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世界和平了嗎

雖然帝國送到日本進行實戰實驗的坦克在戰場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這對於整體的東京戰局來說,影響並不是很大,因爲,這些坦克在實戰中暴露出來了太多的問題。

因爲這是第一次的坦克實戰,對此,之前的坦克研究部門根本就沒有辦法得知坦克在戰場上的真實效用。而在日本戰場上的時候,“虎”坦克也暴露出來了很多的問題,第一個就是動力的問題,由於虎二式坦克雖然採用的新一代的大功率汽油發動機,但是,由於加厚了裝甲和把主炮的口徑提高到了四十五毫米,使得了虎二式坦克的全重達到了十八噸。雖然在平路上,虎二依靠那強勁的大功率發動機可以獲得最高三十公里每小時的速度。但是,在進行戰鬥的時候,由於存在着各種的障礙,使得了虎二的行進速度大爲減低,這也就使得了讓敵人步兵取得了炸燬坦克的機會,在試驗當中被毀的六輛坦克當中,有四輛就是因爲速度過慢,而被全身幫滿炸藥包衝上來的日本步兵炸燬。

除去了因爲重量等原因造成的速度過慢,虎二的那門四十五毫米的坦克炮也在實戰中發揮的一塌糊塗。依照特遣連隊的指揮官譚浩然的話來說,這門四十五毫米的坦克炮簡直可以成爲垃。圾。不但射速過慢,而且,由於由於技術的缺陷。使得了炮彈的初速過慢,造成對敵人地固定工事的打擊力度不夠。

這門四十五毫米的坦克炮,是帝國的盛京重武器兵工廠設計的,這門坦克炮是在四十五毫米步兵炮的基礎上設計改進地,但是,由於一開始的設計點就不同。使得了這門四十五毫米的坦克炮完全不適合裝在了虎二上。

以上的這兩個問題可以說是最爲嚴重的,當然,除去了這些問題外,其他的問題也是一大堆。而這些繁雜的問題造成地後果就只有一條,那就是,當特遣連隊地坦克進行了僅僅三天的實驗作戰後,就只剩下五輛坦克還能動彈。除去被摧毀的六輛外。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因爲各種的原因而不能參加作戰,全部都要維修,這個時候,那特遣連隊帶來的近百輛各種用途的大卡車才讓人們知道他們的作用。那就是維修。

雖然虎二還存在着各種的問題,但是,無疑,它在這個時代來說已經是非常先進地武器,甚至可以說是超越時代的武器,在西方國家還沒有把汽油發動機成功的運用到汽車上。連轎車都還是非常簡陋地三輪車的情況下,依靠目前帝國的技術能力,能夠完成虎二已經是一種非常大的成就了。但是。這僅僅是對於科研部門來說,而軍方的人從來都不管帝國的技術水平,他們只要到達他們手中的武器能夠越強大越好,而不是擔心帝國有沒有能力製造。

在虎二進行了三天的戰場實驗後,就從戰場上退了下來,並且裝備裝船返回國內。這個時候,爲了保護中心坦克實驗品而直接地保護地一個師團,在其他戰線上牽制的師團才真正地放開手腳來。開始了全線的猛攻。

從這些情況看來。虎二的在這次的日本戰場上也僅僅是實驗而已。對於整體的戰局影響不大,而真正把東京攻下來的還是那步兵們。

日本東京內的最後一個堅守地點日本天皇皇宮被海軍陸戰隊下屬的師團攻打下來的時候。時間已經是一八九三年的六月二號了。

第二天,日本明治天皇率領日本僅存的全部高層官員將領登上中華帝國北洋艦隊的前無畏艦“黑龍江號”上,在無條件投降的投降書上籤下了自己的大名。而北洋艦隊第四艦隊指揮官和遠征軍總司令鄭然共同接受了日本的投降。在接過日本明治天皇的那把雕刻着櫻花,打造的精美絕倫的腰刀的時候,鄭然可以很清晰的看見,那明治天皇眼中的淚水,也許是不甘,也是是恥辱,也許是其他……

隨即在下午的時候,日本的前高級將領中,包括海軍總參謀長在內的衆多將領切腹自殺,加上在前期戰爭中的損失的將領,戰後的日本高級將領中,幾乎都損失殆盡,中將以上級別的無一存留。

而當天,帝國外交部發言人在北京正式發表聲明:日本已經無條件投降於中華帝國,至此,中日之戰完美結束。隨後,帝國外交部又發表了其他的聲明,比方說,日本天皇將於三天後正式宣佈退位。帝國將在日本設立設立總督一職位。

中日戰爭在進行了僅僅一個半月的時間就已日本戰敗而結束。並且,日本的敗的徹徹底底,連國家的主權都沒有保住,不但明治天皇退位,就連日本現任的政府構架中全部解散,進而又中華帝國登陸部隊進行軍管。

日本的戰敗已經讓全世界人都清楚的發現,現在的中國已經不是多年以前的滿前時代,現在的他是一個擁有強大力量的中華帝國。不但有着世界兵力最多的的強大陸軍,並且還有着一支僅次於英國,法國,德國的海軍部隊。而這一切,僅僅是中華帝國成立後七年的結果。任何人都無法否認,如果給予中華帝國更多的時間,依靠中華帝國衆多的人口優勢,遼闊的領土,豐富的資源,強悍的軍事力量,正在蓬勃發展的經濟。絕對能夠打造出來世界第一的陸軍,超越英國的海軍。

也正是這一點,使得了日後的西方各國對於中華帝國的防備上升到了新的一個歷史高度。甚至,有人鼓吹,這又會是一個蒙古人橫掃亞歐大陸的開始。

當然,這些是日後的事情,現在這個時候,還有一件依舊吸引着人們目光的事情,那就是,目前的已經集中了北洋艦隊主力和南洋艦隊主力的中華帝國海軍還在中華帝國南海海域和英國遠東艦隊相對持。

大戰的陰影似乎還籠罩在世人的眼中,並且,英國在中日大戰剛開始爆發的時候,從大西洋,印度洋等海域調遣的增援艦隊已經有不少趕到了南海海域。

但是,就在人們以爲中英之戰還是無法避免的時候,中華帝國卻和英國一起有意無意的避開了兩國海軍的接觸。半個月以後,英國遠東艦隊的大部分主力戰艦已經脫離了中華帝國的南海海域,而中華帝國海軍中的主力艦隊也回到了帝國海軍在南方的幾個海軍基地休整。

對於這樣的情況,那些分析家們又一次的給予了結論,那就是,現在英國已經意識到,失去了日本海軍的牽制,單單靠着英國一家,是沒有辦法對中華帝國海軍形成絕對的優勢。何況,現在的中華帝國也已經不是之前的滿清朝廷,現在的中華帝國擁有雄厚的重工業製造能力,如果英國海軍沒有辦法第一時間內就摧毀中華帝國海軍,進而摧毀中華帝國的造船工業的時候,就算在前期中打敗了中華帝國海軍,而實力受損的遠東艦隊也沒有辦法完美的摧毀有着大量海岸要塞炮防守的那些造船廠。兩國之間的正式宣戰絕對會讓中華帝國傾全國之力打造海軍,而擁有數量衆多造船廠的中華帝國在新戰艦的製造速度上絕對不會遜於英國,到那個時候,就是一個不死不休的僵局。

何況,就算打敗了中華帝國海軍,英國也得不到多少的好處,因爲,如果說要登陸中華帝國的話,英國那連法國陸軍都比不上的陸軍部隊絕對無法撼動中華帝國陸軍,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強大的陸軍支援下,海軍的行動基本就算白費了。戰爭的出發點不外乎就是利益而已,而當沒有利益的時候,戰爭也就很自然的發生不起來。英國可不會想,自己辛苦的幹掉中華帝國海軍後,讓那法國人,俄國人佔到什麼便宜。

世界又一次的和平了。這應該是在中日之戰結束,中英艦隊之間的對持結束後,人們對於世界局勢的統一看法。

然而,這樣的看法在陳冬生看來,幾乎是可笑的。陳冬生的心很大,或者說想要做的事情很多。對於這樣的想法,陳冬生自己也曾經想過,想到過的理由很多,是自己想要名留青史,還是單純的爲了中華民族的生存?但是終究歸底,陳冬生認爲,這不過是自己射身爲穿越人引發的問題而已。因爲在多了一百多年的見識,自己後世將會發生什麼?出現什麼?這也就註定了中華帝國在陳冬生的掌控下,戰爭是絕對沒有辦法避免。餓中華帝國要進行戰爭的話,世界的和平從何談起?

“現在的和平,只是爲了下一場戰爭準備而已!”這是陳冬生在一次的軍事統帥部會議當中,提出來的對於現在帝國局勢的看法。

第7章 危機第51章 進軍金華鎮第59章 第一團和馮國璋第85章 朝鮮—劫掠第9章 穿越一族?第22章 壓俄製日第56章 李鴻章的煩惱第43章 迫擊炮第51章 進軍金華鎮第61章 戰後續第66章 確定計劃第5章 凌晨的進攻第68章 危機四伏第36章 沵古第40章 武器和設備第50章 潘盛安的選擇第4章 援軍之戰第15章 守備旅換裝第29章 飛龍一號第40章 騎兵第47章 無奈的撤退第40章 騎兵第14章 新時代始第35章 福江島海戰第28章 擴大會議第33章 貪污第51章 絕境中第84章 拿下漢城第17章 造船廠第31章 是非對錯第30章 於康的汽油發動機第23章 又招人馬第81章 俄國插手第6章 牛角山第2章 平亂第35章 福江島海戰第58章 梅森虎叛變?第47章 無奈的撤退第12章 全營進攻第54章 北京城的陷落第75章 招攬人才第41章 別無選擇第26章 德國的合作第24章 帝國大開發計劃第37章 混亂的攻城戰第10章 打秋風第2章 第二軍回援第33章 貪污第34章 抵達吉林第28章 帝國海軍第46章 金華鎮第48章 劉銘傳第42章 最重要的兩件事第15章 科舉選撥第31章 是非對錯第9章 第四師的戰報第9章 只勝勿敗第22章 帝國的未來第20章 反圍剿第37章 對日本宣戰第48章 劉銘傳第60章 戰後第43章 喝酒下棋第28章 登臺講課第44章 錦州危急第1章 成了土匪第17章 金泉阻擊戰第58章 炮兵第44章 淮軍一代名將第27章 賣身第33章 朝鮮第44章 郭雪第73章 伯樂和馬第26章 亂起第21章 埋伏第21章 帝國的過去(續)第27章 何進與郭豐臺第57章 第三師-梅森虎第18章 大戰前夕第41章 東北地主第15章 繼續前進第21章 帝國的過去(續)第5章 進攻兩江第15章 守備旅換裝第32章 雪…女人第44章 錦州危急第38章 中日之戰第24章 人才那裡有?第46章 瘋狂第29章 吉林第42章 南下第46章 世界大戰(上)第31章 秋易白第82章 日本的動作第14章 認父第37章 對日本宣戰第89章 夜戰——炮擊第39章 世界和平了嗎第52章 援軍到來第47章 無奈的撤退
第7章 危機第51章 進軍金華鎮第59章 第一團和馮國璋第85章 朝鮮—劫掠第9章 穿越一族?第22章 壓俄製日第56章 李鴻章的煩惱第43章 迫擊炮第51章 進軍金華鎮第61章 戰後續第66章 確定計劃第5章 凌晨的進攻第68章 危機四伏第36章 沵古第40章 武器和設備第50章 潘盛安的選擇第4章 援軍之戰第15章 守備旅換裝第29章 飛龍一號第40章 騎兵第47章 無奈的撤退第40章 騎兵第14章 新時代始第35章 福江島海戰第28章 擴大會議第33章 貪污第51章 絕境中第84章 拿下漢城第17章 造船廠第31章 是非對錯第30章 於康的汽油發動機第23章 又招人馬第81章 俄國插手第6章 牛角山第2章 平亂第35章 福江島海戰第58章 梅森虎叛變?第47章 無奈的撤退第12章 全營進攻第54章 北京城的陷落第75章 招攬人才第41章 別無選擇第26章 德國的合作第24章 帝國大開發計劃第37章 混亂的攻城戰第10章 打秋風第2章 第二軍回援第33章 貪污第34章 抵達吉林第28章 帝國海軍第46章 金華鎮第48章 劉銘傳第42章 最重要的兩件事第15章 科舉選撥第31章 是非對錯第9章 第四師的戰報第9章 只勝勿敗第22章 帝國的未來第20章 反圍剿第37章 對日本宣戰第48章 劉銘傳第60章 戰後第43章 喝酒下棋第28章 登臺講課第44章 錦州危急第1章 成了土匪第17章 金泉阻擊戰第58章 炮兵第44章 淮軍一代名將第27章 賣身第33章 朝鮮第44章 郭雪第73章 伯樂和馬第26章 亂起第21章 埋伏第21章 帝國的過去(續)第27章 何進與郭豐臺第57章 第三師-梅森虎第18章 大戰前夕第41章 東北地主第15章 繼續前進第21章 帝國的過去(續)第5章 進攻兩江第15章 守備旅換裝第32章 雪…女人第44章 錦州危急第38章 中日之戰第24章 人才那裡有?第46章 瘋狂第29章 吉林第42章 南下第46章 世界大戰(上)第31章 秋易白第82章 日本的動作第14章 認父第37章 對日本宣戰第89章 夜戰——炮擊第39章 世界和平了嗎第52章 援軍到來第47章 無奈的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