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復地(一)

見到大家都不說話了,尉遲義又緩緩地道:“雖然,咱們已經擊潰了耶律休達的契丹兵馬,但是他們還佔據着北地大部分的州城與土地,所以咱們的戰鬥還沒有結束,下面,咱們的主要任務是收復失地!”

所有的人都默默地點起了頭來。

鄭王不由得問道:“那麼顏毅和欒山呢?放着不管嗎?”

尉遲義道:“相比契丹而言,無論是北漢,還是顏毅,不過是癬疥之患,不足爲慮!在邯鄲那邊,只要金崎十萬人馬在那裡按兵不動,想那顏毅也好,欒山也好,也便都不敢輕舉妄動!”

鄭王趙克道:“誠如元帥所言,但是無論是顏毅也好,還是欒山也好,都不是等閒之輩,若是他們果真得合兵一處,兵力也有二十萬之多,以金崎十萬人,又如何抵敵得住呢?”

尉遲義道:“顏毅與欒山合流,不過是暫時被形勢所迫,他們便是真得合在一起,也是面和心不和,顏毅會擔心欒山吞併他的人馬;而欒山也一定擔心,顏毅會自力爲王,脫離他的掌控。便是這樣的兩支軍隊,別說是二十萬,便是三十萬,四十萬又能如何?”

鄭王無言以對,他想到了顏毅在耶律休達的契丹軍中之時,兵力可是達到了四十萬人,但是在尉遲義的面前,轉眼便灰飛煙滅了。

“再者!”尉遲義又道:“欒山兵行邯鄲,那十萬人馬,再加上顏毅的十萬人馬,二十萬人的吃食,只能夠靠着北漢從壺關越過太行山運送過來,勞民傷財,而且得不償失。呵呵,就算是他想要賴在邯鄲不走,只怕劉悅也不幹的!咱們只是損失了一些鐵坯,卻可以拖得北漢國力衰退,時間不用太久,或許北漢國內就會出亂子了,到時,也便是咱們大楚滅掉北漢的時機。”

諸將對於尉遲義的分析紛紛點頭。

鄭王道:“既然元帥主意以定,孤也不便多說些什麼。”

尉遲義明顯得感覺得到他的心中所想,或許也會是順昌皇帝的所想,當下,再一次解釋着:“若是欒山沒有出關之前,咱們輕兵進入邯鄲城,兩面夾擊,顏毅不戰自敗。但是此時,欒山的行動迅速,已然與顏毅合兵一處,咱們再過去攻打他們,他們兩個勢必會抱成一團,到時這一場仗將又是曠日持久,雖然我們大楚國拖得起,他們北漢拖不起,但是,本帥就怕北地會在契丹人的經營之下,真得變成了契丹人的國土,如此一來,等契丹人緩過勁來,我們再想要收復國土,卻是難上加難了!”

鄭王這才明白了尉遲義決定不打欒山和顏毅的真正用意,他微微地點起了頭來。

“如今,我們先收復北地的各州各縣各城,但讓欒山和顏毅兩軍在邯鄲消耗糧草,沒有了外部的壓力,時間一久,這兩人必定會猜忌,也許不用咱們動手,他們便會自行退去了!”

尉遲義判斷着。

崔明遠問:“那顏毅本就是驍勇之將,再加上欒山,也非善類,若是他們堅守不退,咱們還如何是好?”

尉遲義道:“到彼時,北地已然收復,正好可以空下時間來,與其一爭長短,呵呵,說不定可以一舉突破壺關,打進晉陽城呢!”

“呵呵,元帥想得倒也不錯,那欒山若是好打,元帥也不會在澤州與之對峙良久了!”鄭王取笑一樣悠悠地道。

對於尉遲義來說,澤州之戰打得並不怎麼樣,最後他還落入了太平寨的手裡面,想一想也是丟人。鄭王在這個時候,提出此事來,無非是對他的一番嘲諷。

尉遲義看了鄭王趙克一眼,鄭重地道:“大家也許覺得本帥在澤州與欒山交戰數月之久,未見有尺寸之功,呵呵,你們又哪裡知道,本帥之所以沒有急於拿下欒山,就是想要藉着他的十萬大軍,拖垮北漢的朝堂。若是沒有契丹和顏毅在北地搗亂,本帥再與欒山在澤州對峙一年,北漢的國力定然會被拖垮,到時,再出兵晉陽,便是手到擒來了。”

他的這一番話,在別人聽來,卻也是很有道理,鄭王也微微點着頭,心裡卻不以爲然,誰又知道,這是不是尉遲義爲自己沒有打贏澤州之戰,而編造的冠冕堂皇的藉口呢?

當下,尉遲義寫了一封信給孫偉,讓他馬上起程,趕往磁州之南的金崎兵營,讓金崎按他的策略行事。

孫偉接着信,匆忙地走了。

尉遲義這才重新分派兵馬,將這些將軍們派往北地的各州各處,以收復被顏毅和契丹人攻奪走的各州各縣和各城,轉眼之前,大名城的十萬兵馬便分派一空,只留下了守城的兩支軍隊,共計六萬人。

衆將都離開之後,尉遲義一個人站在地圖之前,看着邯鄲的位置,卻是恨得差點兒要把牙給咬掉。

原本可以一戰而定的北地局勢,自從加入了欒山進來之後,便又變得如此微妙起來。他沒有一時腦熱,真得親率十萬大軍往西與金崎會攻顏毅和欒山,而是以大局出發,先定北地,再面對邯鄲,他知道這是最正確的選擇。只是他的心裡面卻又是說不出來的不情願意,他真得想帶着大軍過去,與顏毅一決高下,便讓許雲起看一看,這天下間,到底誰纔是真正的戰神?誰纔是真正的英雄!

王小山在帥廳門口處探出頭來,因爲這一仗打得出色,他剛剛被尉遲義提升爲振威校尉,已然是從六品的武官了,也可以說是名正言順地成了軍官。

“王小山!”彷彿是身後長着眼睛,尉遲義一回頭便看到了他,叫道。

王小山只得走進帥廳,恭敬地叫道:“元帥!”

“你在這裡探頭探腦的,有什麼事?”

王小山猶豫了一下,還是如實地說道:“我有一件事想要稟報元帥。”

“講!”

王小山道:“大戰之前,我遇到了許夫人!”

雖然知道許雲起一直在這個戰場之上,但是此時從王小山的嘴裡說出來,得到證實,還是令尉遲義心頭一跳,他臉上的肉也跳了一下,隨即平復,裝作沒事人一樣,問道:“你是在哪裡遇到的?”

“三十里鋪!”王小山道,便將那日他被楊煉捉住的事情講了出來,說到最後,他又道:“是許夫人讓他們放了我,不然,我可能就回不來了,會死在楊煉和張玉龍的手下!”

“哦?”尉遲義問:“她爲什麼要放你呢?”

王小山道:“許夫人言道,她是看在了三娘和我兒子的份上,饒了我一命!這件事我一直沒有說,但是我想應該還是跟元帥講的。”

一聽他提到了自己的妻兒,尉遲義道:“這也難爲你,拋妻棄子跟着我來到北地,如果你真得另覓新歡的話,別說是許七不會再饒你了,便是本帥,也不會喜歡喜新厭舊之人!”

“屬下怎麼會是那樣的人呢?”王小山尷尬地笑了笑,卻又把話題一轉,對着尉遲義道:“許夫人肯定看到了咱們填河,也知道咱們會水攻,但是她並沒有向契丹人報信,我想,她是不想破壞元帥的好事吧!”

聽到這話,尉遲義的心頭一暖,想一想,的確如王小山所言。若是許七真得向契丹人報了警,他們又怎麼可能有如此輝煌的戰績呢?

第51章 煜(一)第496章謀略(一)第283章 破城(三)第347章 持戰(二)第427章 和約(二)第224章 陌路(四)第342章 大名(二)第219章 若離(四)第492章大亂(二)第24章 入潛(四)第194章 謀奪(四)第297章 首敗(二)第334章忍謀(四)第452章 負荊(二)第132章 退婚(二)第352章 水攻(二)第190章 喜事(五)第412章 朝貢(二)第493章大亂(三)第424章 內弟(四)第227章歸途(二)第134章 退婚(四)第258章尋(三)第77章 偷寨(二)第366章 復地(一)第396章 搶親(一)第143章 條件(三)第63章 瓦橋(三)第256章尋(一)第102章 求和(二)第264章帝崩(四)第200章 臥底(五)第502章 復仇(二)</p>第255章驚變(五)第429章 和約(四)第443章 三攻(三)第474章換天(四)第329章討價(四)第300章首敗(五)第31章 選婦(一)第4章 逃亡(四)第414章 朝貢(四)第340章 求證(五)第257章尋(二)第212章 花節(二)第323章風雲(三)第71章 孟州(一)第13章 鬼騎(三)第437章 軍制(二)第68章 談判(三)第211章 花節(一)第327章討價(二)第349章 持戰(四)第84章 俘虜(四)第305章結盟(五)第385章 買賣(五)第372章 合戰(二)第132章 退婚(二)第263章帝崩(三)第10章 康王(五)第266章復仇(一)第436章 軍制(一)第251章驚變(一)第439章 軍制(四)第364章 攪局(四)第5章 逃亡(五)第27章 契合(二)第115章 玻璃(五)第293章火器(三)第284章 破城(四)第36章 奪巢(一)第245章苦(五)第103章 求和(三)第272章 保州(二)第442章 三攻(二)第408章商隊(三)第46章 招安(一)第238章突變(三)第18章 往事(三)第56章 規劃(一)第27章 契合(二)第157章 焰火(二)第154章 奪權(四)第456章 請罪(一)第203章 燕京(三)第322章風雲(二)第26章 契合(一)第57章 規劃(二)第403章 刀神(三)第135章 退婚(五)第309章 鬥智(四)第419章 商人(四)第378章 安身(三)第357章 敗潰(二)第257章尋(二)第27章 契合(二)第396章 搶親(一)第475章 換天(五)</p>第129章 夜襲(四)第302章結盟(二)
第51章 煜(一)第496章謀略(一)第283章 破城(三)第347章 持戰(二)第427章 和約(二)第224章 陌路(四)第342章 大名(二)第219章 若離(四)第492章大亂(二)第24章 入潛(四)第194章 謀奪(四)第297章 首敗(二)第334章忍謀(四)第452章 負荊(二)第132章 退婚(二)第352章 水攻(二)第190章 喜事(五)第412章 朝貢(二)第493章大亂(三)第424章 內弟(四)第227章歸途(二)第134章 退婚(四)第258章尋(三)第77章 偷寨(二)第366章 復地(一)第396章 搶親(一)第143章 條件(三)第63章 瓦橋(三)第256章尋(一)第102章 求和(二)第264章帝崩(四)第200章 臥底(五)第502章 復仇(二)</p>第255章驚變(五)第429章 和約(四)第443章 三攻(三)第474章換天(四)第329章討價(四)第300章首敗(五)第31章 選婦(一)第4章 逃亡(四)第414章 朝貢(四)第340章 求證(五)第257章尋(二)第212章 花節(二)第323章風雲(三)第71章 孟州(一)第13章 鬼騎(三)第437章 軍制(二)第68章 談判(三)第211章 花節(一)第327章討價(二)第349章 持戰(四)第84章 俘虜(四)第305章結盟(五)第385章 買賣(五)第372章 合戰(二)第132章 退婚(二)第263章帝崩(三)第10章 康王(五)第266章復仇(一)第436章 軍制(一)第251章驚變(一)第439章 軍制(四)第364章 攪局(四)第5章 逃亡(五)第27章 契合(二)第115章 玻璃(五)第293章火器(三)第284章 破城(四)第36章 奪巢(一)第245章苦(五)第103章 求和(三)第272章 保州(二)第442章 三攻(二)第408章商隊(三)第46章 招安(一)第238章突變(三)第18章 往事(三)第56章 規劃(一)第27章 契合(二)第157章 焰火(二)第154章 奪權(四)第456章 請罪(一)第203章 燕京(三)第322章風雲(二)第26章 契合(一)第57章 規劃(二)第403章 刀神(三)第135章 退婚(五)第309章 鬥智(四)第419章 商人(四)第378章 安身(三)第357章 敗潰(二)第257章尋(二)第27章 契合(二)第396章 搶親(一)第475章 換天(五)</p>第129章 夜襲(四)第302章結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