的人未必有什麼風險,但帶着這來歷不明的木人去順天府衙的路上,指不定會遇到什麼意外狀況,他和阿六一塊來才更穩妥。至於憑通籍宮中親自進宮告狀,他卻覺得太過孟浪。

因而,聽了張川這話,他就不假思索地說:“多謝好意,那我就叨擾了。”

張川見張壽答應得爽快,心情不禁一鬆,隨即和張壽談天說地了一會,聽到人漸漸就把話題引到了滄州之事上,說起了他那兒子張琛,他不知不覺就卸下了剛剛那張嚴肅的臉,換上了一副輕鬆的表情,大多數時候都只是聽張壽說,間或發問幾句,最後就笑了起來。

“張琛是我獨子,從小就是他母親嬌慣長大的,我卻一直都沒怎麼管他。張博士之前也責備過我這個當父親的不負責任,我也無可辯解,因爲我確實在爲父之道上有所欠缺。天幸張琛雖說最初性情頑劣,可至少本性不錯,跟着張博士這一年更是頗有長進。”

“他的祖父若是泉下有知,想來一定會欣慰。”

張壽忍了又忍,可聽到這裡,他終究忍不住質問道:“若想要兒子光宗耀祖,秦國公難道不該從小就言傳身教,讓張琛耳濡目染,如此方纔能夠把兒子教成棟樑之材嗎?”

他這話出口之後,就意識到自己有點衝動了。然而,他完全沒想到的是,張川不但不惱,反而用一種一本正經的語氣道:“我張家素來有祖訓,兒孫自有兒孫福,隨他們怎麼長。想讀書就讀書,想練武就練武,如若遊手好閒敗家,那也隨他們去。”

見張壽已然是瞠目結舌,他就認真地說:“如先父少時不好功名好奇謀,於是風虎雲龍,因緣際會投了先帝睿宗;如我不好奇謀不好武略,唯獨好編書,此番卻出任順天府尹,但好歹活了四十歲,知人善任卻還是能做到的,更何況有王總憲這般前任,我只要蕭規曹隨就好。”

“如張琛,要是他就像從前那般頑劣下去,我雖失望,卻也只能由着他。”

“我家族譜上,開始有完整記述的是七代之前那位老祖宗,他是一位考出舉人,卻無心做官,醉心商業的奇人;此後族譜上那一代代族人,有拋下家財入杏林的,有於邊疆作軍醫,而後卻因爲舉告走私而得官的;有貪贓的;有賭博敗光家業妻離子散投井自盡的……”

“有直接由舉人而出任縣令,晚年安養花草,姬妾成羣的;也有從一而終,一生一世一雙人,結果夫妻子嗣艱難,只得一脈單傳,最後兒子還養廢了的……到先父的時候,不少支系族人都已經離散了,先父也沒去找。總而言之,我張氏家訓,便是順其自然。”

這種聽上去非常爲兒孫着想,特別講自由的祖訓,很好……很強大!沒絕嗣真奇蹟!

張壽心裡簡直哭笑不得,此時就乾脆直截了當地看着張川問道:“那我敢問秦國公,這條祖訓,嗯,也就是張氏家訓,張琛他知道嗎?”

張川笑眯眯地看向張壽,輕描淡寫地說:“張琛還沒到二十,尚未在家廟加冠,這條祖訓他自然是不知道的。從前家中是每到兒孫六歲啓蒙時就告訴他,但到了先父時,他說兒孫太小,尚不懂何爲順其自然的時候說這些,說不定反而不美,所以就改成了加冠再告知。”

張壽頓時啼笑皆非。他該怎麼吐槽好呢?六歲的時候告訴小孩子,你將來隨便做什麼都沒關係,混吃等死也行,那當然不好。

但你二十歲的時候這麼對兒孫說,兒孫三觀已定,確實可以選定前路,可在之前那些年要是兒子已經長歪了呢?好歹你也先管管你兒子,把人三觀培養好,不要這麼不負責任吧?

想到這裡,他忍不住嘀咕道:“就算順其自然,可秦國公你從小不親近自己的兒子,已經見人生出怨尤之心,卻依舊聽之任之,這總不至於也是祖訓吧?”

這一次,張川終於有些尷尬了起來:“我兒時都在先父身邊長大,當時英宗諸子奪嫡,諸藩或蠢蠢欲動,或居安思危,或局勢動盪,我每日便是跟着先父和成年人相處,因而對小孩子應該如何,從來都沒有什麼認識。張琛出世之後,我看到那小小的嬰兒,不免頭皮發麻。”

“兒時既不曾抱過,更不曾教過,都是他母親的功勞,等長大之後,我再拿出父親的架子去教導訓斥,那豈不是說不過去?既如此,家中他想要什麼就隨他去拿,他想要求娶誰,那也憑他高興,憑他能力,再說有張博士你給他把關,我這個當父親的就順其自然了。”

這一次,張壽終於無話可說。

原來,這個看似高冷到管生不管養的父親……是個不知道怎麼和兒子相處的呆子!

張壽深深嘆了一口氣,隨即滿臉好笑地說:“秦國公相不相信,若是張琛知道一直以來耿耿於懷的事情竟然是這般真相,他絕對會氣個半死,然後找你這當爹的大吵一架?”

“那也隨他了。”張川依舊說得很輕鬆,彷彿張壽所言不是父子反目的大事,而是一樁無足輕重的小事,“反正我只有他這一個兒子,日後張家上下都是他的,他若是恨我,日後養出一個更勝過他的兒子到我面前耀武揚威,鄙視我這個當父親的就行了。”

此話一出,發窘的人就換成了張壽。果然,接下來,他就只聽張川慢條斯理地說:“你兒不如我兒,他爹勝過我爹。這不是張博士你在皇上面前說的原話嗎?”

那天他陪着皇帝在乾清宮見了無數貴介官宦子弟,可皇帝早就下了封口令,不許傳言吧?是楚寬沒管好那些內侍宮人,於是以至於風聲外露,還是乾脆就是皇帝本人大嘴巴?

就在他尷尬到心情異常鬱悶的時候,外間突然傳來了一個清脆的笑聲:“阿六,這是順天府衙,怎麼又是你親自在外頭望風,是秦國公和阿壽在說什麼悄悄話不能讓人聽?能放我和表叔進去嗎?”

朱瑩這脆生生的一聲表叔,張壽在最初的狐疑過後,立刻就跳了起來。而秦國公張川的反應同樣不小,比張壽年紀大一倍有餘的他幾乎是一個箭步就往門前衝去。然而,當他隔着斑竹簾影影綽綽看到外頭那幾個人時,就只見門簾被一隻纖纖玉手高高打起。

但是,顧不得去看打簾子的朱瑩那亦笑亦嗔的表情,他的目光第一時間就落在了朱瑩身後那位“表叔”臉上——那不是當今天子還有誰?

他簡直無法想象,人在得知這麼一個消息的時候,竟然第一時刻出宮了,還白龍魚服直接跑到了這順天府衙來!

張川差點沒驚呼出聲來,可看到皇帝很隨便地搖了搖食指,他就只能無奈地請了人進來,等到眼看張壽過來躬身行禮,他連忙也同樣見了禮,隨即就打算把人請到主位落座。

然而,四下裡一打量,發覺沒有外人,皇帝卻是二話不說,直接伸出手道:“瑩瑩說的那木人在哪?拿來給朕瞅瞅,看看是不是朕找不到的那個?”

看到朱瑩正在皇帝身後朝自己打眼色,張壽就不再遲疑,直接呈上了那木人。而皇帝信手接過,只瞅了一眼就笑呵呵地說:“應該沒錯,這東西朕就是讓人照着雕第二個,都未必是這股精氣神,讓朕看看這下頭的字。唔,莫失莫忘,仙壽恆昌。不離不棄,芳齡永繼……”

直到這時候,隨侍皇帝進來的楚寬方纔開口說道:“那就應該沒錯了,就是不久之前乾清宮中失竊的東西,當初皇上生辰,一時興起命巧匠雕了的那件巧物。太后極其不喜,還是皇上堅持方纔沒有譭棄,只是令人下頭刻了這太祖皇帝留下的十六個字,作爲鎮壓。”

我就說麼,肯定是皇帝的隨身之物,只是這來由還真是讓人不知道怎麼吐槽是好!

皇帝斜睨了楚寬一眼,彷彿是在責他多事,隨即就似笑非笑地說:“當初朕是得人敬獻了一條精巧的核舟,驚爲天人,可想想這樣的奇人未免乖僻,再加上進宮之後戰戰兢兢,也許雕不出好東西,朕就趁着生辰便裝找上門,可出重金人也不肯,朕一氣之下,就拔了劍。”

此話一出,別說張川目瞪口呆,張壽亦然,敢情這尊小小的木人那拔劍罵孃的姿態是這麼來的?而皇帝頓了一頓,臉上露出了幾分肅殺:“這麼多年了,也有不少人給朕雕刻畫像,但唯有這一尊最爲神似,不想竟然被奸人盜出宮栽贓。”

直到這時候,楚寬方纔低聲說道:“奴婢這一年多悄然追查,已經查得,是御膳房周掌御與乾清宮郭尚宮勾結,郭尚宮竊出了這尊木人,而周掌御曾和臨海大營叛賊有書信往來。”

第四百九十三章 別多一分錢第二百四十三章 邊鎮需強人第四十七章 葛氏新書和多事之秋第八百七十八章 好時代和壞時代第八百六十五章 服與不服第一百三十八章 不和叛賊探討學術問題第八百七十九章 意外的援兵第六百零一章 貴人年年有,今日偏最多第七百九十三章 戳人心第八百五十九章 心大的熊孩子第六百五十五章 太子的三道題第五百五十章 天家好兄弟第八百七十八章 好時代和壞時代第二百六十九章 教不嚴,師之惰第六百三十二章 保媒拉縴,醉翁之意第七百七十一章 陪襯人第五百一十三章 雙重暴擊第五百四十六章 人小鬼大第八百五十一章 可疑第一百八十三章 公道和家教第七百七十五章 捧場,頭鐵第八百五十二章 招了第四十九章 賞樂做題,饕客惡客第七百二十五章 非專業扮鬼第兩百零八章 曆法是個坑第五百零四章 就是賴你!第七百一十八章 忠厚君子秦國公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山更有一山高第五百二十二章 刺心暖心,晴天霹靂第四百五十九章 好時光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三百七十六章 絲和布第六百零九章 蹊蹺第七百一十四章 相似卻不同第五百一十章 千里馬和伯樂第五十八章 往事和決意第八百六十四章 蠱惑第八百六十章 威嚇第四百五十章 張壽的加賽題第八百七十六章 匕見第三百九十五章 公子好工農第五百二十七章 老調無人聽第七百二十三章 軟硬兼施第七百六十二章 忽悠的功力第四百二十三章 奇妙的木人第三百二十一章 好劍,別小氣第六百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二十三章 拿錢砸懵你第四百九十章 將嘴賤進行到底第八百三十六章 超強求生欲第五百五十九章 鏗鏘第一百九十九章 聽你的第兩百一十九章 高手有高薪?第五百八十六章 請君入甕第十一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四百七十五章 負荊請罪?第八百七十一章 蜂擁第五百二十一章 太坑人了!第兩百一十一章 倒啃甘蔗第一百五十三章 十四環密鑰第六百七十一章 沉浮第一百二十六章 看劍!第六百八十八章 婚宴那些事第六十一章 我只是路過……第六百三十九章 過氣?過火?第五百五十二章 世間安有兩全法?第七百二十章 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第六百一十六章 決裂,負荊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六百九十二章 詰問第一百零九章 問君心意第一百九十一章 暗渡陳倉第一百五十六章 老師常背鍋第三百九十五章 公子好工農第三百零八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五十三章 千里共嬋娟第六百六十章 慘不忍睹第六百五十七章 排名大殺器第四百三十四章 虛驚一場……而已?第七百五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一百二十七章 情難自禁第七百一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二十五章 前驅和搭檔第七百一十章 有其妹必有其兄第一百九十八章 君子報仇,從早到晚第七百五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九十七章 求救訊號110第六百四十六章 疏不間親第五百五十四章 初相見第四百五十八章 任是無情也動人第八百二十九章 天壤,使團第五百零九章 不避嫌疑第五百六十三章 炙手可熱第三章 挾持第八百四十九章 疑神疑鬼第七百四十六章 嫁妝和迎親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的脾氣第六百三十八章 思路清奇第三百九十三章 別把欽使當二小子第八百零五章 千般滋味在心頭
第四百九十三章 別多一分錢第二百四十三章 邊鎮需強人第四十七章 葛氏新書和多事之秋第八百七十八章 好時代和壞時代第八百六十五章 服與不服第一百三十八章 不和叛賊探討學術問題第八百七十九章 意外的援兵第六百零一章 貴人年年有,今日偏最多第七百九十三章 戳人心第八百五十九章 心大的熊孩子第六百五十五章 太子的三道題第五百五十章 天家好兄弟第八百七十八章 好時代和壞時代第二百六十九章 教不嚴,師之惰第六百三十二章 保媒拉縴,醉翁之意第七百七十一章 陪襯人第五百一十三章 雙重暴擊第五百四十六章 人小鬼大第八百五十一章 可疑第一百八十三章 公道和家教第七百七十五章 捧場,頭鐵第八百五十二章 招了第四十九章 賞樂做題,饕客惡客第七百二十五章 非專業扮鬼第兩百零八章 曆法是個坑第五百零四章 就是賴你!第七百一十八章 忠厚君子秦國公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山更有一山高第五百二十二章 刺心暖心,晴天霹靂第四百五十九章 好時光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三百七十六章 絲和布第六百零九章 蹊蹺第七百一十四章 相似卻不同第五百一十章 千里馬和伯樂第五十八章 往事和決意第八百六十四章 蠱惑第八百六十章 威嚇第四百五十章 張壽的加賽題第八百七十六章 匕見第三百九十五章 公子好工農第五百二十七章 老調無人聽第七百二十三章 軟硬兼施第七百六十二章 忽悠的功力第四百二十三章 奇妙的木人第三百二十一章 好劍,別小氣第六百七十章 紛至沓來第二十三章 拿錢砸懵你第四百九十章 將嘴賤進行到底第八百三十六章 超強求生欲第五百五十九章 鏗鏘第一百九十九章 聽你的第兩百一十九章 高手有高薪?第五百八十六章 請君入甕第十一章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第四百七十五章 負荊請罪?第八百七十一章 蜂擁第五百二十一章 太坑人了!第兩百一十一章 倒啃甘蔗第一百五十三章 十四環密鑰第六百七十一章 沉浮第一百二十六章 看劍!第六百八十八章 婚宴那些事第六十一章 我只是路過……第六百三十九章 過氣?過火?第五百五十二章 世間安有兩全法?第七百二十章 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第六百一十六章 決裂,負荊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六百九十二章 詰問第一百零九章 問君心意第一百九十一章 暗渡陳倉第一百五十六章 老師常背鍋第三百九十五章 公子好工農第三百零八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五十三章 千里共嬋娟第六百六十章 慘不忍睹第六百五十七章 排名大殺器第四百三十四章 虛驚一場……而已?第七百五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一百二十七章 情難自禁第七百一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二十五章 前驅和搭檔第七百一十章 有其妹必有其兄第一百九十八章 君子報仇,從早到晚第七百五十九章 弄巧成拙第九十七章 求救訊號110第六百四十六章 疏不間親第五百五十四章 初相見第四百五十八章 任是無情也動人第八百二十九章 天壤,使團第五百零九章 不避嫌疑第五百六十三章 炙手可熱第三章 挾持第八百四十九章 疑神疑鬼第七百四十六章 嫁妝和迎親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的脾氣第六百三十八章 思路清奇第三百九十三章 別把欽使當二小子第八百零五章 千般滋味在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