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這回忍了,下回呢?

面對唐世濟的說法,王鐸手捋鬍鬚笑着搖頭否定道。

“覺思兄此言何講?我倒是覺得唐雲出之言頗爲有理。

這盧建鬥確是於爲官之道頗有不是之處,但要是示之以強硬,怕會是更難善了。

盧建鬥自崇禎二年於大名知府任上自組天雄軍剿賊始,每每臨陣必是身先士卒,以文臣之姿行猛將之事,盧閻王這稱號可不是憑空得來的。

其見慣戰陣上之屍山血海,我等能有何策令其懼怕?”

這次接話的是原南京兵部左侍郎謝啓光。

在座諸人中以他的年紀最長,中試也最早,今年已有六十二歲,平時也是處處以前輩之舉,雖是性格並不討喜,但因爲資歷深厚,人脈甚廣的緣故,這次也被推舉爲主事者之一。

“我也以爲謝老之言甚是有理,對於盧建鬥最好是智取,不能示之以強。

昨日間蘇州府傳來消息,松江府謀逆案諸藩呂某一家百十口人被押解之蘇州府,並於鬧市區全部斬首。

此後,蘇州府憑藉此駭人聽聞之慘案,強行逼迫府內士紳大戶於書文之上簽字畫押,並於蘇州府全境開始推行士紳一體納糧之策,我估計,此消息若是在南京府傳開後,怕是會引發一衆士紳人心惶惶,於我等所謀之事極爲不利啊!”

原南京刑部右侍郎潘世良捋須皺眉長嘆一聲,書房內的氣氛瞬間變得凝重起來,幾人同時陷入了沉默之中。

自家人知自家事,潘世良這番言語並非杞人憂天,在座諸人心裡都清楚的很,也就是這個消息還沒有被更多的士紳大戶所知曉,否則的話很多人會被血淋淋的事實嚇住,然後在官府的威逼之下順從了朝廷的新政。

“以我所見,此事須得當機立斷方可!

非常之時須行非常之事!若是任由此事發展下去,結果便如潘部堂所言,我等此前種種謀劃盡皆化爲烏有!”

王鐸的慨然之聲打破了室內的沉寂,其餘幾人紛紛把目光聚焦到了這位祭酒的臉上。

“我適才所言之強,其實便有此意!

盧建鬥此次卻是有些疏忽了!

其雖是奉命而來,而所帶隨扈不過數十人,而南京總兵府也僅是派遣數十人護衛其周全,其防衛可謂是極爲薄弱,此正是我等行大事之機也!”

王鐸猛地站起身來是,掃視着在座諸人,神態激昂地把自己的意思講了出來,面上也是一片決然之色。

“覺思兄之意,莫非是。。。。!?”

唐世濟用滿是驚駭的目光看向這位溫文儒雅的祭酒,心中已是掀起了一片驚濤駭浪。

“然也!

只要策略得當、籌劃完備,我等完全可以將盧建鬥擊殺於官驛之內,巡撫、知府也同在此範圍之內!

如此行事之後,南京一地頓成羣龍無首之況,朝廷就算得到消息,至少也在十日之後,而要拿出相應之對策,那就需更長時日。

在此期間,只要我等廣泛聯絡,於江南各地掀起大規模之民亂,只要漕運斷絕時日一長,京師說不定也會陷入亂象之中,惡果呈現之後,此項惡政必然夭折!此便是示之以強!”

王鐸趁熱打鐵,將自己的策略全盤拋出,直把屋內諸人驚得目瞪口呆。

“覺思,這。。。這是形同造反啊!一旦事情敗露,你我皆死無葬身之地啊!此事還須再好生琢磨一番纔好!”

潘世良驚愣半晌,隨後還是頻頻搖頭反對道。

“這姓王的妄爲一介大儒,沒想到手段如此狠辣!此等魚死網破之舉後果實在難說啊!”

潘世良越想越不對,在表達了自己的反對之意後,還是不住地捋須搖頭。

“覺思,這南京城內可是屯有三千精兵,那個總兵張遠也是從關外得勝回來的,我南兵向來孱弱,如何是此等悍卒之敵啊!”

謝啓光倒是不像潘世良那樣考慮到失敗後的慘狀,而是舉出了王鐸這項策略中最大的障礙。

“謝老之言甚是,不僅是南京城內的三千官軍,別忘了城內還有數百名錦衣校尉,我等如此邀集倒是無所謂,但若是聯絡人手、準備武備,人多嘴雜之下,很可能就會被其偵知行蹤,到時還未成事便先已敗露,此策卻是有失妥當!”

“諸位,城內朱由精兵不假,但我等又非要攻打軍營語氣火拼,就算精兵又如何?

諸位可是忘了,官軍紮營之地在南京城北之雞籠山,距盧建鬥所住官驛有二十餘里,只要我等聚齊人手,與夜間突襲官驛與巡撫、知府衙門,片刻之間便可將其攻破,之後所有人員全部隱匿起來,黑夜之間,官軍如何覺察城內有異?

至於廠衛,區區數百人,扎於鬧市之中,只要調派人手,與黑夜之中將其衛所周邊街巷堵死,以火器遠拒之,在這狹窄之街巷中,他如何突破障礙馳援官驛?

此事若不想爲其偵知,就要講究一個速字!

速戰速決!

從聯絡人手到發起突襲,須於兩日之內完成!廠衛再是精幹,也絕無可能反應過來!

還是那句話,只要策劃部署得當,此事可成矣!

擊殺盧建鬥這等重臣,足可使江南陷於動盪之中,新政便可廢止,江南士紳之錢糧便不會爲其所強搶,這江南便還是我等之江南!別人休想火中取栗!

諸位,若是不行此非常手段,那我輩便爲魚肉,只等任人宰割而已!

何去何從,全在一念之間!”

在場諸人聽着王鐸極具煽動性的話語,內心也是陷入煎熬之中。

“我以爲覺思之策可行!

我輩世居江南,不能容忍此等殘民之政橫行!

豈不知,今日你讓他半分,明日他便會得寸進尺!

諸位想過沒有,以後北京朝廷再行祭出於我有害之策,到時我等該如何自處?任由其步步蠶食,直至無我等立足之地纔好?”

第八百四十五章 聖源乳業的模式第三百零五章 平亂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後事第十二章 李邦華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十四章 大生產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七十章 商路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軍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請您上路吧!第三十章 預謀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鐵炮與大明火銃誰更強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四百零五章 斬將第四百零六章 列陣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七百一十六章 錯估形勢第八百章 太子聽政、安撫鄭芝龍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七百四十六章 準備就緒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殺事件的真正凶手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七百五十九章 財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傾斜第三十一章 商議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找和培養盟友第五百一十七章 準備總攻第六百三十二章 錦衣衛彈得琵琶不是你認知中的琵琶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七百四十章 選妃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陸是必佔之地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漁利、以夷制夷第四十四章 孫承宗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備無患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路之憂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八百四十章 稅賦分家、皇帝大氣魄第五百七十三章 對自己人下手要狠一點第二百四十五章 坦蕩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壓境下,沒忘了分化鄭家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機第三百二十六章 應對第一百六十八章 邊鎮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六十章 追擊2第一百三十六章 謀劃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四百零六章 列陣第六百九十二章 恩賞、佈防圖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四百三十五章 飛蛾與果決第二百一十八章 弒父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四百二十七章 潰敗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豬吃虎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九章 皇莊5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滅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勢後的策略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輔之子第七章 皇莊3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三章 改變戰略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蘭人想找大明做幫手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馬骨第三十七章 大戰1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處之道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
第八百四十五章 聖源乳業的模式第三百零五章 平亂第七百四十三章 升賞、後事安排第二百四十六章 出關第一百五十七章 身後事第十二章 李邦華第四十八章 巡視第十四章 大生產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下良心第二百三十一章 登島第六百六十二章 世家公子和海盜之間的關係第七十章 商路第四百六十九章 城中清軍第八百四十二章 新概念、新思路第四十三章 看望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三百六十一章 新年第六百六十一章 西苑野趣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七百七十三章 公公,請您上路吧!第三十章 預謀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八百一十一章 日本鐵炮與大明火銃誰更強第五百一十五章 趙武的猜測第六百一十四章 乾股與分紅第八百四十七章 長公主殿下召見第四百零五章 斬將第四百零六章 列陣第七百四十五章 有情人終未成眷屬第七百一十六章 錯估形勢第八百章 太子聽政、安撫鄭芝龍第六百八十三章 劃時代的醫療器械第六百八十六章 兩個漢奸奴才教導新主子第七百四十六章 準備就緒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殺事件的真正凶手第六百一十六章 朝廷沒錢養老?士紳們有啊!第七十七章 陳奇瑜第五百六十六章 欽差人選、補充官吏數額第八百八十四章 孫克敵的執政之路第二百八十一章 準備第七百五十九章 財富再分配要向弱小者傾斜第三十一章 商議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找和培養盟友第五百一十七章 準備總攻第六百三十二章 錦衣衛彈得琵琶不是你認知中的琵琶第四十七章 收留第五百六十三章 農業不僅僅是種田第四百五十七章 登陸遼東第七百四十章 選妃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十三章 誠意伯第三百零七章 避害第三百七十五章 求助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陸是必佔之地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收漁利、以夷制夷第四十四章 孫承宗第八百八十一章 提前着手、有備無患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路之憂第二十一章 密旨第八百四十章 稅賦分家、皇帝大氣魄第五百七十三章 對自己人下手要狠一點第二百四十五章 坦蕩第八百五十九章 大兵壓境下,沒忘了分化鄭家第二百四十九章 方略第一百五十三章 危機第三百二十六章 應對第一百六十八章 邊鎮第八百五十五章 向大明求援第六十章 追擊2第一百三十六章 謀劃第六百二十八章 勳貴們的猜測和打算第四百零六章 列陣第六百九十二章 恩賞、佈防圖第三百六十六章 地雷第一百九十三章 周王第四百三十五章 飛蛾與果決第二百一十八章 弒父第五百五十二章 佈防漕運,建立海軍第四百二十七章 潰敗第八百八十九章 扮豬吃虎第七百三十章 雖遠必誅不止是口號第七百八十八章 科技成果是水到渠成第九章 皇莊5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滅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守易勢後的策略第八百八十三章 首輔之子第七章 皇莊3第八百二十六章 皇帝是個理想主義者第一百六十九章 懷柔第三章 改變戰略第七百七十八章 荷蘭人想找大明做幫手第五百零四章 千金市馬骨第三十七章 大戰1第五百九十七章 宗藩問題到了解決的時候第四百六十二章 君臣相處之道第五十七章 破敵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