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徵收秋糧

知縣、知府等幕主尊之爲“賓”、爲“友”,“師爺”稱主人爲“東翁”、“東家”。師爺爲幕主出謀劃策,參與機要;起草文稿,代擬奏疏;處理案卷,裁行批覆;奉命出使,聯絡官場等特殊身份,在縣衙裡的地位頗高,被下人、衙役等人稱之爲老爺。

馬師爺不是臨高本地人,福建泉州人,中了秀才之後爲了快速賺錢,投身師爺這一行當。師爺其實是知縣自己請的幕僚,沒有官身,其俸祿也由知縣自己掏。不過有些讀了老鼻子年頭的知縣讀書讀傻了,不能處理官場事物,這就要依靠經驗豐富的師爺來幫忙了。

黑夜掩蓋了許多陰謀,馬師爺的家在縣城中心,離着指揮部不遠。時叔庸和四位護衛從指揮部出發很快就到達了,門口掛着兩盞氣死風燈,發出暗淡的光芒出來,照着門前的空地。時叔庸剛要敲門時就發現門被打開了,原來馬師爺就在門後等着。

時叔庸作揖,笑道:“怎敢勞煩先生在此等候,真是不勝榮幸呀,夜風有些涼,我們快進屋去吧。”

馬過馬師爺回禮道:“時首領可是第一次來敝家做客,可不能失禮了呀!請!”讓時叔庸超出自己小半身位是才動身。

兩人坐下,這時有下人端茶上來,馬過故作疑惑狀:“不知是首領有何來意呀?在下可不記得和時首領有過來往?”

時叔庸笑着轉移話題道:“馬先生在縣衙裡已經無事可做好幾個月了吧?難道沒有建立功業的念頭?就是爲了家人也要奮鬥呀!”

馬過見到如此直接的問話還真是不適應,暗道,難道這些短毛都是一些直腸子?真是海外蠻夷,出海四百餘年就把禮數都快忘光了,哈哈笑着掩飾臉上的不自然的表情,也不把官場上的那一套拿出來了,直接回道:“在下也想呀,可是你們不是把縣城的事情包攬了,想爲朝廷做事也沒有地方。”

“嘖嘖,既然先生有如此抱負,那就再好不過了。”時叔庸微笑道,“現在我們白燕城計劃包攬全縣的秋糧徵集工作,尚缺一位經驗豐富的參謀長,不知先生可願意曲就?”

“你們真的想要包攬秋糧徵收?這可是很麻煩的事情,以往臨高縣可都是勉強完成瓊州府下達的指標,撈不到很多油水。”馬過直言相告。

“我知道你們會在收糧過程中搞‘耗糧堆尖’,就是收農民的糧食時把糧食堆得很高,趁機多收了一些糧食。”時叔庸揭露了徵糧過程中的好處。

“時首領,這個‘浮收’可是朝廷允許的,可不是我們亂收,這個徵糧過程中總有損耗的……”馬過很自然地說道。

“那你想不想做這個參謀長的工作?徵糧過程中的一切規矩按照以往,不過我們白燕城不要那些附加徵收的糧食,你和那些稅吏一起分了那些‘浮收’,當然縣令大人的那份也不能少。”時叔庸說出了邀請的條件。

“既然時首領都這麼說了,在下就不推辭了。”馬過一愣,這些短毛搞什麼鬼?居然不要好處,算了,不管他們怎麼想,這下家裡總算有了進項了。

“時首領,待明日在下召集好熟悉這個行當的稅吏們,後日下鄉開始徵糧,如何?”馬過說出了他的計劃。

“好,不過我們也有人蔘加徵糧,你們作爲輔助、提供建議就可以了。”時叔庸才不會忘記議員們徵糧的目的。

……

範立初是中文系畢業的,在網上混着混着成了寫手,當然是不怎麼出名的那種作家。本來在白燕城政務廳下的某科長乾得很舒服,沒想到和14位坐辦公室工作的議員們一起被委員們派到臨高鄉下徵糧。

臨高大約有300餘個村子,每人要通知20個村子左右,很是辛苦。再則鄉下的路很難走,一些偏僻的村子的道路灌木叢生,徵糧隊簡直是披荊斬棘,使得每個議員都想快速完成徵糧後回到白燕城,範立初也不例外。

看着眼前落在半山坡上的小寨子,隊伍能找到這個村子可全靠苗常,他以前來這裡徵過糧。範立初問着身邊的經年稅吏苗常:“這裡就是李家村?今天我們第一個要進行徵糧的地方?”

“大人,這裡就是李家村,沒錯。容我先去告知村長,讓他們做好迎接大人的準備。”一身官差服的苗常說完就先一步進入了寨門。

“好,我們進去吧!”範立初看着苗常進去寨子裡了,對着身邊的十餘人護衛說道。

村長帶着許多人在寨門前恭敬地迎接,範立初很滿意他們恭順的態度,暗想,這種高高在上的感覺真是不錯,自己越來越喜歡和臨高的明朝土著打交道了。

在村民們一陣熱烈的歡迎聲後,正式開始徵糧

“村長,你們村有1200畝地,大約每畝產糧1石,那應該上交35石的糧食,還有役錢、雜稅換成折色銀72兩銀子,可準備好了?”苗常嚴肅的聲音響起,手上還拿着一本黃色的冊子,這就是徵糧依據的魚鱗圖冊。

“大人,糧食到是已經準備好了,不過我們村裡實在沒有銀子上繳呀,那些糧商居然開出7錢銀子一石米,比市價一石米2兩銀子低太多,我們村實在換不得銀子,請大人都收糧食吧。”村長頭都全白了,說道難處居然向苗常跪下苦苦哀求。

“哼!老頭,你可是忘了規矩了,上官糧食、銀子都要,你讓我全都收糧食,可是要害我不成?”苗常起了怒火,語氣更是嚴厲,威脅着,“你們自己去賣糧食,反正幾天後你們還是交不上銀子,你們就是抗稅的刁民,到時候別怪我不客氣了。”

苗常轉頭面對範立初,恭敬地說道:“大人,這些泥腿子可真是不識好歹,竟然想抗拒納糧。不過他們翻不起浪,在大人的火器面前他們可是些土雞瓦狗罷了。”

“唔,不過這次收糧可是有些不同,這些百姓全都交糧也可以,不過要他們運糧到白燕城。”範立初說出了白燕城的指導收糧的意見,暗道,我們議員們來收糧就是不讓百姓太過於受壓迫,如果非要百姓交銀子可不會讓他們記得我們白燕城的好,這可是達不成我們收買人心的目的。

“糧食我們白燕城以市場價九折的價格買了,然後者折色銀由我們交給知縣大人,想必沒什麼大礙。”

“大人,這不和規矩……”苗常擔心那些糧商接下來的報復,他們可是指望收糧時爆大賺一筆銀子的。不過苗常也只是稍微提了一下,反正糧商壓低價格賺的錢自己可是一個子都分不到。

“你剛剛不是說了嗎?誰擋得住我們的火器!”範立初笑道,“要真有不開眼的,那就有事情做了。”

在範立初的宣佈之下,全村的百姓都知道了“短毛”大人以市場價九折的價格收購糧食,不用擔心沒銀子交稅了,一陣陣的歡呼響起。全村人在村長的指引下朝範立初跪下,激動不已的答謝着,全村都都在喊着“多謝大人”。

範立初看着許許多多的人頭在面前低着,一種快意涌上心頭,自己此時掌握着他們的命運,這種感覺真好,範立初想到。

第107章 投石機和火炮第88章 海戰(一)第102章 兩軍對峙第121章 叢林(三)第90章 原來是荷蘭人第126章 小兵遊記第104章 越南的君臣第11章 臨高縣城第2章 遠征騎士會第69章 儋州鄉下(二)第98章 奇怪的荷蘭使者第78章 豪強的聯姻第51章 出征第36章 對海盜的審問第14章 韓家的逆襲第76章 春節晚會(二)第100章 增兵鴻基煤礦第64章 管理儋州(二)第70章 儋州鄉下(三)第111章 出使河內第37章 人人都有女秘書第21章 廣州貿易站第27章 東門大市場和流通券第90章 原來是荷蘭人第121章 叢林(三)第111章 出使河內第104章 越南的君臣第48章 撤離廣州據點第5章 吳縣令討伐短毛匪第103章 海防鎮衝突第105章 再次派軍第22章 流民(一)第122章 叢林(四)第99章 煤礦暴露第6章 戰後第46章 有心人的世界第75章 春節晚會(一)第67章 儋州官場的動向第22章 流民(一)第122章 叢林(四)第122章 叢林(四)第28章 工作隊下鄉第106章 初戰不利第32章 劉香的襲擊(一)第102章 兩軍對峙第35章 實習醫生楊玉青第55章 與瓊州豪強的會談第94章 大海盜劉香(二)第26章 蒸汽機和氯酸鉀第69章 儋州鄉下(二)第3章 抵達第62章 走馬上任第1章 發現蟲洞第95章 巴達維亞第12章 暗流第42章 剩女們的憂愁第90章 原來是荷蘭人第120章 叢林(二)第124章 探礦潮第101章 一箭之仇第45章 通海商行第780章 夜色酒吧續第126章 小兵遊記第65章 宣傳攻勢第34章 提高醫療水平第11章 臨高縣城第47章 滿城風雨第96章 不稱職的間諜第86章 南洋華人第31章 軍事力量第102章 兩軍對峙第9章 開發百仞灘(一)第94章 大海盜劉香(二)第114章 兵臨城下第87章 南洋華人(二)第117章 偶遇第52章 澄邁的戰鬥第95章 巴達維亞第17章 臨高縣變天了(二)第96章 不稱職的間諜第41章 臨高日報第24章 流民(三)第1章 發現蟲洞第117章 偶遇第30章 開發田獨鐵礦第32章 劉香的襲擊(一)第11章 臨高縣城第78章 豪強的聯姻第39章 徵收秋糧第88章 海戰(一)第103章 海防鎮衝突第37章 人人都有女秘書第51章 出征第120章 叢林(二)第27章 東門大市場和流通券第61章 競選縣長第72章 收穫和返回第30章 開發田獨鐵礦第47章 滿城風雨第8章 交換
第107章 投石機和火炮第88章 海戰(一)第102章 兩軍對峙第121章 叢林(三)第90章 原來是荷蘭人第126章 小兵遊記第104章 越南的君臣第11章 臨高縣城第2章 遠征騎士會第69章 儋州鄉下(二)第98章 奇怪的荷蘭使者第78章 豪強的聯姻第51章 出征第36章 對海盜的審問第14章 韓家的逆襲第76章 春節晚會(二)第100章 增兵鴻基煤礦第64章 管理儋州(二)第70章 儋州鄉下(三)第111章 出使河內第37章 人人都有女秘書第21章 廣州貿易站第27章 東門大市場和流通券第90章 原來是荷蘭人第121章 叢林(三)第111章 出使河內第104章 越南的君臣第48章 撤離廣州據點第5章 吳縣令討伐短毛匪第103章 海防鎮衝突第105章 再次派軍第22章 流民(一)第122章 叢林(四)第99章 煤礦暴露第6章 戰後第46章 有心人的世界第75章 春節晚會(一)第67章 儋州官場的動向第22章 流民(一)第122章 叢林(四)第122章 叢林(四)第28章 工作隊下鄉第106章 初戰不利第32章 劉香的襲擊(一)第102章 兩軍對峙第35章 實習醫生楊玉青第55章 與瓊州豪強的會談第94章 大海盜劉香(二)第26章 蒸汽機和氯酸鉀第69章 儋州鄉下(二)第3章 抵達第62章 走馬上任第1章 發現蟲洞第95章 巴達維亞第12章 暗流第42章 剩女們的憂愁第90章 原來是荷蘭人第120章 叢林(二)第124章 探礦潮第101章 一箭之仇第45章 通海商行第780章 夜色酒吧續第126章 小兵遊記第65章 宣傳攻勢第34章 提高醫療水平第11章 臨高縣城第47章 滿城風雨第96章 不稱職的間諜第86章 南洋華人第31章 軍事力量第102章 兩軍對峙第9章 開發百仞灘(一)第94章 大海盜劉香(二)第114章 兵臨城下第87章 南洋華人(二)第117章 偶遇第52章 澄邁的戰鬥第95章 巴達維亞第17章 臨高縣變天了(二)第96章 不稱職的間諜第41章 臨高日報第24章 流民(三)第1章 發現蟲洞第117章 偶遇第30章 開發田獨鐵礦第32章 劉香的襲擊(一)第11章 臨高縣城第78章 豪強的聯姻第39章 徵收秋糧第88章 海戰(一)第103章 海防鎮衝突第37章 人人都有女秘書第51章 出征第120章 叢林(二)第27章 東門大市場和流通券第61章 競選縣長第72章 收穫和返回第30章 開發田獨鐵礦第47章 滿城風雨第8章 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