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章 風動18

新羅藩\/行海東道,全羅道境內西北部。

在臨近忠清道和尚慶道的各路分藩諸侯信使,各種厚幣結款的不停哀告乞求之下;第四兵馬使兼全州馬步都監楊再興,也終於引兵開出了全州城,向着江原道奔殺而去。

之前雖然是一直保持着隔山觀火,而坐視其成的基本態度;畢竟,無論是對那些捲起反亂的“後百濟國”,或是臨近割刀的對方諸侯來說,淮東鎮無疑都是需要警惕和防備的外來者。

但是隨着這些本土的諸侯,哪怕聯合在一起組成大大小小的聯盟和團體,也不是那個那個善於發動底層貧民奴口,而呈現席捲之勢的後百濟國的對手,而在喪師失土節節敗退的局勢日艱之下;也不得不放下一慣矜持拿捏的身姿和節操,不約而同的想起了淮東鎮,這個接境的虎狼之鄰。

而對於淮東鎮來說,也正所謂是時過境遷,與後百濟國的停戰狀態,隨着博羅會與淮東矛盾激化和對立,也將不復存在了;雖然尚且不是最好的時機,但短期內也沒有其他的選擇了。

經過這兩年時光的經營和運作,淮東在全羅道的代理統治與直接經營已然穩固了許多,直接治下的人口已經達到十數萬之衆,通過本地代管和諸侯治理下,專門提供錢糧和勞役的人口,也有數十萬的規模;

因此,除了在本鎮方面的全力支援之下,全羅道沿海四郡盡起的六營淮東健兒之外,還有全州六家聯盟爲首的本地諸侯所提供一萬藩兵,以及各地自願追隨旗下的中小莊頭田主,聚集而成的四千武裝伕役隨同出陣。

因此,在一路沿途的匯聚之後,進入臨界的小山城之前,已經是一支井然有序而浩浩蕩蕩的隊伍了。

穿過低矮起伏的山石連綿之後,後百濟國所據有的江原道,原州郡的曠野,就徹底袒露在他們面前了。

而在曠野和山勢延伸開來的遠處河流渡口,這兩年由駐守當地的彌勒軍,所修築的那些土木城壘和寨子,像是狗啃過一般的醜陋建築,就這麼雜亂無章的橫亙在前路之上。

在兩萬人馬的滾蕩洪流面前,不多久之後這些攔在路上的“違章建築”,根本還沒能卷蕩起一點塵埃或是產生一點妨礙,就在被驚嚇的四散奔逃或是跪地求饒的守衛,以及迅速蒸騰而起的烈火和塵灰當中化爲灰燼。

楊再興也通過拷問幾無鬥志的俘獲,進一步確認了更多的情報;如今負責駐守江原道的武力,主要是這個新出現的後百濟朝廷,所委任的嶺東和嶺西兩大節度使,以及拱衛元山府的若干京軍構成。

而這個嶺東節度使下轄,主要是彌勒軍的舊屬,由彌勒教的首席大坊主僧海清兼任,而分領原州、橫城、甯越、洪川、平昌等七郡;而所謂嶺西節度使,則是那些投附了後百濟政權的本地豪強和大戶,所聚合而成的一支武裝力量,以昔日江州第一大族家僕出身,兼江州防軍校尉崔益謙爲節度使,統領所謂的固城、楊口、東海、太白在內的西四鎮。

都城元山府的“京軍”,則是其中爲數不多的厚背集抄的精銳力量;只是大多數都隨自稱“宣明王”的國主扶余光,宰相鄭仲夫,四軍大都督弓堅,左右上將軍宋弘毅、孫道清,京軍總鎮洪儒,四都督裴玄慶、申崇謙和樸智謙等一干文武重臣,分兵數路北狩和東征各道去了。

而隸屬於這個後百濟國名下,號稱五路四督的兵馬,至少有一路蒙山軍因爲入侵全羅道而被擊滅,而另一路彌勒兵也被淮東軍在小山城重創過。

因此,在對敵的士氣和心態上,這些以淮東健兒爲主心骨,大多數有過戰陣經驗的藩軍將士們,自是有着天然的優勢和上風。

特別是在風雷旗下曾經被當做砍瓜切菜的對象,狠狠教訓過的彌勒軍來說,前幾年隨着漏網之魚帶回去的恐懼印象,可還是日久彌新呢。

。。。。。。。。。。。。。。。

鄆州,作爲淮東鎮沿着黃河岸邊伸出的突出部西南端,

大野澤下游雷澤縣的附近,五丈河的水面上,也突突駛來了長長一列的行船。

最顯眼的無疑是居於首位的車船兩側,那不停翻轉攪動起滾滾水花的巨大明輪,以及頂上粗大的管徑,所不停噴冒出來的灰黑煙氣。

而在碩大的頂棚之下,巨大鍋爐膛裡被打開送入燃料後,因爲燒煤而熊熊噴吐出的火光,就連站在岸邊的遠處,也能夠看的是分清明。

作爲本地車船隊調過來幫忙的舵手阮五,也有些羨慕的望着爲首這個巨大的傢伙;

與尋常用來載貨運客的大多數車船,或是之前曾經在大野澤上測試過的,那些較小的巡曳式車船不同;這艘車船在整體構造上明顯經過了大改,而讓讓亮閃閃的金屬部分幾乎佔據了甲板上的大部分;

而且船身前部和中部艙室的位置,幾乎都被一個巨大的往復運轉機械及其輪軸和傳動機構所佔據了,至於船體後半截的空槽,也都被大量堆放的煤石所填滿了。

因此,真正用來裝載運輸的部分,反而是那些用粗大的纜索連接起來,長長拖掛在後面的漕運平板大船,像是一條長龍般的沿着河道延伸到水面盡頭,遠遠的望過去怕是沒有數十艘之多。

而據說拉動這長長一列平板漕船,既不用成羣的人力拉縴,也不用許多的畜力幫忙,只要這麼一艘裝上大型鍋騾機的新式車船而已。

隨着車船上轟鳴的機械逐漸的熄火減速,依靠剩餘的慣性緩緩的靠近岸邊的棧橋,又被岸上的各種鉤鎖被固定住;然後後面長長的平板河船,也在近岸拋索的拉扯下,逐一的靠上岸邊來

放下搭板之後,第一批沿着船篷下走出來的,赫然是那些披掛整齊的淮軍將士們,只見他們精神抖擻而氣色洪亮,只見他們在號子聲中整好以暇的在岸邊完成列隊,再加入到幫助後面船隻上岸的序列中去。

而在靠後的一些平板船上的棚頂下,則是一些鞍具齊全戰馬和其他的大牲畜,在此起彼伏的嘶鳴和叫喊聲中,被沿着寬版過道小心的牽挽上岸來。

而最後靠岸的十幾條平板大船上,則是船隊隨行攜帶的糧草輜重,連同裝載的軍用大車、篷車、廂板車一起,被小心翼翼的拖到岸上來。

然後,纔對放空的漕船進行簡單的清理,重新裝在上回程的傷病員和需要維修的甲械器材,當地的出產的漁獲、稻麥等大宗產品,以及一些完成就近開採的礦石什麼的。

隨後,忙得渾身大汗淋漓的阮五才隱約知道,據說這些是從沂州調遣過來的兵馬,從徐州境內上的船,就這麼一路日夜不停的行駛過來了。

就這麼一個滿編的主戰營,連帶最基本的器械裝備車馬輜重,抵達這裡前後只用了差不多一天半時間而已,

比起陸路上騎馬行軍的調防速度,甚至還要快上大半天還多;而且相比騎馬行軍的疲憊和消耗,他們大多數時間是在船上整好以暇的休息中度過的。

有些適應性好的人甚至已經睡了兩三覺了;雖然這次輸送爲了考驗車船運力的極限測試,而儘可能多裝載上人和物資,而導致呆在船艙中不免有些狹促和伸不開手腳,但是比起過去風餐露宿的野外拉練,卻還是輕鬆愜意了許多。

畢竟,漕運的河道里沒有過大的風浪和顛簸,日常所需的飲食和其他供給,都有後面平板大船上,專門的船上伙房和醫療所、工具間、倉房等來提供;而且不需要沿途徵發民力進行協助,或是進行中轉和停靠、宿營,在夜間也可以在岸邊的引導下減速繼續行進。

每艘平板船上只需要安排若干人輪流進行執勤和警哨,順帶在拐彎或是激流的河段,預防可能產生的碰撞和刮擦、擠壓、擱淺等突發事件的發生,

再加上,之前已經短距離的分段嘗試過多次,並且逐級的測試了沿途的水文地理狀況;因此,這一次東西向的穿越全境的長途調防,可謂是相對的準備充分了。

所以這一路過來,除了艙內有些氣悶,出現了若干例中暑和脫水,以及幾個站在船邊解手時,不小心掉下水的倒黴蛋之外,就再沒有任何多餘的意外了。

通過蒸汽動力的拖拉式多節船運,就連事實上軍隊調集的成本,以及對於沿途地方的騷擾和影響也大爲縮減了。

只是這種專門改造後,用來牽拉漕運的蒸汽車船,因爲機械性能和材料的限制,並不能較長時間的保持和發揮最佳的狀態;因而,在如此往返五六次之後,就需要回到原產地地,進行一輪全面的檢修,才能保證下一輪的正常使用。

事如還有一些這樣那樣的問題和毛病,但不管怎麼說,

只要能夠積累成足夠的水面輸送力量,並且如果這種模式運作成熟的話;那就意味着任何適宜車船同行的河流,都將成爲淮東軍隊的後方和補給線。而令出征在外的軍隊,得以解放出更多保證和維持後勤的人手來;而在沿着河流的地區發揮出更大的戰鬥效能了。

第1276章 卷蕩6第237章 邀請 劇場第498章 聞驚8第194章 無序第382章 波黠第731章 抉擇第880章 撥亂20第365章 停整第407章 陷沒第361章 戰雲4第426章 戰局6第931章 驚破11第168章 微瀾2第1079章 立新9第1263章 又決3第682章 落盡2第671章 出援21第852章 風動12第666章 出援16第93章 厚積2第535章 風雨5第99章 薄發2第8章 一場富貴?(下)第324章 爺五死與喜當爹第632章 悵懷32第892章 反動12第737章 抉擇7第402章 憂喜2第1096章 立新26第724章 異夢4第338章 貯備第529章 經略3第1115章 歸遠15第1089章 立新19第1119章 歸遠19第34章 逆襲第1247章 新章7第44章 醫者父母第377章 再戰6第1179章 會江寧9第1194章 江寧變8第340章 挖角和折轉第601章 悵懷第577章 決意7第157章 不該來的第1147章 潮新17第297章 戰淮北十一第1038章 瀾動18第926章 驚破6第1252章 再決2第354章 馳歸第207章 升官與發財第1189章 江寧變3第160章 掩射、進擊第1258章 再決8第1004章 夷變4第976章 浮夢6第43章 急治第59章 江寧第1063章 零落13第1279章 卷蕩9第642章 後手2第175章 善留第1170章 滄瀾14第908章 臨峙8第1131章 潮新第331章 猛進三第232章 回程、意外第539章 風雨3第314章 淮北紛紛七第435章 天傾2第831章 雲起第846章 風動6第993章 跌宕3第565章 營生5第974章 浮夢4第153章 捕亡?勞軍第332章 燕歸來第341章 協力第607章 悵懷7第910章 臨峙10第115章 夢醒第295章 戰淮北九第764章 憂亂4第1051章 零落第803章 淪沒3第147章 驚聞第826章 啓新16第297章 戰淮北十一第768章 憂亂8第175章 善留第856章 風動16第421章 戰局4第592章 期新2第1026章 瀾動6第944章 破釜4第711章 大羅第834章 雲起4第339章 防要第266張 窮盡
第1276章 卷蕩6第237章 邀請 劇場第498章 聞驚8第194章 無序第382章 波黠第731章 抉擇第880章 撥亂20第365章 停整第407章 陷沒第361章 戰雲4第426章 戰局6第931章 驚破11第168章 微瀾2第1079章 立新9第1263章 又決3第682章 落盡2第671章 出援21第852章 風動12第666章 出援16第93章 厚積2第535章 風雨5第99章 薄發2第8章 一場富貴?(下)第324章 爺五死與喜當爹第632章 悵懷32第892章 反動12第737章 抉擇7第402章 憂喜2第1096章 立新26第724章 異夢4第338章 貯備第529章 經略3第1115章 歸遠15第1089章 立新19第1119章 歸遠19第34章 逆襲第1247章 新章7第44章 醫者父母第377章 再戰6第1179章 會江寧9第1194章 江寧變8第340章 挖角和折轉第601章 悵懷第577章 決意7第157章 不該來的第1147章 潮新17第297章 戰淮北十一第1038章 瀾動18第926章 驚破6第1252章 再決2第354章 馳歸第207章 升官與發財第1189章 江寧變3第160章 掩射、進擊第1258章 再決8第1004章 夷變4第976章 浮夢6第43章 急治第59章 江寧第1063章 零落13第1279章 卷蕩9第642章 後手2第175章 善留第1170章 滄瀾14第908章 臨峙8第1131章 潮新第331章 猛進三第232章 回程、意外第539章 風雨3第314章 淮北紛紛七第435章 天傾2第831章 雲起第846章 風動6第993章 跌宕3第565章 營生5第974章 浮夢4第153章 捕亡?勞軍第332章 燕歸來第341章 協力第607章 悵懷7第910章 臨峙10第115章 夢醒第295章 戰淮北九第764章 憂亂4第1051章 零落第803章 淪沒3第147章 驚聞第826章 啓新16第297章 戰淮北十一第768章 憂亂8第175章 善留第856章 風動16第421章 戰局4第592章 期新2第1026章 瀾動6第944章 破釜4第711章 大羅第834章 雲起4第339章 防要第266張 窮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