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再去遼河浪一回

自薩爾滸之戰後,明軍主力盡失,再也無力主動進攻,只能據城堅守。

沒想到,這一次,明軍敢主動進攻!

損了兩千人馬也就罷了,前日,前去追擊明軍的代善、莽古爾泰和德格類,竟然把明軍追丟了!

追丟明軍,其實在皇太極的意料之中!

他故意大發雷霆,只是想尋個過失,貶去莽古爾泰的貝勒之位;

然而,在西平堡截擊明軍的多爾袞,在盛京截擊明軍的代善,足足等了三天!

連明軍的影子都沒看到!

那麼,這支殺向自己身後的明軍,到底去哪了?

若說他們全被凍死或餓死了,皇太極寧死也不會相信!

不尋到這支明軍,不將其完全殲滅,皇太極始終如鯁在喉!

“大汗!祖大壽、何可綱在城頭出現!”

聞言,皇太極眉頭緊鎖,匆匆來到壕溝之外,舉起望遠鏡。

在圍城之初,皇太極往城中射去多封勸降信,皆沒得到迴音。

城中糧草已盡,皇太極一清二楚!

莫非,祖大壽與何可綱撐不住了,想要投降?

“派人過去喊話:如果三日之內開城投降,高官厚祿、金銀珠寶、絕色美女,應有盡有!

若是執迷不悟,城破之日,一個不留!”

得令後,幾名懂漢話的士卒來到城下,交流一陣,很快就返回。

“大汗,城上守軍說,糧草充足,再守三個月也沒有問題!

他們還說,如果想攻城,就別再嘰嘰歪歪,儘管放馬過去!”

“糧草充足?”

皇太極冷笑一聲,放下望遠鏡:“再去給祖大壽傳話:既然他能再守三個月,我就圍他三年!”

士卒忠實地前去傳話,也帶回了祖大壽的話:“大汗,他們說,他們說……請你看看自己的南邊……”

南邊?

皇太極心頭一懍,趕緊舉起望遠鏡。

我去!

南邊五里處,煙塵滾滾!

一支四五千人的騎兵,正繞過自己的營寨,浩浩蕩蕩往東南方向而去!

此情此景,皇太極徹底懵了圈!

前幾日,殺向自己後方的明軍,還未尋到!

今日,又有一支明軍殺向自己的後方!

如果派兵去追,很可能中明軍的埋伏!

如果不追,這支明軍又將去往何方?

如果兩路明軍匯合,數量至少一萬!

不論西平堡外的多爾袞,還是盛京城外的代善,全都抵擋不住!

而且,明軍還攜帶了大批的炮丸!

想到此處,皇太極猛地一個哆嗦!

本以爲,自己的圍點打援之計必能成功,必能重創明軍!

哪知道,明軍不救大淩河,而是殺向自己的後方!

若是後方城池被攻破,前方攻下一個大淩河,又有何用?

“報……大汗:昨夜子時,遼陽城被明軍攻破!城中火光沖天,死傷者無法計數!”

“報……大汗:昨日傍晚,鞍山被明軍攻破!城中喊殺震天,具體損失不明!”

聞報,皇太極的牙齒,咬得咯咯響!

穩住!

穩住!

從時間和方向上看,明軍傍晚攻克鞍山,半夜攻克遼陽,乃是由南向北!

不必說,正是那支“消失”的明軍所爲!

如果再不追趕,今日正午,這支明軍就能抵達盛京!

不對,盛京城有代善的五千兵馬,明軍必不敢去!

他們的方向,應該是東北的清河,或者赫圖阿拉!

但是,就在剛纔,又有一支數量更多的明軍,朝着南方去了!

這路明軍,也是輕騎兵!

一人兩馬,很難追上!

戰馬側方,也掛着炮丸!

如果不追,難道,坐看明軍撒野?

“報……大汗:前日傍晚,一路明軍攻克清河!城中三千多百姓,皆被明軍斬殺!

牛羊馬匹,被搶走者不計其數!”

清河!怎麼又在清河?

不對!明軍並非三千人一支,而是分成好幾支!

此時的他們,可能出現在任何地方!

凡是沒有駐兵的城池,都可能遭到洗劫!

可是,除了盛京與西平堡,駐有兵馬的城池沒幾個!

卑鄙!無恥!可惡!

我都是強盜了,竟然,有人敢搶我的東西!

再不制止,東西都要被搶光了!

這個冬天,怎麼過?

大淩河!

大淩河!

如果回師,明軍必會繼續築城!

這顆釘子,即將釘在遼河平原!

若不將其拔掉,明軍就能在遼東平原來去自如!

不對,此時的明軍,已經來去自如了!

“噗……”

皇太極噴出一口鮮血,雙眼一黑,晃晃悠悠栽於馬下。

……

撤軍了!

八旗兵,終於撤走了!

大淩河城,鑼鼓喧天!

無數的兵馬糧草,源源不斷地送進城中!

衆將士全都喜氣洋洋,祖大壽卻愁眉不展!

圍城的一個多月,士卒沒有殺掉一匹戰馬!

但,城中再無戰馬!

因爲,戰馬全都餓死了!

然後,全被做成了肉乾!

沒有戰馬,又何來關寧鐵騎?

不過,還好,精銳的騎手還在!

鎧甲護具還在!

只要有足夠的銀子,不出半年,關寧鐵騎又能馳騁沙場!

問題是,朝廷撥來的銀子,勉強只夠補發欠餉!

哪來的銀子購買戰馬?

祖大壽眉頭緊鎖,王立也在暗自擔心!

自己巨資打造的“鐵甲錦衣衛”,一個都沒回來!

皇太極全軍回援,他們還能不能回來?

又能回來多少?

……

還好,還好!

忐忑地等了半個月,騎手們陸續回到錦州城!

他們的馬背上,掛滿了肥羊、獸皮、人蔘、美女、人蔘、奶酒……

戰利品非常豐厚!

每一個騎手,全都神氣十足!

恨不得,再去遼河平原浪一回!

大淩河,正在緊鑼密鼓地修築;

在祖大壽、丘禾嘉的陪同下,王立偶爾來到城頭檢查進度。

這一次,注意到民夫築城的材料,王立眉頭微皺。

這個時代的城牆,其中的很大一部分,竟然是泥土夯築!

這樣的城池,阻擋騎兵或步卒綽綽有餘!

但,如果面對大炮的轟擊,豈不成了豆腐渣?

記得,錦州城的城牆,就被八旗兵鑿了個大窟窿!

那一次,若不是一炮幹翻了努爾哈赤,錦州城必被攻破!

“祖將軍,你們用泥土築城?能擋八旗兵多久?”

王立的問話別有他意,祖大壽聽出了弦外之音,臉上全是不屑:“廠公,八旗兵擅長野戰,攻城卻一塌糊塗!

況且,這裡的冬天非常寒冷,而且持續半年之久!

八旗兵攻來時,咱們只需在城上澆水,城牆馬上就能凍住!

就算被鑿出幾個大窟窿,城牆也不會塌!”

王立點點頭,還是有些不放心:“應對普通的鑿子,確實足夠!

要是……八旗兵也有大炮呢?

據我所知,八旗兵已有二十多門大炮!”

“唉!”

祖大壽嘆了口氣,無奈地搖搖頭:“從長遠考慮,我也想一勞永逸!

條石構築的城牆確實堅固,但需要的時間和人力實在太多!

而且,朝廷撥來的銀子,勉強只夠士卒的欠餉!

我也想修築堅固的城池,可是,實在是有心無力啊!”

“不,這不是條石與泥土的問題!

就算用條石築城,也不夠堅固!”

祖大壽一臉懵逼,王立卻愁眉不語。

確實,條石砌成的城牆,確實不算堅固!

因爲,還少了一個重要的材料:水泥!

如果有足夠的水泥與沙石,再橫豎拉幾條鐵絲,那才叫堅固!

只是,水泥這種高級玩意兒……到底是怎麼做的?

看過的穿越小說中,好像簡單地提到過,要通過高溫的煅燒,還要研磨成粉……

具體的成份,好像有粘土,石灰,碳渣……

除此之外,還有什麼來着?

具體的比例又是什麼?

哎呀,實在想不起來了!

早知要穿越,就該多學點東西,多瞭解些歷史!

罷了,罷了!

寫個大概,讓徐光啓搗鼓去吧!

能搗鼓出來最好,沒搗鼓出來也無所謂!

反正,這個大明沒救了!

袁崇煥、孫承宗都不能力挽狂瀾,我算個屁!

趁早多撈點錢,趁早找好後路,纔是當務之急!

不過嘛,我這人最討厭漢奸!

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若能幹翻幾個漢奸,也不枉穿越一場!

哼!孔有德!

就你了!

這段時間,只顧着大淩河,差點把你給忘了!

“對了,孔有德那傢伙,死了沒有!”

“呃……應該沒有吧……”

宋哲搖搖頭,略加思索後說道:“孔有德造反之後,在吳橋停留了幾日,然後引兵南下了……”

南下?

王立輕聲一笑,對孔有德的舉動,多了幾分鄙視!

這傢伙,引兵南下能到哪裡?

他那點兵馬,過得了長江?

到得了南京?

做夢!

死路一條!

如果我是他,就算再有野心,也不會公然造反!

偷偷去投皇太極,不香麼?

在關錦一線重兵把守的情況下,悄無聲息地回到登州,再找幾條船渡海北上!

只要繞過了關錦防線,基本就大功告成了!

所以說嘛,這傢伙的腦袋少根筋!

引兵南下,基本是找死!

何須由我動手?

咦?

那幾個迎面而來的太監,好像是司禮監的吧!

呵呵,還真是!

這鬼地方,凍得要死!

一天也不想多留!

如果……

嘿嘿!

朱由檢果然詔我回京了!

同時,還詔了祖大壽回京!

不必說,肯定是賞賜!

待傳旨的太監離開後,王立拍拍祖大壽的肩:“祖將軍,萬歲爺詔你回京面聖,必是獎賞你守城有功!

趁機,正好提銀子的事!

萬歲爺一高興,重建關寧鐵騎就有希望了!

你,爲何愁眉不展?”

“不必了!”

祖大壽輕聲一笑,顯得特別謹慎:“大淩河的修築尚未完成,我實在不宜離開!

我會向皇上呈上奏書,詳細解釋此事!

我確實需要銀子!

關寧鐵騎急需重建!

但是……”

祖大壽沒再繼續說,堅定地離開。

王立稍一細想,對祖大壽的謹慎佩服不已!

能守住大淩河,祖大壽確實是功不可沒!

但,這點功勳跟“不聽調遣”相比,實在算不了什麼!

那一次的“謀反”,朱由檢不會忘記!

永遠也不會忘!

若是回了京,很可能像袁崇煥一樣:毫無徵兆地,被打入詔獄!

所以,寧可不受賞賜,寧可放棄重建關寧鐵騎的大好機會,也要留在大淩河!

留在這裡,至少,還有跑路的機會!

這個祖大壽,確實謹慎!

確實,伴君如伴虎!

小心駛得萬年船!

他做得沒有錯!

這份謹慎,應該向他學習!

第52章:差點中了連環計第134章:退而求其次第213章:在青樓包場的神秘人第226章:初戰告捷第172章:天不怕地不怕的曹文詔第161章:蜀王必須死!第33章:就是要公報私仇第180章:民智的開啓第46章:蕭山驛站第175章:孫傳庭請兵第183章: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5章:京師的錢,太好掙了吧!第235章:朝野上下,風起雲涌第136章:一個個的,全都冒出來了!第227章:除夕夜,微服私訪第29章:驛站!驛站!第23章:皇后的囑託第119章:闖王“李鴻基”,不是李自成!第53章:幸好留了一手第50章:楊鶴的“元氣”學說第157章:趕緊把白銀換成黃金第184章:朱由檢的元宵節噩夢第233章:大軍圍城第64章:金蟬脫殼第180章:民智的開啓第193章:再喂他一碗毒雞湯第116章:上門求援的內閣首輔第82章:峰迴路轉(1)第233章:大軍圍城第111章:再次擦肩而過第111章:再次擦肩而過第232章:心態膨脹了第62章:被逼上任的楊總督第58章:遣使議和第188章:嘗試着去改變第104章:朱由檢,你真夠卑鄙!第115章:叛軍的壯大第29章:驛站!驛站!第103章:逼上“梁山”第102章:狡猾的朱由檢第237章:不敢填坑的熊文燦第109章:繞至八旗兵的後方第155章:就算爛掉也不降價!第105章:逼我玩“陰陽合同”第175章:孫傳庭請兵第217章:君臣之間離心離德第81章:新的生財之道第112章:公主的“宮闈私事”第5章:京師的錢,太好掙了吧!第176章:曹文詔VS孫傳庭第8章:對食夫妻第112章:公主的“宮闈私事”第103章:逼上“梁山”第39章:忽悠,往死裡忽悠第51章:毫無信譽,連魏忠賢都怕第29章:驛站!驛站!第43章:秦淮河畔,太監上青樓第100章:無意間,給人挖了個天坑第99章:洪承疇又在殺降!第93章:何須自己動手?第189:瞌睡遇上枕頭第17章:皇宮夜宴,都在裝醉第59章:各懷鬼胎第71章:京師保衛戰(1):遇伏第66章:蠢蠢欲動第188章:嘗試着去改變第81章:新的生財之道第194章:要什麼就給什麼第109章:繞至八旗兵的後方第176章:曹文詔VS孫傳庭第144章:誤打誤撞第136章:一個個的,全都冒出來了!第126章:睜隻眼閉隻眼第230章:南轅北轍第201章:屯兵蕭關,千里運糧第20章:這是上朝還是菜市場?第65章:十大罪狀第44章:熊文燦的行賄第87章:說服徐光啓第45章:擦肩而過的柳如是第46章:蕭山驛站第139:孤城的守將第84章:反間計vs將計就計第134章:退而求其次第189:瞌睡遇上枕頭第101章:“版權”之爭第176章:曹文詔VS孫傳庭第71章:京師保衛戰(1):遇伏第161章:蜀王必須死!第149章:再撒一個“魚餌”第66章:蠢蠢欲動第207章:最後的禮物第123章:割有錢人的“韭菜”第102章:狡猾的朱由檢第182章:一個敢想,一個敢幹第68章:初入山西第143章:曹化淳的突擊檢查第116章:上門求援的內閣首輔第49章:無心插柳第92章: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第52章:差點中了連環計第134章:退而求其次第213章:在青樓包場的神秘人第226章:初戰告捷第172章:天不怕地不怕的曹文詔第161章:蜀王必須死!第33章:就是要公報私仇第180章:民智的開啓第46章:蕭山驛站第175章:孫傳庭請兵第183章: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5章:京師的錢,太好掙了吧!第235章:朝野上下,風起雲涌第136章:一個個的,全都冒出來了!第227章:除夕夜,微服私訪第29章:驛站!驛站!第23章:皇后的囑託第119章:闖王“李鴻基”,不是李自成!第53章:幸好留了一手第50章:楊鶴的“元氣”學說第157章:趕緊把白銀換成黃金第184章:朱由檢的元宵節噩夢第233章:大軍圍城第64章:金蟬脫殼第180章:民智的開啓第193章:再喂他一碗毒雞湯第116章:上門求援的內閣首輔第82章:峰迴路轉(1)第233章:大軍圍城第111章:再次擦肩而過第111章:再次擦肩而過第232章:心態膨脹了第62章:被逼上任的楊總督第58章:遣使議和第188章:嘗試着去改變第104章:朱由檢,你真夠卑鄙!第115章:叛軍的壯大第29章:驛站!驛站!第103章:逼上“梁山”第102章:狡猾的朱由檢第237章:不敢填坑的熊文燦第109章:繞至八旗兵的後方第155章:就算爛掉也不降價!第105章:逼我玩“陰陽合同”第175章:孫傳庭請兵第217章:君臣之間離心離德第81章:新的生財之道第112章:公主的“宮闈私事”第5章:京師的錢,太好掙了吧!第176章:曹文詔VS孫傳庭第8章:對食夫妻第112章:公主的“宮闈私事”第103章:逼上“梁山”第39章:忽悠,往死裡忽悠第51章:毫無信譽,連魏忠賢都怕第29章:驛站!驛站!第43章:秦淮河畔,太監上青樓第100章:無意間,給人挖了個天坑第99章:洪承疇又在殺降!第93章:何須自己動手?第189:瞌睡遇上枕頭第17章:皇宮夜宴,都在裝醉第59章:各懷鬼胎第71章:京師保衛戰(1):遇伏第66章:蠢蠢欲動第188章:嘗試着去改變第81章:新的生財之道第194章:要什麼就給什麼第109章:繞至八旗兵的後方第176章:曹文詔VS孫傳庭第144章:誤打誤撞第136章:一個個的,全都冒出來了!第126章:睜隻眼閉隻眼第230章:南轅北轍第201章:屯兵蕭關,千里運糧第20章:這是上朝還是菜市場?第65章:十大罪狀第44章:熊文燦的行賄第87章:說服徐光啓第45章:擦肩而過的柳如是第46章:蕭山驛站第139:孤城的守將第84章:反間計vs將計就計第134章:退而求其次第189:瞌睡遇上枕頭第101章:“版權”之爭第176章:曹文詔VS孫傳庭第71章:京師保衛戰(1):遇伏第161章:蜀王必須死!第149章:再撒一個“魚餌”第66章:蠢蠢欲動第207章:最後的禮物第123章:割有錢人的“韭菜”第102章:狡猾的朱由檢第182章:一個敢想,一個敢幹第68章:初入山西第143章:曹化淳的突擊檢查第116章:上門求援的內閣首輔第49章:無心插柳第92章: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