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兵分三路

“繼續分兵?同時攻打威寧堡、遼陽和鞍山?”

聽到王立的話,祖大壽與何可綱不太淡定了。

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面露懼色。

薩爾滸之戰的慘敗,朝野上下談之色變。

當年,十二萬明軍的精銳,被六萬八旗兵打得落花流水,死傷無數!

如今,三萬五千明軍,能與七萬多八旗軍抗衡?

深入敵軍內部作戰,沒有後援啊!

一不小心,就會全軍覆沒!

而且,只有六千騎兵!

還沒有大炮!

寧遠與寧錦的兩次大勝,明軍是據城堅守,以己之長克己之短,這才擊退了八旗軍!

而現在,是分兵攻城!

威寧堡、遼陽和鞍山,彼此相距好幾十裡,很難相互應援!

這樣的分兵作戰,很容易被逐個擊破,重演薩爾滸之戰的慘敗!

武將被文官制衡,或者由文官領兵,這很正常。

現任兵部尚書、薊遼督師袁崇煥,也是文官出身。

然而,軍隊受太監的制衡,明朝獨有!

軍隊聽太監的指揮,也是明朝獨有!

但,沒辦法!

皇命難違!

軍令如山!

大軍出發的時候,袁崇煥特別叮囑過何可綱與祖大壽,必須聽命於王二狗!

就算戰至一兵一卒,也要保他的周全!

但是……

朝野上下都知道,四萬五千的關寧軍,是大明唯一的精銳!

如果,這支部隊全軍覆沒,大明基本就完了!

沉默多時,祖大壽仍舊一語不發。

在他看來,明軍能佔領西平堡,全是王立指揮有方!

而何可綱,本來就厭惡太監,厭惡王立。

他認爲,明軍能佔領西平堡,純屬僥倖!

所以,應該見好就收!

最好,由祖大壽的關寧鐵騎斷後,將城中的糧草軍械,全部運往錦州!

經過慎重思索,何可綱表達出質疑:

“王公公!我只有兩萬九千步卒!

並且,全是輕裝而來!

別說大炮了,連攻城梯都沒有!

這樣的軍隊,如何能攻城?

如何能繼續分兵,如何能同時攻打三城?”

何可綱的的疑惑,也是祖大壽的擔心!

二人全都瞪着王立,無聲反對。

王立不懂軍事,卻能看懂地圖,也能明白何可綱的擔心!

但,卻自信一笑:“何將軍,我讓你分兵攻打三城,其實只是佯攻!

正如你說的那樣,皇太極得知我分兵攻城,他必會派出大軍,試圖將我各個擊破!

但,我會在這裡伏下一軍!”

王立隨意指着遼陽以西的山谷,輕輕敲打着地圖。

祖大壽微微一愣,面色大喜!

“王公公,這計策實在是高啊!原來,你說的“圍點打援”不是圍西平堡,而是以威寧堡、遼陽和鞍山爲誘餌!

如此一來,皇太極必然出兵救援!

但是,他短時間裡能調動的兵馬不會很多!

我在太子河以南的沙嶺坳伏下一支騎兵,趁其剛剛渡河,立足未穩時突然襲擊,必能大勝!”

“對,對,對!我就是這個意思!”

王立連連點頭,心裡,卻有成千上萬的神獸在奔騰!

尼瑪!

我只是隨口一說,你還當真了?

佔了西平堡,奪了後金軍的糧草軍械,真的只是偶然!

皇太極率大軍前來,試圖報復,試圖殲滅貿然深入的明軍,這是必然!

西平堡的糧草軍械充足,善於守城戰的明軍,死守半年毫無問題!

但是,眼下即將進入冬季,天氣會越發寒冷!

如果攻城不克,皇太極必會撤走!

若是這樣,如何讓吳襄父子出戰?

他們不出戰,又如何借皇太極的手,將他做掉?

所以,以一部分步卒佯攻三城,引誘皇太極出兵救援,再用騎兵去攔截,是弄死吳三桂的最好辦法!

就算吳襄偶然得勝,也能弄死他!

只要他作戰稍有不利,或者有半點逃跑怯戰的行爲,就夠了!

只需奏他一本,就能讓他滿門抄斬!

哼!

吳襄!吳三桂!

你倆這次死定了!

剛纔,祖大壽的一番話,何可綱連連點頭!

“王公公說得對:我佯攻三城,在短時間內,皇太極能派出的兵馬確實不多!

所以,這次的伏擊,用不了關寧鐵騎!

不如,由本將率領一軍伏於沙嶺坳……”

“不行!絕對不行!”王立剛要反對,祖大壽搶先猛拍桌子:

“何將軍!你攻佔西平堡,已經立了一功!

難道,伏擊皇太極的軍功,你也要搶?

有騎兵不用,用步卒打伏擊?

虧你想得出來!”

祖大壽的聲音很大,把何可綱給震住了!

見狀,王立趕緊拉開祖大壽,呵呵笑道:“這次誘出皇太極,確實應該騎兵打伏擊!

何將軍,你的是步卒啊!

難不成,讓祖將軍的騎兵佯攻城池?

哪有這樣的佯攻?

就算皇太極再傻,也不會上當啊!”

祖大壽連連稱是,王立又扭過頭:“祖將軍,這次的伏擊,必須派出得力干將!

聽說,你麾下的吳襄將軍作戰勇猛,他兒子更是年少有爲……”

“沒錯!這次的伏擊,由本將親自領軍!只要皇太極敢來,定叫他有來無回!”

“罷了!這次的軍功,讓給你就是了!”何可綱說不過二人,只好點頭:

“王公公,具體怎麼部署,你就下令吧!”

啊?

部署?

什麼部署?

王立頓時懵圈了!

不是說好了,步卒佯攻三城,騎兵打伏擊麼?

擼起袖子,幹就完了,還需要什麼部署?

逗我玩呢?

不過,看何可綱與祖大壽的模樣,確實在等自己下令!

哼!

發號施令的事,我可不幹!

若是打了敗仗,豈不自討沒趣?

搞不好,被人奏上一本,腦袋就沒了!

所以嘛,別淌這趟渾水!

“額……二位將軍,我雖是監軍太監,卻跟其他的監軍不一樣!

軍中的大小事務,二位將軍自行安排就行!

所有事情,無需向我彙報!

對,就是這樣!

你們商議而行,無需彙報!”

王立一臉誠懇,何、祖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還是不太相信。

如果,王立真的不插手,那就太好了!

只要沒有太監指手劃腳,沒有“外行”指揮“內行”,二人就有必勝的信心!

……

明軍三路出擊,消息傳到瀋陽,皇太極不急,莽古爾泰和阿敏卻沉不住氣了!

因爲,本是奴隸制度的女真人,自努爾哈赤立國之後,效仿中原王朝的分封制,爲“四大貝勒”和“四小貝勒”分封了城池和土地!

此時的威寧堡、遼陽和鞍山,分別是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小)二貝勒多爾袞的封地!

此時,十七歲的多爾袞,正作爲先鋒,討伐蒙古的察哈爾部!

如果不是明軍突然殺到,皇太極也會領兵出征!

當然,如果此時的多爾袞在瀋陽,他也會像莽古爾泰和阿敏那樣着急!

“威寧堡、遼陽和鞍山,各有兩千精兵駐守!

據哨探回報,明軍並未攜帶大炮,也沒攜帶其它攻城器械,如何破我城池?”

皇太極表現得相當鎮定,莽古爾泰卻不樂意了:“大汗,我的妻兒老小皆在遼陽!若是城池被明軍攻破,他們定難倖免啊!”

“不要再說了!”皇太極強壓心頭的憤怒,繼續安慰道:“明軍大軍深入,又在太子河南岸設有埋伏,我實在不宜妄動!

這天寒地凍的,只要明軍七天之內不能破城,必會自行退去!

況且,二貝勒帶走了兩萬騎兵!

我等留守盛京,更當謹慎而行!”

皇太極態度堅決,阿敏咬咬牙,雖有不悅,卻沒有說話。

然而,莽古爾泰仍在請戰:“大汗!我身爲大金第一勇士,妻兒老小被圍城中卻不救援,豈不讓人笑話?

大汗,你撥我三千鐵騎,只要解了遼陽之圍,定當速速返回!”

“胡說八道!”皇太極再也忍不住了,猛拍桌子,蹭地站起身:

“漢人有句話說得好,大丈夫何患無妻!

今,明軍圍攻三城,擺明了是誘敵圈套,你爲何還要冥頑不靈?”

斥罵聲中,莽古爾泰嘴角抽動不止,雙眼血紅,幾乎就要噴出火來。

阿敏知道莽古爾泰的性格,擔心事態升級,趕緊說了些好話,將他拉出大殿。

哼!

不可理喻!

皇太極瞥着二人的背影,滿臉都是鄙視。

連生母都能殺的人,竟因爲幾個妻妾亂了方寸,絲毫不顧大局!

“大汗,信使來報:伏於沙嶺坳的明軍騎兵,已經撤走了!”

“哦?退了?”

皇太極微微一笑,又拿起了《三國演義》。

哼!

凍不死你!

早就知道你會退!

冰天雪地,滴水成冰,你能埋伏多久?

爲將者,竟然不察天時?

自尋死路!

“大汗……”

“你也退下吧!”皇太極看看代善,又看看殿外的鵝毛大雪:“放心!佯攻三城的明軍,不出兩日就會退走!”

……

這幾日,實在太冷!

透過門縫,看了看外面,王立馬上又躲回坑上,將自己捂得嚴嚴實實。

尼瑪!

北方,真的太冷了!

小冰河期,果然不同凡響!

要不是奪了個西平堡,恐怕,幾萬明軍都會被凍死!

祖大壽撤回了城中,王立很是不悅。

因爲,沒能弄死吳三桂!

但奇怪的是,佯攻威寧堡、遼陽和鞍山的何可綱,仍未退回城中!

“哦?袁督師真的會來?”王立實在不敢相信。

“廠公,得知我軍攻佔了西平堡,袁督師當夜就引兵出城!如果不出意外,這會兒應該在右屯了!”

我去!

這個袁崇煥!

爲了攻城掠地,連命都不要了?

帶着大炮前來,日行不到三十里!

等他趕到遼陽,黃花菜都涼了!

不對,他到不了遼陽!

恐怕,路上就會凍死一大半!

“廠公,要不要……給你找個小婢暖暖被窩?”

“不必了!一身的馬奶味!聞着就噁心!”王立滿臉的鄙視,再次捂緊被子:

“對了,聽說……遼陽城中,有幾個公主……額……有幾位福晉格格什麼的,有沒有這事兒?”

“有!”

“哦?長得如何?身上有馬奶味麼?”

“這個……應該很漂亮,應該沒馬奶味吧!”

“好!非常好!等袁督師攻下遼陽,你第一個進城!給我找幾個沒有馬奶味的!重重有賞!”

“廠公放心!包在我身上!”

宋哲拍拍胸脯,面色大喜。

趁着夜色,帶領二百錦衣衛匆匆出城,轉瞬間就沒了蹤影。

第123章:割有錢人的“韭菜”第154章:發電機的問世第63章:推三阻四的王立,崩潰的朱由檢第69章:挪用銀子賑災第31章:兩道聖旨第155章:就算爛掉也不降價!第24章:有心報國,奈何奸臣當道第135章:皇權不下縣第112章:公主的“宮闈私事”第2章:稀裡糊塗入皇宮第91章:跟洪承疇拜兄弟第25章:一代宗師陳王廷第21章:與魏忠賢同穿一條褲子第140章:跟蜀王死磕第162章:皇宮刺客第163章:名垂千古的最好機會第37章:坑死一個算一個第52章:差點中了連環計第166章:“錦江新城”初見雛形第86章:三喜臨門第143章:曹化淳的突擊檢查第129章:無恥的姜太公與周武王第23章:皇后的囑託第144章:誤打誤撞第25章:一代宗師陳王廷第209章:兩顆人頭第172章:天不怕地不怕的曹文詔第175章:孫傳庭請兵第58章:遣使議和第104章:朱由檢,你真夠卑鄙!第150:現代科學的拓荒者第114章:來互噴啊,誰怕誰?第173章:海蘭珠:千里入關第110章:再去遼河浪一回第98章:喜添二將第147章:裡外不是人第236章:急需一筆天價軍費第36章:敢跟我搶柳如是,你找死!第67章:皇命難違第61章:臨時詔獄第21章:與魏忠賢同穿一條褲子第57章:兵分三路第162章:皇宮刺客第148章:給天下的女人“洗腦”第51章:毫無信譽,連魏忠賢都怕第16章:家奴,肯定鬥不過主子第230章:南轅北轍第189:瞌睡遇上枕頭第31章:兩道聖旨第133章:三個太監一臺戲第39章:忽悠,往死裡忽悠第111章:再次擦肩而過第212章:真的不怕死?第37章:坑死一個算一個第22章:朱由檢的心機第225章:左右爲難第65章:十大罪狀第2章:稀裡糊塗入皇宮第30章:內閣成員的逼宮第56章:順手牽羊第97章:發現了廠公的秘密第131章:殿試?這不是爲難我嘛?第203章:有內鬼?第223章:再一次,嘗試着改變第85章:終於做掉了吳三桂第218章:古人誠不欺我也!第163章:名垂千古的最好機會第206章:對朱由檢失望透頂!第53章:幸好留了一手第139:孤城的守將第189:瞌睡遇上枕頭第77章:京師保衛戰(7):勒索第34章:後宮的閒言碎語第80章:袁崇煥入獄第55章:大明的“生命線”第201章:屯兵蕭關,千里運糧第216章:幾個倒黴鬼第51章:毫無信譽,連魏忠賢都怕第4章:“驚弓之鳥”的皇后第48章:該來的遲早會來第18章:把崇禎忽悠瘸了第234章:無賴遇上無賴第163章:名垂千古的最好機會第117章:還想着招撫叛軍第188章:嘗試着去改變第40章:繼續忽悠陳王廷第57章:兵分三路第127章:朱由檢的夢中預言第26章:西廠“廠公”初體驗第157章:趕緊把白銀換成黃金第228章:再次涌動的暗流!第68章:初入山西第117章:還想着招撫叛軍第146章:惹上兩個狠角色!第31章:兩道聖旨第29章:驛站!驛站!第76章:京師保衛戰(6):城外初戰第101章:“版權”之爭第236章:急需一筆天價軍費第79章:三幅名畫
第123章:割有錢人的“韭菜”第154章:發電機的問世第63章:推三阻四的王立,崩潰的朱由檢第69章:挪用銀子賑災第31章:兩道聖旨第155章:就算爛掉也不降價!第24章:有心報國,奈何奸臣當道第135章:皇權不下縣第112章:公主的“宮闈私事”第2章:稀裡糊塗入皇宮第91章:跟洪承疇拜兄弟第25章:一代宗師陳王廷第21章:與魏忠賢同穿一條褲子第140章:跟蜀王死磕第162章:皇宮刺客第163章:名垂千古的最好機會第37章:坑死一個算一個第52章:差點中了連環計第166章:“錦江新城”初見雛形第86章:三喜臨門第143章:曹化淳的突擊檢查第129章:無恥的姜太公與周武王第23章:皇后的囑託第144章:誤打誤撞第25章:一代宗師陳王廷第209章:兩顆人頭第172章:天不怕地不怕的曹文詔第175章:孫傳庭請兵第58章:遣使議和第104章:朱由檢,你真夠卑鄙!第150:現代科學的拓荒者第114章:來互噴啊,誰怕誰?第173章:海蘭珠:千里入關第110章:再去遼河浪一回第98章:喜添二將第147章:裡外不是人第236章:急需一筆天價軍費第36章:敢跟我搶柳如是,你找死!第67章:皇命難違第61章:臨時詔獄第21章:與魏忠賢同穿一條褲子第57章:兵分三路第162章:皇宮刺客第148章:給天下的女人“洗腦”第51章:毫無信譽,連魏忠賢都怕第16章:家奴,肯定鬥不過主子第230章:南轅北轍第189:瞌睡遇上枕頭第31章:兩道聖旨第133章:三個太監一臺戲第39章:忽悠,往死裡忽悠第111章:再次擦肩而過第212章:真的不怕死?第37章:坑死一個算一個第22章:朱由檢的心機第225章:左右爲難第65章:十大罪狀第2章:稀裡糊塗入皇宮第30章:內閣成員的逼宮第56章:順手牽羊第97章:發現了廠公的秘密第131章:殿試?這不是爲難我嘛?第203章:有內鬼?第223章:再一次,嘗試着改變第85章:終於做掉了吳三桂第218章:古人誠不欺我也!第163章:名垂千古的最好機會第206章:對朱由檢失望透頂!第53章:幸好留了一手第139:孤城的守將第189:瞌睡遇上枕頭第77章:京師保衛戰(7):勒索第34章:後宮的閒言碎語第80章:袁崇煥入獄第55章:大明的“生命線”第201章:屯兵蕭關,千里運糧第216章:幾個倒黴鬼第51章:毫無信譽,連魏忠賢都怕第4章:“驚弓之鳥”的皇后第48章:該來的遲早會來第18章:把崇禎忽悠瘸了第234章:無賴遇上無賴第163章:名垂千古的最好機會第117章:還想着招撫叛軍第188章:嘗試着去改變第40章:繼續忽悠陳王廷第57章:兵分三路第127章:朱由檢的夢中預言第26章:西廠“廠公”初體驗第157章:趕緊把白銀換成黃金第228章:再次涌動的暗流!第68章:初入山西第117章:還想着招撫叛軍第146章:惹上兩個狠角色!第31章:兩道聖旨第29章:驛站!驛站!第76章:京師保衛戰(6):城外初戰第101章:“版權”之爭第236章:急需一筆天價軍費第79章:三幅名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