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戰初

在錦州前線。

山海關前的東北軍的第一軍野戰炮團陣地上,第一軍的直屬炮團團長魏東華,緊緊的看着手中的懷錶。

後,擡起頭,問道:“軍部還沒有下達命令嗎?”

一旁的炮兵團的副團長也看了看懷錶,然後說道:“現在的時間還是凌晨的四點三十分,距離計劃中的總攻時間還有一個小時,在等等,說不定,軍部的傳令兵就在路上了。”

魏東華聽了卻並沒有停下來,反而是不安的走動着,連帶着把那名副團長的眼睛都轉花了。

“下面的部隊都準備好了嗎?”

“團座,放心,剛纔我已經親自檢查過了,各個部隊的每一門大炮都已經做好了準備,就等着命令了。”

“好,好!”

當時間到達了凌晨五點十五分的時候,炮兵團的指揮部終於迎來了他們最想見到的人,來自軍部的傳令兵。

“魏團長,軍部命令,一切按照原計劃進行!”

魏東華一聽,興奮的拍了拍手,然後大聲的說道:“請你回傳軍部,說我炮兵團一定完成任務!”

然後,魏東華臉色閃動着興奮的光芒。大聲的下令道:“命令各部,按照原計劃進行炮擊!”

時間一點一點的流逝,等到了凌晨五點二十五分的時候,炮兵團下屬的那些炮兵連的連長們,大手一揮,大聲的命令道:“各炮注意,準備三發速射!”

凌晨五點三十分。隨着炮兵陣地上的一聲聲:“發射!……”

整個錦州前線就響起了隆隆的炮聲,原本已經快要露出肚白的天空,霎時間劃出無數道耀眼,如同流星般的光芒。

而光芒閃過後,就傳來了陣陣不停地隆隆炮聲。而那原本還朦朧的大地也變成了各處火光不斷。一時間,天就已經徹底變成了白天了。

爲了一開始的炮擊中給予清軍足夠的殺傷,東北軍可是把全東北軍的家當都弄了上去。

包括了全部的各式大口徑的野戰炮,而且,在靠近清軍的地方中,還有約五百門左右一百毫米的大口徑迫擊炮。

在短短的第一輪炮擊中,東北軍就已經往清軍地各處陣地上發射了超過三千發炮彈!而且,全部都是大口徑的炮彈。

而在隨後的近半個小時中,東北軍一共發射了超過兩萬發的炮彈,其中。當然是以迫擊炮地居多。

當經過了半個小時的炮擊準備後,參加第一輪突擊的第一軍和第二軍的主力步兵師團,包括了第一師團,第二師團。第三師團,第五師團,第七師團,第八師團。一共超過了十萬地東北軍精銳步兵開始了在各個小戰場上向清軍的陣地衝鋒。

隨後,各式的口徑地迫擊炮也開始隨着部隊前移,爲東北軍地各個師團的步兵們提供炮火支援。

就在東北軍的十萬大軍在前線浴血奮戰的時候。在錦州城內的陳冬生卻已經在睡覺了。

在下達命令之前。陳冬生可以說是一刻都沒有休息過,不停的視察部隊的情況,監督後勤物資地供給是否到位。並且,還有下到下面地師團中,給那些團中們的東北軍高級軍官們講講話,激發士氣。

在臨近總攻前,陳冬生更是兩天都沒有睡覺。眼睛都紅地成什麼樣了。其實不但是他。連帶着歐陽天,和陳光偉等這些軍長們也沒有睡個好覺。

東北軍的各個軍官們都知道。這一次的戰鬥不但關係到東北軍的命運,也更加關係到自己的命運。東北軍勝,那麼,就有着大好前程等着自己,如果是敗。那麼,自己就可能戰死沙場。

而陳冬生這樣的累卻在他下達了總攻的命令後達到了頂峰。

剛下達總攻的命令,陳冬生就再也顧不上其他的,倒頭就睡了。

按照陳冬生的想法就是,該做的自己都已經做了,該準備的都已經準備了。至於以後的戰事如何發展,那就不是自己能夠一手控制的了。何況,對於戰爭,陳冬生一向來都很有自知之明,他不是一個合格的將軍,所以,軍隊上的具體戰事指揮,陳冬生是不會干預的。

他陳冬生要的是結果,至於過程,自然有下面的各個參謀人員,各級軍官們去做。

作爲戰場雙方的同爲統領的陳冬生是睡的好好的,但是,同樣作爲這場戰爭的統帥之一的劉銘傳,現在可是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

早在半個月前,清軍的探子就已經對面東北軍的異動,但是,對此,劉銘傳也是一點辦法也沒有。從年前開始,劉銘傳就不斷向北京天津報告,要求增加援軍。

但是,不管是北京城的那兩位主子,還是說天津的李鴻章,都沒有理他。只是臨時的加派了部分的軍餉,援兵,那是一個都沒有。 wωω ⊙тt kán ⊙¢ 〇

劉銘傳心裡面也是很明白,現在怕是那三萬的禁衛新軍不可能來山海關增援的了,因爲他已經聽北京傳來的消息說,萬一山海關抵擋不住了,北京城的那兩位就要馬上西逃,這當然就免不了需要報名的軍隊。而目前,效忠於朝廷的,也只有袁世凱的新軍罷了,但是,袁世凱的效忠,也只是朝廷的一廂情願罷了。

而天津的話,劉銘傳也已經得到了消息,說是李鴻章已經把那新編練的四萬多淮軍新軍全部都派往了山東的各處要地。

這很顯然,擺明了,是不相信他劉銘傳能夠抵擋叛軍的攻擊。

當東北軍開攻擊不到三天,戰局就出現了讓劉銘傳徹底無奈的局面。

劉銘傳看着地圖上的戰事不斷的敗壞,臉上浮現除的猙獰,狠狠的說道:“你們爲了保自己的命,連這天下都不要了。哼,我可要看看,連我這四十萬大軍都抵擋不住的叛軍,你們那幾萬人能不能抵擋的住。何況,恐怕你們還不知道,這叛軍的兵力已經達到了近二十萬字數了吧!”

劉銘傳突然大聲的笑了起來:“哈哈……哈哈……天亡我”

一旁的衆多淮軍部將看到主帥這麼失態,心中也是一陣着急。但是,他們能有什麼辦法。

現在的戰事已經完全不受控制了。

“大帥,請振作起來,現在我們還有五萬的淮軍精髓,守這山海關,易如反掌!”

下面的一名淮軍將領試圖激起劉銘傳的雄心。但是,他卻看到劉銘傳嘴角一笑:“易如反掌,呵呵,易如反掌。我們在前面的幾十萬大軍都沒有了,只有我們這五萬人。而叛軍卻有十數萬之多,你說,我們怎麼守,你說,怎麼守?”

“大帥!”北軍

在一處剛剛結束戰鬥的陣地上,四處的空氣中還散發着硝煙的味道,空曠的土地中,到處都是彈坑,而細緻一點的話,還可以發現在什麼角落裡,土地已經變成黑色,鮮血染成的黑色,臨近的地方可能還有斷肢殘腿。

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陣地上,一羣身穿東北軍高級軍官軍服的人卻自如的在上面行走着,其中,不乏上校,准將以及少將。甚至,還有一個人穿着比其他人更加威武的軍服。看上去,他們就是東北軍的高級軍官來前線視察。自然,他們周圍有着超過一個營的部隊在四處警戒。

“光偉,現在怎麼樣了,那天下第一雄關,山海關什麼時候能夠拿下來!”陳冬生吻着空氣中的硝煙味道。問着陳光偉。

“回王爺!現在我們的部隊已經全線突破的清軍的防線,先頭部隊中的兩個師團已經前進到山海關城下。另外的部隊也正在加速前進當中。”

陳光偉回道。並且,他的臉上還帶着笑容,因爲,這次的戰鬥實在太出乎人們的意料了,僅僅不到三天的時間,清軍部署在山海關防線中的前面部分的三十多萬的清軍,其中包括了三萬多的淮軍。竟然也只是抵擋了東北軍三天而已,而且,這三天的時間中,東北軍大部分都是用在了趕路上。

以至於到後來,這三十多萬的清軍一個都沒有逃回山海關,全部給圍了起來。

而更加乾脆的是,這三十萬的清軍並不是說給東北軍擊敗或者說擊潰,而就是單純的投降而已。真正戰死的清軍的人數不會超過兩萬人。而且,大部分都是在東北軍一開始炮擊的時候被炸死的。

後面的時候,東北軍是一邊在後面追,清軍是一路跑,當清軍跑累的時候,就會停下來,然後做統一的舉動:“投降”

第16章 金泉第19章 出擊第35章 人口問題第40章 西狩第23章 又招人馬第31章 工商條例第39章 清廷的反應第76章 強硬的態度第24章 帝國大開發計劃第55章 南下的戰略第18章 和日軍的第一次較量第93章 寧古塔危機第36章 日軍的戰敗第49章 林家村之戰第27章 給我吐出來吧第18章 帝國的後宮第93章 寧古塔危機第11章 官軍來繳第28章 登臺講課第32章 呼聲第37章 政治中心第4章 援軍之戰第94章 確定戰略第27章 何進與郭豐臺第29章 飛龍一號第63章 清帝退位第44章 淮軍一代名將第12章 大勝而歸第7章 我發財了第8章 汝南之戰(續)第56章 李鴻章的煩惱第39章 第五軍-鍾佩第35章 人口問題第36章 國書四點第59章 第一團和馮國璋第60章 戰後第69章 溫情第12章 全營進攻第35章 分拆盛京製造局第65章 下一步計劃第48章 袁世凱的選擇第20章 勝利了嗎?第4章 包圍第30章 感嘆和流水線第78章 盛京學院第78章 盛京學院第56章 淮軍新軍的戰鬥力第14章 認父第58章 梅森虎叛變?第64章 籌備第62章 滿清投降第7章 俄軍的絕境第15章 土匪進城第18章 帝國的後宮第8章 汝南之戰(續)第74章 當今之勢第81章 俄國插手第10章 戰始第26章 亂起第36章 國書四點第33章 貪污第3章 和德國的條約第42章 南下第48章 劉銘傳第48章 俄國革命第47章 瘋狂第41章 今年的冬天第65章 下一步計劃第13章 舊時代逝第8章 俄軍援軍第16章 賣身爲奴第10章 打秋風第39章 清廷的反應第10章 打秋風第13章 烏龍之戰第16章 賣身爲奴第85章 朝鮮—劫掠第39章 第五軍-鍾佩第45章 “海風計劃”第48章 俄國革命第40章 帝國近衛軍第21章 東北有後第2章 清軍騎兵第26章 德國的合作第62章 滿清投降第20章 帝國的過去第5章 進攻兩江第80章 朝鮮局勢第80章 朝鮮局勢第22章 帝國的未來第32章 呼聲第60章 戰後第32章 又一發匪乎!第31章 第四師第13章 舊時代逝第32章 戰前準備第29章 吉林第36章 沵古第15章 科舉選撥第2章 平亂
第16章 金泉第19章 出擊第35章 人口問題第40章 西狩第23章 又招人馬第31章 工商條例第39章 清廷的反應第76章 強硬的態度第24章 帝國大開發計劃第55章 南下的戰略第18章 和日軍的第一次較量第93章 寧古塔危機第36章 日軍的戰敗第49章 林家村之戰第27章 給我吐出來吧第18章 帝國的後宮第93章 寧古塔危機第11章 官軍來繳第28章 登臺講課第32章 呼聲第37章 政治中心第4章 援軍之戰第94章 確定戰略第27章 何進與郭豐臺第29章 飛龍一號第63章 清帝退位第44章 淮軍一代名將第12章 大勝而歸第7章 我發財了第8章 汝南之戰(續)第56章 李鴻章的煩惱第39章 第五軍-鍾佩第35章 人口問題第36章 國書四點第59章 第一團和馮國璋第60章 戰後第69章 溫情第12章 全營進攻第35章 分拆盛京製造局第65章 下一步計劃第48章 袁世凱的選擇第20章 勝利了嗎?第4章 包圍第30章 感嘆和流水線第78章 盛京學院第78章 盛京學院第56章 淮軍新軍的戰鬥力第14章 認父第58章 梅森虎叛變?第64章 籌備第62章 滿清投降第7章 俄軍的絕境第15章 土匪進城第18章 帝國的後宮第8章 汝南之戰(續)第74章 當今之勢第81章 俄國插手第10章 戰始第26章 亂起第36章 國書四點第33章 貪污第3章 和德國的條約第42章 南下第48章 劉銘傳第48章 俄國革命第47章 瘋狂第41章 今年的冬天第65章 下一步計劃第13章 舊時代逝第8章 俄軍援軍第16章 賣身爲奴第10章 打秋風第39章 清廷的反應第10章 打秋風第13章 烏龍之戰第16章 賣身爲奴第85章 朝鮮—劫掠第39章 第五軍-鍾佩第45章 “海風計劃”第48章 俄國革命第40章 帝國近衛軍第21章 東北有後第2章 清軍騎兵第26章 德國的合作第62章 滿清投降第20章 帝國的過去第5章 進攻兩江第80章 朝鮮局勢第80章 朝鮮局勢第22章 帝國的未來第32章 呼聲第60章 戰後第32章 又一發匪乎!第31章 第四師第13章 舊時代逝第32章 戰前準備第29章 吉林第36章 沵古第15章 科舉選撥第2章 平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