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選準目標、準備動手

“卑職錦衣親軍北鎮撫司鎮撫使李烈參見學士!學士赤膽忠心、一心爲國之風範,卑職欽服不已!”

在盧象升結束了十餘天的視察、回到松江府的當天晚上,一身便裝的李烈來到盧象升下榻的鬆梅居後院,拜會了這位聞名朝野的名臣。

李烈是世襲錦衣衛出身,一直在京師任職,而盧象升從崇禎二年起便常年征戰在外,故而兩人素未謀面。

當見到眼前這位看上去瘦弱無力的中年人就是傳聞中身先士卒衝鋒陷陣的盧閻王時,李烈下意識地眨了眨眼,臉上的神情也似乎有些愕然。

本來按照兩人互不統屬的關係來講,李烈不用對盧象升鄭重行禮,只需抱拳應付一下即可,但出於對這位大忠臣由衷的敬佩,李烈還是行了作揖唱名的大禮。

“李鎮撫使且坐,不知本官巡視地方這十餘日間,親軍可有所獲?”

盧象升安然端坐受了李烈的大禮,隨後他擺手示意李烈就坐接口問道,一名家將端上茶水退到門外侍立一旁。

出於文臣對廠衛的天然反感,盧象升並未表現出想與李烈這位親軍實權人物親近之意,而是在李烈就坐之後開口直奔主題。

“好教學士得知,自學士去往別處之後,卑職安排人手全力偵緝,最終圈出數名嫌疑極大者。目下雖無確鑿證據證明其便是主使者,但只要施以其他手段,定能順藤摸瓜揪出真兇,還罹難者一個公道!”

對於盧象升生受了自己的大禮,李烈心中並未介意,反而認爲這是理所應當。如果盧象升刻意表現出平易近人,抑或是想主動與自己交好的姿態,李烈反倒是會輕視與他。

廠衛中人雖然大多讀書甚少,但這些人最崇拜的卻是歷朝歷代那些忠臣義士,東廠大堂內懸掛的便是岳飛嶽武穆的大幅畫像,而盧象升歷年來的行舉,在廠衛中已經博得了大明岳飛的美譽,成爲了絕大部分廠衛將校心目中的大英雄。

“親軍欲用何手段?本官先前曾數次向聖上建言,請求聖上力禁廠衛無故動用刑訊手段,以防良善酷刑之下屈打成招。

目下雖不知聖上有無專門就此下過諭旨,但此次南下松江府,本官忝爲欽差,自是不允有此惡行生髮眼前。

若是李鎮撫使所言之手段包括此等行舉,那本官絕不會應允!”

聽到李烈說起手段這個字眼,盧象升雙眉一皺,面上的神情頓時變得不悅起來。

有感於廠衛權勢越來越大。並且漸有凌駕於朝廷之上的趨勢,盧象升曾經連續向朱由檢建言,列舉大明百餘年來權閹之禍,懇請朱由檢務必採取措施節制廠衛,以防出現宦官誤國的狀況。

“回大學士,您可能是對親軍有所誤會。我等雖說掌偵緝天下不法之權,但親軍本身也是有一定之規,並不會濫權禍亂天下,那樣既會有傷天家名聲,也會給自家埋下禍患。

卑職數日來研判各種消息,最終確定了嫌疑之人,於是便前來拜訪學士,只是想給學士通報一番,隨後便是例常公務了。

至於學士所言之良善嗎,呵呵,在親軍眼中,彼輩藐視天家日久,心目當中早無大明,日常行舉皆以私利爲首。

對於此等人來講,他們可以肆意巧取豪奪、任意妄爲、魚肉鄉間,但是對他人卻擺出一副道貌岸然正人君子之做派。不管是天家還是朝廷,只要稍微觸及其利益所在,彼輩便會借民意洶洶之名要挾朝廷,甚至不惜殺官抗法,所爲無非就是保其永享富貴榮華!

對於這等無視大明之輩,只有施以強硬,方能使其知曉,天家之威不容絲毫侵犯!此亦是我親軍最根本之職責所在!”

李烈雖然敬重盧象升的人品,但這不代表他會聽從盧象升的吩咐。

在親軍上下的心目中,天家纔是他們的根本,他人只要敢於對抗皇室,那全都是該死之輩。

在前端時間樑琦貪贓枉法一案爆發後,朱由檢也覺察到了錦衣衛內部有人私心過重,行事時漸有不把皇家放在首位的趨勢,於是便接着這個機會在錦衣衛中展開了一場大清洗,以此警告親軍將校,不得以公權攬私利。

經過新任都指使李若鏈的大力整風,再加上朱由檢加強了南鎮撫司的權利,嚴令北鎮撫司不得以有疑爲名濫施酷刑,必須在有確鑿的證據下才可以動手拿人。

經過這次整頓之後,錦衣衛各種軍紀也被執行的更爲嚴格,加上皇帝的最新指示,在這節骨眼上誰也不敢再如從前一樣任意行事,所以這也是李烈到現在爲止沒有下令動手抓人的原因。

要不然擱在以前的話,只要被廠衛懷疑上的人,不管有無證據,先抓起來再說,各種刑具一擺弄,就算鐵打的漢子也撐不住,到時候讓你說什麼你就得說什麼。

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嘉靖年間兵部武庫司員外郎楊繼盛那種鐵骨。

當年楊繼盛因爲上本彈劾當朝首輔嚴嵩,並且隱諷嘉靖皇帝,結果被錦衣衛逮入詔獄後遭受了酷刑。楊繼盛下肢被打爛,自己摔碎了喝水用的粗瓷碗,拿着碎瓷片親手把似斷還連的部位割斷,令詔獄的獄卒既驚又佩,最後奏報上司請了郎中進獄中爲其療傷。

李烈的一番言辭讓盧象升默然不語。

其實從內心來講,盧象升對江南官紳集團並無好感,尤其是剛纔聽到松江府諸官可能事涉襲官一案後,這種惡感更是進一步加深。

“既然如此,本官也無話可說,但本官希望此案勿要牽連過多,更不要傷及無辜。但若有證據證明有人事涉其中,那不管其身居何職,全部都要依法懲治!”

盧象升沉默半晌後緩緩開口說道。

“請學士寬心,親軍絕不枉縱一名反賊,也絕不冤枉一名良善,學士只需安心在此靜候,不過數日,此案便會水落石出!”

第四百零五章 斬將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鋒第五十章 殘暴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六百三十九章 這回忍了,下回呢?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盤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賺錢幹一件大事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後、向日本移民第二百二十七章 議定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問題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一百二十九章 陳倉第八百八十七章 豐收的喜悅、競價第十八章 容情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賊第六章 皇莊2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烏拉、極有可能的大清內訌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六十三章 錦衣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擊、斃殺敵酋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第四百七十四章 孫白谷怒斥祖都督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財養大明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機帶帶我第十四章 大生產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給了窮書生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艦隊的第一次備戰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十章 初見文臣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軍抵達馬尼拉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後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檢的底線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門講究的是與衆不同第七十四章 後事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八百九十章 獲利豐厚的農戶們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第十九章 孫傳庭第八百四十五章 聖源乳業的模式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一百三十六章 謀劃第八百三十八章 無奈的加徵、錢姓少年的背景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五百五十八章 凱旋、郊迎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體系的建立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二百章 客戶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對大明發展的特殊貢獻第二百四十八章 條陳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嚴打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國能第二百二十四章 閣臣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備要和別人形成代差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戰第三百三十一章 會商第八百一十四章 誘敵出擊、斷其後路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問出處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給揍了再說。第六十九章 發展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擾第四百二十一章 錢莊銀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備無患
第四百零五章 斬將第一百零三章 心機第一百九十五章 自盡第六百三十三章 臨死也要帶着別人陪葬第八百一十二章 倒幕先鋒第五十章 殘暴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因第六百三十九章 這回忍了,下回呢?第八百六十八章 如意算盤第八百二十五章 多賺錢幹一件大事第七百八十一章 登山偶遇第八百六十九章 風波平息 公主的婚事第五百九十五章 證據在手、開始抄家第八百七十八章 善後、向日本移民第二百二十七章 議定第八十五章 請託第六百章 八旗丁口如何安置的問題第八百八十章 想挑起世界大戰的皇帝第七百九十章 大明新藩屬國條例第一百二十九章 陳倉第八百八十七章 豐收的喜悅、競價第十八章 容情第三百九十章 分歧第五百一十二章 有些失望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逛街遇賊第六章 皇莊2第一百七十章 包抄第二百七十三章 束手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擊2第六百零一章 聖上,這事得找塊擋箭牌第六百八十五章 穆丹烏拉、極有可能的大清內訌第三百六十六章 情弊第六十三章 錦衣第七十五章 赴援第七百二十二章 伏擊、斃殺敵酋第六百七十八章 財富再分配是朝廷的重要職責和使命第八百四十一章 尋找合適的發展模式第四百七十四章 孫白谷怒斥祖都督第八百零六章 以天下財養大明第七百七十九章 老司機帶帶我第十四章 大生產第三百八十七章 狹路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六百章 富家小姐嫁給了窮書生第七百一十四章 北海艦隊的第一次備戰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八百二十八章 病重第十章 初見文臣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五百五十一章 恢復大唐安西四鎮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明海軍抵達馬尼拉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四百七十二章 善後第五百七十一章 朱由檢的底線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二百五十九章 哨探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五百八十八章 豪門講究的是與衆不同第七十四章 後事第二百九十八章 打探第八百九十章 獲利豐厚的農戶們第六百七十章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解剖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第十九章 孫傳庭第八百四十五章 聖源乳業的模式第二百八十五章 官船第一百三十六章 謀劃第八百三十八章 無奈的加徵、錢姓少年的背景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五百五十八章 凱旋、郊迎第八百七十五章 新體系的建立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鎮撫司的手段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二百章 客戶第八百二十章 四海商行對大明發展的特殊貢獻第二百四十八章 條陳第七百零五章 南涯行省、嚴打第五百零六章 建言與爭議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國能第二百二十四章 閣臣第七百零四章 大明的武備要和別人形成代差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四十一章 大戰5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戰第三百三十一章 會商第八百一十四章 誘敵出擊、斷其後路第八百七十章 人才不問出處第二百三十八章 驚變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六百九十三章 你想打我?我想把你給揍了再說。第六十九章 發展第二百五十四章 困擾第四百二十一章 錢莊銀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二百五十六章 戰前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備無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