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老調無人聽

雖然能熟記四書,通曉五經,但張壽對這些東西的瞭解,和他對史書的瞭解差遠了——史書他是帶着自己的思考去看的,所以看得津津有味,至於這四書五經嘛,雖說因爲天賦異稟也能把每一字每一句爛熟於心,他的理解可就差多了。

而對於形而上學的東西,那就更對不住了,他的理解要多糟糕就有多糟糕。就比如他大學中學得最糟糕,成績最糟糕的一門課就是某哲學,沒有之一……當然,因爲那是閉卷,還完全找不到法子作弊!

因此,當洪山長開始認真地講述自己在理學之道的進一步認識時,張壽就貨真價實地有些懵圈了。

他面露微笑地坐在那裡,看似非常認真地在聽洪山長講學,其實那腦海中卻是在想,今天晚飯吃什麼,不知道早晨吩咐劉嬸親自去買的羊肉是否腥羶味重,回頭把羊排拿去紅燒之外,是不是還要做點白切羊肉,那碗羊雜湯裡是不是也要多放點辣椒……

然而,今天也特意跑過來,和吳氏兩人佔據了一旁偌大一個廣業堂,還讓李媽媽這位祖母身邊的得意僕婦在外放風的朱瑩,卻不知道張壽這是在神遊天外。她幾次三番探頭張望,等發現張壽依舊氣定神閒地在含笑傾聽,她就忍不住埋怨了起來。

“阿壽還真是好坐性,要我的話,早就耐不住性子要找藉口走了!”

吳氏今天被朱瑩悄悄帶到這裡,準婆媳兩人作爲家屬進了這國子監,她原本以爲總還有其他家裡的女眷來此聽講,可沒想到只有她們倆,這心底難免就有些惴惴然。

此時她雖說看不大清那率性堂中講課的人,但勝在好歹能聽到一些聲音,心下總算漸漸安定了一些。

因此哪怕洪山長講的她同樣有聽沒有懂,但她的耐性卻比朱瑩要強多了,當下就笑着安慰道:“畢竟這講的是學問,我們不懂,下頭的人必定懂。阿壽從小就喜歡讀書,之前身體漸好的那幾年,老劉頭但凡進京,他就常叫人買書回家,他懂得多,肯定覺着聽得大有收穫。”

“那可未必。”朱瑩平日對吳氏頗爲親近,一般也不會駁回她的話,可此時卻有些不服氣地說,“吳姨你真的別把這些所謂的大儒名士嚇倒了,他們一講就是長篇大論一大堆,可常常還聽不出什麼意義,你看看下頭這些傢伙是什麼表情?”

朱瑩不由分說把吳氏給拉了過來,隨即指了指下頭那些監生和舉人,甚至犀利地指出哪一區哪一個正在裝樣子。

而吳氏一個一個看過去,發現果然如此,頓時爲之愕然。她一直因爲小時候沒有讀書的機會,如今不過略認識一些字,所以對讀書人總有一種天然的敬畏。

所以對於張壽的父親,那位死去多年的張秀才,她至今都很崇敬。對於同樣識文斷字,還給她脫了盲的張寡婦,她亦是感激非常。就連家裡寄住的那兩位被張壽說成無關緊要的舉人,她也暗中命人好好招待。

她最怕的就是張壽這麼年輕就進國子監,結果卻因爲年少被小覷——每每想起她就後悔當年自己爲了張壽身體糟糕,把趙國公府派來的先生給攆走了,於是硬生生耽誤了最好的讀書時光。若不是後來張壽自己好學,甚至可以說是天賦異稟,她如今就是後悔都來不及。

所以,眼下發現,讀書人原來也會這樣偷懶耍滑,她忍不住心情複雜地說:“我還以爲能考上舉人,能在國子監讀書的監生,總該是勤勤懇懇,不敢稍有懈怠的。”

“呵呵,”朱瑩不屑地輕哼一聲道,“吳姨你想多了,舉人當中有人是有真才實學,卻也有人只是正好蒙對了考題,又或者文章對了考官的胃口,於是走了狗屎運。國子監的監生那就更不用說了,就算是號稱六堂之首的率性堂,也有熬資格上來的老油子。”

“再說,這些監生油滑得不得了,從前他們的老師在上頭講,他們都敢在下頭打瞌睡甚至走神,更何況這會兒講學的這洪老頭盡在那講虛的?你別太把讀書人當回事了,就算那些認真聽講的人,多半也都是裝的!哪像阿壽這樣的赤誠君子,真的在那好好聽。”

吳氏一聽到朱瑩誇獎張壽,那就立刻就忘了責難這些讀書人不專心,完全變成了喜聽別人讚揚兒子的慈母。當下她一面看張壽那怡然自得的樣子,一面點頭附和道:“阿壽從小就是這樣凡事認真,他這風儀氣度全都最像娘子了。”

如果張壽知道,自己這假裝認真聽講的演技竟然博得了吳氏和朱瑩這對準婆媳的一致稱讚,他一定會哭笑不得。然而,不只是躲在廣業堂中看熱鬧的那兩位,就連他身邊的陸三郎,在打了不知道第幾個呵欠,卻依舊沒等到洪山長的結束詞。

陸三郎在剛開講沒多久之後就特意和繩愆廳的徐黑逹換了個位子。而因爲他這一帶頭,九章堂今天過來的其他學生有樣學樣,一個個都小心翼翼地提出和徐黑逹換位子,而人每次都爽快答應了要求。於是,繩愆廳的這位黑臉監丞一次又一次挪動座位,竟坐到最邊上去了。

之前爲了表現齋長氣度坐在邊上的紀九,怎麼換位子旁邊也有個黑臉監丞,索性不換了。

陸三郎卻不會想自己這個前輩給人帶了個壞頭,忍了又忍,他終於耐不住也低聲問道:“小先生,這老傢伙到底有完沒完啊?真虧你能聽得進去!還是張琛他們聰明,藉着調查那樁詭異的竊案和縱火案,竟然一個都沒來!”

張壽一動不動,連眼睛都沒眨一下:“張琛他們有正事,那就不用勉強了。至於聽講,你太心浮氣躁了,保持平常心,自然能聽得進去。”

廢話,從前更無聊的課他也就這麼神遊天外熬過來了,如今不過是聽人講半個多小時的廢話講座而已,小意思!

不但如此,他這走神的同時卻還能聽到周遭動靜,絲毫不虞被人查知端倪。可下一刻,他就聽到一旁素來最與人爲善的三皇子也忍不住咕噥了一句。

“可洪山長講的這些也太雲裡霧裡了。”

讓這點大的孩子來聽哲學,確實太勉強了。張壽心裡這麼想着,卻壓根沒覺着,之前讓這麼小的孩子去和一羣等人一塊學數學,那同樣是揠苗助長——如果說陸三郎確實是個在數學和商業上頗有天賦的天才,那麼小豆丁似的三皇子就更加是個天才。

因而,他微微側頭靠近三皇子,輕聲笑道:“鄭鎔,數理化是很重要,但文史哲也同樣重要,不可偏廢。”

知道這數理化文史哲的稱謂,三皇子一定會摸不着頭腦,因此這麼一句非常籠統的教訓之後,他低聲說道:“不要皺眉,不要茫然,更不要搖頭,因爲這會讓一直在觀察你的人心生不滿和輕視。不管是否能聽懂,都要努力傾聽……至少要讓自己顯得在努力傾聽。”

陸三郎豎起耳朵聽張壽對三皇子的訓誡,聽到前頭時他不禁暗自點頭,心想張壽果然抓到了重點,可聽到最後那非常輕微的一句時,他卻差點就被嗆到咳嗽了。

敢情張壽只是在裝嗎?可他剛剛這麼想時,卻發現張壽嘴脣蠕動,竟是根據洪山長講的東西,隨口引申出一些很簡單的名詞解釋,講給三皇子聽。他最初只是偷聽,可不知不覺就把臺上的洪山長完全拋在了腦後,認認真真地聽起了張壽這番註解。

張壽對哲學確實不那麼感興趣,但他對文史卻還是頗有底子的,此時也就順帶給三皇子講講,北宋到南宋,一堆的理學家對於理字是什麼解釋,存天理滅人慾到底是怎麼回事,而理字和數理之中的真理又有什麼區別……

所幸張壽四周圍都是九章堂的學生,而且不耐煩聽洪山長這長篇大論的佔了大多數,因此即便發現張壽正在對三皇子灌輸一些微妙的東西,此時和陸三郎一樣豎起耳朵偷聽的人,遠遠多過聽洪山長講學的人。

而在洪山長看來,自己精心準備的講學不但沒有收到應有的效果,而且下頭從監生到舉人,竟然有衆多人在那昏昏欲睡,他不禁又是痛心,又是失望。如果這是在豫章書院,他早就疾言厲色呵斥上去了,可如今想要開罵,他卻不禁想起了恩師老山長的殷殷囑咐。

“到了京城,多想想克己復禮,萬不可急躁,更不可暴躁……”

於是,帶着深深的憤懣和不滿,洪山長終於走下了講臺,而與之對應的掌聲倒是挺熱烈了,這也是他唯一還算欣慰的東西。他卻不知道,某個嘴賤的舉人已經在背後說起了風涼話。

“他要是知道,大夥這鼓掌不是因爲他講得好,而是感謝他終於講完了,不知道會不會背過氣去!他還不如把四書五經拿出來講一講,也比這些東西要有意思得多。理學……呵呵,兩宋那麼多理學家,我們廣東也有過講學水平比他高得多的,幹嘛要聽他說?”

方青雖說和宋舉人一貫是冤家死對頭,但對比自家老師嶽山長和剛剛這洪山長,他也忍不住說道:“確實講得太古板……不,應該說太刻板了。要知道,皇上此次召幾位山長進京,據說是要推廣諸科,百花齊放,他卻反而鼓吹理字,這未免不合聖意。”

一旁的老舉人聽到方青這麼說,他不禁眼睛一亮,趁着第三位肖山長還沒有開始講,他立刻追問道:“賢弟怎麼知道皇上此次要推廣諸科,百花齊放?”

方青剛剛只是一時心直口快,當老舉人這一追問,並不傻的他立刻意識到了失言。然而,他想要不接這話茬,可人家就在他身邊坐着,甚至四周圍剛剛聽到他和宋舉人這番評論的人也紛紛看向了他,他頓時覺得後背有些出汗。

就在這時候,又是宋舉人不慌不忙地解圍道:“這不是明擺着嗎?之前召明書院嶽山長,那是擅長農科的,召明書院就沒少培養出農田水利的人才。剛上去的這位太湖書院的肖山長,那也是個厲害角色,據說這位很擅長造橋,南直隸和浙江一帶不少橋都是他畫的圖紙。”

見不少人都看着自己,他頓時就更加得意了:“不止造橋,太湖書院裡頭的學生,甚至還有舟船世家出身的,據說其中還有人很懂得海上常用的牽星術。至於華亭書院麼……”

宋舉人頓了一頓,這才聳了聳肩道:“那也一樣不同尋常,徐山長很擅長營造和園林。這蘇州揚州松江不少園林,都是出自他的手筆,只不過他不太宣揚而已。其實就連國子監張博士現在住的張園也是他設計的……”

賣弄到這,他陡然之間住了嘴,臉上顯得非常不自然。

張壽的張園……那可不是尋常的宅子,那是傳言中和業王勾結圖謀不軌,於是死得不明不白的天子親弟廬王的別院。給這樣一位親王設計別院,那位徐山長哪會拿出來說,這些年壓根提都不提,嘴賤的他拿出來賣弄,那豈不是沒事給人惹事嗎?

他原本只是爲了給方青解一下圍,怎麼自己就突然被傳染了?

然而,話已經說出去了,四周圍有人瞭然於心,卻也有人壓根沒意識到這一點,反而饒有興致地追問徐山長還設計過什麼園林……急中生智的宋舉人只能把自己能夠想到的那些個有名園林全都拿出來說,還在那詳細地介紹自己曾經去過的某一個。

終於,他等到了一個讓他簡直覺得如同仙樂似的聲音:“說夠了沒有,閉嘴!這些東西有什麼好炫耀的,你去過又如何,那又不是你設計的,淺薄!好好聽講!”

要是換成平時被人家這樣諷刺,宋舉人早就反脣相譏了,但此時他卻乖乖閉嘴,隨即如釋重負地看到周遭那些追問不休的人也跟着一一閉嘴。雖說有人朝着那喝止他們的年輕舉人投過去惱恨的一睹,但此時宋舉人心裡卻只有感激。有這麼一打岔,終於沒人和他搭訕了!

宋舉人心驚膽戰地聽完了肖山長和徐山長的講學,卻壓根沒注意到他們到底講了什麼。終於,他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從容起身前行。當人走進率性堂時,還轉身環視底下一眼,雖然他這位置根本無法看清楚,卻彷彿覺得人往自己這個方向看過來,甚至還對他微微一笑。

第四百四十三章 樓上吃飯不要錢第七百二十四章 近墨者黑?第三百九十八章 治個病換心情第一百三十八章 不和叛賊探討學術問題第四百零六章 民以食爲天第二百八十七章 借題發揮第五百九十七章 真性情和平常心第五百七十章 有其徒必有其師第七百一十八章 忠厚君子秦國公第五百七十八章 勃然大怒第十八章 最是難負美人心第七百三十一章 動之以理第六百七十三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六百一十八章 人各有志不相同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哥歸來第五百九十七章 真性情和平常心第一百六十二章 改話劇吧第一百七十七章 清早呼上朝第七百三十六章 自盡,送禮第二十一章 有智慧的陸豬頭第二百四十八章 過年第一百三十章 你射他一箭,我打你一頓第三百三十四章 西洋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趙園本是大觀園第三百二十八章 孝子分杖第七百零一章 性情第五百一十七章 我也很絕望啊第四百七十四章 烏鴉嘴和宋混子第七百一十一章 跋扈,早朝第二百三十四章 看房?造房?第七百四十四章 連心第二百五十章 衆星捧月第七百七十章 公道在人心?第七百零九章 抄家?堵門?第六百一十二章 這個位子,你來坐第五百零四章 就是賴你!第六百一十二章 這個位子,你來坐第四百二十七章 激進第兩百零九章 勞煩張博士多多費心第一百六十九章 賢母孝子惡尚書?第三百二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七百二十四章 近墨者黑?第四百零五章 君子行徑第一百七十八章 都是護短的第五百九十八章 大張旗鼓,退避三舍第二百八十九章 不期而遇第四百一十九章 弄巧易成拙第四百九十八章 海上鏢船第二百五十六章 家人第五百四十章 禮未行而行第八百一十八章 家庭教師第六百三十章 同袍之誼第六百四十章 婚禮賀客忙第十八章 最是難負美人心第八十三章 張博士上京第四百六十章 生辰夜第五百零八章 嘉爾志高華?第二百四十九章 拜年和騙婚第六百八十七章 拍案第八百七十七章 出人意料第五百五十一章 母子連心第六百三十章 同袍之誼第三百零四章 微妙的舞弊事件第一百一十六章 不良和皇子都交給你了第四百二十九章 好久不見?第八十五章 太祖皇帝祖訓多第一百四十九章 書非借不能讀也第七百一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七百四十章 姑嫂第一百六十四章 九章堂的第一個課題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波度盡生辰到第五百七十三章 經筵開場第五百一十六章 祥瑞和奇葩第三百九十六章 二人轉?第三百二十五章 久違的味道第五百二十一章 太坑人了!第五十章 反派死於話多第六百九十二章 詰問第六百七十五章 故事裡的事第六百五十一章 能翻幾層浪?第七百五十六章 降伏第二百六十六章 三月三日天氣新第五百七十二章 爲人子第兩百零一章 髒兮兮的小鬼第七百八十三章 好有道理第四百一十五章 查功課了!第四百一十七章 謝生婚否,會館吃客第二百九十八章 恰同學少年第七百六十章 分歧第六百一十六章 決裂,負荊第五百二十五章 傳話請講學第三百四十章 山中迷宮?第七百六十九章 偏袒第六百零五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一百四十四章 自己蠢就不要找藉口第七百五十三章 賞賜和賀禮第四百四十一章 誣良爲賤的慣犯第二百三十五章 五十貫你拿走第九十五章 葛氏術語手冊第一百七十二章 戲到一半亂紛紛
第四百四十三章 樓上吃飯不要錢第七百二十四章 近墨者黑?第三百九十八章 治個病換心情第一百三十八章 不和叛賊探討學術問題第四百零六章 民以食爲天第二百八十七章 借題發揮第五百九十七章 真性情和平常心第五百七十章 有其徒必有其師第七百一十八章 忠厚君子秦國公第五百七十八章 勃然大怒第十八章 最是難負美人心第七百三十一章 動之以理第六百七十三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六百一十八章 人各有志不相同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哥歸來第五百九十七章 真性情和平常心第一百六十二章 改話劇吧第一百七十七章 清早呼上朝第七百三十六章 自盡,送禮第二十一章 有智慧的陸豬頭第二百四十八章 過年第一百三十章 你射他一箭,我打你一頓第三百三十四章 西洋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趙園本是大觀園第三百二十八章 孝子分杖第七百零一章 性情第五百一十七章 我也很絕望啊第四百七十四章 烏鴉嘴和宋混子第七百一十一章 跋扈,早朝第二百三十四章 看房?造房?第七百四十四章 連心第二百五十章 衆星捧月第七百七十章 公道在人心?第七百零九章 抄家?堵門?第六百一十二章 這個位子,你來坐第五百零四章 就是賴你!第六百一十二章 這個位子,你來坐第四百二十七章 激進第兩百零九章 勞煩張博士多多費心第一百六十九章 賢母孝子惡尚書?第三百二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七百二十四章 近墨者黑?第四百零五章 君子行徑第一百七十八章 都是護短的第五百九十八章 大張旗鼓,退避三舍第二百八十九章 不期而遇第四百一十九章 弄巧易成拙第四百九十八章 海上鏢船第二百五十六章 家人第五百四十章 禮未行而行第八百一十八章 家庭教師第六百三十章 同袍之誼第六百四十章 婚禮賀客忙第十八章 最是難負美人心第八十三章 張博士上京第四百六十章 生辰夜第五百零八章 嘉爾志高華?第二百四十九章 拜年和騙婚第六百八十七章 拍案第八百七十七章 出人意料第五百五十一章 母子連心第六百三十章 同袍之誼第三百零四章 微妙的舞弊事件第一百一十六章 不良和皇子都交給你了第四百二十九章 好久不見?第八十五章 太祖皇帝祖訓多第一百四十九章 書非借不能讀也第七百一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七百四十章 姑嫂第一百六十四章 九章堂的第一個課題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波度盡生辰到第五百七十三章 經筵開場第五百一十六章 祥瑞和奇葩第三百九十六章 二人轉?第三百二十五章 久違的味道第五百二十一章 太坑人了!第五十章 反派死於話多第六百九十二章 詰問第六百七十五章 故事裡的事第六百五十一章 能翻幾層浪?第七百五十六章 降伏第二百六十六章 三月三日天氣新第五百七十二章 爲人子第兩百零一章 髒兮兮的小鬼第七百八十三章 好有道理第四百一十五章 查功課了!第四百一十七章 謝生婚否,會館吃客第二百九十八章 恰同學少年第七百六十章 分歧第六百一十六章 決裂,負荊第五百二十五章 傳話請講學第三百四十章 山中迷宮?第七百六十九章 偏袒第六百零五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一百四十四章 自己蠢就不要找藉口第七百五十三章 賞賜和賀禮第四百四十一章 誣良爲賤的慣犯第二百三十五章 五十貫你拿走第九十五章 葛氏術語手冊第一百七十二章 戲到一半亂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