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大名(一)

尉遲義再一次從京城出發,往大名城而去,只是這一次,他的身邊只帶着了五百名騎兵,而這些騎兵的隊長竟然就是王小山。

與衆不同的是,所有的騎兵除了腰間懸掛着馬刀之外,他們統一地還揹着一把火槍。

從出開封城門開始,尹凱便一直陪着他前行,但是,這一路上兩個人竟然十分默契一般得沒有說上一句話來。

一直走到了十里長亭,尉遲義勒住了馬,尹凱也勒住了馬。

“多謝尹大人相送!”尉遲義客套地向着尹凱拱着手。

尹凱苦笑着也還以一禮,道:“康王殿下,此一去,戰場險惡,希望不久之後,便能夠迎得殿下凱旋而歸!”

“承蒙尹大人吉言,孤這一次出征北地,定然不勝不休,還請尹大人多在陛下面前多作美言,且莫斷了北地之軍的供給!”尉遲義道。

“這一點康王儘管放心!呵呵,有令兄尉遲儉大人在朝,想來也不可能斷了康王的給養。”

尉遲義笑了笑,沒有再說什麼。

見到尉遲義準備離去,尹凱還是忍不住地問道:“康王此去北地,可以多少的把握能勝契丹人呢?”

尉遲義沒有回答,反問着他道:“若是尹大人出任北地之帥,你有多少把握能夠打贏此仗呢?”

尹凱道:“此時在下還真得考慮過,對於耶律休達,那隻不過是一個剛愎自用的傢伙,並不足以爲俱;只是面對顏毅,我卻無半分把握能夠贏他。”

尉遲義微微一笑,道:“若是對付顏毅,本王也沒有那麼多的把握能夠勝他,但是如今北地的局面不同,面對的是耶律休達。想那耶律休達,本事不大,但是卻好爲權謀,顏毅在他的手下,便算是有千般得本領,到頭來也只剩得一二。故而,若是本王能夠擋住他的那三板斧,至令大名城不丟,便是最保守的估算,拖也能將之拖死!”

尹凱一愣,隨即明白過來,道:“原來康王是想要效仿司馬懿之策,不戰而敗諸葛亮的辦法,來應對北地的危局?”

尉遲義反問着尹凱:“難道尹大人有更好的策略嗎?”

尹凱搖了搖頭,嘆息一聲,道:“如今也只有這種辦法可行,敵衆我寡,也只有以此種方式,與敵消耗國力,令其疲憊,不戰自退。”

尉遲義笑着點了點頭。的確,按照他所擬定的策略,與敵人對峙之中的結果,就是比拼兩國的綜合國力。大楚朝地大物博,人口衆多,論起經經濟實力來說,就是把周圍幾個國家綁在一起,也不能望其項背;而契丹雖然也十分得遼闊,但是多是貧瘠之地,人口又稀少,耗將下來的結果就便可想而知了。

尹凱這才明白,剛纔爲什麼尉遲義一再叮嚀他不要讓朝中斷了他的給養,也難怪他不需要再多添加二十萬兵力。

的確,大楚以二十萬的兵力,來消耗契丹人四十萬的兵力,這其中的奧妙自不是一般人能夠理想的。

也只有尉遲義敢想到要以二十萬兵力來對付敵人的四十萬大軍了。

尹凱不得不承認,在軍事上自己還是遜於尉遲義的。

他又看了看尉遲義帶出城來的這五百火槍兵,問道:“這些就是咱們大楚國的火槍兵嗎?”

尉遲義點了點頭。

尉遲儉首批從太平寨只購得五百條火槍,又得王小山這位曾在太平寨當過火槍兵的人指導,所以馬上將五百條火槍與王小山一起,交與了尉遲義。

尉遲儉十分清楚,也許這一次的大名城之城,這此火槍兵將成爲尉遲義身邊最重要的助力。

尉遲義拿到五百條火槍之後,一到開封,便在京城的禁軍中挑選了五百名騎兵,稍加訓練,便組成了這支大楚國的第一支火槍兵。

他之所以挑選騎兵來組建火槍兵的目的,卻是有他的深意。

當初他在被關押在太平寨的地牢之中,沒事的時候,也曾想過破解火槍兵之法,想來想去,最後卻沒有結果。不過,他倒是想到了以火槍兵進行進攻作戰的一個法子,那就是採用輕騎兵的戰術,打完就跑,給敵人一定的騷擾,只是把輕騎兵手中的弓箭,改換成了火槍。

按照尉遲義的想法,這些火槍騎兵可以在更遠的地方對敵人進行狙射,而敵人的箭弩卻又無法觸及其身,在那個時候,只有敵人捱打的份,而火槍騎兵卻可以四處橫行而不傷一人。

這種火槍騎馬,完全可以破解掉契丹人賴以縱橫大漠南北的重裝鐵騎。因爲無論多厚的裝甲,在火槍的子彈面前都是形同虛設的。

“火槍真得有那麼大的威力嗎?”尹凱問道。他也聽說了尉遲義敗於火槍的事,當初聽到太平寨打敗尉遲義的時候便覺得不可思議,後來又聽說了那是因爲太平寨發明了火槍,便對這種火槍產生了懷疑。

尉遲義肯定地點了點頭,道:“若是孤能夠在北地組建兩千火槍兵,契丹的鐵騎將不再有任何優勢,可以被咱們完全壓制得打!”

聽到尉遲義這麼一說,尹凱也相信了外面的傳言,尉遲義是不會跟他撒謊的。

“看來,那個許七真得不是一位平凡的女子!”尹凱說着,卻又看向尉遲義,道:“可惜當初康王殿下礙於她的出身,沒有將之立爲王妃,否則,她又怎麼會與康王爲敵呢?”

尉遲義不由得呆了呆,他當然清楚許七之所以與自己敵對的真正原因,但是坊間的傳說卻是千奇百怪,各話說法紛亂如雲。尉遲義聽到之後,也只是默然地搖了搖頭。

他之所以當初無法立許七爲妃的主要原因,並非是他嫌棄許七的出身,而是因爲那個時候,他還是宣德皇帝早就御定的駙馬。

尹凱應該知道這件事,他之所以要這麼說,無非是想要令尉遲義更加後悔罷了。

“她遲早還是會回到本王身邊來的!”尉遲義卻是信誓旦旦,望着遠處的黃河,心下里卻只有一片的悽惻。

是呀,人就是這樣,往往自己拿在手裡的東西,不知道去珍惜,可是一旦那東西失去了,才知道它的難能可貴。

“本王要上路了,多謝尹大人相送!”尉遲義真誠的道:“不過,本王希望在朝中也能夠有尹大人這樣的知己,就像是你當年與顏毅那般!”

“他是在向自己示好嗎?”尹凱的心裡想着,但是臉上卻沒有一絲的表情,回味着尉遲義的話,不知道應該作何回答。

他當然也想與尉遲義成爲朋友,只是一想到他是尉遲世家的倚仗之時,又默然了。

尉遲義等了一下,見到尹凱並沒有給自己回話,從他陰晴不定的臉上,已然知道他的矛盾,當下一笑,對着尹凱一抱拳,道:“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尹大人,告辭了!”說完,一打馬,像箭一樣得衝了出去。

在他的身後,那王小山帶着五百的火槍騎兵,也緊緊地相隨。

第124章 離合(四)第73章 孟州(三)第48章 招安(三)第222章 陌路(二)第342章 大名(二)第19章 往事(四)第103章 求和(三)第322章風雲(二)第497章謀略(二)第19章 往事(四)第395章 對峙(五)第457章請罪(二)第48章 招安(三)第141章 條件(一)第175章 朝鬥(五)第486章改朝(一)第196章 臥底(一)第106章 秋收(一)第191章 謀奪(一)第334章忍謀(四)第363章 攪局(三)第6章 康王(一)第255章驚變(五)第449章 對槍(四)第483章 喜事(三)</p>第406章 商隊(一)第51章 煜(一)第285章 破城(五)第310章 鬥智(五)第164章 金刀(四)第148章 條件(三)第378章 安身(三)第172章 朝鬥(二)第495章大亂(五)第117章 晉陽(二)第471章換天(一)第482章 喜事(二)</p>第190章 喜事(五)第149章 條件(四)第242章苦(二)第148章 條件(三)第303章結盟(三)第253章驚變(三)第169章 乘龍(四)第487章改朝(二)第155章 奪權(五)第84章 俘虜(四)第338章 求證(三)第37章 奪巢(二)第168章 乘龍(三)第28章 契合(三)第368章 復地(三)第270章復仇(五)第153章 奪權(三)第238章突變(三)第77章 偷寨(二)第197章 臥底(二)第220章 若離(五)第422章 內弟(二)第445章 三攻(五)第73章 孟州(三)第467章亂京(二)第366章 復地(一)第458章請罪(三)第145章 團圓(五)第138章 過年(三)第355章 水攻(五)第453章 負荊(三)第200章 臥底(五)第411章 朝貢(一)第8章 康王(三)第183章 明約(三)第276章顏毅(一)第111章 玻璃(一)第117章 晉陽(二)第一章 買賣(一)第110章 秋收(五)第289章朝論(四)第187章 喜事(二)第121章 離合(一)第119章 晉陽(四)第291章火器(一)第33章 選婦(三)第180章 京城(五)第213章花節(三)第259章尋(四)第338章 求證(三)第199章 臥底(四)第404章 刀神(四 )第194章 謀奪(四)第265章帝崩(五)第187章 喜事(二)第26章 契合(一)第256章尋(一)第90章 易貨(五)第327章討價(二)第392章 對峙(二)第139章 過年(四)第243章苦(三)第289章朝論(四)
第124章 離合(四)第73章 孟州(三)第48章 招安(三)第222章 陌路(二)第342章 大名(二)第19章 往事(四)第103章 求和(三)第322章風雲(二)第497章謀略(二)第19章 往事(四)第395章 對峙(五)第457章請罪(二)第48章 招安(三)第141章 條件(一)第175章 朝鬥(五)第486章改朝(一)第196章 臥底(一)第106章 秋收(一)第191章 謀奪(一)第334章忍謀(四)第363章 攪局(三)第6章 康王(一)第255章驚變(五)第449章 對槍(四)第483章 喜事(三)</p>第406章 商隊(一)第51章 煜(一)第285章 破城(五)第310章 鬥智(五)第164章 金刀(四)第148章 條件(三)第378章 安身(三)第172章 朝鬥(二)第495章大亂(五)第117章 晉陽(二)第471章換天(一)第482章 喜事(二)</p>第190章 喜事(五)第149章 條件(四)第242章苦(二)第148章 條件(三)第303章結盟(三)第253章驚變(三)第169章 乘龍(四)第487章改朝(二)第155章 奪權(五)第84章 俘虜(四)第338章 求證(三)第37章 奪巢(二)第168章 乘龍(三)第28章 契合(三)第368章 復地(三)第270章復仇(五)第153章 奪權(三)第238章突變(三)第77章 偷寨(二)第197章 臥底(二)第220章 若離(五)第422章 內弟(二)第445章 三攻(五)第73章 孟州(三)第467章亂京(二)第366章 復地(一)第458章請罪(三)第145章 團圓(五)第138章 過年(三)第355章 水攻(五)第453章 負荊(三)第200章 臥底(五)第411章 朝貢(一)第8章 康王(三)第183章 明約(三)第276章顏毅(一)第111章 玻璃(一)第117章 晉陽(二)第一章 買賣(一)第110章 秋收(五)第289章朝論(四)第187章 喜事(二)第121章 離合(一)第119章 晉陽(四)第291章火器(一)第33章 選婦(三)第180章 京城(五)第213章花節(三)第259章尋(四)第338章 求證(三)第199章 臥底(四)第404章 刀神(四 )第194章 謀奪(四)第265章帝崩(五)第187章 喜事(二)第26章 契合(一)第256章尋(一)第90章 易貨(五)第327章討價(二)第392章 對峙(二)第139章 過年(四)第243章苦(三)第289章朝論(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