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8 登陸

bookmark

“兄弟們,坐好了!”在鴨綠江的西岸,一膄膄運輸船停靠在岸邊,一名船長笑着對登陸地東江軍將士說着話,而後下令開船。

他們每個人的神情都很輕鬆,一點都沒有要登陸到對岸去打仗的嚴肅。其實不止是他們,還有岸邊等待上船的將士,還有江面上等待靠岸的運輸船,全都是輕鬆,次序也由此井然。

之所以如此輕鬆,除了遼東收復的大捷鼓舞之外,在這鴨綠江面上,明軍水師稱霸,其實,對岸的滿清餘孽壓根就沒有船,就只能在新義州城頭上,遠遠地看着鴨綠江這邊的熱鬧。

一膄膄的運輸船,並沒有戰船的掩護,離開新義州所在的岸邊遠一些,選擇合適的地點便靠岸登陸。就在第一個明軍將士踏上鴨綠江的東岸時,新義州城內火起,滿清餘孽放火燒城,而後倉皇往東逃走。

見到這種情況,登上岸的明軍將士,肯定是沒法追趕的,就不由得大聲抱怨道:“他奶奶的,這些滿清不是號稱野戰無敵麼,不是自稱什麼大清勇士的麼?怎麼回事,就這樣夾着尾巴跑了,這算什麼勇士?”

緊接着上岸的明軍將士中,也有人扼腕嘆息,回望鴨綠江的對岸,看着帥旗所在嘀咕道:“總督大人也不知道怎麼想的,明明可以把新義州的滿清截住的,結果就這樣大張旗鼓地過來,不嚇跑了他們纔怪了!”

他這話說完,沒人敢附和,倒是有人笑着提出了另外的說法道:“呵呵,我怎麼感覺,這樣耀武揚威,嚇得那些滿清餘孽聞風而逃的感覺,也很不錯啊!”

而後面登陸上來的一名總旗,聽到他們的說話,就對前面抱怨的那人訓斥道:“總督大人的想法,你能猜到就怪了!好好幹好你的份內事,回頭看我們怎麼在總督大人的麾下滅了這些滿清餘孽!”

對於老領導,盧象升的威望在東江軍中是毋庸置疑的。因此,這個將士也只是隨口一說,被上官訓斥,連忙賠笑。

“走了,走了,救火去!”總旗大聲嚷着,也不等後續軍隊集結了,便喊着走了。如今的東江軍,他們對滿清的心理優勢,已經是如以前滿清對東江軍的心理優勢。

此時,在西岸的盧象升,通過望遠鏡也已經看到了這一幕,便對身邊已經升任爲錦衣衛百戶的魏木蘭吩咐道:“稟告皇上,就說我軍開始渡江,對岸的滿清餘孽未敢交戰,已放火逃走!”

聽到這話,魏木蘭立刻答應一聲,便進入聊天羣去稟告了。

而盧象升也沒有乾等,轉頭看向身邊另外一個年輕人說道:“曹總兵,接下來該要你的新軍過江了!”

這個曹總兵,不是曹文詔,而是曹變蛟。如今的他,已經實現了當年的夢想,和吳三桂又是同一個級別了。甚至可以說,其實已經輪到吳三桂羨慕他了。畢竟雖然同爲一方總兵,可曹變蛟手中的是大明最能打的軍隊,幾乎等同於皇帝親軍,這遠不是大同總兵的軍隊可比。

曹變蛟聽到盧總督的吩咐,便帶着微笑,輕鬆地答應一聲道:“這種仗,打得實在讓人提不起勁,要是來場硬仗就好了!”

年輕人,熱血衝動,渴望着拋頭顱灑熱血。他這麼順口一說,卻沒想到,引來了盧象升嚴地臉,就聽他教訓道:“你如今已是一方總兵,豈能有如此想法?上兵伐謀,不戰而屈人之兵是爲上策,次之,則是用實力碾壓敵人,最要不得的,就是硬仗、險仗……”

曹變蛟聽得心中暗自後悔,自己隨後一說,又不會真得這樣做,沒想到引來了總督大人的苦口婆心,自己這嘴也真是賤!

於是,他立刻態度誠懇地認罪。

其實,盧象升是能理解曹變蛟剛纔所說的話,畢竟他也年輕過。而且他和曹變蛟相處時間也算久了,也瞭解曹變蛟的能力,更知道新軍的構成,還有各級監軍在,也由不得曹變蛟胡來。但年紀大點了,似乎就有點嘮叨了,就幾句話的事情,說他一說,也不費多少工夫。

他這麼想着,邊上站着的監軍監掌印太監馮德華,看着吃扁的曹變蛟,在那微笑着。等到朝鮮戰事結束,新軍就會調回京師,那個時候,自己就能去監軍監正式就職,沒想到啊,自己也是掌印太監了!

馮德華正在感慨着想着時,忽然就看到魏木蘭回過神來,臉色有點嚴肅地對盧象升說道:“陛下有旨,說這邊給朝鮮滿清餘孽的壓力輕了點,這讓多爾袞還存在幻想。因此,陛下決定,新軍從海路出發,給多爾袞多加一些壓力……”

聽着魏木蘭把皇上的旨意一一說出來,盧象升忽然心中有個疑問。畢竟這邊給滿清餘孽的壓力,也是經過皇上審覈過的,如今卻說這邊給的壓力小了點,該不會是有什麼變故吧,因此,他便把這個想法問了出來。

魏木蘭聽了,點點頭道:“陛下收到消息,多爾袞試圖把糧食都收了才走。那糧食確實不少,陛下不想讓其得逞!”

其實,原本的計劃,就是在滿清秋收之前,大軍逼近漢城的。可按皇上的意思,似乎多爾袞是想提前收割,這樣一來,這邊按原計劃行動纔會慢了。

這個想法得到驗證,盧象升便立刻同意,馬上開始行動起來。

渡江到對岸和從海路出發,這兩者的準備工作是完全不同的。不過有聊天羣的存在,水師那邊也早已得到皇帝旨意,已經過來運新軍了。

重新準備的新軍,在上百膄運輸船和十多艏戰船的護送下,最終順着鴨綠江,浩浩蕩蕩地消失在視野盡頭。

船隊中的水師統領李芝奇,看着船上有說有笑的新軍,他的心中卻是有點鬱悶。堂堂地大明水師,竟然沒有海戰(水戰)可打,已經完全淪落爲運輸船隊了,這還能叫水師麼?

這麼想着,他就有點羨慕福建水師那邊,至少還可以剿剿海盜之類的。這滿清也真是無能,竟然連個水師都沒有,真是白費了自己的本事,只能看着陸軍在那爭功!

不過不知道爲什麼,按理來說,登萊水師已經用不着再造戰船了,但自己卻還能接受新的戰船,這也說明,供應給登萊水師的造船廠並沒有歇業,這麼多船造出來,難道是皇上有其他用意?

在李芝奇的不解中,船隊一路沿着海岸線晝夜不停地前進,經過重新啓用的皮島休整了下後再次繼續前進,又再次消失在皮島明軍的視野內。

而在朝鮮漢城王宮,自從知道遼東淪陷後的多爾袞,一直就沒露出過笑容的他,這一日,臉色終於好看了很多,和多鐸、阿濟格說話時,臉上有時也帶上了笑容。

“看來明軍在遼東進展緩慢,因此到現在纔在鴨綠江邊集結,沒有一開始就攻入朝鮮,給了我們以喘氣的機會!”

多鐸聽到多爾袞的感慨,不由得笑着道:“要我說啊,搞不定就是那明國皇帝已經不在意朝鮮這邊了,這窮山惡水的,他纔不會稀罕呢!把軍隊往鴨綠江邊一放,守住遼東就完事了。要不,爲何對岸不見皇帝的旗號,他肯定是回去了!”

這已經過去很久了,對岸不但沒有皇帝的旗號,明軍也纔開始集結,這邊一開始挺擔心的,可看到明軍的動作磨磨唧唧的,便讓這邊放心了不少。因爲他們能看出來,似乎明軍並沒有一舉攻入朝鮮的打算。

聽到多鐸這話,多爾袞倒沒有這麼樂觀道:“朝鮮這邊,明國不可能不操心的。以前倭國佔了朝鮮時,明國還不是出兵了。如今我們佔着這裡,朝鮮也以我大清爲主,明國皇帝就算爲了面子,也肯定要解決朝鮮問題的。只是如今他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機,給了我們準備時間,明國再攻過來時,我們已經沒有多少顧慮了!”

一直以來,制約大清戰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糧草物資的不足,這一點,不管是朝鮮還是遼東,都是一樣。餓肚子,對於大清勇士來說,幾乎成爲了常態。

但是,沒有了遼東這個負擔,朝鮮這邊秋收之後,至少大清勇士是能吃飽飯了,至於朝鮮人,那是次要的,還顧不上。按照多爾袞的預估,就算鴨綠江邊的明軍開始進攻朝鮮,也已經來不及了。因此,他才說明軍的磨蹭,最終錯過了最佳戰機。

就聽多鐸拍着胸脯說道:“所以說麼,其實明國皇帝也就那樣,要不是他手中的兵力強,物資多,擁有明國這麼富饒的地方,他又怎麼可能滅我大清。說句實在話,要是我去坐他那位置,信不信我做得比他更好!”

說完之後,看到多爾袞在笑,他便又補充道:“要是哥你去坐他位置,那就最好了!肯定做得比誰都好!”

阿濟格聽着多鐸在吹牛,雖然知道這事不可能,卻也笑着,處境轉爲樂觀,心情也不再一開始那麼惶恐了。

可就在這時,忽然傳來急促地腳步聲,有信使到,稟告了明軍開始渡江,新義州守將按照多爾袞的命令,覺得自己守不住,就已經放火燒城,往後撤退了。

聽到這個消息,多爾袞一點也不急,當即點頭表示知道,不慌不忙地就把信使打發下去了。接着,他轉頭看向多鐸和阿濟格說道:”明軍到底還是攻過來了,既然如此,那就按照計劃好的,提前收糧吧!“

“對,我們提前收糧,再堅壁清野,搞不好都不用去倭國,就能把攻過來的明軍耗死在朝鮮了!”多鐸有點興奮,立刻點頭說道。

多爾袞聽了,眼睛中也露出了一絲期待。這種策略,以往朝鮮的統治者,不是沒有用過。曾經的隋唐強大吧,攻打這邊的時候,就是被這招拖垮了好多次派過來攻打的大軍,甚至強盛一時的隋朝爲此付出了滅國的代價。

不過多爾袞終歸是比較理智,沒有再想入非非,而是開始發號施令,準備搶收糧食了。這種體力活,自然是朝鮮人去幹的,吳達濟被傳了過去,命令就是下達給他的。

“殿下,要是再等等,能收穫更多的糧食,都等了這麼多天了,是不是再等幾天爲好?”吳達濟一臉痛惜地表情,向多爾袞建議道。

多爾袞搖頭,態度很堅決地說道:“不能再等了,明軍要不了多少天,就能攻過來的!”

“難道……難道不能先讓一部分軍卒吃飽肚子,在前線阻擊明軍?”吳達濟似乎有點不甘心,出着主意道,“這樣就能等糧食長熟了收穫!”

這一次,多爾袞沒有再說話,多鐸已經大聲訓斥了:“閉嘴,照做就是,休得囉嗦!”

罵了一句後,他又不由得補充道:“要是你們朝鮮人能頂住明軍的攻勢,那倒是可以試試!可你們朝鮮人可以麼?連個反賊都對付不了的貨,還談阻擊明軍!”

從頭到尾,他壓根就沒提大清自己派兵去阻擊。倒是多爾袞,心中嘆了口氣,要是手中有足夠兵力,不怕消耗的話,倒是可以這麼做的,但……

多想沒用,收糧的事情,就交代給吳達濟了,防止朝鮮義軍搗亂的事兒,則交給了多鐸,後方的退路問題,則又交代給阿濟格,重新去核實安排。兩手準備,但不到萬不得已,他不想離開朝鮮。

然而,他沒想到,次日一早,這邊都還沒來得及開始動作,變故突生。

離漢城只有五十里遠的海邊,有一處在後世有名的地方,叫做仁川。這邊原本是朝鮮的仁川都護府,護衛漢城側翼的地方,規格也比較高。但無奈沒糧,朝鮮人被滿清折騰的,這邊也是人煙稀少,只有爲數不多的軍隊而已。

就在他們的目瞪口呆之下,仁川海面上,浩浩蕩蕩地船隊出現了,掛着大明的旗幟,靠近海岸,天然地深水港,讓明軍能迅速登陸。仁川海岸邊的守軍,壓根就沒想着反抗,立刻四散而逃了。

730 驚聞623 壓力有點大371 新軍配屬1315 和翼騎兵的對決3491278 揚州瘦馬1289 喪家犬542 毒計(第三更)762 此戰禍根1294 你看看人家586 真是沒天理了(第三更)1290 祭奠543 顧全大局1000 殘殺281 唐王的處置(第四更)500 沒得選擇879 錦衣衛在此1195 契約精神873 誰說了算274 要想富先修路人心齊泰山移595 就是這麼容易解決了(第四更)544 衆將聽令1326 亂了1210 衍聖公的奏對264 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558 朕剛纔是逗你玩的109 一頭黑線233 範永鬥拜年688 圖文直播557 我敢賭(第三更)393 招安張獻忠495 廢除八王議政1225 祖國強大了,誰還願意在外飄蕩1233 少小離家老大回120 士氣高漲1038 最後一批糧食416 李過的發現1069 終於懂事了826 心不在焉434 煮酒論英雄396 朕要微服私訪930 散夥23 暗潮涌動309 登萊巡撫?509 籌劃洞吾(第四更)680 放長線釣大魚168 老婆大會806 相信皇上(第三更)990 聯繫上了393 招安張獻忠915 反水(第三更)818 就應該殺個狗官祭旗(第四更)860 拜師(第四更)1185 搞什麼鬼985 從被動到主動948 倭國情況1187 潰不成軍1220 曬就一個字742 密謀1290 祭奠529 火炮的改進642 納入大明版圖如何(第四更)325 大禁言術(第三更)1111 大明發力688 圖文直播581 兩個皇帝都忙660 西線戰事的隱憂838 答非所問86 昌黎第一功1113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177 磨刀(第三更)3 結交近侍麼269 合作共贏699 我要發呆(第三更)738 泡湯了503 屠城1011 男兒大丈夫就當如此546 扶不起的阿斗(第四更)1120 吏治908 皇太極的轉變800 多爾袞的未雨綢繆1278 揚州瘦馬1301 聞風喪膽478 誠意180 道上混的239 白杆軍到1234 有點懵634 無恥823 莫名其妙974 宦海浮沉756 這也行?1243 是我們大明617 後會有期10 定策1184 死要面子活受罪862 富了崇禎184 人手不足598 離間計1121 鹽政之議501 會師
730 驚聞623 壓力有點大371 新軍配屬1315 和翼騎兵的對決3491278 揚州瘦馬1289 喪家犬542 毒計(第三更)762 此戰禍根1294 你看看人家586 真是沒天理了(第三更)1290 祭奠543 顧全大局1000 殘殺281 唐王的處置(第四更)500 沒得選擇879 錦衣衛在此1195 契約精神873 誰說了算274 要想富先修路人心齊泰山移595 就是這麼容易解決了(第四更)544 衆將聽令1326 亂了1210 衍聖公的奏對264 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558 朕剛纔是逗你玩的109 一頭黑線233 範永鬥拜年688 圖文直播557 我敢賭(第三更)393 招安張獻忠495 廢除八王議政1225 祖國強大了,誰還願意在外飄蕩1233 少小離家老大回120 士氣高漲1038 最後一批糧食416 李過的發現1069 終於懂事了826 心不在焉434 煮酒論英雄396 朕要微服私訪930 散夥23 暗潮涌動309 登萊巡撫?509 籌劃洞吾(第四更)680 放長線釣大魚168 老婆大會806 相信皇上(第三更)990 聯繫上了393 招安張獻忠915 反水(第三更)818 就應該殺個狗官祭旗(第四更)860 拜師(第四更)1185 搞什麼鬼985 從被動到主動948 倭國情況1187 潰不成軍1220 曬就一個字742 密謀1290 祭奠529 火炮的改進642 納入大明版圖如何(第四更)325 大禁言術(第三更)1111 大明發力688 圖文直播581 兩個皇帝都忙660 西線戰事的隱憂838 答非所問86 昌黎第一功1113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177 磨刀(第三更)3 結交近侍麼269 合作共贏699 我要發呆(第三更)738 泡湯了503 屠城1011 男兒大丈夫就當如此546 扶不起的阿斗(第四更)1120 吏治908 皇太極的轉變800 多爾袞的未雨綢繆1278 揚州瘦馬1301 聞風喪膽478 誠意180 道上混的239 白杆軍到1234 有點懵634 無恥823 莫名其妙974 宦海浮沉756 這也行?1243 是我們大明617 後會有期10 定策1184 死要面子活受罪862 富了崇禎184 人手不足598 離間計1121 鹽政之議501 會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