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文華殿裡話異邦

當張壽踏入文華殿,他就發現了無數打量的目光,這其中,有些目光熾熱到極點,他用眼角餘光一看,見是一羣女孩子們,不由先是一愣,隨即方纔醒悟了過來。原來這文華殿的經筵上,竟然還真像朱瑩說的那樣,有不少姑娘出席!

在那個羣雄並起,驅除蒙元的年代,不像從前那些朝代似的往往是達官顯貴,又或者世代掌兵的軍閥竊取勝利果實,出自草莽的太祖皇帝靠着恢復中華的功勳,有破除陳規的魄力,也有破除陳規的能力。否則他如今看到的就不是一羣姑娘們參加經筵,而是無數小腳!

在這個沒有裹腳布的年代,看到這一羣年輕有活力的女孩子們,確實令人舒心!

張壽今天穿的這一身冠服,是朱瑩特意爲他量身定做的,不但剪裁合宜,不是等閒裁縫的手藝,而且連配飾也無一不是出自御賜——這當然不可能是他原有的,據說是朱瑩親自去皇帝面前爲他討要來的。

此時此刻,他並沒有迴避女孩子們的目光,而是大大方方看了過去。當看到朱瑩時,他毫不避忌地對她微微頷首,面上露出了一絲笑容。

而朱瑩見張壽在大庭廣衆之下就這麼大剌剌地對他頷首致意,一時喜不自勝。雖說一旁劉晴拼命拽她的衣角,而德陽公主也在輕輕拉她的袖子以作提醒,但她還是笑得明豔而燦爛,甚至還伸出手來對張壽招了招。

這笑容和手勢落在旁邊那些千金眼中,有人幽怨有人羨慕有人嫉妒有人不屑,但落在對面那些悄悄打量這邊的男人們眼中,無論老少,都不由得一顆心怦怦直跳。

人人都說趙國公府大小姐明豔無雙,乃是京城第一美人,往日朱瑩躍馬長街,肆無忌憚,他們也不是沒見過,但英姿颯爽的騎裝頂多只能展現出朱瑩美貌的其中一面,哪能及得上此時大小姐那爲了如意郎君精心修飾妝容的神采?

一時間,甚至有人生出了一個無稽的念頭,讓張壽和朱瑩兩個並肩在這大殿上站一站,會不會是一道極美的風景?

可這到底是文華殿經筵,吳閣老這念頭也就是在心中打了個轉,隨即就自失地搖了搖頭,目光反而落在了張壽進殿之前被人用黑布蒙着推進這文華殿中的那一尊器物上。不只是他,孔大學士也好,大學士張鈺也罷,乃至於大殿上大多數人,都很好奇那是什麼。

甚至有花了大價錢在朱瑩那兒訂了一臺座鐘的人,生出了一個非常微妙的念頭。難不成張壽這是把經筵當成了推銷展示的場所?雖說據稱張壽把一種號稱水晶玻璃的配方獻給了皇帝,好似不怎麼貪財,可朱瑩親自舌燦蓮花推銷出去的那一臺臺鍾,已經圈去挺多錢了!

就連朱涇和朱廷芳父子,也不由得面露憂色,隨即更是不約而同地雙雙拿眼睛去看朱瑩,就只見她壓根沒注意到他們的注視,笑意正歡,彷彿正在和身邊劉晴以及德陽公主說着什麼。於是,座位並不在一起的父子倆只能把目光投注在了張壽身上。

朱瑩可能會一時興起亂來一氣,張壽……應該不會吧?他們寧可張壽也和葛雍似的,在這文華殿上講一講那讓人覺着複雜難懂的算學!

然而,當張壽一把揭開那黑色幕布,露出底下物體的時候,朱涇就一下子愣住了。因爲別人也許沒見過,他卻是見過軍器局中那實物的。

因爲那就是相傳太祖夢天帝之後,做出的天下寰球儀!當然,據說當時太祖見了實物之後,一口就將其稱之爲地球儀,如今正式的這個名字,是後人絞盡腦汁想出來,給加上去的,從而給太祖奪得天下增添了一層神話的色彩。

在這種場合,張壽把這樣東西拿出來幹什麼?不對,是渭南伯張康爲什麼會把這樣東西拿給張壽?經過了皇帝默許?還是有別的用意?

如朱涇這樣見過球儀的官員不算很多,但在這文華殿中好歹還是有十幾個的。有些人只是把這東西當成太祖皇帝從前突發奇想做出很多事情中的其中一件,但也有人隱約聽過,早些年官船出海之後打探下來的異邦情況雖和球儀所繪有些出入,可大部分地方還是很準的。

張壽環視一眼這偌大的文華殿,隨即又輕輕拍了拍手。這時候,很快又有一行孔武有力的內侍出來,徐徐展開了一幅巨大地圖。

這地圖的材質乃是軍器局歷經多年由能工巧匠苦心研製出來的一種特製紙,能夠正反兩面繪製出相同的圖案卻不至於相互侵染。只不過,一面正,一面反。而這麼在文華殿中軸上展開,當然是姑娘們要略吃虧一些,看到的是反過來的那一面。

可即便如此,第一次見到這般大地圖的她們也覺得很新奇,一時都忘了這是在文華殿上,太后和皇帝都在上頭看着。尤其是當朱瑩積極爲衆人解說,指出哪裡是如今的大明時,她們就更加驚歎了起來。

哪怕是泱泱中國,在這麼一張地圖上,竟然就不那麼顯眼了?

而一個球儀和一副地圖展開之後,張壽就笑着說道:“這是軍器局中珍藏,太祖皇帝夢天帝而做的球儀,以及將球儀展開之後,做出的天下輿圖。而這天下輿圖,不止包括大明,還包括極東極西之地的很多國家,不少都是彈丸小國。”

他頓了一頓,這纔不慌不忙地繼續說道:“有道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所以我朝太祖皇帝舊制,能入部院入閣者,都必須有親民官的經驗,爲的就是知道天下風土人情,不至於閉門造車。而太祖皇帝高瞻遠矚,放眼天下,不限於大明,這更是開歷朝歷代之先河。”

一貫最敬仰太祖的皇帝,當然極其認同張壽這番話,一時頻頻點頭。而其他早就蓄謀挑刺的人,見張壽口口聲聲掣着太祖舊制和語錄當令箭,頓時又惱怒,又無奈。

剛剛皇帝如此,現在張壽這小子也如此,這君臣兩人難道是商量好的嗎?

正當孔大學士暗自決定,若是張壽說什麼離經叛道的東西,又或者是蠱惑皇帝重新派出官船出海之類的,那就算拼了命也一定要攔阻時,他卻聽到了張壽一聲笑。

“異邦之地,和我朝不同,雖亦有君主,有大臣,卻世襲罔替,哪怕絕嗣,但只要家裡還有男丁,即便是外孫,只要運作得當,一樣可以繼承爵位。甚至於就連國王,也常常因爲絕嗣而出現一個姓氏完全斷絕,而女婿又或者外孫以外姓入嗣,開創新朝的情況……”

“在西方的很多國家,人生來就註定了前程,沒有從平民中間選拔人才的科舉,各地制度甚至和夏商周時的諸侯分封有些相似。領主貴族分公侯伯子男等五級,其下又有分封一片土地,又或者連土地都沒有的騎士,如此一級一級的領主封臣,合起來統治着一個國家……”

張壽言簡意賅地介紹着西歐的領主制度,隨即又隨手指着地圖上的一個個國家,開始講述各個國家的情況。比如英國和法國,他就從佛蘭德斯的羊毛貿易,說到薩利克繼承法,說到英法百年戰爭。

而一場持續百年的兩國戰爭,無論是皇帝還是羣臣,聽了卻都很淡定。原因很簡單,晉末五胡亂華的那段亂世,持續了一百二十年,而唐末五代十國的亂世,持續了五六十年。更何況,就張壽手指的那兩個小國,能打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仗?

張壽此時卻在濃墨重彩地渲染聖女貞德的傳奇。儘管他知道,那是個被推出來的激勵士氣的宗教神話,但貞德的故事卻很適合此時此刻。果然,對於外邦竟然有這樣不識字卻縱橫戰場,多次大勝敵軍的奇女子,朱瑩極其感興趣,而其他女孩子們也不由得驚歎連連。

儘管梁紅玉的故事也就不過數百年前的事,但在座的千金大小姐們,誰都不會把一個青樓出身的歌妓真的當成同類,反倒是那一曲《木蘭辭》更容易引起人的共鳴。

等到聽說一個十六歲的異邦農家少女在家國存亡之際振臂一呼,統帥三軍,最終卻因本國權貴出賣而被俘,別說朱瑩義憤填膺,就連永平公主也不由得低低罵了一聲卑鄙無恥。

然而,姑娘們固然是義憤填膺到全身心地投入了進去,可大佬們卻多半不信張壽的這個故事,孔大學士甚至嗤之以鼻地冷哼一聲道:“不過是杜撰!”

張壽並不在乎究竟會得到什麼樣的反應。他從英法那場戰爭,說到兩國的風土人情,從平民的主食黑麪包,講到一般領主貴族那乏善可陳的餐食,那陰森的城堡和大批的僕傭……但很快,他就詞鋒一轉,開始提到更久遠之前,那一個個強盛一時大國的興衰存亡。

埃及、亞述、波斯、古羅馬、馬其頓、拜占庭帝國……一個個王國曾晶強盛一時,最後卻風流被雨打花落去,取而代之的是這些年一個龐大的奧斯曼帝國逐漸崛起。

儘管不少官員只覺得抗拒而荒誕,但對於哪怕不至於足不出戶,大多數卻從小就沒出過京,出過遠門的姑娘們來說,張壽說的東西固然光怪陸離,卻依舊足以吸引很多人。

張壽非常清楚,在歷史上的這個年代,中國固守本土,除了海盜以及走私販子,幾乎從不出海,出海也就是往日本和東南亞貿易,所以和奧斯曼帝國談不上什麼利益衝突,可在如今商船航行四海攫取暴利的年代,衝突這玩意就不好說了。

就算現在不衝突,等到奧斯曼帝國徹底成爲中東霸主,那麼,把持貿易是他一定會做的事情,屆時只要有商船去往西邊貿易,就難以避免地會發生衝突。

歷史上大唐和大食尚且在恆羅斯爆發了一場大戰,最後以高仙芝大敗,放下安西四鎮後回朝去組織抗擊安史之亂告終,兩個大國終究是再未有過交集。可如今這年頭卻說不準!

當他漸漸由奧斯曼帝國引申到亞歐大陸,說起蒙人的長子西征曾經踏破歐洲衆多小國,讓亡國滅種的陰雲瀰漫在無數國家的頭頂時,孔大學士終於忍不住開口說道:“長子西征也就罷了,但張博士剛剛這些小國的興衰之談,我從前聞所未聞,怎知是真是假?”

張壽笑眯眯地說:“孔大學士若是覺得我虛言誆騙,自然可以委託商船到極西之地打探,甚至延請幾位異邦學者帶一批異邦典籍回來,駁斥我的荒謬。”

我難道是吃飽了撐着嗎!孔大學士差點沒氣歪了鼻子,尤其當他看到皇帝登時眉飛色舞,他立刻醒悟到,要是自己不趕緊塞住這個口子,說不定皇帝就要欣然首肯了!他本能地咳嗽了一聲,隨即硬梆梆地說:“不用了,不過是區區彈丸之地的小國,不值得費神!”

“不錯。”張壽微微一笑,淡淡地說,“然則歷來中華之大敵,崛起之前甚至連小國都談不上,不過是北面區區一個部族,從千八百人再到數千人,再到征戰各部,最終匯聚成一個數萬乃至數十萬人的控弦之國。”

“匈奴如此,突厥如此,回紇如此,契丹如此,女真如此,蒙古亦是如此!太平盛世之時,難道不該放眼天下,居安思危?以異邦國小就不放在眼中,又豈是宰臣心胸?”

經筵之時可以質疑主講人,這也是太祖年間留下的規矩,只不過這些年已經越來越少見了。尤其是能上經筵的,多半是德高望重的大儒,門生滿天下的,朝官們大抵會給人留個面子,就算是某些一腔意氣的愣頭青們,往往也會節制些。

然而,今日張壽實在是太過年輕,開口質疑的又是孔大學士這個不是首輔的首輔(孔大學士自己認定的),因此,被張壽這麼一反駁,他頓時氣得臉都青了。

“荒謬,匈奴、突厥、契丹、女真、蒙古……這些都曾經在邊疆上,你說的這些小國,看看這地圖就知道了,距離我大明難道不是十萬八千里?他們難不成能插上翅膀飛過來不成?怎麼可能威脅我國?”

張壽泰然自若地看着怒不可遏的孔大學士,隨即淡淡地說:“孔大學士難道沒有聽說過太祖皇帝一句話嗎?有的時候,天塹也能變通途!”

他說完這話,隨即輕輕拍了拍手,下一刻,就只見地圖姑且撤去,卻又有另一樣黑布蒙着的東西被幾個壯健內侍推了出來,當他隨手揭開布的時候,大殿上頓時一片譁然。

第三百三十二章 直搗黃龍,絕妙捧哏第六百零七章 沒錢沒勢,思路清奇第六百一十四章 三堂會審,著書立說第六百四十六章 疏不間親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如辭京去?第四百七十四章 烏鴉嘴和宋混子第二百五十六章 家人第五百九十四章 何德何能第七百七十九章 父教子,妻說夫第四百八十三章 誰愛嫁誰嫁!第九十九章 密信和密碼第一百零四章 自投羅網的陸尚書第七百九十三章 戳人心第四百八十章 被坑之後急求援第八百三十四章 三個臭皮匠,一個諸葛亮第二百四十六章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二百七十八章 打人者朱瑩?第七章 三個人,兩張牀第兩百三十二章 爲時已晚第九十五章 葛氏術語手冊第一百四十七章 善惡有報,陸三難人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活力?來談談心吧第八百二十九章 天壤,使團第八百五十章 接觸第六百七十二章 密度第一百五十二章 曲項向天歌第四百五十章 張壽的加賽題第四十六章 跑還是打第七百七十七章 揠苗助長,一呼百應第七百五十一章 花言巧語的境界第七百六十五章 夜行第六十九章 “二”少爺第八百零一章 同情和詞典第六十七章 婚約由來第四百九十八章 海上鏢船第六百四十五章 不信第八百零二章 不輕狂,枉少年第二百七十七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八百四十一章 有心計和沒見識第一百二十七章 情難自禁第一百六十二章 改話劇吧第七十二章 八股文大會?第二百九十九章 泄禁中語?第二百九十三章 私房錢第一百九十八章 君子報仇,從早到晚第七百三十四章 雞犬不寧第三百三十一章 橘生淮北則爲枳第一百九十一章 暗渡陳倉第一百五十一章 夾道看張郎第七百四十八章 人比花嬌,羣賢薈萃第一百一十七章 引蛇出洞,興師問罪第五百六十一章 雷霆暫消第兩百零五章 家有大哥壓力大第七百一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六百二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三百零六章 原來是他第七百六十六章 心有靈犀第七百七十二章 好老師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的脾氣第七百三十二章 激將和打賭第一百六十六章 人在堂中坐,官從天上來第八百二十章 學習使人進步第七十四章 葛氏語錄新編(上)第兩百二十九章 理直氣壯第七百五十八章 另闢蹊徑第五百五十四章 初相見第十八章 最是難負美人心第六百八十五章 巡查第三百三十章 和你一起變老第二百五十二章 刮目相看第一百七十二章 戲到一半亂紛紛第一百八十七章 婚事和鍛鍊第六百四十五章 不信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哥歸來第四百七十五章 負荊請罪?第七百七十四章 威脅?妥協?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物降一物第五百一十三章 雙重暴擊第二百五十六章 家人第七百二十六章 奈何敵人就是渣第五百四十章 禮未行而行第七百零八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九十八章 拯救陸三胖第一百二十七章 情難自禁第六百六十四章 天涯何處無芳草第五百五十四章 初相見第五十九章 鄉下小郎君進城第一百九十七章 單擺和脈搏第五百九十二章 借題發揮和算經館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都亂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驚走第二百九十七章 騎牛和農事第八百六十四章 蠱惑第四百零三章 小……師孃?第一百五十四章 念頭通達第六百八十章 安慰第七百二十章 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第八百六十九章 將心比心,繼續忽悠第七百三十五章 跌宕起伏第二百九十九章 泄禁中語?
第三百三十二章 直搗黃龍,絕妙捧哏第六百零七章 沒錢沒勢,思路清奇第六百一十四章 三堂會審,著書立說第六百四十六章 疏不間親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如辭京去?第四百七十四章 烏鴉嘴和宋混子第二百五十六章 家人第五百九十四章 何德何能第七百七十九章 父教子,妻說夫第四百八十三章 誰愛嫁誰嫁!第九十九章 密信和密碼第一百零四章 自投羅網的陸尚書第七百九十三章 戳人心第四百八十章 被坑之後急求援第八百三十四章 三個臭皮匠,一個諸葛亮第二百四十六章 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我第二百七十八章 打人者朱瑩?第七章 三個人,兩張牀第兩百三十二章 爲時已晚第九十五章 葛氏術語手冊第一百四十七章 善惡有報,陸三難人第三百二十二章 有活力?來談談心吧第八百二十九章 天壤,使團第八百五十章 接觸第六百七十二章 密度第一百五十二章 曲項向天歌第四百五十章 張壽的加賽題第四十六章 跑還是打第七百七十七章 揠苗助長,一呼百應第七百五十一章 花言巧語的境界第七百六十五章 夜行第六十九章 “二”少爺第八百零一章 同情和詞典第六十七章 婚約由來第四百九十八章 海上鏢船第六百四十五章 不信第八百零二章 不輕狂,枉少年第二百七十七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八百四十一章 有心計和沒見識第一百二十七章 情難自禁第一百六十二章 改話劇吧第七十二章 八股文大會?第二百九十九章 泄禁中語?第二百九十三章 私房錢第一百九十八章 君子報仇,從早到晚第七百三十四章 雞犬不寧第三百三十一章 橘生淮北則爲枳第一百九十一章 暗渡陳倉第一百五十一章 夾道看張郎第七百四十八章 人比花嬌,羣賢薈萃第一百一十七章 引蛇出洞,興師問罪第五百六十一章 雷霆暫消第兩百零五章 家有大哥壓力大第七百一十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六百二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三百零六章 原來是他第七百六十六章 心有靈犀第七百七十二章 好老師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的脾氣第七百三十二章 激將和打賭第一百六十六章 人在堂中坐,官從天上來第八百二十章 學習使人進步第七十四章 葛氏語錄新編(上)第兩百二十九章 理直氣壯第七百五十八章 另闢蹊徑第五百五十四章 初相見第十八章 最是難負美人心第六百八十五章 巡查第三百三十章 和你一起變老第二百五十二章 刮目相看第一百七十二章 戲到一半亂紛紛第一百八十七章 婚事和鍛鍊第六百四十五章 不信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哥歸來第四百七十五章 負荊請罪?第七百七十四章 威脅?妥協?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物降一物第五百一十三章 雙重暴擊第二百五十六章 家人第七百二十六章 奈何敵人就是渣第五百四十章 禮未行而行第七百零八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九十八章 拯救陸三胖第一百二十七章 情難自禁第六百六十四章 天涯何處無芳草第五百五十四章 初相見第五十九章 鄉下小郎君進城第一百九十七章 單擺和脈搏第五百九十二章 借題發揮和算經館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都亂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驚走第二百九十七章 騎牛和農事第八百六十四章 蠱惑第四百零三章 小……師孃?第一百五十四章 念頭通達第六百八十章 安慰第七百二十章 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第八百六十九章 將心比心,繼續忽悠第七百三十五章 跌宕起伏第二百九十九章 泄禁中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