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蘭姨娘 (1)

從早上吃完點心起,我就和二妹分站在大門口左右兩邊的門墩兒上,等着看“出紅差”的。這一陣子槍斃的人真多。除了土匪強盜以外,還有鬧革命的男女學生。犯人還沒出順治門呢,這條大街上已經擠滿了等着看熱鬧的人。

今天槍斃四個人,又是學生。學生和土匪同樣是五花大綁坐在敞車上,但是他們的表情不同。要是土匪就熱鬧了,身上披着一道又一道從沿路綢緞莊要來的大紅綢子,他們早喝醉了,嘴裡喊着:

“過十八年又是一條好漢!”

“沒關係,腦袋掉了碗大的疤瘌!”

“哥兒幾個,給咱們來個好兒!”

看熱鬧的人跟着就應一聲:

“好!”

是學生就不同了,他們總是低頭不語,羣衆也起不了勁兒,只默默地拿可憐的眼光看他們。我看今天又是槍斃學生,便想起這幾天媽媽的憂愁,她前天才對爸爸說:

“這些日子,風聲不好,你還留德先在家裡住,他總是半夜從外面慌慌張張地跑來,怪嚇人的。”

爸爸不在乎,他伸長了脖子,用客家話反問了媽一句:

“驚麼該?”

“別說咱們來往的客人多,就是自己家裡的孩子傭人也不少,總不太好吧?”

爸爸還是瞧不起地說:

“你們女人懂什麼?”

我站在門墩兒上,看着一車又一車要送去槍斃的人,都是背了手不說話的大學生,不知怎麼,便把爸媽所談的德先叔聯想起來了。

德先叔是我們的同鄉,在北京大學讀書,住在沙灘附近的公寓裡,去年開同鄉會跟爸認識的。爸很喜歡他,當做自己的弟弟一樣。他能喝酒,愛說話,和爸很合得來,兩個人只要一碟花生米,一盤羊頭肉,四兩燒刀子,就能談到半夜。媽媽常在背地裡用閩南語罵這個一坐下就不起身的客人:“長屁股!”

半年以前的一天晚上,他慌慌張張地跑到我們家,跟爸用客家話談着。總是爲一件很要命的事吧,爸把他留在家裡住下了。從此他就在我們家神出鬼沒的,爸卻說他是一個了不起的新青年。

我是大姐,從我往下數,還有三個妹妹,一個弟弟,除了四妹還不會說話以外,我敢說我們幾個人都不喜歡德先叔,因爲他不理我們,這是第一個原因。還有就是他的臉太長,戴着大黑框眼鏡,我不喜歡這種臉。再就是,他來了,媽要倒黴,爸要媽添菜,還說媽燒不好客家菜,釀豆腐味兒淡啦!白斬雞不夠嫩啦!有一天媽高高興興燒了一道她自己的家鄉菜,爸爸吃着明明是好,卻對德先叔說:

“他們福佬人就知道燒五柳魚!”

憑了這些,我們也要站在媽媽這一頭兒。德先叔每次來,我們對他都冷冷的,故意做出看不起他的樣子,其實他並不注意。

雖然這樣,看着過出紅差的,心裡竟不安起來,彷彿這些要槍斃的學生,跟德先叔有什麼關係似的,還沒等過完,我便跑回家裡問媽:

“媽!德先叔這幾天怎麼沒來?”

“誰知道他死到哪兒去了!”媽很輕鬆地回答。停一下,她又奇怪地問我:“你問他幹嗎?不來不更好嗎?”

“隨便問問。”說完我就跑了,我仍跑回門外大街上去,剛纔街上的景象全沒有了,恢復了這條街每天上午的樣子。賣切糕的,滿身輕快地推着他的獨輪車,上面是一塊已經冷了的剩切糕,孤零零地插在一根竹籤上。我的兩個門牙剛掉,賣切糕的問我買不買那塊剩切糕,我搖搖頭,他開玩笑說:

“對了,大小姐,你吃切糕不給錢,門牙都讓人摘了去啦!”

我使勁閉着嘴瞪他。

到了黃昏,虎坊橋大街另是一種樣子啦。對街新開了一家洋貨店,門口坐滿了晚飯後乘涼的大人小孩,正圍着一個裝了大喇叭的話匣子。放的是“百代公司特請譚鑫培老闆唱洪羊洞”,唱片發出沙沙的聲音,針頭該換了。二妹說:“大姐,咱們過去等着聽洋大人笑去。”我們倆剛攜起手跑,我又看見從對街那邊,正有一隊光頭的人,向馬路這邊走來,他們穿着月白竹布褂,黑布鞋,是富連成科班要到廣和樓去上夜戲。我對二妹說:

“看,什麼來了?咱們還是回來數爛眼邊兒吧!”

我和二妹回到自己家門口,各騎在一個門墩兒上,靜等着,隊伍過來了,打頭領隊的個子高大,後面就是由小到大排下去。對街“洋大人笑”開始了,在“哈哈哈”的伴奏中,我每看隊伍裡過一個紅爛着眼睛的孩子,便喊一聲:

“爛眼邊兒!”

二妹說:“一個!”

我再說:“爛眼邊兒!”

二妹說:“兩個!”

爛眼邊兒,三個!爛眼邊兒,四個!……今天共得十一個。富連成那些學戲的小孩子,比我們大不了多少,我們喊爛眼邊兒,他們連頭也不敢斜一斜,默默地向前走,大褂的袖子,老長老長,走起路來,甩搭甩搭的,都像傻子。

我們正數得高興,忽然一個人走近我的面前來,“嘿”的一聲,嚇我一跳,原來是施家的小哥,他也穿着月白竹布大褂。他很了不起地問我:

“英子,你爸媽在家嗎?”

我點點頭。

他朝門裡走,我們也跟進去,問他什麼事,他理也不理我們,我準知道他找爸媽有要緊的事。一進臥室的門,爸媽正在談什麼,看見小哥進來,他們彷彿愣了一下。小哥上前鞠躬,然後像背書一樣地說:

“我爸叫我來跟林阿叔林阿嬸說,如果我家蘭姨娘來了,不要留她,因爲我爸把她趕出去了。”

這時媽走到通澡房的門口,我聽見裡面有嘩啦嘩啦的水聲。爸爸點頭說:

“好,好,回去告訴你爸爸,放心就是了。”

小哥又一深鞠躬告退,還是那麼正正經經,看也不看我們一眼。小哥兒走後,爸爸窣窣地喝着香片茶,媽在點蚊香,兩人都沒說話。澡房的門打開了,呀!熱氣騰騰中,走出來的正是施家的蘭姨娘!她是什麼時候來的?她穿着一身外國麻紗的褲褂,走出來就平平衣襟,向後攏攏頭髮,笑眯眯地說:

“把在他們施家的一身晦氣,都洗刷淨啦!好痛快!”

媽說:

“小哥剛纔來了,你知道吧?”

“怎麼不知道!”蘭姨娘眉毛一挑,冷笑說:“說什麼?他爸把我趕出來?怪不錯的!我要走,大少奶奶還直說瞧她面子算了呢!這會兒又成了他趕我的嘍!嘖嘖嘖!”她的嘴直撇,然後又說:“別人留我不留,他也管得了?攔得住?——走,秀子,跟我到前院去,叫你們家宋媽給我煮碗麪吃。”說着她就拉着二妹的手走出去了。爸爸一直微笑地看着蘭姨娘,伸長了脖子,腳下還打着拍子。

媽臉上一點笑容都沒有,蘭姨娘出去了,她才站在桌子前,衝着爸的後背說:

“施大哥還特意打發小哥兒來說話,怎麼辦呢?”

“驚麼該?”爸的腦袋挺着。

“怕什麼?你總是招些惹事的人來!好容易這幾天神出鬼沒的德先沒來,你又把人家下堂的姨太太留下了,施大哥知道了怎麼說呢?”

“你平常跟她也不錯,你好意思拒絕她嗎?而且小哥遲來了一步,是她先進門的呀!”

這時侯蘭姨娘進來了,爸媽停止了爭論,媽沒好氣地叫我:

“英子,到對門藥鋪給我買包豆蔻來,錢在抽屜裡。”

“林太太,你怎麼,又胃疼啦?林先生,準又是你給氣的吧?”蘭姨娘說完笑嘻嘻的。

我從抽屜裡拿了三大枚,心裡想着:豆蔻嚼起來涼颼颼的,很有意思。蘭姨娘在家裡住下多麼好!她可以常常帶我到城南遊藝園去,大戲場裡是雪豔琴的《梅玉配》,文明戲場裡是張笑影的《鋸碗丁》,大鼓書場裡是梳辮子的女人唱大鼓,還要吃小有天的冬菜包子。我一邊跑出去,一邊想,滿眼都是那鑼鼓喧天的歡樂場面。

蘭姨娘在我們家住了一個禮拜了,家裡到處都是她的語聲笑影。爸上班去了,媽到廣安市場買菜去了,她跟宋媽也有說有笑的。她把施家老伯伯罵個夠,先從施伯伯的老模樣兒說起,再說他的吝嗇,他的刻薄,他的不通人情,然後又小聲和宋媽說些什麼,她們笑得吱吱喳喳的,奶媽高興得眼淚都擠出來了。

蘭姨娘圓圓扁扁的臉兒,一排整整齊齊的白牙,我最喜歡她左邊那顆鑲金的牙,笑時左嘴角向上一斜,金牙就很合適地露出來。左嘴巴還有一處酒渦,隨着笑聲打漩兒。

她的麻花髻梳得比媽的元寶髻俏皮多了,看她把頭髮擰成兩股,一來二去就盤成一個髻,一排茉莉花總是清幽幽、半彎身地臥在那髻旁。她一身輕俏,掖在右襟上的麻紗手絹,一朵白菊花似的貼在那裡。跟蘭姨娘坐在一輛洋車上很舒服,她摟着我,連說:“往裡靠,往裡靠。”不像媽,黑花絲葛的裙子裡,年年都裝着一個大肚子。跟媽坐一輛洋車,她的大肚子把我頂得不好受,她還直說:“別擠我行不行!”現在媽又大肚子了。

有了蘭姨娘,媽做家事倒也不寂寞,她跟媽有訴說不盡的心事,奶媽,張媽,都喜歡靠攏來聽,我也“小魚上大串兒”地擠在大人堆裡,仰頭望着蘭姨娘那張有表情的臉。她問媽說:

“林太太,你生英子十幾歲?”

“才十六歲。”媽說。

蘭姨娘笑了:

“我開懷也只十六歲。”

“什麼開懷?”我急着問。

“小孩子別亂插嘴!”媽叱責我,又向蘭姨娘說:“當着孩子說話要小心,英子鬼着呢,會出去亂說。”

蘭姨娘嘆了口氣:

“我十四歲從蘇州被人帶進了北京,十六歲那什麼,四年見識了不少人,二十歲到底還是跟了施大這個老鬼……”

“施大哥今年到底高壽了?”媽打岔問。

“管他多大!六十,七十,八十,反正老了,老得很!”

“我記得他是六十——六十幾來着?”媽還是追問。

“他呀,”蘭姨娘噗哧笑了,看看我:“跟英子一般大,減去一週甲子,才八歲!”

“你倒也跟了他五年了,你今年不是二十五歲了麼?”

第31章 一張地圖第18章 後 記第44章 臺南“度小月”第66章 玫 瑰 (1)第61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1)第25章 排隊的小演員第78章 親情·友情·愛情 ——讀《濟安日記》第71章 蘿蔔乾的滋味第46章 竹第14章 蘭姨娘 (3)第57章 小紅鞋第63章 奔向光明第79章 永無止境的崇敬心情第47章 愛玉冰第83章 沈從文和他的作品第60章 遲開的杜鵑 (2)第56章 母親的秘密第94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2)第48章 新竹白粉第15章 驢打滾兒 (1)第90章 亮麗且溫柔第65章 冬青樹第70章 貧非罪第60章 遲開的杜鵑 (2)第43章 秋遊獅頭山第30章 臺上臺下第94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2)第56章 母親的秘密第26章 陳穀子爛芝麻第84章 女子弄文誠可喜第14章 蘭姨娘 (3)第67章 玫 瑰 (2)第73章 母親是好榜樣第73章 母親是好榜樣第58章 墮胎記第73章 母親是好榜樣第10章 我們看海去 (2)第12章 蘭姨娘 (1)第84章 女子弄文誠可喜第70章 貧非罪第65章 冬青樹第93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1)第69章 兩粒芝麻第50章 臺灣民俗雜輯 (1)第36章 家住書坊邊 (1)第45章 相思仔第20章 英子的鄉戀第71章 蘿蔔乾的滋味第8章 惠安館 (7)第53章 初 戀 (1)第74章 蟹殼黃 (1)第67章 玫 瑰 (2)第80章 略記梁實秋先生的幾封信第37章 家住書坊邊 (2)第61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1)第59章 遲開的杜鵑 (1)第51章 臺灣民俗雜輯 (2)第19章 英子對英子——東京小住札記第61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1)第89章 “野女孩”和“嚴肅先生”第33章 天橋上當記第8章 惠安館 (7)第31章 一張地圖第51章 臺灣民俗雜輯 (2)第76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1)第69章 兩粒芝麻第39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2)第32章 虎坊橋第52章 未了的情緣——愛情的散步第33章 天橋上當記第38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1)第23章 看華表第52章 未了的情緣——愛情的散步第20章 英子的鄉戀第58章 墮胎記第65章 冬青樹第38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1)第14章 蘭姨娘 (3)第61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1)第14章 蘭姨娘 (3)第40章 友 情第26章 陳穀子爛芝麻第57章 小紅鞋第92章 遙念胡蝶第63章 奔向光明第85章 宜蘭街上一少年第39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2)第38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1)第23章 看華表第74章 蟹殼黃 (1)第31章 一張地圖第87章 略記吾師金秉英第65章 冬青樹第4章 惠安館 (3)第60章 遲開的杜鵑 (2)第25章 排隊的小演員第67章 玫 瑰 (2)第67章 玫 瑰 (2)
第31章 一張地圖第18章 後 記第44章 臺南“度小月”第66章 玫 瑰 (1)第61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1)第25章 排隊的小演員第78章 親情·友情·愛情 ——讀《濟安日記》第71章 蘿蔔乾的滋味第46章 竹第14章 蘭姨娘 (3)第57章 小紅鞋第63章 奔向光明第79章 永無止境的崇敬心情第47章 愛玉冰第83章 沈從文和他的作品第60章 遲開的杜鵑 (2)第56章 母親的秘密第94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2)第48章 新竹白粉第15章 驢打滾兒 (1)第90章 亮麗且溫柔第65章 冬青樹第70章 貧非罪第60章 遲開的杜鵑 (2)第43章 秋遊獅頭山第30章 臺上臺下第94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2)第56章 母親的秘密第26章 陳穀子爛芝麻第84章 女子弄文誠可喜第14章 蘭姨娘 (3)第67章 玫 瑰 (2)第73章 母親是好榜樣第73章 母親是好榜樣第58章 墮胎記第73章 母親是好榜樣第10章 我們看海去 (2)第12章 蘭姨娘 (1)第84章 女子弄文誠可喜第70章 貧非罪第65章 冬青樹第93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1)第69章 兩粒芝麻第50章 臺灣民俗雜輯 (1)第36章 家住書坊邊 (1)第45章 相思仔第20章 英子的鄉戀第71章 蘿蔔乾的滋味第8章 惠安館 (7)第53章 初 戀 (1)第74章 蟹殼黃 (1)第67章 玫 瑰 (2)第80章 略記梁實秋先生的幾封信第37章 家住書坊邊 (2)第61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1)第59章 遲開的杜鵑 (1)第51章 臺灣民俗雜輯 (2)第19章 英子對英子——東京小住札記第61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1)第89章 “野女孩”和“嚴肅先生”第33章 天橋上當記第8章 惠安館 (7)第31章 一張地圖第51章 臺灣民俗雜輯 (2)第76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1)第69章 兩粒芝麻第39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2)第32章 虎坊橋第52章 未了的情緣——愛情的散步第33章 天橋上當記第38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1)第23章 看華表第52章 未了的情緣——愛情的散步第20章 英子的鄉戀第58章 墮胎記第65章 冬青樹第38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1)第14章 蘭姨娘 (3)第61章 金鯉魚的百襉裙 (1)第14章 蘭姨娘 (3)第40章 友 情第26章 陳穀子爛芝麻第57章 小紅鞋第92章 遙念胡蝶第63章 奔向光明第85章 宜蘭街上一少年第39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2)第38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1)第23章 看華表第74章 蟹殼黃 (1)第31章 一張地圖第87章 略記吾師金秉英第65章 冬青樹第4章 惠安館 (3)第60章 遲開的杜鵑 (2)第25章 排隊的小演員第67章 玫 瑰 (2)第67章 玫 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