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經略3

當前方和韻的新作,被送到我面前,供以賞鑑的時候。

我正帶着阿骨打,在巡查過的童子營少兵隊的駐地裡用餐,喝着剛收割未久的晚稻、新麥,玉米碎、高粱米、扁豆,一起熬成的雜糧粥,吃起來自有一種穀物的清香味。

佐食小菜,唯一的葷色,乃是稻田裡現抓的泥鰍裹面炸酥,鹽霜裹的土豆片,糖汁拔絲瓜條,還有芋頭和菜油打成的泥,再來點桑葚釀的果酒,就成了最簡單的一餐。

除了編管的勞役營外,拿出計算過亢餘外的剩餘物資,組建女營和童子營,也是當初入主青州時,針對本地婦孺居多現狀的應對舉措,

雖然以駐軍的勢力,以及外來填戶的比例,如今本地這些老弱婦孺,是不大可能被煽動起來反抗我的統治,但就放在那裡任其自生自滅,也未免太浪費了。

北地的婦女,同樣具有大多數勞動人民,堅忍不拔吃苦耐勞的性子和忍受力,也有相應的勞動能力,完全可以勝任大多數,次等勞動強度的工作。

因此,從去年的冬天開始,各種軍隊相關的被服廠、織染場、繅絲廠、桑田、果園都用上了女營來勞作。

而這些本地的孩童,雖然眼下能吃了一點,能做的事情也不多,但是放眼從長遠看,這豈不是最好洗腦和逐步塑造起來的潛在兵員和基層幹部麼,這可是一筆包賺不賠的長期投資。

故而我哪怕自己掏腰包,海路從夷洲等地運糧過來補充日用,也要將這個基本處於負收益的日常制度,維持運作下去。

因此我,甚至頒佈了一條有個人色彩的專門政令,就是本地十歲以上或是以三尺半爲標杆的孩童,都必須送到官府去接受工讀爲名的,爲期五年的強制集體生活,

爲了避免過於強烈的軍隊色彩,這些臨時設置的地方被叫做學工營,每旬允許回家居住兩天,

結果,出乎我的意料的是,在消息傳開後,與原本遭受冷遇的預期不同,各地送過來的適齡不適齡孩童幾乎排滿了徵收站點之外。

我這才知道我錯估了忽略了什麼,作爲古人可是沒有計劃生育的概念,爲了節約物資起見,天黑後唯一剩下的娛樂節目,就是造人,於是生的多夭折的也多。

特別是在災荒之年,爲了減少家中吃飯的嘴巴,賣兒賣女也是一種常態,甚至易子相食也不是沒有可能。

這時候,在漫長冬日的煎熬中,苦苦支撐嗷嗷待斃的人們,突然聽到有地方願意接受這些孩童,還是官府背景下的機構,自然是越快擺脫累贅和負擔,越好了。

他們甚至擔心有所限額而,在第一時間爭先恐後的趕了過來。許多小孩,甚至還是餓着肚子,被送進營地,正所謂的能省一點就是一點。

至於我擔心地方上的反彈和抵制,拆人骨肉的罵名,善政變成惡政澄諸如此類的事情,卻也沒有多少發生的土壤。

至少,在報警了亂世的流離動盪之苦後,這些地方百姓似乎有着一種,相當樸素的等價交換情節,就是世上從來沒有白落的便宜,這些孩童既然被送過來,形同賣身給官府了,就如同那些行業學徒一般,需要用今後生涯的服務和努力來償還。

說不定還因此,能夠在官府的管轄下,獲得一條生計和餬口的本事,因此,且死活不論,該打該罵,怎麼折騰和管教,都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因此,在初成規模之後,與勞役營重的成人們一般,童子營中一些身體狀況較好,表現的比較堅韌肯吃苦學得快的,則被專門挑選出來,編爲專門的少兵隊。

現如今,

這些被額外挑選出來高矮不一的孩童,正在在暑熱的空氣中抖擻着身體,按照軍隊的編管和縮水標準的操條,一板一眼的操行着。

他們的武器,就是和他們四尺長的短木棍,這樣等身子長大一些,運用嫺熟之後,大抵可以當作矛列和銃隊來操練。

日常則是一個房子三十人大通鋪的集體生活,一個大舍就是一個火三什的編制,各有少年隊的火長和什長,外加一名小旗手和號手的配置。

每天鳴號起牀,聚旗而操,操後在簡單早食之後,就開始進入軍屬的工坊,做一些分揀,零碎手工活計直道午時鳴鐘,

而在基本管飽的午食後,則是越野跋涉和營外操練,以及一些器械練手對抗,直到天黑收隊。

晚上隔三差五的有夜讀和講習會,主要是啓蒙識字和輸灌,軍隊式的集體認同感、優越感,。

正所謂謊言說上一百遍也就成了真的,更何況是這些,接受反覆日常輸灌的孩童,基本三觀任由我們,想向怎麼塑造就怎麼塑造了。

因此,爲了慎重起見,他們的教材都是我親自參與編列和監製的,在斯巴達式古典軍國主義教育的框架下。

格外強調大集體下的服從與配合,忠誠與榮譽觀,以及“我爲人人,人人爲我式”,樸素的奉獻道理,乃至只要追隨在我麾下,共同努力以改變世界不合理現象的隱性內涵。

按照未來的預期,其中,在每年的專長和優勢最終會淘汰掉一些身體素質不夠,或是其他方面不適合軍隊的人員,

被分流轉派到其他領域去,繼續服務,哪怕是作爲最基礎的產業工人,或是集體農莊的成員,也是有所用處的。

軍隊只是一個批量塑造的大方向,而我治下的其他領域,同樣也需要足夠自行培養的批量人手,而不是全部靠外部選拔和就地補充。

這些帶有集體烙印,批量培養出來的年輕人,稍加歷練成長起來之後,完全可以作爲日後基層組織的一部分。

而作爲某種表現出色的榮譽,其中第一批成員,將安排到我身邊服役,由阿骨打進行帶領,算是另一種形式的預備親兵。

目前他們參與勞作的,主要是軍械作坊和制銃工場的流水分揀、打磨之類低強度工作,既是一個對武器兵備熟悉的過程,同樣也有利於保密和管理。

投產後這一個月的全力開工下來,位於沂水畔的水力制銃工場,靠來件配套組裝了大概有一千六百隻,一式和一式改的標準長銃,平均造價在十六緡左右;則算成錢的話就是一萬五千錢,十五枚大銀寶。

另外通過改造利用國朝提供的老式火銃,至少也獲得了兩千只雜色火銃的來源,每杆的改裝費也須得約五緡,合計四千五百錢。主要貴在身管、機件的加工精度所費,這還是除掉海路捎帶的運輸成本了。

相比之下,身管槍機加工工藝更簡單的短銃和喇叭銃的產量更多一些,如果不太講究精度的話,產量至少可以在長銃的基礎上翻上一倍;至於三眼銃,短手炮什麼要求不高的鑄件,成品數量就更多了。分出產能來繼續生產這些初級產品,一方面是二三線裝備的需要,另一方,則是主要是用來作爲培養足夠數量,熟練工的日常工藝流程。。

因此,

這些銃器的數量看起來很多,但是也只夠裝備一兩個主戰營,或是若干個部分火器化的防戍營而已,而我出戰一次,磨損和遺失的備件,就已經遠超過這個數字了。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一切都還在草創之中,作爲自行獨力生產火銃和大小炮身管,所需要的技術前置,以目前的條件來說,還早得很呢。

不過,也不是沒有好消息,根據那隻肥孔提供的域外工匠所帶來的手藝和技術,結合廣府原有的五金鑄造技術,以及青州當地匠人造鐘和大型鼎具的手藝,特別是鐵模溼鑄法和水力熱鍛的初步試驗成功。

從小批量產出上說,除了雖然名爲炮但只能打鐵渣,形如後世大號擡槍口徑的轉管小炮外,已經可以嘗試性做出一些諸如斤重炮、舢板炮之類規格,射程較近的小口徑鑄鐵炮。

只是受限於材料和工藝強度,在具體使用壽命和耐磨損上,鐵膛就遠不如傳統鑄銅炮了,屬於用數量彌補質量而相對廉價的,中短距離火力壓制替代方案。

畢竟,作爲一種貨幣原料和日常應用廣泛的貴金屬,銅在我的治下,依舊還是稀缺物的。

另一方面,作爲少兵隊的專屬待遇,他們也有類似於成人的副食補貼,一些禽肉和蛋類的營養補充,雖然落實到人頭數量不是很多,而且是作爲集體榮譽的激勵手段來發放的。

如今蒙山丘陵的大小谷地之中,除了放牧牛馬豬羊這些體型較大的牲畜外,其實還有十幾處小型動物和禽類的養殖場。

種苗大多數是開春後,來自南方培育出來的速勝快長的雞鴨鵝鼠兔品種,只是到了靠北方的淮上,就不免因爲水土不服和船上的顛簸驚嚇死了好些。

但是剩下來的,在廣府請來的家禽畜飼養老手照料下,經過了爲時不短的適應期後,總算開始正常進食和活躍了。而這輪我出戰回來,卻是已經聽說,半數以上的額養殖場開始收穫第一批蛋類了。

目前主要採取的是集體圈養和到戶散養兩種模式,到戶散養主要是借貸性質的個人補助手段,外加育種改良的實驗,產出效率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目前主要還是靠集體圈養的產出,日常用農作物收穫後加工剩下的下腳料,外加陳倉米和蚯蚓,來餵養這些小型禽畜,因此,繁殖起來的並不慢,收穫週期也比較短,兩三個月到三四個月就可以開始產蛋,而半年內就可以獲得成型的肉禽了。

只是在過冬的時候會有些麻煩,還要注意春夏密集度過高引起的傳染性瘟症。

而這些禽畜的養殖,反過來又多少也可以提供一些富含氮和硫化物的有機肥,然後再通過堆集和人工催化處理,可以進一步提高肥田的利用率,對於正在組織經營的集體農莊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這個時代雖然還沒有化肥工業,但卻已經有類似的替代方案,也就是遠洲外島特有的鳥類糞便沉積物——名爲鳥糞石的有機磷鉀肥,作爲海洲各藩的種植園的重要肥田物,只是千里迢迢運過來的話,運輸成本有有些高昂了。

此外就是海水製鹽剩下的重鹵化工的產物,也可以作爲化肥的添加成分,不過目前產量還不高。

只能少量作爲一些新開生地的追肥手段,一旦等田地種的熟了,形成基本的土壤菌羣和水肥循環,那就不用繼續追加,也能靠精耕細作維持下去了。畢竟這個年頭的作物產量普遍偏低,正常平均一畝能有三四石收入,就算是風調雨順老天開恩的大豐年了,也沒有足夠工業化肥,讓土地肥力迅速催化殆盡,而變成貧瘠的板結土。

只是,這時候一個突發的消息,打斷了我保持的好心情。

“什麼,江寧方面,打算從我這裡抽調人馬過去麼。。”

“說是爲了協助編練御營軍裡的銃兵”

第784章 萌動14第746章 思變6第1233章 底定3第428章 戰局11第892章 反動12第194章 無序第825章 啓新15第626章 悵懷21第417章 對陣第548章 序間8第1110章 歸遠10第256章 失望 奇葩第177章 再編第911章 臨峙11第671章 出援21第388章 迴轉3第1114章 歸遠14第903章 臨峙3第973章 浮夢3第964章 沉驚14第752章 徒變2第939章 驚破19第945章 破釜5第938章 驚破18第1041章 殤國第31章 再逢第757章 徒變7第652章 出援2第606章 悵懷6第616章 悵懷16第510章 根本5第560章 根本7第959章 沉驚9第847章 風動7第514章 根本9第152章 前沿、開端第5章 生與死(上)第1026章 瀾動6第711章 大羅第1180章 會江寧4第1173章 滄瀾17第193章 中藏第898章 反動18第891章 反動11第1007章 夷變7第896章 反動16第160章 掩射、進擊第1025章 瀾動5第971章 浮夢第253章 內詳第1281章 旋滅第1269章 又決9第448章 天傾16第1182章 會江寧6第671章 出援21第1169章 滄瀾19第1137章 潮新7第75章 綢繆第585章 變數5第1096章 立新26第715章 大羅(5)第282章 求助與自救第982章 浮夢12第945章 破釜5第1257章 再決7第1179章 會江寧9第800章 肘腋10第1227章 平盧17第1167章 滄瀾11第486章 漸變16第921章 驚破第470章 歸亡19第61章 攬勝第477章 漸變7第1043章 殤國3第651章 出援第695章 暮氣5第1049章 殤國9第1054章 零落4第957章 沉驚7第1031章 瀾動11第449章 天傾17第1069章 零落19第963章 沉驚13第255章 後續 綢繆第608章 悵懷8第365章 停整第642章 後手2第246章 營地,裝備第660章 出援10第785章 萌動15第510章 根本2第510章 根本5第918章 臨峙18第1256章 再決6第626章 悵懷21第461章 歸亡9第1093章 立新23第445章 天傾13第257章 應邀 閨房
第784章 萌動14第746章 思變6第1233章 底定3第428章 戰局11第892章 反動12第194章 無序第825章 啓新15第626章 悵懷21第417章 對陣第548章 序間8第1110章 歸遠10第256章 失望 奇葩第177章 再編第911章 臨峙11第671章 出援21第388章 迴轉3第1114章 歸遠14第903章 臨峙3第973章 浮夢3第964章 沉驚14第752章 徒變2第939章 驚破19第945章 破釜5第938章 驚破18第1041章 殤國第31章 再逢第757章 徒變7第652章 出援2第606章 悵懷6第616章 悵懷16第510章 根本5第560章 根本7第959章 沉驚9第847章 風動7第514章 根本9第152章 前沿、開端第5章 生與死(上)第1026章 瀾動6第711章 大羅第1180章 會江寧4第1173章 滄瀾17第193章 中藏第898章 反動18第891章 反動11第1007章 夷變7第896章 反動16第160章 掩射、進擊第1025章 瀾動5第971章 浮夢第253章 內詳第1281章 旋滅第1269章 又決9第448章 天傾16第1182章 會江寧6第671章 出援21第1169章 滄瀾19第1137章 潮新7第75章 綢繆第585章 變數5第1096章 立新26第715章 大羅(5)第282章 求助與自救第982章 浮夢12第945章 破釜5第1257章 再決7第1179章 會江寧9第800章 肘腋10第1227章 平盧17第1167章 滄瀾11第486章 漸變16第921章 驚破第470章 歸亡19第61章 攬勝第477章 漸變7第1043章 殤國3第651章 出援第695章 暮氣5第1049章 殤國9第1054章 零落4第957章 沉驚7第1031章 瀾動11第449章 天傾17第1069章 零落19第963章 沉驚13第255章 後續 綢繆第608章 悵懷8第365章 停整第642章 後手2第246章 營地,裝備第660章 出援10第785章 萌動15第510章 根本2第510章 根本5第918章 臨峙18第1256章 再決6第626章 悵懷21第461章 歸亡9第1093章 立新23第445章 天傾13第257章 應邀 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