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八章 大敗虧輸

在平戶藩鐵炮隊率先打響第五輪的同時,田川昱皇眼見己方得勢,當即下令長槍手發起進攻。

平戶藩長前排長槍手所用正是大明制式長槍,槍身及槍頭都比日本傳統長槍要長出一截,俗話說一寸長一寸強,尤其是聯軍左翼,剛被平戶藩弓手肆虐完畢,長槍兵膽氣具喪,而平戶藩這邊則是士氣大振,兩相比較下,聯軍長槍手已是畏敵如虎。

在與平戶藩長槍方陣接戰後,所遇境況與前面數戰一般無二:長槍夠不着對方,只能眼睜睜看着對方雪亮的槍尖刺來,而緊密的陣型下,想躲閃都無法騰挪,最後在恐懼和絕望中被長槍刺中倒地。

聯軍左翼在剛纔平戶藩弓手拋射下僥倖未被射中的數百名長槍手,僅僅支撐了數十息時間,便被平戶藩長槍手殺傷過半,剩餘之人不顧後陣督戰隊長刀劈砍,轉身棄槍四散而逃,將正從後面趕來的藤牌手陣型衝的七零八落。

平戶藩長槍方陣首領指揮手下繼續穩步前壓,遠處觀望的田川昱皇看到聯軍鐵炮手遭受打擊後陣型已亂,而負責遮蔽他們的長槍手也是敗陣而逃,於是便下令刀盾手衝鋒。

五百名個子矮小的刀盾手一手持盾,一手拿着倭刀,飛速向前急竄,在十息之內便衝到聯軍鐵炮手眼前,儘管斷斷續續有鐵炮擊發成功,幾十名刀盾手慘叫撲倒,但大多數刀盾手還是悍不畏死的撲了上去。

鐵炮手一旦被敵近身肉搏,結果自然是災難性的,不到片刻工夫,鐵炮手在長刀的劈砍下便死傷近兩百人,加上前面中彈的,聯軍第二排一千名鐵炮手已是傷亡過半。

福岡日隆在護衛們拼死掩護下僥倖逃了出去,剩餘的鐵炮手扔掉手中鐵炮開始奔逃,隨即這種行爲引發了聯軍全線崩潰,而平戶藩軍隊則是在田川昱皇指揮下趁機全線壓上,頌平一郎眼見得敗局已定,無奈之下只能丟下大軍及運送輜重的農民,帶着一干隨從護衛落荒而逃,福岡日隆等人帶着護衛緊隨其後。

頌平一郎快馬加鞭,足足跑出去十里地時才停了下來,等到幾名藩主、譜代大名相繼趕來,坐在一棵大樹下的頌平一郎已是脫去上身衣衫,準備切腹自盡、以死謝罪。

率領數量遠超對方的大軍前來討伐,沒想到半個時辰便被打的大敗虧輸,作爲德川家光極爲信任的將領,頌平一郎覺着是在無顏見到大將軍閣下了。

“頌平君!這場戰鬥還沒有結束!等我們收攏殘兵,回到福岡藩之後,再以幕府之名命令其他大名派出武士,待一切準備妥當後,我們再回來報此大仇!”

見此情景,與頌平一郎有舊的福岡日隆趕忙出言制止了這位若年寄的行爲。

今天之所以大敗,最根本原因就在於,衆人都太過輕敵,對平戶藩真實實力所知甚少,根本不清楚對方竟然擁有如此超強武力,大意之下才吃了如此大的敗仗。

就剛纔的局勢,別說主將是頌平一郎,就算換了幕府大將軍親自指揮,結局也好不到那裡去。

“福岡君言之有理!若年寄大人還是不要魯莽行事!這裡發生的一切,還需要若年寄大人親自稟報給大將軍纔好!”

延崗長政也是在一旁勸道。

“若年寄大人!我認爲我們還是先撤回到福岡藩爲好,至於下令徵召其他外樣大名的武士一事,我覺得還要謹慎一些!

松潘反賊勝了這一仗,應該不會就此罷休,他們肯定會對最近的福岡藩發起進攻,要是福岡藩被攻陷,那接下來就會輪到其他人!

我們應該抓緊時間趕回福岡藩,之後徵集剩餘兵力展開防禦!

若年寄大人則是要馬上趕回去,向大將軍稟報此事,並請求大將軍派遣精銳前來剿殺反賊!”

一臉灰暗神情的熊本氏家主熊本正三建議道。

這次熊本氏出動了一千五百人蔘與討伐,其中鐵炮手就有五百人,照剛纔的態勢來看,這五百名鐵炮手能生還者十不存一,這可是熊本氏最大的依仗,留在藩國的武士只有四百人,要是平戶藩乘勝追擊,一直攆到家門口的話,熊本氏可是絕難抵擋的住。

因爲他的藩國緊鄰福岡藩,所以熊本正三建議趕緊撤回去再說,要是事態緊急,他就會帶着家人財產去福岡藩,與福岡日隆合兵一處,共同抵禦平戶藩接下來的攻勢。

本來就不是真正想自盡的頌平一郎,假裝勉強接受衆人勸說後,穿好衣裳,又與衆人簡單商議一番後,留下數人在此收留逃兵,然後與幾位大名上馬向福岡藩奔去。

兩天後,還沒等進入到福岡藩領地,頌平一郎他們便收到了一個更加糟糕的消息:就在他們率大軍前去征討平戶藩的第三天,與福岡藩相鄰的外樣大名池田氏軍隊對福岡藩發動突襲。

由於軍隊主力均已被徵調,福岡藩用於守衛的軍隊人數不過數百人,而池田藩則是精銳盡出,有心算無心,再加上兵力太過懸殊之故,福岡藩首府福岡城在不到一個時辰內便被攻陷,包括藩主在內的福岡藩數名重要人物的家產全部被抄,家眷子弟都被俘獲並且生死不知,現在池田氏軍隊正在沿着大路向西而來,看情形應該是打算去抄聯軍後路來的。

聞聽消息後,衆人都是驚恐無比,福岡日隆臉上已經失去了血色,延崗長政、熊本正三等人的面色也好不到哪去。

既然福岡藩遭此大劫,那其餘大名的領地也是難保平安。

果不其然,就在衆人束手無策之際,壞消息陸續傳來:熊本、延崗等藩國也被數家外樣大名攻入,各人積攢多年的家產全都化爲烏有,在考慮到這些外樣大名肯定不會就此罷休、形勢已是萬分危急的情況下,頌平一郎等人在緊急商議過後,決定繞道島津藩,然後尋機儘快返回名古屋,將此間發生的一切稟告德川家光。

數日之後,在看到倒幕計劃第一步已經順利實施的情形下,鄭七在留下幾名可以隨時與大明保持聯絡的隨從後,離開長崎返回京城覆命。

第六百五十一章 關鍵技術絕對不能外泄第九十章 平息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四百九十四章 聖駕親臨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找和培養盟友第七百六十九章 減稅、太子游學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宮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三十四章 送信第四十四章 孫承宗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二百九十章 宴會第三百零九章 遠慮 (求訂閱收藏)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找和培養盟友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宮裡的一把火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設第三十四章 送信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滅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議和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第五百三十章 愛挑事的大佛郎機人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戰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六十九章 發展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擴大內需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四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七十六章 行軍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展是讓最廣大者受益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四百二十一章 錢莊銀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備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養人才地朱慈烺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間之奇女子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到大明就得守規矩!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八百六十四章 裝備懸殊之戰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八百四十五章 聖源乳業的模式第八百三十章 體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變第一百二十九章 陳倉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陸是必佔之地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賊首血肉祭奠甲申之變第三百五十四章 緩圖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四百零六章 列陣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宮裡的一把火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聾眼瞎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別擔心,銀子馬上就有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殺事件的真正凶手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與天下官紳爲敵第四百五十九章 誅心之言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財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養濟第二百九十章 宴會第一百三十章 淮鹽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勝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興第三百五十二章 請封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爾的新生活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來嗎?第四百八十九章 誰強跟誰混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擊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還是文武並重?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賊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二百一十章 廢除第八百零八章 衝突與應對
第六百五十一章 關鍵技術絕對不能外泄第九十章 平息第五百一十一章 各有算計第四百九十四章 聖駕親臨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找和培養盟友第七百六十九章 減稅、太子游學第三百七十一章 承乾宮第七百四十四章 輿論的重要性第七百九十七章 直擊老巢、簽署不平等條約。第七百二十九章 大明公民身份證第三十四章 送信第四十四章 孫承宗第六百二十二章 女大不由娘第二百九十章 宴會第三百零九章 遠慮 (求訂閱收藏)第二百七十九章 後宮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找和培養盟友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宮裡的一把火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八百八十六章 長遠規劃第六百二十章 父女反目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設第三十四章 送信第三百一十一章 急症第一百六十六章 剿滅第四百六十章 遣使議和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身板甲的小曹將軍第五百三十章 愛挑事的大佛郎機人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三百四十八章 司農寺第二百六十二章 近戰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六十九章 發展第二百二十章 憂慮第八百三十三章 取消宵禁、擴大內需第五百六十八章 朱由檢斷案第三百八十六章 準備第四百一十二章 對峙第七十六章 行軍第七百七十一章 前世故人來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八百五十四章 瓦解第八百一十九章 發展是讓最廣大者受益第七百零六章 代差型武器誕生第四百二十一章 錢莊銀票的目的和作用第三百三十六章 武備第七百零三章 想培養人才地朱慈烺第八百四十八章 世間之奇女子第五百三十二章 來到大明就得守規矩!第七百三十三章 打造東南亞基地第八百六十四章 裝備懸殊之戰第八百九十一章 未來閣臣第八百四十五章 聖源乳業的模式第八百三十章 體仁病故、吏治的根本性改變第一百二十九章 陳倉第八百九十二章 北美大陸是必佔之地第七百五十四章 以賊首血肉祭奠甲申之變第三百五十四章 緩圖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海酒業推出的新酒第五十三章 援軍第二百七十一章 迎敵第四百零六章 列陣第五百二十五章 皇宮裡的一把火第一百一十二章 謀劃第五百七十二章 天家耳聾眼瞎第五百九十六章 侯卿別擔心,銀子馬上就有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殺事件的真正凶手第五百七十五章 皇帝打算與天下官紳爲敵第四百五十九章 誅心之言第八百零七章 攻入交趾第七百五十七章 藩屬國的造血作用第六百二十五章 嘉定伯府破財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養濟第二百九十章 宴會第一百三十章 淮鹽第四百三十二章 措手不及第七百一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二百一十二章 瑣事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政的第一次成果第八百零五章 來大明見世面的藩屬國貴賓第三百八十八章 勇者勝第五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高興第三百五十二章 請封第八百二十一章 民生工程第七百六十章 笛卡爾的新生活第三十六章 朝會第三百二十章 示威第五百一十章 一切可以重來嗎?第四百八十九章 誰強跟誰混第二百八十八章 佈網第二百六十一章 炮擊第八百六十章 以文制武還是文武並重?第六百一十三章 分贓大會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賊第六百四十八章 被同化的危險、必須警醒第一百四十一章 番薯第三百五十一章 提刑分司第二百零五章 逃荒第二百一十章 廢除第八百零八章 衝突與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