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三堂會審,著書立說

這一日晚上,當朱瑩回到趙國公府的時候,已經是快到亥時了。一個未婚千金在未婚夫家盤桓到這麼晚,哪怕帶了足夠的護衛,朱家上下也深知張壽母子品行,此時此刻,家中仍然是從太夫人到趙國公朱涇和九娘,再到朱廷芳和朱二,全都在慶安堂中等着她。

以至於朱瑩眉飛色舞地進門時,面對這麼大的陣仗,她竟是忍不住脫口而出道:“祖母,爹孃,大哥二哥,你們這是打算三堂會審嗎?”

正在偷偷打哈欠的朱二一聽朱瑩這話,登時笑出聲來,隨即纔想到這堂上衆人,個個都比他大——就算朱瑩比他小,可在這家裡也比他地位高得多!

他趕緊閉嘴做正襟危坐狀。雖說他一點都不想在這等着,在房裡隨便做點大家子弟喜聞樂見的事不好嗎?但祖母見召,就連父兄都尚且都在這兒苦苦等着,更何況是他?於是,他只能一邊坐如鐘,一邊拼命偷偷給朱瑩打眼色,一臉你千萬小心點的表情。

當然,他這一副通風報信的表情,瞞不過在場的任何一個人,當然他也沒打算瞞,畢竟,讓人看見他和朱瑩兄妹情深,這對於彌補他去年那樁愚蠢行爲也有好處。

果然,太夫人卻看都不看滿臉怪相的朱二,哂然一笑,從容回答了朱瑩這半是調侃,半是嬌嗔的問題:“都是我們慣壞了你這丫頭,之前你在興隆茶社亂說怪話,現在這麼晚回來,卻還振振有詞地說什麼三堂會審。還沒嫁呢,這就已經是別人家的人了!”

沒等朱瑩辯解,她就詞鋒一轉道:“我們才懶得問你和阿壽如何如何,反正你也就快要嫁了,以後得輪到你婆婆管你!家裡這麼多人特地等你回來,是想問問,你和阿壽今天在銀錠橋邊上救了那落水的舉子,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前因後果你好好說一說。”

“別不耐煩。要知道,宮裡剛剛傳來的消息,乾清宮管事牌子柳楓,被皇上下令杖斃了。”

這一次,朱瑩那才叫貨真價實地大驚失色。失色的當然不是因爲柳楓的死,在她看來,這個多嘴多舌對四皇子說那些話的傢伙死有餘辜,可皇帝的性子她最清楚,儘管有時候衝動冒失不下於四皇子,特立獨行起來連張壽都要瞠乎其後,但皇帝一貫不喜歡隨便殺人。

尤其是非刑殺人,這是一向崇敬太祖的皇帝最不願意的事。

朱瑩沉默了片刻,最終還是將救人之後的一系列事情,包括四皇子那張大嘴巴說的話,一五一十全都複述了一遍。她雖說不喜歡咬文嚼字,但記性卻極好,此時幾乎一字不漏。

而太夫人等人亦是仔仔細細聽着,除卻太夫人偶爾打斷,問一問沈縣令以及鄒明等三個讀書人的反應,朱涇和九娘以及朱廷芳全程默然。至於朱二,他只顧着在那驚歎四皇子那張嘴了,哪裡還問得出半點問題來?直到朱瑩說完,太夫人方纔輕輕嘆了一口氣。

“怪不得皇上如此動怒……這般看來,這次是要出大事了!沈縣令乃是皇上一手提拔到正五品的,他又不是多事的人,等閒絕對不會對區區一個內侍大動干戈,可偏偏在三個舉子以及幾個差役面前聽到這樣的話,他要是再沒有一絲一毫的反應,傳出去他怎麼做官?”

“只希望他能夠一口咬定都是柳楓信口開河,不要把事態擴大到司禮監。”

太夫人說到這兒,見朱瑩滿臉鬱郁,她就沉聲說道:“這事兒出在冊封太子之前,誰也不知道究竟是柳楓一時嘴快,有人忌憚司禮監而故意放出亂七八糟的風聲,於是種種原因堆在一塊,促成了這麼一樁奇案,又或者是有人蓄謀。總之,接下來風頭應該會不太好。”

“所以,你也好,阿壽也好,最近最好收斂一點。”

然而,她這話纔剛說完,見朱瑩露出了某種很奇特的表情,她不禁心頭咯噔一下。剛剛沒開口的朱涇更是沉下臉問道:“瑩瑩,你們兩個又打算做什麼出格的事情?你從前是我行我素,可自從認識張壽之後,你這膽子就越來越大了!”

“關阿壽什麼事!”這一次,卻換成九娘不樂意了,“要是人人都不做出格的事情,全都按部就班,那豈不是死氣沉沉?若你當初也守着規矩不放,哪有今天?年輕人本來就要銳意進取,豈能像朝中那些老大人似的,一個個因循守舊,逮着火星就以爲是炮仗,大驚小怪!”

這最後一句話頗有些粗鄙,朱二聽着仍舊想笑,可大哥尚且依舊端坐,他只能死死忍着。

偏偏繼母說完,卻又斜睨了他一眼:“二郎想笑就笑,忍着幹什麼?你爹年輕的時候敢打敢拼,敢怒敢言,現在還沒老呢,就要年輕人小心謹慎了!”

朱涇被妻子懟得沒了脾氣——九娘從來都是這有什麼說什麼的性格,而且當初新婚燕爾的時候,赫然極其崇拜他悍不畏死建功立業,可等到他後來開始隱忍保守,步步爲營的時候,性情激烈的她就漸漸不以爲然了,而等他當年對三個孩子做出決斷,矛盾就徹底爆發了開來。

可此時此刻,他不得不努力解釋道:“如今局勢正不明……”

“局勢哪裡不明?局勢現在最分明!一切都以冊封太子爲第一要務,其他的事情都可以往後靠,都可以不理會!就如同之前廢后種種一般,只要其他地方也能折騰出莫大的風聲,那麼這一次的事情,未必就真會引來那麼多人關注。”

九娘說着就看向太夫人,滿臉坦然地說:“再說,瑩瑩喜動不喜靜,阿壽則是奇思妙想極多,如今更是九章堂要從國子監分割出來的當口,雖說這局勢看似詭譎,最好一動不如一靜,但放在他們身上卻未免不合適。”

“所以,不如讓他們去吧。如今瑩瑩她爹和她大哥都已經回來了,朱家不再是當初那景象,不需要忌憚什麼。再者,昔日一面支使人對付朱家,一面其實也是爲人前驅的陸綰,如今也算是和阿壽一路人,再加上阿壽的那些學生,還有葛老太師等其他助力……”

“我們已經今非昔比了。”

太夫人沒想到九娘不但激進,甚至還把某些東西攤開來說,當下不由苦笑。她哪裡不知道兒媳說的確實沒錯,相比曾經朱涇兵敗傳聞四處流傳,父子二人生死不知,朝中一大堆人上竄下跳,彷彿想要把趙國公府連根拔起那勢頭,如今的朱家簡直是烈火烹油,鮮花着錦?

朱涇是兵部尚書,朱廷芳直管南城兵馬司,下轄五城兵馬司,就連一貫不着調的老二朱廷傑,那也是今非昔比。更不要說因爲朱瑩這未婚夫張壽,家中更平添一大批助力了。

而且,他們又不需要爲了防止皇帝忌憚,於是和各方親朋好友做出割裂或其他舉措,只要皇帝仍舊一如既往信賴朱家,朱家可以說穩若泰山。

可是,她其實希望的是通過低調,來看清楚這一整件事背後可能存在的黑手……

兒子顯然贊成,兒媳婦卻反對,太夫人也並不堅持,乾脆溫和地問道:“大郎二郎,你們兩個也說說吧。”

朱廷芳看了一眼雙手合十彷彿在懇求自己的朱瑩,他最終面無表情地說:“祖母,瑩瑩想做什麼,就讓她放手去做好了,之前咱們朱家隱忍得太久了,現在爹和我都回來了,若是還不能讓瑩瑩恣意做回她自己,那我們這父兄豈不是太沒用了?”

“至於張壽,只要他能夠和瑩瑩站在一起,那就隨他如何。”

朱二見自家大哥果然旗幟鮮明地支持妹妹,他立時喜形於色,哪怕父親拿眼睛瞪自己,他也硬着頭皮只當沒瞧見:“就是就是,此次風波來得蹊蹺,看似是衝着司禮監,可指不定就是衝着皇上去的。妹妹和妹夫只管做自己的事,萬一聲勢浩大,也能轉移注意力不是?”

算二哥你識相!

朱瑩這才滿意地瞥了朱二一眼,隨即笑眯眯地說:“阿壽也是這麼說的。別人以爲我們會小心謹慎,靜觀風色,可我們偏不!既然坦坦蕩蕩,問心無愧,那當然是該幹什麼幹什麼!這幾日女學就要開了,雖說是永平攬總,洪娘子輔佐,可看看永平今天那樣子……”

“她可別把人教歪了!洪娘子雖然有見識,但肯定壓不住她,我得去看着。可光看着還不行……祖母,娘,你們兩個能不能也寫本書,講一講和女四書裡頭那女德不一樣的女德?”

這話固然很拗口,但太夫人和九娘卻一下子就聽明白了。兩人對視一眼,九娘就相對謹慎地開口說道:“瑩瑩,女學的事你打算摻一腳?今天你雖說和永平吵了一架……”

“不是吵架的問題,而是我現在擔心,她拿自己那一套功利的東西灌輸給別人。當初我覺得她很適合去做這件事,但現在我覺得,她這人實在是太自以爲是了!”

“祖母,娘,班昭寫了《女誡》,長孫皇后寫了《女則》,宋若莘寫了《女論語》,就連則天皇后也裝模作樣叫人編了什麼《列女傳》、《古今內範》……古往今來,這些才女賢后著書不少,可真正在家中主持家務,相夫教子,光學這些有用嗎?”

“祖母,娘,就算是識文斷字的官宦千金,名門貴女,既有和永平這樣從小就敏感多思,於是越想越狹隘的;也有傻乎乎一心抱着古書,只以爲照着做就能婆媳和諧,夫婦一心的;更有滿腹經綸卻不知道打理家務,最終家道中落的……”

“士子讀書,尚且不止是讀經史。女子讀書,又豈能只學那些女德之類的東西?”

見太夫人躊躇不語,九娘卻若有所思地看着她,朱瑩就突然展顏笑道:“阿壽不是藉着葛爺爺的名聲在那寫書嗎?你們要是不想寫,我來寫,掛你們的名字,如何?”

這一刻,偌大的慶安堂中,鴉雀無聲。朱二很想上去摸一摸朱瑩的額頭,看看人有沒有發熱燒糊塗了說胡話——就他這個從小就討厭讀書,背詩背書分明很輕鬆,卻老是愁眉苦臉,和老師討價還價的妹妹,今天竟然會說出親自寫書的話來?

就連朱廷芳,也忍不住看了一眼外間,很懷疑是不是這會兒太陽又出來了。朱涇更是無語地拽了拽平日最爲愛惜的鬍子,直到扯下兩根,這才恍然回過神來。

而太夫人見九娘已經在那發愣了,她就啞然失笑道:“瑩瑩,你確定你真的能寫麼?”

“我不會的話,就去問阿壽!誰讓他對我說,天下女子,苦所謂女德久矣!”朱瑩說得理直氣壯,隨即就揚了揚眉道,“要不是他,我也不會想到就永平現在這心態,不適合去主持女學……反正我這次也不怕她不高興,有本事她和我來打擂臺好了!”

哪怕不確定張壽是不是爲了讓朱瑩開心,但聽到朱瑩這番話,太夫人最後一點擔心也煙消雲散。她完全忘了如今外間已經是波詭雲譎,風雲將起,竟是欣然點了點頭道:“好,既如此,我和你孃的名頭就借給你,等你寫好了,就拿我們的名義印出去好了。”

“葛老太師都能放心大膽地讓阿壽用他們的名頭,我和你娘又有什麼不情願的?”

九娘見太夫人尚且同意了,她頓時就笑了:“手指頭都不用動就能有著作傳世,我又有什麼不願意的?你只管去做,我和你祖母都是你的後盾!”

得到這樣的鼓勵和認可,朱瑩自然是興高采烈,行過禮後就這麼去了。而她這一走,朱二方纔幽幽說道:“祖母、娘,還有爹、大哥,我說今晚大家究竟是到這兒幹嘛來了?”

合着被朱瑩這麼一大通忽悠之後,之前被最擔心的事好像都被丟在腦後,全都在想着怎麼幫朱瑩著書立說了啊!趕明兒千百年之後,他現在覺着和自己差不多不學無術的妹妹,豈不是要搖身一變成了著有女書的賢妻良母?

對於慶安堂中朱二被親長門如何炮製,朱瑩當然一絲一毫都不知道。她步履輕快地回到自己的閨閣,彷彿完全沒看見湛金和流銀對她成天出去玩卻不帶着自己的怨念,笑吟吟地說:“湛金,流銀,預備一下,明天跟我入宮去,預備和人打一仗!”

張壽就算再能耐也寫不出女德書,其實她心裡早想好了,找洪氏幫忙!以洪氏那聰明和分寸,掛着她祖母和母親的名義,宣揚自己的理念,應該也能接受吧?嗯,她真聰明!

第七百七十八章 曲高和寡第兩百零四章 輩數亂了?尾聲1 兄弟第七百零六章 一搭一檔第一百一十七章 引蛇出洞,興師問罪第四百六十八章 真不是內定的?第三百三十五章 心累……第七百八十一章 怨氣第一百一十九章 差點進司禮監和領袖潛質第七百五十七章 稱呼,讒言第七百九十六章 來自佛羅倫薩第二百七十四章 錯第五百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五百六十三章 炙手可熱第七百章 難題不留白第二百九十三章 私房錢第四十章 師徒鬧翻?第八百六十八章 分家第一百一十章 十萬火急第七百二十九章 同去湊熱鬧第三百一十五章 前半輩子白活了第四百八十四章 鄭鎔和齋長第一百八十九章 扯平和故事第一百七十三章 驚走第二百三十三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兩百零二章 女孩子?第七百一十九章 爹坑……第兩百二十七章 說來就來第六百五十二章 職責所在第八百五十七章 動若雷霆第七百六十四章 透心涼第三百四十三章 揍成想要的模樣第兩百二十七章 說來就來第一百六十九章 賢母孝子惡尚書?第四十三章 下次天上掉什麼?第七百一十二章 牆倒衆人推第三百六十九章 閒人不閒第六百七十九章 探視第六十九章 “二”少爺第三十九章 關門弟子第六百五十二章 職責所在第四百八十七章 陪客和眼光第一百二十八章 唾面自乾?第四百二十七章 激進第七百章 難題不留白第八百四十一章 有心計和沒見識第兩百一十八章 好事將近第三百三十章 深藏不露第一百五十二章 曲項向天歌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子激學官第六百三十章 同袍之誼第六百四十四章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第二百四十八章 過年第二百五十五章 一羣臭皮匠第五百零七章 因爲無知,所以弱第六百三十九章 過氣?過火?第兩百零三章 奇怪的朱公子第三百二十九章 饕餮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家千金慕賢郎第五百九十九章 適可而止第六百九十章 拎出熊孩子第四百七十章 方程第五百一十章 千里馬和伯樂第六百一十七章 求情和管教第五百九十二章 借題發揮和算經館第七百三十三章 工讀和委培第八百一十四章 善解人意第四百三十五章 琴瑟第一百七十一章 易如反掌第五百七十五章 文華殿裡話異邦第四百八十三章 誰愛嫁誰嫁!第九十五章 葛氏術語手冊第七百七十章 公道在人心?第三百二十九章 託之以家業妻兒第七百五十七章 稱呼,讒言第五十九章 鄉下小郎君進城第七百一十八章 忠厚君子秦國公第二十六章 唱作俱佳第一百零九章 問君心意第七百二十八章 識詐第八百五十三章 偷懶和猜測第六百二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七百二十六章 奈何敵人就是渣第一百零一章 知道你聽不懂第八百四十二章 大忽悠第五百五十章 天家好兄弟第三百零七章 雞毛飛上天第二百四十九章 拜年和騙婚第八百五十六章 一家親第八百三十章 高麗留學生第四百一十九章 弄巧易成拙第一百五十章 循循善誘第三百八十三章 從公式到建港第二百七十一章 兒女親家第三百三十四章 木魚腦袋要靠砸第二百七十三章 婚期何日第八百零三章 暗渡陳倉,閒人大叔第七百一十六章 虎口奪食第七百二十三章 軟硬兼施第四百八十九章 辦學辦報,出人出錢
第七百七十八章 曲高和寡第兩百零四章 輩數亂了?尾聲1 兄弟第七百零六章 一搭一檔第一百一十七章 引蛇出洞,興師問罪第四百六十八章 真不是內定的?第三百三十五章 心累……第七百八十一章 怨氣第一百一十九章 差點進司禮監和領袖潛質第七百五十七章 稱呼,讒言第七百九十六章 來自佛羅倫薩第二百七十四章 錯第五百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五百六十三章 炙手可熱第七百章 難題不留白第二百九十三章 私房錢第四十章 師徒鬧翻?第八百六十八章 分家第一百一十章 十萬火急第七百二十九章 同去湊熱鬧第三百一十五章 前半輩子白活了第四百八十四章 鄭鎔和齋長第一百八十九章 扯平和故事第一百七十三章 驚走第二百三十三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兩百零二章 女孩子?第七百一十九章 爹坑……第兩百二十七章 說來就來第六百五十二章 職責所在第八百五十七章 動若雷霆第七百六十四章 透心涼第三百四十三章 揍成想要的模樣第兩百二十七章 說來就來第一百六十九章 賢母孝子惡尚書?第四十三章 下次天上掉什麼?第七百一十二章 牆倒衆人推第三百六十九章 閒人不閒第六百七十九章 探視第六十九章 “二”少爺第三十九章 關門弟子第六百五十二章 職責所在第四百八十七章 陪客和眼光第一百二十八章 唾面自乾?第四百二十七章 激進第七百章 難題不留白第八百四十一章 有心計和沒見識第兩百一十八章 好事將近第三百三十章 深藏不露第一百五十二章 曲項向天歌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子激學官第六百三十章 同袍之誼第六百四十四章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第二百四十八章 過年第二百五十五章 一羣臭皮匠第五百零七章 因爲無知,所以弱第六百三十九章 過氣?過火?第兩百零三章 奇怪的朱公子第三百二十九章 饕餮第一百五十九章 誰家千金慕賢郎第五百九十九章 適可而止第六百九十章 拎出熊孩子第四百七十章 方程第五百一十章 千里馬和伯樂第六百一十七章 求情和管教第五百九十二章 借題發揮和算經館第七百三十三章 工讀和委培第八百一十四章 善解人意第四百三十五章 琴瑟第一百七十一章 易如反掌第五百七十五章 文華殿裡話異邦第四百八十三章 誰愛嫁誰嫁!第九十五章 葛氏術語手冊第七百七十章 公道在人心?第三百二十九章 託之以家業妻兒第七百五十七章 稱呼,讒言第五十九章 鄉下小郎君進城第七百一十八章 忠厚君子秦國公第二十六章 唱作俱佳第一百零九章 問君心意第七百二十八章 識詐第八百五十三章 偷懶和猜測第六百二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七百二十六章 奈何敵人就是渣第一百零一章 知道你聽不懂第八百四十二章 大忽悠第五百五十章 天家好兄弟第三百零七章 雞毛飛上天第二百四十九章 拜年和騙婚第八百五十六章 一家親第八百三十章 高麗留學生第四百一十九章 弄巧易成拙第一百五十章 循循善誘第三百八十三章 從公式到建港第二百七十一章 兒女親家第三百三十四章 木魚腦袋要靠砸第二百七十三章 婚期何日第八百零三章 暗渡陳倉,閒人大叔第七百一十六章 虎口奪食第七百二十三章 軟硬兼施第四百八十九章 辦學辦報,出人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