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改朝(四)

日子過得很快,在許雲起與顏毅的大婚過去了十個月之後,大楚的慶隆皇帝年紀青青便一命嗚呼,死於安樂宮。

慶隆皇帝一死,對於尉遲兄弟來說,便已然到了考驗他們的時候,十多年的準備,也便是爲了這一朝。

尉遲儉密不發喪,先將尉遲義從北地緊急招回到京城相商,尉遲義馬上了感覺到了一場暴風雨即將到來,他帶着子洛快速地趕回,同時也是要讓子洛認祖歸宗,讓尉遲儉和尉遲禮都要認同自己的這個兒子,畢竟在他們尉遲世家裡,雖然他們曾是五個兄弟,卻只有子煜和子洛這兩個子侄。

而子煜卻又不認他這個父親,想來,尉遲義以後也只能靠着子洛來繼承他的一切了。

尉遲儉與尉遲禮看到尉遲義帶着子洛迴歸,馬上也明白了他的意圖。

也沒有什麼客氣的話語,當即便以尉遲世家族長的身份,同意子洛承繼爲康王的世子。

對於子洛來說,一旦當了世子,那便也成爲名正言順的康王繼承人。

“慶隆已經死了!”在一間密室裡,尉遲三兄弟再一次坐在一堂,尉遲儉告訴着尉遲義。

尉遲義只是微微點點頭,並沒有太多的詫異,這已然是在他的預料之中了。

“三哥準備何時宣佈呢?”尉遲義問道。

尉遲儉沒有回答,而是轉頭看向尉遲禮。

尉遲禮點了一下頭,開言道:“五弟,何時宣佈慶隆之死都沒有問題,如今這天下除了蜀中之地之外,其他地方盡數地掌握在了我們尉遲兄弟的手裡,如今我們三個人商量的還是稱帝之事。”

尉遲義道:“稱帝之事,以前不是已經商量過了嗎?”

“是!”尉遲禮道:“那時是商量過了。呵呵,其實三哥和我都能夠看得出五弟的心思,要說的話,這天下五弟來坐的確是最合適不過,你的聲望在大楚朝中再無人能及。但是,大哥在世之時,咱們兄弟曾有言在先,若是有一天我們尉遲家能夠奪得天下,皇帝的位置,我們五個兄弟皆可坐得,爲了讓大家都過一過皇帝癮,所以大哥那時候便說了,每人坐上兩年皇帝,依此類推,最後一個繼承帝位的是五弟!”

尉遲義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尉遲禮接着道:“至於在我們兄弟五人之後,哪個人的子嗣來接替皇位,需要有能力的人。呵呵,如今這種情況之下,別的不說了,只有五弟的兒子纔可能繼承,我們還沒有一個兒子呢!”他說着,不由得有些無奈。

尉遲義再一次點頭,問道:“兩位兄長將我招至京來,還是要商量皇位之事嗎?”

尉遲儉點着頭,尉遲禮開口道:“是呀,如今我們兄弟五人,變成了兄弟三人,當然先由三哥來當皇帝,然後是我,最後再輪到你,你說呢?”

雖然心裡頭並不高興,不過想到大哥和二哥在世之時的兄弟契約,尉遲義也只得點了點頭。

尉遲禮話題一轉,又道:“不過,那時咱們兄弟多,每人坐兩年,輪到五弟的時候,也是八年以後了!呵呵,如今就咱們三兄弟,所以我跟三哥考慮着道,不如每人多坐一年,當三年皇帝,輪到五弟的時候也是六年後,還提前了兩年,所以與五弟相商,不知道五弟意下如何?”

尉遲義緊緊地皺起了眉頭來,他知道這兩位兄長之所以必須要徵求自己的意見的原因,那就是他們兩個人無論誰當了皇帝,天下必定大亂。尉遲禮就不用說,大家都知道是個草包;尤其是對尉遲儉,天下人都認爲其過於陰險,尤其是一個萬商會,雖然令尉遲世家大發其財,卻也招至了天下的人憤恨。

萬商會壟斷大楚國的商情和商路,他們說提價就提價,說不賣就不賣,比官商還要厲害。當然,尉遲儉爲了籠絡人心,也不敢過於放肆。

故而,爲了平息禍亂,這兩位兄長還是需要自己以武力來平亂的。如今他手中的兵力有一百萬之衆,北地五十萬,陝甘路三十萬,京西路十萬,京東路十萬。這些都是禁軍,正式在冊的正規軍,還不包括各地方的廂兵和民團。

如果沒有他這個康王手握重兵,隨時可以撲滅各地的叛亂,尉遲儉十分清楚自己的處境,不過與當年襲死隋煬帝楊廣的宇文化及類同。宇文化及並沒有坐上皇位幾天,便被全國各地的起義軍攻滅,他自己也死在了竇建德之手。

今朝的尉遲儉,與前朝的宇文化及十分得相似!

尉遲義思忖了半晌,卻是搖了搖頭,以堅定的語氣道:“當年的契約怎麼說的,便應該怎麼辦,若是可以來回得更改,誰又能保證以後還會不會改呢?”

尉遲禮怔了怔,但是,尉遲儉卻聽了出來,尉遲義這是怕他和尉遲禮當了皇帝之後,這中間會爲了保持自己皇位,而將尉遲義只當刀使,最後或許還會對他下手。

尉遲禮沒有想到被尉遲義這麼幹脆地拒絕,當下有些尷尬,道:“五弟真是小氣,反正以後這天下都是你的天下,便是我們百年之後,也是你的子孫掌國,就算是我們以後會有兒子出生,但是,等他們長大,這天下已然在你的掌控之下很久了,不可能翻得出事來!”

雖然尉遲禮的話也有些道理,但是尉遲義並不打算讓步:“打仗就是凶事,誰也不能保證永遠是常勝將軍,我也一樣!別說六年後的事情如何了?便是今天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小七曾有一句詩詞說得好,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旦夕禍福,我又怎知到哪天會戰死在沙場之上呢?到那時,我一日帝位未坐,至於我的子嗣,那也要看兩位的兄長的的面子過日了!”

尉遲禮無言相對,只能乾笑兩聲,道:“五弟言重了,你可是我們大楚國的軍神呀!”

尉遲儉只得插言道:“五弟也不用多心,這也只是四弟一時興起的想法,咱們兄弟還是要抱成一團,可不能爲了一個帝位而傷了和氣,那樣的話,真得有可能被敵所乘,只怕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是!三哥說得極是!”尉遲禮也轉變了話題,忙道:“既然五弟不同意,那麼還是按以前的約定來吧!”

尉遲義看着三哥和四哥在他面前的表演,心裡很不舒服,明明這就是一個雙簧而已。

爲了安慰尉遲義,尉遲儉又道:“老五,不要把四弟的話放在心上,之所以讓你最後來坐帝位,是因爲這天下還不穩定,需要你征伐四方,如果你當了皇帝,常年在外打仗也不是一回事!等你平定了四方,我跟老四也將朝堂理順了,而且還能夠充分地給你提供後勤補給。在你登基帝位的時候,也就順理成章,天下太平了!”

尉遲義點了一下頭,不管怎麼說來,尉遲儉的話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確,就算是他一開始坐上帝位,肯定也會有許多的反叛發生,身爲皇帝的他,的確不再適合親自帶兵出征,那樣京城便會空虛起來,反而會被人所乘。

第202章 燕京(二)第454章 負荊(四)第442章 三攻(二)第384章 買賣(四)第267章復仇(二)第352章 水攻(二)第53章 煜(三)第471章換天(一)第462章 突變(二)第486章改朝(一)第271章 保州(一)第366章 復地(一)第415章 朝貢(五)第483章 喜事(三)</p>第153章 奪權(三)第152章 奪權(二)第458章請罪(三)第397章 搶親(二)第233章謎局(三)第341章 大名(一)第215章 花節(五)第97章 毒婦(二)第28章 契合(三)第487章改朝(二)第484章喜事(四)第181章 明約(一)第327章討價(二)第112章 玻璃(二)第392章 對峙(二)第303章結盟(三)第97章 毒婦(二)第442章 三攻(二)第193章 謀奪(三)第316章擒王(一)第45章 排座(五)第220章 若離(五)第66章 談判(一)第333章忍謀(三)第494章大亂(四)第290章朝論(五)第404章 刀神(四 )第495章大亂(五)第164章 金刀(四)第29章 契合(四)第422章 內弟(二)第499章謀略(四)第481章 喜事(一)</p>第264章帝崩(四)第249章失(四)第157章 焰火(二)第438章 軍制(三)第181章 明約(一)第287章 朝論(二)第399章 搶親(四 )第83章 俘虜(三)第373章 合戰(三)第289章朝論(四)第405章 刀神(五)第412章 朝貢(二)第435章 織布(五)第199章 臥底(四)第170章 乘龍(五)第375章 合戰(五)第276章顏毅(一)第73章 孟州(三)第167章 乘龍(二)第219章 若離(四)第309章 鬥智(四)第419章 商人(四)第63章 瓦橋(三)第16章 往事(一)第420章 商人(五)第164章 金刀(四)第281章 破城(一)第315章地雷(五)第199章 臥底(四)第493章大亂(三)第92章 逼婚(二)第221章 陌路(一)第237章突變(二)第359章 敗潰(四)第150章 條件(五)第438章 軍制(三)第17章 往事(二)第89章 易貨(四)第375章 合戰(五)第79章 偷寨(四)第42章 排座(二)第259章尋(四)第130章 夜襲(五)第105章 求和(五)第482章 喜事(二)</p>第13章 鬼騎(三)第126章 夜襲(一)第193章 謀奪(三)第257章尋(二)第115章 玻璃(五)第77章 偷寨(二)第40章 奪巢(五)
第202章 燕京(二)第454章 負荊(四)第442章 三攻(二)第384章 買賣(四)第267章復仇(二)第352章 水攻(二)第53章 煜(三)第471章換天(一)第462章 突變(二)第486章改朝(一)第271章 保州(一)第366章 復地(一)第415章 朝貢(五)第483章 喜事(三)</p>第153章 奪權(三)第152章 奪權(二)第458章請罪(三)第397章 搶親(二)第233章謎局(三)第341章 大名(一)第215章 花節(五)第97章 毒婦(二)第28章 契合(三)第487章改朝(二)第484章喜事(四)第181章 明約(一)第327章討價(二)第112章 玻璃(二)第392章 對峙(二)第303章結盟(三)第97章 毒婦(二)第442章 三攻(二)第193章 謀奪(三)第316章擒王(一)第45章 排座(五)第220章 若離(五)第66章 談判(一)第333章忍謀(三)第494章大亂(四)第290章朝論(五)第404章 刀神(四 )第495章大亂(五)第164章 金刀(四)第29章 契合(四)第422章 內弟(二)第499章謀略(四)第481章 喜事(一)</p>第264章帝崩(四)第249章失(四)第157章 焰火(二)第438章 軍制(三)第181章 明約(一)第287章 朝論(二)第399章 搶親(四 )第83章 俘虜(三)第373章 合戰(三)第289章朝論(四)第405章 刀神(五)第412章 朝貢(二)第435章 織布(五)第199章 臥底(四)第170章 乘龍(五)第375章 合戰(五)第276章顏毅(一)第73章 孟州(三)第167章 乘龍(二)第219章 若離(四)第309章 鬥智(四)第419章 商人(四)第63章 瓦橋(三)第16章 往事(一)第420章 商人(五)第164章 金刀(四)第281章 破城(一)第315章地雷(五)第199章 臥底(四)第493章大亂(三)第92章 逼婚(二)第221章 陌路(一)第237章突變(二)第359章 敗潰(四)第150章 條件(五)第438章 軍制(三)第17章 往事(二)第89章 易貨(四)第375章 合戰(五)第79章 偷寨(四)第42章 排座(二)第259章尋(四)第130章 夜襲(五)第105章 求和(五)第482章 喜事(二)</p>第13章 鬼騎(三)第126章 夜襲(一)第193章 謀奪(三)第257章尋(二)第115章 玻璃(五)第77章 偷寨(二)第40章 奪巢(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