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請罪(二)

此時,在偏廳前面的空場之上,張玉彪已然和尉遲義打了有三十多個回合,一時間竟然也毫不落於下風。

實際上,對於兩人來說,各自的招式都是瞭如指掌的,雖然張玉虎用的是刀,但是刀式與招術,也有很多是脫胎於王進所教的槍術之中,這與尉遲義的劍術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更爲讓兩人無可奈何的是他們的身法極其相近,都是同出一門,便是連生位死位都瞭如指掌。

相對來說,在對陣之時,尉遲義的臨陣經驗要比張玉彪要多了許多,所以在三十招之後,他已然摸透了張玉彪的刀法,應付起來便自如了,在與張玉彪的打鬥之時,猶如閒庭散步一樣,從容不迫。

反而是張玉彪,越打越是吃力,越打也越是吃驚。

雖然是同出一門,但是尉遲義的招式使出來,他明明就知道劍的走勢在哪裡,劍的氣決又在哪裡,只是偏偏應對的時候,一直就跟不上節奏,最終被迫得手忙腳亂。

張玉彪心裡頭暗暗在想,若是他與尉遲義並非同出一門,不知道他的招式如何,只怕早就已經落敗了。

尉遲義並不急着將張玉彪擊敗,一來想要看一看他將師父的槍術如何化成了刀法,二來也是爲了給足這個師弟的面子,若是讓別人知道張玉彪能夠與他大戰一百回合,天下的人不會說他尉遲義有多厲害,反而會誇讚張玉彪的能耐了。

尉遲義抱着要提攜師弟的想法,準備在一百招之後將其擊敗。

但是,張玉彪身在其中,已然知道了自己的實力不濟,明明尉遲義可以馬上將他擊敗,卻偏偏又留了一手,在劍將刺進他的身體之時,又陡然收手,這令他十分不解。但是打着打着,他又不由得有些生氣,明明自己早就敗了,尉遲義還要這般得耗費他的精力,分明是想要讓他出個大丑。

張玉彪想到這裡,再不猶豫,他必須要結束這場比試,不管是誰勝誰敗,必須立竿見影。

他的刀式猛然一變,使出了刀神歐陽秋山教他的那一招絕技——鳳鳴岐山。

這是一招九式的高難度刀法,當然也是最爲兇悍霸道的刀招,自從張玉彪學到手之後,雖然天天都在練習,已經熟練得可以隨手拈來了,但是從來還沒有真正地對敵過。

刀式一出,他的身影便好像是蛟龍入海一般,立時掀起了驚濤駭浪,便是他的整個身影也幻化成了九個,從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北、西南這八個方向,以及上面共九大位置,將尉遲義整個地包圍了起來。

尉遲義被張玉虎這猛如其來的一招絕式嚇了一跳,這一招明顯得不是師父王進所教的招式,也與他們的槍術不同,肯定是得自其他高人的傳授。

只是,思慮一閃,容不得人有半分的細想,立刻讓尉遲義感到了自己的生命處在了生死之門,陰風撲面而來,他彷彿是看到了牛頭馬面正拿着招魂牌守在邊上,等着他一命嗚呼,然後過來拘禁。

根本就是出於本能的原因,尉遲義回劍護住身前,目光如炬,火眼金睛一般得想要看清對方刀式的來路,但是眼前只有繚亂的一片,他不由得閉上了眼睛,哪知道腦中忽然一片得空靈,一個聲音彷彿在耳邊響起來:“澄心定意,抱元守一,萬物皆虛,制心一處!”

雖然閉上了雙眼,但是此時的尉遲義卻更覺得心靈透澈,耳朵分外得敏銳,聽着風聲而來,隨手劍起,便是“當”的一聲響,撞開了張玉彪必殺的一擊。

張玉彪有些驚訝,只是他的這九式已然如行雲流水一般地發動起來,揮灑着一氣呵成,收無可收。

緊接着,第二刀,第三刀,第四刀,一連六刀砍來,只聽到“叮叮噹噹”的兵器交錯在一起所發出來的金屬撞擊的聲音,旁邊的人聽着彷彿是連成了一片,幾乎沒有稍許的停頓。

張玉彪越打心頭越是茫然,如今看到尉遲義所應對他的九式,也並非是從師父王進那裡所學,分明是一個十分有效的防禦圈,滴水不漏,潑水難進。

或許尉遲義也與自己一樣,有着什麼樣的奇遇,被另一位高人教授過高深的武藝。

想到這裡,張玉彪再不遲疑,最後三式接連放出,宛若一隻烈火焚身而涅槃重生的鳳凰,一聲長嘯,揮舞着橫刀,狂風暴雨一般得席捲而來,又在瞬間把尉遲義吞噬在了刀光之中。

所以站在外圍觀看的人,都能夠感受得到那股帶着腥辣味道的刀鋒,就好像是勁風拂面一般,令他們覺得自己的臉都要被割傷了,不由自主得紛紛地舉起手,用袖子捂住了自己的臉。

便也在這個時候,只聽得“當”的一聲響,但是這個響聲卻是分外得悠長,好像是樂器金屬的絲絃被扯斷之時所發出來的嘶鳴,久久得不能夠散去。

那股勁風也漸漸地散去,衆人齊齊地放下了擋着面的袖子,這纔看到場上打鬥的兩個人已然倏然地分開來,背對着背,站在了兩丈開外。

這兩個人彷彿是兩具雕像一樣佇立着,誰也沒有動。

但是,任誰都可以看到,一滴血正從尉遲義的指頭上滴落到地上,他驀然單腿跪倒在地。

而幾乎是與此同時,張玉彪也單膝跪倒,渾身如同虛脫了一般得無力,只能用手中的刀柱着地,以防自己偉岸的身軀撲倒在地上。

就在剛纔,他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在最後關鍵的時刻,尉遲義竟然沒有再作防守,而是猛睜雙目,如鷹一般得射出兩道寒光來,他放棄了守備,轉而採取了與張玉彪一樣的猛攻,手中的劍挽出了無數的劍花,迎着他的刀光而進。

這是一招玉石俱焚的無賴打法,張玉彪固然能夠將尉遲義劈成兩半,但是與此同時,他自己也將被尉遲義一劍貫心。

這種兩敗俱傷,卻是張玉彪所不能接受的,在最後的關頭,他終於還是手軟了,畢竟與尉遲義是師兄,他們也沒有什麼深仇大恨,只是武藝的切磋。

張玉彪當先地撤刀,只是揮出去的刀又哪裡能夠做得到收發自如呢?情急之下,他只能向一邊砍去,拼着自己被尉遲義一劍貫身,以便將手中的刀躲過尉遲義的身體。

也便在張玉彪變招之際,尉遲義也感到了他的善意,在劍尖就在刺中張玉彪的身體之際,忽然迴腕倒轉劍身,指向了地面,從張玉彪的身邊擦過。

尉遲義對於寶劍的掌握可以用收發隨心來形容,在離開張玉彪的身體之時,他的劍也收了起來,並沒有再傷及張玉彪的身體。

但是,張玉彪對於刀的掌控,卻遠不及尉遲義對劍的掌控,雖然他下意識地躲開尉遲義的身體,但是鋒利的刀鋒還是從尉遲義的身上擦過,割到了尉遲義的手臂和大腿,這也是爲什麼尉遲義會流血的原因。

第396章 搶親(一)第135章 退婚(五)第283章 破城(三)第90章 易貨(五)第324章風雲(四)第303章結盟(三)第242章苦(二)第181章 明約(一)第64章 瓦橋(四)第290章朝論(五)第112章 玻璃(二)第63章 瓦橋(三)第254章驚變(四)第229章 歸途(四)第414章 朝貢(四)第340章 求證(五)第361章 攪局(一)第108章 秋收(三)第438章 軍制(三)第283章 破城(三)第420章 商人(五)第315章地雷(五)第110章 秋收(五)第123章 離合(三)第152章 奪權(二)第462章 突變(二)第15章 鬼騎(五)第271章 保州(一)第501章 復仇(一)</p>第399章 搶親(四 )第307章鬥智(二)第266章復仇(一)第253章驚變(三)第373章 合戰(三)第65章 瓦橋(五)第171章 朝鬥(一)第222章 陌路(二)第428章 和約(三)第79章 偷寨(四)第12章 鬼騎(二)第161章 金刀(一)第28章 契合(三)第74章 孟州(四)第235章謎局(五)第352章 水攻(二)第32章 選婦(二)第10章 康王(五)第427章 和約(二)第234章謎局(四)第200章 臥底(五)第117章 晉陽(二)第451章 負荊(一)第394章 對峙(四)第273章保州(三)第456章 請罪(一)第44章 排座(四)第359章 敗潰(四)第1章 逃亡(一)第320章擒王(五)第307章鬥智(二)第420章 商人(五)第153章 奪權(三)第323章風雲(三)第190章 喜事(五)第385章 買賣(五)第432章 織布(二)第440章 軍制(五)第265章帝崩(五)第473章換天(三)第335章忍謀(五)第226章 歸途(一)第237章突變(二)第17章 往事(二)第131章 退婚(一)第67章 談判(二)第137章 過年(二)第378章 安身(三)第134章 退婚(四)第343章 大名(三)第148章 條件(三)第415章 朝貢(五)第56章 規劃(一)第45章 排座(五)第189章 喜事(四)第327章討價(二)第235章謎局(五)第136章 過年(一)第350章 持戰(五)第24章 入潛(四)第407章商隊(二)第122章 離合(二)第36章 奪巢(一)第1卷 巍巍太行 354章 水攻(四)第215章 花節(五)第128章 夜襲(三)第403章 刀神(三)第359章 敗潰(四)第164章 金刀(四)第413章 朝貢(三)第141章 條件(一)
第396章 搶親(一)第135章 退婚(五)第283章 破城(三)第90章 易貨(五)第324章風雲(四)第303章結盟(三)第242章苦(二)第181章 明約(一)第64章 瓦橋(四)第290章朝論(五)第112章 玻璃(二)第63章 瓦橋(三)第254章驚變(四)第229章 歸途(四)第414章 朝貢(四)第340章 求證(五)第361章 攪局(一)第108章 秋收(三)第438章 軍制(三)第283章 破城(三)第420章 商人(五)第315章地雷(五)第110章 秋收(五)第123章 離合(三)第152章 奪權(二)第462章 突變(二)第15章 鬼騎(五)第271章 保州(一)第501章 復仇(一)</p>第399章 搶親(四 )第307章鬥智(二)第266章復仇(一)第253章驚變(三)第373章 合戰(三)第65章 瓦橋(五)第171章 朝鬥(一)第222章 陌路(二)第428章 和約(三)第79章 偷寨(四)第12章 鬼騎(二)第161章 金刀(一)第28章 契合(三)第74章 孟州(四)第235章謎局(五)第352章 水攻(二)第32章 選婦(二)第10章 康王(五)第427章 和約(二)第234章謎局(四)第200章 臥底(五)第117章 晉陽(二)第451章 負荊(一)第394章 對峙(四)第273章保州(三)第456章 請罪(一)第44章 排座(四)第359章 敗潰(四)第1章 逃亡(一)第320章擒王(五)第307章鬥智(二)第420章 商人(五)第153章 奪權(三)第323章風雲(三)第190章 喜事(五)第385章 買賣(五)第432章 織布(二)第440章 軍制(五)第265章帝崩(五)第473章換天(三)第335章忍謀(五)第226章 歸途(一)第237章突變(二)第17章 往事(二)第131章 退婚(一)第67章 談判(二)第137章 過年(二)第378章 安身(三)第134章 退婚(四)第343章 大名(三)第148章 條件(三)第415章 朝貢(五)第56章 規劃(一)第45章 排座(五)第189章 喜事(四)第327章討價(二)第235章謎局(五)第136章 過年(一)第350章 持戰(五)第24章 入潛(四)第407章商隊(二)第122章 離合(二)第36章 奪巢(一)第1卷 巍巍太行 354章 水攻(四)第215章 花節(五)第128章 夜襲(三)第403章 刀神(三)第359章 敗潰(四)第164章 金刀(四)第413章 朝貢(三)第141章 條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