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闕宣提前造反

???活神仙李霍回到酒店,遠遠看去,門口立着八名着玄衣玄褲的家丁,個個挎刀背弓,而在一側的樹下拴着十餘匹駿馬,這排場這派頭在這年頭實屬罕見。

進的門去,正的八仙桌邊坐着位虯髯大漢,面沉似水,不形於色。橫頭坐着個賬房先生模樣的人,只坐了半個屁股,正低聲的在那大漢耳邊說些什麼。邊上一桌,坐着五條漢,個個豪放彪悍,面前放着一個滷牛頭、兩盤整雞,正在用大碗篩酒。

這些人一見李霍進門,都停下了手裡的動作,眼睛齊刷刷的定格在他身上。

那賬房先生見李霍進門,上前招呼道:“你就是人們嘴裡的活神仙李霍?”

李霍見這陣勢,並不如何的慌張,淡淡的應答了一句:“鄉民愚魯,雕蟲小技而已,謬讚了。”

那虯髯大漢突然開口道:“聽聞先生神算,我這面前有三隻倒扣着的碗,裡面各有一物,煩請先生起卦,讓我等見識一下先生的水平。若能猜,先生以後衣食生計皆落在我闕某的身上,不必四處奔波了。”

李霍也不多話,放下木箱,就在八仙桌的下首坐下,拿出蓍草,起了一卦,頃刻,指着右邊一碗說:“裡面是個鳥蛋。”

闕大官人饒有興致的問道:“可知道是何鳥所生?”

“含氣須變,依乎宇堂,雄雌以形,翅翼舒張。此爲燕卵。”

闕大官人點頭讚許。

“左邊的碗里扣着蜂巢,只有巴掌大小。間的乃是一隻蜘蛛。”李霍一口氣全部點破。

那賬房先生伸出手去,依次揭開大腕,卻見李霍並不在意結果,轉過頭去對店家掌櫃的叫道:“掌櫃的,口渴得緊,來碗儼茶解渴。”

那闕大官人看着桌上的三物愣怔了一會,長身而起,鞠了一躬:“先生果然神算,受闕某一拜,還請先生爲闕某斷斷前程。”

李霍慢騰騰的答道:“我李鐵口做事一件歸一件,一碼是一碼,先得說好了。一次一隻雞,再斷前程那還得拿只雞來。”

賬房先生一邊笑道:“你還不知道闕大官人是什麼人吧,別說一隻雞,斷的好,闕大官人一高興讓你頓頓吃雞。”

闕大官人揮手製止了賬房先生的絮叨,說道:“我倒忘了,先生有先生的規矩。掌櫃的,記上兩隻雞在我賬上。另外給先生燙一壺酒,來幾碟下酒菜。”

那李霍這纔拿起蓍草,默禱了一會,再起一卦。伏在桌上看那卦象半晌不動,臉上神情變幻不定,滿是狐疑之色。又擡頭看看闕大官人的面相,好像不相信似的搖搖頭。

收起蓍草,又起一卦。

這一番做作,把這闕大官人弄得精神緊張,神情恍惚,死死的盯這李霍的嘴,生怕他說出什麼不吉利的話來。

那李霍又伏在桌上,對着那卦象陷入沉思,又過了一炷香的時間。他開口道:“得罪,李某曾得一秘術,從未示人,今見大官人命相奇特,李某斗膽要摸摸大官人的骨骼。”

那闕大官人及在場衆人已經被李霍弄得個個把心提到嗓眼,一雙雙目光隨着他的手在遊走。

只見李霍閉着眼在闕大官人的腦袋上摸索了一會,突然,那李霍撲通一聲,雙膝跪倒在地,老淚縱橫,口裡叫道:“真龍天在此,總算找到了。師父啊,你的話真的應驗了。”

衆人皆是一愣,那闕大官人一把抓住李霍,急促的說道:“怎麼回事,快說說看。”

“三十八年前五月二十日,我師父夜觀天象,見二十八星宿異動,其尾火虎星從天而降,落在裡山一帶,我師父一推算,此兆應爲三十八年之後出真命天。他臨死前告訴我,讓我今年來此查訪。我來此地,就是爲了查訪此人,近日觀天象,裡山天之氣愈來愈濃,不想正應在大官人身上。”

又見衆人表情如夢如幻,跟着說道:“剛纔進屋就感覺屋內氣場異常,富貴之氣逼人,這一細觀,原來都是封侯拜相的命相。”

這衆人這才醒悟,一起拜倒在地,口呼萬歲。

那闕大官人好似剛剛夢醒,一見衆人如此,眼珠一轉,心裡有了主意,裝着恍然大悟的樣說道:“原來聽得我母親說,我出生之時紅光滿屋,異香遍室,原來應在這裡。李先生請起,諸位賢弟請起,此事得從長計議,萬萬不可聲張。我闕某若今後富貴,斷斷不會忘了諸位輔佐之功。”

這闕大官人即是史料上有名有姓的闕宣,《後漢書》在陶謙傳是這樣記載的:初平四年,下邳人闕宣造反,自稱天,先後攻略數縣。時,陶謙爲徐州牧,爲了擴大地盤,暗地派人交結闕宣,與他合作,慫恿其攻略泰山郡,卻派丹陽兵緊隨其後,殺闕宣而並其衆。

孟良知道這段歷史,要扳倒陶謙,得找到一個讓朝廷和各路諸侯信服的理由,而勾結反漢的亂臣賊是最強有力的武器。所以,他事先佈局,讓精通易經信奉王霸之學的閻忠化名李霍事先潛入到闕宣身邊,以卜卦之術鼓動闕宣提前造反,以儘快拿下下邳,掌控整個徐州,以應對將要到來的靈帝駕崩,天下大亂的局面。

這闕宣本是裡山一帶的豪強,幾乎壟斷了徐州地區的鐵器生產,業大勢強。這些年,爲了鐵器的銷售和稅收,經常和徐州刺史府的人打交道。他重金賄賂陶謙的親信曹宏,與之交好,內心裡卻對這批貪官污吏極度鄙視。再加上這麼多年看漢室衰微,地方諸侯權力無限膨脹,早有不臣之心,只是一時下不了決心而已。

現在,李霍的到來,特別是他的一番神機妙算讓闕宣迷茫的人生道路上突然點燃了一盞明燈,他終於有了奮鬥的目標。

闕宣當即讓手下幫助李霍收拾了行李,連同酒店掌櫃一起帶到了沂陽山,這是闕家大院的所在。

來不及休息,闕宣便問計於李霍,李霍不慌不忙給他來了個戰略三步走:第一,散盡家財,豎起招兵旗,利用裡山區礦工青壯勞力衆多的優勢,募集三到五千壯丁。這是你起家的生力軍,將各冶煉工場庫存的兵器都發下去,將他們武裝起來;第二,立國號稱帝。彭城原是項羽楚國的國都,可國號爲楚,你自號楚霸王轉世,要奪回被劉邦當年拿下的江山。現在百姓正對漢家天不滿,你振臂一呼,必將從者雲集。第三,暗使人交道曹宏,以爲內應。若能取得丹陽兵的支持爲最好,倘若不能,也要虛與委蛇,趁機兼併之。日後打下下邳,佔據徐揚之地,則大事可成。

那闕宣頻頻點頭,隨即召集衆門客,先後封了四五個將軍、七八個校尉,又拜李霍爲護國大軍師,自稱楚王,就在裡山豎起招兵旗,上書“反漢復楚”四個大字,招募四方豪俠之士。

數月間,便裹挾了萬餘壯丁,先後拿下了曲陽、東成、司吾、良成諸縣,一時間聲勢浩大,所向披靡,其鋒銳不可擋。

下邳的陶謙得知闕宣造反,連忙召集親信曹宏問計,準備抽調在琅琊郡與泰山寇作戰的丹陽兵迴轉下邳。

那曹宏獻計道:“這闕宣原本是裡山鐵礦的豪強,與我曾經打過交道。現在其勢頭正勁,若抽調丹陽兵前來剿滅,勢必兩敗俱傷。不若我們虛與委蛇,假意臣服於他,讓他掉頭轉攻泰山郡,我們緊隨其後,趁機斷其後路,一舉殲滅之。如此即可得其衆壯大丹陽軍的勢力,又可佔據泰山郡的土地,解決泰山寇的隱患。此外,還可以刺史府的名義發封密函,令彭城相孟良出兵剿滅反叛,讓他們自相殘殺,我們坐收漁翁之利,此乃一石二鳥之計。”

那陶謙老來昏庸,見曹宏如此設計,深以爲然。殊不知,此時曹宏已是首鼠兩端,一方面暗接受了闕宣的賄賂,願爲闕宣的內應,竭力在刺史府爲之周旋;另一方面卻爲自己留下了一條後路,萬一闕宣成不了氣候,自己此計得到了刺史陶謙的授權,到時候,闕宣兵敗,自己也可以全身而退。

曹宏以刺史府的名義給闕宣寫了一封信,信含混的說道徐州刺史府願意作壁上觀,不與他爲敵,若能東略泰山,進發青州,取得青州之地,徐州願唯其馬首是瞻。

這封信寫完,加蓋了徐州刺史府的印章,曹宏便令心腹之人持書送到闕宣處。

闕宣得信,招來護國大軍師等人商議,這李霍見證據到手,一切按照孟良事先設計的路線在走,便出謀道:“這陶謙看來還不能完全相信我們的實力,如此,我們就按照他們的要求東略青州,聖上可出一書,令其沿路供應糧草,不得或缺。待拿下青州之後,若他不肯稱臣,到時再回首一擊。”

幾人議定對策,再度發信去下邳徐州刺史府。

那曹宏果然回函,說已下令沿途郡縣供應糧草,只催他們快速進軍,在琅琊郡和丹陽軍合兵一處之後,即可攻取泰山。泰山即下,則青州唾手可得。

闕宣得到此信,率軍往琅琊郡而來,路又得周大、秦二、廖三率汝南黃巾餘部三千餘人來投。這三人皆是武藝高強之人,手下三千餘人紀律嚴明,裝備齊整,不似以往黃巾烏合之衆,那秦二更是精通排兵佈陣。

闕宣大喜,當即授周大爲驃騎大將軍,秦二和廖三也授將軍之職,又撥給他們三千人,令其仍率舊部爲前鋒。

如此,兩萬餘人浩浩蕩蕩的便往下邳而來。曹宏果不食言,一路上郡縣皆沿途供應糧草,又在下邳城外安排勞軍,陶謙稱病不出,一切都是曹宏代勞。

闕宣一路上高舉“楚”字大旗,從下邳直入泰山,接連攻下泰山數縣又轉奔琅琊而去。

一時間,泰山青州等地告急書雪片般的直飛洛陽,一時間朝野震動。大將軍何進奉靈帝旨,一連數道軍令飛馳下邳,催促陶謙即刻出兵,剿滅反賊。

此時的孟良正坐鎮武原,韓線、呂線的情報源源不斷的流入進來,闕宣的進軍線路、陶謙的應對,丹陽兵的動向,一切盡在掌握。

此時,李通、蔣欽等人已先後拿下了呂縣、梧縣等地,彭城全郡均在孟良集團的掌控之下。

孟良聽聞闕宣已到琅琊,知道這就是丹陽兵和闕宣攤牌之際,也是自己同陶謙總決戰的開始。就在武原給琅琊的甘寧、下邳的徐庶、糜竺、闕宣處的閻忠發出了一系列的指令。然後,親率魯肅、魏延、蔣欽、史渙等將,帶着五千常備軍向下邳進軍。

這是魯肅規劃的戰略目標的第一步,佔據徐州,靜觀天下之變。

第131章 秘密盟約第113章 兵陷絕地第161章 民衆的力量第65章 殘陽如血第66章 最後的時刻第115章 偶遇趙子龍第172章 勾心鬥角袁家班第34章 第一大將第75章 糜榕的藏身之處第181章 孟良的志向第47章 史渙自領軍法第142章 張飛戒酒第52章 新婚之夜第30章 意外之變第153章 花田情趣第24章 大賽在即第179章 過繼之議創作大家談二締造兄的評論專用貼第106章 虎牢關前諸侯會盟第59章 發乎於情止於禮第166章 秘密使者第41章 接管武原第98章 陳氏家族第174章 秘密基地第103章 黃月英的兒子叫黃飛鴻劉備哭泣的藝術第8章 來自糜家的訂單第10章 農民的習性鍥子一今年流行混賬第91章 理想宣言第112章 血戰滎陽第37章 又見三兒第82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45章 行軍司馬第135章 淮陰縣城第181章 孟良的志向第53章 戰略上的分歧第99章 閻忠的遊說第73章 用間大師闞德潤第147章 上謀用亂第107章 虎牢關前鏖戰急第72章 刺客爲何是美女第114章 危機四伏第165章 荊州之戰第34章 第一大將第82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65章 荊州之戰第134章 緊急軍情急報第75章 糜榕的藏身之處第37章 又見三兒第166章 秘密使者第24章 大賽在即第81章 闕宣提前造反第17章 糜家箭手天下聞卷三結束感言第8章 來自糜家的訂單第20章 三國第一牛人第4章 低調出場第137章 救援史渙第32章 綁架出個主公第59章 發乎於情止於禮第187章 言出必行第106章 虎牢關前諸侯會盟彌衡腐儒該死第30章 意外之變第93章 燭影朦朧情慾急第152章 熟悉的陌生第140章 皇權與治權之爭劉備哭泣的藝術第184章 撒下香餌徐晃三國英雄第一人第41章 接管武原第88章 孟良集團的架構第191章 戰爭還是和平?第96章 龐家有約趙雲將星因何而黯淡第108章 大戰呂布第96章 龐家有約杜畿孤獨的用間大師第10章 農民的習性第112章 血戰滎陽第17章 糜家箭手天下聞第154章 荊南四郡彌衡腐儒該死第12章 孟公威原來好器物之學第28章 異軍突起趙二春第113章 兵陷絕地第178章 狗急跳牆第74章 夜襲彭城第19章 突刺第180章 爵位之爭第34章 第一大將第74章 夜襲彭城第187章 言出必行魏延在迷霧中尋找真相第9章 開創基業第78章 凱旋門前意深遠第89章 孔明的花心
第131章 秘密盟約第113章 兵陷絕地第161章 民衆的力量第65章 殘陽如血第66章 最後的時刻第115章 偶遇趙子龍第172章 勾心鬥角袁家班第34章 第一大將第75章 糜榕的藏身之處第181章 孟良的志向第47章 史渙自領軍法第142章 張飛戒酒第52章 新婚之夜第30章 意外之變第153章 花田情趣第24章 大賽在即第179章 過繼之議創作大家談二締造兄的評論專用貼第106章 虎牢關前諸侯會盟第59章 發乎於情止於禮第166章 秘密使者第41章 接管武原第98章 陳氏家族第174章 秘密基地第103章 黃月英的兒子叫黃飛鴻劉備哭泣的藝術第8章 來自糜家的訂單第10章 農民的習性鍥子一今年流行混賬第91章 理想宣言第112章 血戰滎陽第37章 又見三兒第82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45章 行軍司馬第135章 淮陰縣城第181章 孟良的志向第53章 戰略上的分歧第99章 閻忠的遊說第73章 用間大師闞德潤第147章 上謀用亂第107章 虎牢關前鏖戰急第72章 刺客爲何是美女第114章 危機四伏第165章 荊州之戰第34章 第一大將第82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65章 荊州之戰第134章 緊急軍情急報第75章 糜榕的藏身之處第37章 又見三兒第166章 秘密使者第24章 大賽在即第81章 闕宣提前造反第17章 糜家箭手天下聞卷三結束感言第8章 來自糜家的訂單第20章 三國第一牛人第4章 低調出場第137章 救援史渙第32章 綁架出個主公第59章 發乎於情止於禮第187章 言出必行第106章 虎牢關前諸侯會盟彌衡腐儒該死第30章 意外之變第93章 燭影朦朧情慾急第152章 熟悉的陌生第140章 皇權與治權之爭劉備哭泣的藝術第184章 撒下香餌徐晃三國英雄第一人第41章 接管武原第88章 孟良集團的架構第191章 戰爭還是和平?第96章 龐家有約趙雲將星因何而黯淡第108章 大戰呂布第96章 龐家有約杜畿孤獨的用間大師第10章 農民的習性第112章 血戰滎陽第17章 糜家箭手天下聞第154章 荊南四郡彌衡腐儒該死第12章 孟公威原來好器物之學第28章 異軍突起趙二春第113章 兵陷絕地第178章 狗急跳牆第74章 夜襲彭城第19章 突刺第180章 爵位之爭第34章 第一大將第74章 夜襲彭城第187章 言出必行魏延在迷霧中尋找真相第9章 開創基業第78章 凱旋門前意深遠第89章 孔明的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