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積利州之後,北上的道路就再次在一個叫石城的地方,分成了北向前往遼郡,和東向前往鴨綠江流域,最終度過薩水(今大同江),進入新羅藩的兩股大路。
我們繼續北上,穿過了大塊小片的平原和谷地,最終走出半島中部的建安州都督府,和北部安市州的地界之後。
綿連不絕沒完沒了的羣山和丘巒,終於開始減少和消失。而讓更多的河流和盆地出現在了我們的面前。蜿蜒曲折在山地間,高低起伏較大的盤山路,也開始變得平緩和筆直起來。
而在進入了大羅氏如今領有的,另一個都督府——遼城州都督府,新昌郡(今遼寧海城附近)的範圍之後,
沿着奔騰的數條大河支系,大片的沃野良田和村落市鎮,也頻繁的呈現在了我們的視野之中。
只是期間聊聊落落的人氣還是有些稍顯不足,而在這個春天本該最是農忙的時節裡,呈現出某種蕭冷清寂的味道。
唯有在商隊到來之際,纔會隨着攜老扶幼奔走而出的鄉人,偶然而短暫琳琅滿目的貨車面前,泛發出某種生氣和活力來。
但如果仔細觀察的話,其中成年男子還是偏少,而且還夾帶着不少行動不便或是身犯殘疾之輩。其中甚至不乏巴痕累累之輩,看起來不像是生活中的一般意外和普通事故,所能夠造成的。
而沿途出來接待和會面的臣屬和藩家,也大都是年長者居多。
很多時候,還多半會連同他們的親眷一起,站在鄔堡或是城邑的牆頭上,用一股子複雜而異樣的表情和眼神,遮遮掩掩的圍觀和打量着。我帶來的這隻哪怕經過長途跋涉,依舊保持相對的士氣和精神,軍容鼎盛而衣甲鮮明的隊伍。
甚至,有時候還會遇上少數莫名其妙的冷待和漠然,只是在躲不過去了,派個無關緊要的代表來敷衍一下;或是連基本名面上的客套,都不願意多維持一下。差不多在人羣裡露個臉就消失不見了,連介紹來歷和姓名的簡單流程都省了。
實在讓人有些摸不着頭腦。難道邀請我來觀禮和助陣的事情,在安東羅氏的家族內部,還有些爭議和分歧麼。
相比主支人丁不旺,從前兩代開始走下坡路,到了我這一代才大大振興起來的南海撫遠州羅氏;一直在北地發展的安東大羅氏,可謂是枝繁葉茂支系衆多了。
因此,家族內部的各種各樣的聲音,肯定要比南方的同宗更加複雜的多。這顯然是我需要注意的事項和不可不防的潛在因素。
我在隨身的日記上,寫下了如此的記述和感想。
在這段不緊不慢的旅途當中,我也會籍着休息和遊覽風光的由頭,安排人進行沿途簡單的勘探和測繪。
一方面是確保後路,以防萬一情報收集;另一方面則是未來前瞻性的評估和準備。
遼東半島在後世,倒是有不少著名的礦藏,其中既有煤亦有鐵。因此在後世,像本溪啊,鞍山什麼的,都是共和國工業體系中響噹噹的老大牌子和,光是鐵礦石的地下儲量,佔了全國百分之二十二的比例。
像後世發現的本溪大臺溝鐵礦,單體規模號稱是世界最大的云云,
而且,無論是煤礦還是鐵礦,都有不少相當淺層的分佈。因此在古時風吹日曬雨淋的滄海桑田式地貌變遷之中,逐漸露出礦脈的一隅,而最終變成可以靠人力直接開採的露天礦場。
因此當地很早就有冶鐵的歷史了,甚至可以上溯到秦漢時期。只是受制於古人採礦探礦的科技水準和手段有限,開發和利用度還是相當有限的。
此外當地還有相當金剛石、硼沙、玉石、滑石之類的其他礦物出產,這也是大羅氏領下重要的產出和對外收益來源。
此外這裡也是中國東北地區,最溫暖最溼潤的地方之一,只是沒有後世大規模機械化的投入農業和化肥工業的支持,依靠那些傳統作物,很難形成足夠的產出規模。
而大羅氏在當地管理的體系,依舊是傳統的宗藩制,與南海的島洲各藩,也不過是略有差別和調整的大同小異而已。
自泰興改元景隆之後,爲區分國朝與諸侯之制,分爲虛爵和實邑,虛爵就是朝廷日常給授之例,於九州內假地給封,然後比照食邑多寡,由朝廷財賦折給之,被稱爲國爵。
實邑則一般只存在泰興年間到寶應年間的近百年間,陸續分藩出去的各姓諸侯,及其繼續分封的家將部曲,宗族分家等初代,統稱藩爵。
按照各自初代的爵位,自下而上稱之爲大小代領、士藩、男藩,子藩,伯藩、候藩和公藩,而處於頂端的是,極少數得到國朝承認和追認的王姓,則有資格被稱爲國宗、公室、王上和大王。
其子嗣統稱王太子、王子、世子(嫡長),公子(次出),王孫,公孫等等,不一而終。
而這些大小諸侯和藩主,通常以姓爲國號或是藩名,因此衍生出了千奇百怪的名稱,比如南北大小羅氏兩藩。
不過王爵極尊之位,自顯慶年間短暫的曇花一現之後,就再沒有實邑封授過了。而且還是爲了追認已經既成事實多年的梁氏大夏之國,而修補和拉近有些疏離的域外臣藩關係的權宜之計而已。
而實封的公藩也是鱗毛鳳角,像曾在大唐的額體制內,長期執掌南海都督府權柄,而行駛管理海外朝貢臣藩體系的國朝大梁前身——南海梁氏一脈,就是其中位於最頂端的翹楚。
而直到南朝大梁開國之後,也不過是維持了四大公室的格局,以代行管領海外各地諸藩。
而且隨着朝廷中樞的權威日漲和對外控制力的加強,四大公室的權勢和職份,也逐漸被收縮和壓減,而變得有些名不符其實起來。
因此,真正具有區域性影響力的實力派,反而是那些經過歷代的削減和撤併之後,依舊存留下來的各級藩候、藩伯們。
他們往往具有足夠的地盤縱深,產出和人口,來供養和維持相應的藩兵武裝,而可以一邊與朝廷中樞暗中角力或是公開討價還價,來最大限度的保全自己的權勢;一邊相互之間連橫合縱又相互勾心鬥角玩平衡,一邊還能帶領家臣部曲,繼續開拓蠻荒而把領地和家業做大。
就如現今的安東大羅氏一般,哪怕已經開始有所衰弱和走下坡路,卻依舊掌握着南部建安、遼城兩大都督的名分和管領諸侯的職權。
曾幾何時,現在侷促於西婆羅洲一隅,只剩下八葉之名的小羅氏,也曾經是勉強可以比肩其中的類似存在。
而在分藩之內,則是某種程度上覆古了周禮的諸侯之制:除了格局和等階最小的士藩之外。
作爲公、侯、伯、子、男之下諸侯之屬:亦有,上中下卿三等、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士大夫,共九等制,作爲臣下的等秩和位階。
如果領地夠大的話,再分設左右尊卑之別。比同大唐國中的流內九品上下階的官身和待遇,然後以此爲基礎和前提,擔任各級管領代官之職。
因此,通常在藩下又別設家宰和數名管領、管代爲代表的,分別進行族內和領下事務的日常運作管理的,家臣和代官內外兩套體系。
如果地盤足夠大而藩務繁忙的話,在家宰和管領之外,又有衍生出家老和元宿的級別,作爲族長兼藩主的輔佐和訾議,或又是坐鎮一方,或又負責當度方面的事務。
只是按照各自爵級和領有規模,設置的相應級別和數量,也是受到嚴格的限制。
像撫遠州的羅氏本家,也不過是最多達到一位上大夫,一位中大夫,三位下大夫,三等士臣十數的開國藩子的別設,以對應三管五曹的藩內體制。
不過在禮樂崩壞而朝廷權威頹敗的北地,特別是安東之地這種長期與北朝對抗的地緣勢力,就更不會太過講究了。
因此,很早就是實領的郡候藩,而直接或者間接領有六七州之地的安東大羅氏,家臣的規格和級別、編制,也足足比南邊的遠宗多出了一大截。像羅思瑾這樣的家老,也足足達到了七位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