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陳圓圓

田弘遇之所以早早的進宮,就是爲了剛纔說的那件事。

爲了給自家女兒固寵,老田這回可是費盡了心思,長子田畹在姑蘇一帶鬧得事情不小,雖說也得了一個絕世美女,可老田也怕給自家這便宜姑爺帶來不小的非議。

今年上半年的時候,田弘遇偶然之間聽說周後與自家女兒嘗有不睦之事,田弘遇非常擔心女兒沉默執拗的性子會與正宮鬧翻,並因此導致皇帝生厭後使得整個田家受到波及。

在苦思良久之後,田弘遇決定打發長子田畹攜重金南下,於江南之地覓得絕色美女後送回來,然後將其養在府中幾年,最終以義女的名義再尋機送入宮中,以便幫自己女兒固寵。

田弘遇早年在揚州任千總時便以善經商而出名,田家日常的生活也是過的甚是富足。

自打女兒嫁入信王府爲側妃,並且在朱由檢登基後被封爲皇貴妃後,田家舉家遷至京師,名下的生意也由南至北延展了過來。

這幾年局勢大好之後,朱由檢對後宮的家人也是恩賞有加,讓他們參與到了四海商行的一些生意當中,加上田弘遇的經營有方,田家的財富每年也是成倍的增長着。

田弘遇當然知道田家的依仗是誰,所以他不時地打發家裡人進宮,給自家女兒送來了大量的銀錢,對此朱由檢心裡自然是清楚的很。

在這一點上,田弘遇的做法與貪財吝嗇的周奎形成了鮮明地對比。

朱由檢對豪爽慷慨的田弘遇也是印象頗佳,將其拔擢至正一品的左都督位子,田貴妃的兄長田畹也恩蔭世襲錦衣衛千戶,現在的田家雖然尚不算頂尖勳貴之家,在京師裡也是無人敢小覷的存在。

田畹奉父命南下沒過多久,便通過生意上的關係打聽到,姑蘇城外的桃花塢有一靚麗絕世的美女,常在蘇州梨園登臺,以“人麗如花,似雲出岫,鶯聲嚦嚦,六馬仰秣”而名動江左。

此女姓陳,名圓圓,出身於貨郎之家,因其母早亡,生父續絃後其爲繼母所不容,遂寄寓於其姨丈家中撫育。

而在其長至十歲左右之時,便已出落得明豔動人,爲衆多男子所傾慕,更爲鄉里婦人甚妒之。

後其姨丈因貪財將其賣與梨園之中,幾年之間憑藉着絕世的容顏與戲曲天資,在吳江一帶創下了偌大的名聲。

據聞已經有不少土豪鄉紳想斥巨資將其納入家中,其中就包括在吳江一帶頗有名望的鄒家和貢家。

在打聽清楚了這一切之後,田畹立刻動身趕往了蘇州府,在探得陳圓圓登臺之日後遂與當日來到了桃花塢。

田弘遇對於戲曲很是着迷,在搬到京師之後,家中也豢養着一個戲班以供自家人娛樂之用,從小耳濡目染之下,田畹也是對此道頗爲內行。

而當陳圓圓一登場,田畹便被其出衆的容貌所攝,待其開口吟唱後,更是爲其優美的音色和優雅的扮相所傾倒。

待聚精會神地欣賞完了陳圓圓的演出之後,田畹當衆打賞了一百兩銀子的鉅款,惹得一衆看戲的江南人氏訝異不已,紛紛着人打聽這是哪家的二世祖如此豪奢。

待到戲班的媽媽親自趕過來道謝之時,田畹則是直截了當地提出了贖買陳圓圓的要求,這也讓一旁看熱鬧地吳江人氏發出了一陣喧譁和議論聲。

戲班的老闆劉媽媽在聽到田畹的要求後也是面有難色,心下頓感爲難不已。

首先,目前戲班收入頗豐,這全賴於陳圓圓帶來的轟動效應。

來聽戲的豪商大戶每每總於劇終之時以重金賞之,每人都是出手五兩十兩的元寶,最不濟也是一兩左右的銀餜子。

單單每次的這些打賞便讓整個戲班月入豐厚,再加上入場銀、茶水糖果糕點這些消費,每場下來都讓戲班賺的盆滿鉢滿。

其次,鄒家和貢家都是在姑蘇一帶影響甚大的鄉紳世家,兩家的少主也同時看上了陳圓圓,平日每逢戲班開演,這兩人都是風雨無阻、每場必到,並且在最後都要打賞重金。

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兩人也都有鬥氣的苗頭,雖不至於當衆翻臉,但出手的賞銀已經從最初的五兩十兩,上升到後來的二十兩三十兩,一直髮展到現在的每次四五十兩。

劉媽媽在心下暗喜不已的同時,也知道陳圓圓是留不住了,鄒家和貢家哪一個都不是自己能惹得起的,一旦人家得了家中長者應允後出銀贖買,自己就得趕緊乖乖地點頭答應了。

現在只能是想辦法儘可能的拖延陳圓圓離開的時間,並且要多多打聽物色和她一般的絕世美人,到時再去買來精心養育,說不定將來又是一棵搖錢樹。

沒想到的是,除了鄒家、貢家之外,今日突然又冒出一個出手更加豪闊的主,並且直接就提出了贖買之事,這讓劉媽媽的心頭頓時有了不妙的感覺。

“這位官人,奴奴本待叫我家姑娘親身前來答謝厚賞,怎奈圓圓這幾日身子不適,今日亦是因着貢家少爺和鄒家少爺到場的緣故,這才抱病登場,總不能教兩位少爺敗興而歸纔好。這位尊客莫不是外省人氏?奴奴先好生謝過尊客厚賞,不知尊客先宿於何處?不如待幾日後圓圓病癒,奴奴專門帶她上門致謝可好?”

年紀不到三旬、外表也甚是可人的劉媽媽陪着笑臉向田畹行了個蹲禮後開口解釋道。

田畹豈能聽不出她的話中之意?

貢家與鄒家顯然也是看上了陳圓圓,並且也是她戲班惹不起的人物,但田畹賞賜太過豐厚,無奈之下劉媽媽只能隱晦地指出了此間的門道,希望田畹得知後能知難而退。

“呵呵呵呵,這位媽媽,不瞞你說,家父素喜戲曲,於弋陽腔更是愛極。某贖買你家女兒,純屬一番孝心,就是想討家父之歡心,並非貪戀美色想據爲己有,待其長大成人之後,某家自會爲其擇良人以嫁之,還請媽媽給某個面子,至於銀錢方面自是好說!”

田畹坐在座椅上打量了劉媽媽一眼後,身子往椅背上靠了靠,笑吟吟地把編造的贖買原由講了出來。

田畹離京南下之前,田弘遇特意囑咐過他,讓他不要太過高調,以免惹上不必要的麻煩後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如果將來一旦將人送進宮裡,就會被人翻了舊賬,編排一些強搶民女之類的故事,對皇帝的名聲造成不好的影響。

在看到了陳圓圓之後,田畹心中即刻有了決斷:這樣的絕世之姿送進宮中,肯定會討得皇帝的歡心,田家的將來又會多了一層保證,這種如同畫中人一般的女人絕不能落入他人之手。

正因爲心中有了決斷,田畹這才找了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想在不得罪別人的情形下將陳圓圓買走,以免留下被人詬病的把柄,要不然以他的脾氣,早就不管不顧的硬來了。

“陳姑娘乃天人之姿,素爲姑蘇梨園之臺柱,亦是吳江士紳之鐘愛,此等妙物豈可爲一家所得?這位兄臺怎可爲一己之私而奪衆人之愛?此非君子之爲也!在下觀兄臺並無市井商賈之氣,怎地行事滿是銅臭之味?”

還沒等劉媽媽作答,一名身穿寶藍色直裰、眉目清秀的青年男子緩步而來,在田畹身前不遠處站定後,負手皺眉開口指責道。

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鎮化是安居樂業的基礎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後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連第四百七十三章 難以應對的陽謀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見皇帝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報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一百六十章 請降第九十五章 城內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五百二十九章 紅夷特使聯合到訪大明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備要和別人形成代差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二百二十四章 閣臣第五百九十三章 選準目標、準備動手第五十五章 襲殺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五百九十三章 選準目標、準備動手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一百六十章 請降第八十九章 聚衆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廣和反對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七百二十章 零傷亡、報仇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賊第三十四章 送信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三百章 證據第五百一十七章 準備總攻第一百二十章 激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帶發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子監裡不是有人嗎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與天下官紳爲敵第七章 皇莊3第二百三十五章 盧象升第三百四十章 酒後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蘇伊士運河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漁利、以夷制夷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隊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帶發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鬥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給了窮書生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傳播帶來的改變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八百三十五章 爲女兒婚事發愁的皇帝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四百零五章 斬將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廠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三百九十四章 發兵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勝第二百章 客戶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贓,你能怎樣?第二百零六章 內情第十章 初見文臣第六百三十九章 這回忍了,下回呢?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駁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備要和別人形成代差
第八百七十三章 城鎮化是安居樂業的基礎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後第一百七十五章 勾連第四百七十三章 難以應對的陽謀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四百九十六章 西夷特使想拜見皇帝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望第七百二十八章 捷報第九十六章 心思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一百六十章 請降第九十五章 城內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一百四十九章 順勢第三百一十九章 逮人第五百二十九章 紅夷特使聯合到訪大明第一百二十七章 構想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備要和別人形成代差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二百二十四章 閣臣第五百九十三章 選準目標、準備動手第五十五章 襲殺第三百六十九章 激戰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五百九十三章 選準目標、準備動手第一百六十四章 遣將第六百零七章 以拿賊的名義第一百五十八章 留名第一百六十章 請降第八十九章 聚衆第五百六十四章 推廣和反對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七百二十章 零傷亡、報仇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賊第三十四章 送信第七百二十六章 畏威而不懷德的土著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七百六十四章 進軍西域、 逆賊成擒第三百章 證據第五百一十七章 準備總攻第一百二十章 激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手筆升擢、談判開始第四百六十八章 奪門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帶發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五百六十七章 國子監裡不是有人嗎第一百七十八章 移鎮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與天下官紳爲敵第七章 皇莊3第二百三十五章 盧象升第三百四十章 酒後第六百五十六章 想提前打通蘇伊士運河第五百一十四章 是戰是走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漁利、以夷制夷第二百四十四章 站隊第八百五十二章 求援第三百六十七章 革新第四百七十章 先轟擊再射擊第四百五十六章 八十日帶發效忠 表太祖十七朝人物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五百五十五章 趙小娘子的婉拒第三百一十章 獻策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四百零一章 開戰第三百四十一章 打鬥第三百三十二章 內政第一百八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給了窮書生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息傳播帶來的改變第四百三十八章 危急關頭第八百零二章 皇子的出路、朱媺娖的事業第六百七十七章 高爐鍊鋼工藝的改進第八十六章 心思第八百三十五章 爲女兒婚事發愁的皇帝第七百九十五章 海戰史上的奇蹟第五百零八章 多爾袞和多鐸第四百零五章 斬將第一百二十四章 東廠第二百九十三章 試探第二百四十七章 守土第三百九十四章 發兵第一百七十九章 安定第二百八十章 父女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一百五十章 裁撤第六百三十章 你們錦衣衛都是鄉下人嗎?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勝第二百章 客戶第六百四十二章 盧閻王第四百三十一章 白杆悍卒 白甲兇猛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四百二十五章 戰幕拉開第六百零五章 就是明着栽贓,你能怎樣?第二百零六章 內情第十章 初見文臣第六百三十九章 這回忍了,下回呢?第二百二十二章 封駁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備要和別人形成代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