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九)

要把石亨視爲命根子的軍隊國家化,也就是等同於剝下石亨的保護殼,石某人哪裡會答應?此時沒有事成,他自然答應附署,但若真的事成,到時可就由不得丁某人來說話安排了。

“若我奉皇命……”丁一提出了一個新的說法,但他還沒有說完,楊善已經在搖頭。

這就是和聰明人說話的好處,所謂聞絃歌而知雅意,沒等丁一說完,楊善就開口道:“奉皇命,誅不臣!但武清侯百餘親衛從不離身,便是於老夫處歃血爲盟,親衛也隨時候在房外,一呼即應。武清侯更是躋身於張軏、曹吉祥之間。”

這親衛當然不是和丁一那樣皇帝親賜的殊榮,而是以別的名目存在,這個于軍中向來如此,行伍之中的潛規則。例如千百年後原本正團以上纔有勤務兵,但實際連、營便有名義上是其他職務的士兵兼着這事情。類似之事,以後便不贅述了。

看着丁一想要開口,楊善伸手止住,卻又接着說:“好吧,便是你丁容城名動天下,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如反掌,奉着皇命誅了石某——你誅得了天下軍頭麼?連迎太上覆位的石某,都說誅就誅了,其餘擁兵之人,安有寧日?若是這般輕易,任你丁容城楚霸王再世,京師二十萬團營,早將爾斫成肉醬了!”

他這是實在不過的大實話了,如若不是怕天下人心寒,在他迎回英宗之際。景帝要是能下手,早就把他和楊善弄死一百回,可以下毒。可以設伏,有着衆多法子。但景帝和那時還沒收他爲徒的于謙,卻是不敢做的。

甚至,後來得知瓦剌人要刺殺他,還得老老實實,一而再,再而三。給他派親衛。

因爲就算瓦剌人殺了丁一,景帝也不可能去跟天下人解釋說不是他下的手啊,這是會讓天下人心寒的事——危及大明統治基礎。當時本來景帝就得位不正,這樣給朱家賣命的人都殺,誰能心中有個安穩?那是在逼有造反能力的人,全都揭竿而起吧?

當然。現在就不同。一年多過去,丁一要是敢炸毛,景帝就不介意下手了。畢竟現時坐穩了位子,該打壓的,該提拔的,該安撫的,都差不多了,京師保衛戰也成了往事。太上在南宮也已漸漸不爲人注意。

英宗復辟也是一樣的,殺石亨不是不行。但至少要等這事平復下來,英宗重新把穩了權柄,到時再羅織罪名也好,尋出籍口也好,皇帝發落臣子,怎麼辦不行?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嘛。

“按楊哥這麼說,無非就是力量,刀利馬快,自然便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楊善點頭道:“然也,若是實力不濟,便是君要臣死,君不得不死。”

“如此說來,便是事成,彼時石某人……”

楊善長嘆了一聲,搖頭道:“故之,老哥哥我,不知道你弄那份綱領是爲了哪般!事成,依着那綱領,於那些赤佬有利的,他們便撿來用,於他們不利,自然沒人提起,你這不是爲他人作嫁衣裳麼?”

丁一笑了起來,卻再次問楊善:“宮中無變故,廠衛已掌握於興安手中,楊哥以爲,短期之內,三五年內,有機可乘?”楊善搖了搖頭,要是有機可乘,石亨早就和曹吉祥動手了,還商量個啥?怕功勞太多找多些人分麼?

這一年多來,石亨終於把握了團營,但景帝也漸漸得到一從大小軍頭勳貴之中許多人的認可,興安也把廠衛清理妥當了;而且還有當了二十年侍郎、士林衆望所歸的于謙,有不少軍頭就算不服景帝,便也是服於謙的。

一旦石亨無法快速迎出英宗的話,他就將要面對京師之中其他服從景帝和于謙命令的軍隊攻擊——他不可能把所有麾下的部隊都帶去攻擊皇宮,謀逆這事,大張旗鼓是找死了,廠衛又不是擺設,這種事所憑仗的也就是幾百輕兵親衛罷了。

皇城的防禦不是那麼好突破的,要不是算來推去,覺得毫無勝算,石亨安會默許丁一來充首領?事實歷史上,也是因爲景帝無法視事,宮中可謂一片混亂,石亨等人才得成功迎出英宗的。

三五年之內無機會,那麼三五年之後呢?

“五年過後,雷霆書院的學生,就不只是十四歲的少年了。”楊善聽着丁一的話,卻是明白過來,“若是安插到軍伍之中,便是小旗出身,依如晉的手段,教出來的弟子,只要在軍中呆上三兩年,到時卻也確是一股力量,糾合起來,足以與武清侯相抗。”

丁一微笑着沒有說什麼,大家都有足夠的智商,不用重重複復去解釋太多原由。

楊善說到此處,卻又話鋒一轉:“如晉,你賭性太重了。不過的確賭得過來,進不得,退也足以在士林之中,開宗立派。”他說的進不得,便是景帝會否在這七八年時間裡,容許丁一這麼幹?

也許會阻攔雷霆書院的學生進入軍中,以免讓丁一坐大;

也許會樂意看着丁一與石亨相峙。

但對丁一來說,這不重要,如果景帝出手,這數千學子,足以讓他開宗立派了。

其實丁一併沒有想得如楊善所說這麼遠。

對於丁某人而言,數千受過三年不間斷訓練的士兵,保證忠誠度的同時,全員裝配了遂發槍、拋射黃色裝藥榴彈的擲彈筒,足以在保證後勤的前提,平推碾壓十倍於已的軍隊,到時他絕對不怕石亨。

“楊哥,湖廣、廣西、廣東等地衛所,若要擇兵,可有良策?”

楊善聽着眼前一亮:“如晉要南下領兵?”不領兵,怎麼會來問他這些的事?楊善並不打算去揣摩,丁一都可以來和他探討或是事成,要如何對付石亨了,到這份上,他也不必避忌什麼,直接就問了出來。

“尚無定論,但按一所想,怕是十有八九這苦差會落到身上來。”丁一也老老實實地回答。

沒必要去繞了,遲早楊善也會知道的事情,都到這份上,想要人家跟自己攻守共盟,總也要表現出誠意才行。

楊善卻就笑了起來:“如晉便是認定,在武清侯與你之間,老哥哥我便肯定會站在你這邊?”明顯現在石亨的實力要比丁某人來說,大得多。如果楊善選擇石亨的話,那麼也許對他更有利一些。

什麼狗屁歃血爲盟,對於楊善來說,根本就不構成什麼心理阻礙。

“上陣之時,身側總是盼着,可以並肩進退的袍澤;做生意的,總是願與交易過,誠信的商賈合夥;便是上考場,總也選枝平日用慣的狼毫。”丁一站了起來,把自己與楊善面前涼了的茶水倒了,親手提起水壺,重新沖泡了一回,把茶杯置在楊善面前。

楊善點頭道:“有理,何況於,上回合夥大賺的你我?”

上回的合夥,說的便是救回英宗那一次了。

丁一笑了笑沒有說什麼,楊善取了紙筆,寫下了一些人的姓名名字,交給丁一。

“龍戰於野,其血玄黃。”這是楊善寫完長長一串姓名、官職之後,告辭而去之前,取了幾枚銅錢,隨手佔的一卦,他給丁一最後的叮囑,“如晉須知魏主失國,便是因着難以隱忍以卵擊石,我輩當視爲前車之輒纔是。”他說的是三國之後的曹魏被司馬氏篡國的事情。

而當楊善回到自己府內,石亨和曹吉祥問起何時發動?丁一又有什麼妙計的時候,楊善勸他們要耐心等待,此等事哪裡是朝夕之間可以辦得着的?然後他掏出幾枚銅錢,也是給他們佔了一卦,結果同樣是坤卦第六。

楊善便指着卦象說道:“依此卦看來,正是:龍戰於野,其血玄黃!”,同樣的話,當石亨和曹吉祥細問這到底徵兆着什麼之時,楊善卻是笑道,“何兆?不外乎商亡周興。”

只是等着衆人都離去,楊善單獨呆在房間裡時,他卻苦笑撫着那幾個銅錢:“丁如晉便沒有問此爲何兆啊!血滲於土,自然便是玄黃之色。自今日起,不知多少人的血,要爲丁如晉而淌!

他並不是一個好人,甚至原本歷史上,于謙、王文在英宗復辟之後被殺,首輔陳循被流放,這其中,未必就沒有楊善的一份功勞。而他在年輕時,也幹過告發同僚家中藏有孝孺之集,才得以脫出獄牢官復原職的事。

至於貪污什麼的,自然更是不必提了,哪裡少得了這等事?

只不過,無論于謙、王文,還是石亨、曹吉祥等等,任是顯赫一時,最後難免橫死。

唯他得以善終。

甚至他的孫子還娶了公主爲妻。

楊善是不是好人,且不必提,但無疑他是能人,而且眼光極準,能趨吉避凶的能人。

此時他正喃喃自語:“總理大臣麼?呵呵,魏武帝也曾道,平生之願便是死後碑上書:漢故徵西將軍曹候之墓!”他根本就不相信,丁一隻願當總理大臣,哪怕在按着那份綱領,把皇帝架空的前提之下,楊善也不相信。(

第102章 天子賜顏色(十四)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四)第8章 決鬥(二)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一)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四)第84章 萬事皆備(三)第56章 更有強中手(一)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七)第8章 轉進(十六)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八)第1章 督廣西(二十七)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七)第52章 工欲善其事(二)第5章 君臨(六)第9章 風*流*眼(二十二)第2章 遠航(十三)第80章 翻雲覆雨(十一)第84章 虎脫柙(六)第4章 出印度洋(九)第3章 立儲(二十)第2章 遠航(六)第102章 只待東風(六)第8章 轉進(六)第3章 爪哇(十)第5章 租界(八)第11章 威脅(一)第4章 新君(六)第2章 定埃及(八)第84章 虎脫柙(十)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九)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十一)第79章 閒遊獨木橋(九)第59章 交易(三)第3章 永鎮廣西(十七)第1章 入埃及(六)第5章 奪門(十四)第3章 心如鐵(六)第20章 江山萬里煙(十)丁一的奮鬥十三第37章 勳貴(一)第5章 忠義無雙(十五)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四)第19章 獨立顧八方(二)第3章 立儲(十一)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二)第8章 決鬥(八)第3章 永鎮廣西(十三)第5章 忠義無雙(八)第91章 萬事皆備(十)第3章 立儲(十八)第1章 督廣西(十九)第8章 決鬥(二十三)第69章 麻煩(七)丁一的奮鬥十九第2章 篳路藍縷(二十)丁一的奮鬥十五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四)第24章 江山萬里煙(十四)第3章 永鎮廣西(九)第1章 督廣西(十四)第2章 遠航(十九)第4章 憑陵雜風雨(四)第111章 血腥序幕(八)第8章 轉進(十四)第3章 爪哇(十二)第3章 立儲(二十)第3章 心如鐵(十六)第57章 工欲善其事(七)第6章 傷別離(十九)第1章 溫柔鄉(五)第77章 閒遊獨木橋(七)第99章 天子賜顏色(十一)第1章 風吹海不平(六)第6章 傷別離(二十)第1章 舊部(九)第4章 槍在肩(四)第3章 憑陵雜風雨(三)第9章 風*流*眼(九)第2章 定埃及(六)第1章 督廣西(三)第64章 工欲善其事(十四)第81章 翻雲覆雨(十二)第80章 閒遊獨木橋(二十)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十)第83章 其血玄黃(七)第8章 決鬥(二十二)第6章 萬事開頭難(六)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一)第64章 更有強中手(九)第8章 決鬥(十四)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三)第76章 贏取自由身(一)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七)第3章 飛地(六)第3章 飛地(二十)第5章 忠義無雙(十九)第83章 其血玄黃(二)第71章 閒遊獨木橋(一)第7章 風蕭蕭(一)第83章 其血玄黃(七)
第102章 天子賜顏色(十四)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四)第8章 決鬥(二)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一)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四)第84章 萬事皆備(三)第56章 更有強中手(一)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七)第8章 轉進(十六)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八)第1章 督廣西(二十七)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七)第52章 工欲善其事(二)第5章 君臨(六)第9章 風*流*眼(二十二)第2章 遠航(十三)第80章 翻雲覆雨(十一)第84章 虎脫柙(六)第4章 出印度洋(九)第3章 立儲(二十)第2章 遠航(六)第102章 只待東風(六)第8章 轉進(六)第3章 爪哇(十)第5章 租界(八)第11章 威脅(一)第4章 新君(六)第2章 定埃及(八)第84章 虎脫柙(十)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九)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十一)第79章 閒遊獨木橋(九)第59章 交易(三)第3章 永鎮廣西(十七)第1章 入埃及(六)第5章 奪門(十四)第3章 心如鐵(六)第20章 江山萬里煙(十)丁一的奮鬥十三第37章 勳貴(一)第5章 忠義無雙(十五)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四)第19章 獨立顧八方(二)第3章 立儲(十一)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二)第8章 決鬥(八)第3章 永鎮廣西(十三)第5章 忠義無雙(八)第91章 萬事皆備(十)第3章 立儲(十八)第1章 督廣西(十九)第8章 決鬥(二十三)第69章 麻煩(七)丁一的奮鬥十九第2章 篳路藍縷(二十)丁一的奮鬥十五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四)第24章 江山萬里煙(十四)第3章 永鎮廣西(九)第1章 督廣西(十四)第2章 遠航(十九)第4章 憑陵雜風雨(四)第111章 血腥序幕(八)第8章 轉進(十四)第3章 爪哇(十二)第3章 立儲(二十)第3章 心如鐵(十六)第57章 工欲善其事(七)第6章 傷別離(十九)第1章 溫柔鄉(五)第77章 閒遊獨木橋(七)第99章 天子賜顏色(十一)第1章 風吹海不平(六)第6章 傷別離(二十)第1章 舊部(九)第4章 槍在肩(四)第3章 憑陵雜風雨(三)第9章 風*流*眼(九)第2章 定埃及(六)第1章 督廣西(三)第64章 工欲善其事(十四)第81章 翻雲覆雨(十二)第80章 閒遊獨木橋(二十)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十)第83章 其血玄黃(七)第8章 決鬥(二十二)第6章 萬事開頭難(六)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一)第64章 更有強中手(九)第8章 決鬥(十四)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三)第76章 贏取自由身(一)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七)第3章 飛地(六)第3章 飛地(二十)第5章 忠義無雙(十九)第83章 其血玄黃(二)第71章 閒遊獨木橋(一)第7章 風蕭蕭(一)第83章 其血玄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