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虎牢關前鏖戰急

???按照演義設計,孫堅虎牢關前斬了華雄副手胡軫,取得了第一場勝利後驕傲自得,卻被華雄夜晚襲營,孫堅大敗,並折了大將祖茂。

孟良不知歷史會不會按照這個軌跡走,但對各諸侯幸災樂禍的心思很是鄙視,藉着探視爲藉口,於晚飯時分來到孫堅前鋒營。

孫堅自恃自己靠着戰功積步累升而封侯,跟西園諸校尉並不在一個檔次上,平素很少交往,又加上他爲人殘暴嗜殺,各路諸侯紛紛避而遠之。負傷回營,竟無一人前來探視,正在齒寒之時,忽報徐州牧孟良來訪,從病榻上一躍而起,親至帳門迎接。

二人皆是初次見面,交淺不能言深,只是說些場面上的客套話。

孟良取出田舉祖傳的紅傷藥說道:“此乃下邳濟世藥材鋪的獨家傷藥,對內傷極爲靈驗,將軍何不一試?”

孫堅謝過贈藥之情,卻接過放到一邊,並不立即服用。孟良見他謹慎,也不勉強,閒扯了幾句,便告辭回營。

孫堅送到門口,慨然道:“孫某此番受傷,袁紹怨我挫了聯軍銳氣,竟未來問候,真讓人齒寒,如此心胸,怎當得盟主之稱?倒是你年紀輕輕,卻明事達理,真讓人感慨。今後如有難處,孫某定當援手。”

孟良知道這孫堅此番會盟,倒也不是抱着匡扶漢室的理想,他跟董卓交惡,私怨大於國仇。而裴松之認爲孫堅是力主討伐董卓的堅人物,一直以匡扶漢室爲目標,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會私藏傳國玉璽,而對玉璽的最後出處又不能自圓其說。裴松之想當然耳。

孟良見孫堅承諾,語氣真誠,又見四將殷勤,便心存點撥之意:“我軍新敗,將軍又負傷臥榻,那華雄本是爭功之人,當心他趁今夜月黑風高劫營,將軍小心防備。”

孫堅一驚,暗罵自己糊塗,自己久歷戰陣,此番心情煩躁,卻讓一年輕人勘破關節,若非他好意提醒,自己還真忽略了這層危險。當下卻不露聲色,很友好的拍拍他的肩膀說道:“謝州牧關心,孫某早已料定此節,明日便有消息。”親送孟良至帳外,又讓四將代他送出營外。

程普武雙全,又善於應變,孟良此話一出,便覺華雄夜晚偷營的可能性極大。回帳之後便與孫堅商量對策。

孫堅道:“此人資歷淺,與各路諸侯皆無交情,此番探視,本有交好之心。我等且做下圈套,今晚華雄果來偷營,定然讓他有去無回。”

程普諸將應諾去做佈置,將人馬都移出營外埋伏於塹壕之,又讓黃蓋率弓弩手潛在柵欄後面,只待華雄前來。

那孫堅卻叫來一親兵,讓他服下孟良送來的傷藥,過了一會,見其無恙,這纔將丸藥服下。

夜半時分,那華雄果然聽信部將李肅的建議,在虎牢關邊上尋了一條小道,率領三千人馬,口銜枚,馬帶轡,乘着黑夜前來摸營。

到了營門,只見刁斗上影影綽綽站着幾個衛兵,營門卻用拒馬擋住,並未見巡營的士兵,營內也只有幾處火把,寂靜的能聽見夜風掠過樹枝的聲音。

華雄大喜,以爲孫堅部皆已酣睡,一提座下大宛馬,揮動大刀,一聲吶喊,帶頭衝進營帳,連挑了幾座帳篷,卻無一人。再看刁斗上,竟然是幾個草人。

華雄便知自己計,忙喝令後隊變前鋒,速速退出。

話音剛落,只聽得黑暗一聲梆響,營帳兩邊飛來無數的弩箭,正射的華雄三千人馬人仰馬翻。

那黃蓋站在一個營邊土坡上,腰掛鐵鞭,手持畫鵲弓,一支支箭專射華雄。華雄身材高大,大宛馬目標又明顯,竟然活活的將華雄射成了一個刺蝟狀。

又聽得人馬嘶喊,孫堅、韓當從前,程普、祖茂從後一起殺將出來,這前後一夾擊,那華雄軍哪有戀戰之心,紛紛四下逃散開去。

孫堅兵分兩路,一路剿滅營殘敵,另一路窮追不捨。忽見前面一下出現千餘火把,竟然將潰兵的退路擋住。這夥潰兵見前有埋伏、後有追兵,斷無逃脫之理,紛紛拋下手的兵器跪地求饒。

程普縱馬走到跟前,卻是孟良率隊埋伏於此。見程普過來,指揮着魏延、劉闢等人將繳獲的輜重物質、俘虜及旗幟統統移交給他。孟良對程普說道:“恐將軍有失,特率本部人馬前來助陣。誰知將軍已完勝華雄,倒是孟良多慮了。這就率隊迴轉軍營,請帶我向孫將軍多多致意。”

不待程普謙讓,孟良諸人竟告辭而去。

這一仗,加上孟良俘虜的七百餘人,華雄三千人馬竟全殲於此。這是諸侯會盟之後取得的第一次重大戰果。

程普將孟良所作所爲原原本本的報告給孫堅,孫堅沉吟道:“此人不居功,不自傲,又料事如神,賣了一個大大的人情給我,看來真不可以貌取人。如此,且領下他送的人情。祖茂,你將華雄的這匹大宛馬送去給他,就說是我讓你送來的,他自然會明白。”

天明時分,生龍活虎的孫堅將華雄的人頭、繳獲的物質以及飛熊旗一起送到袁紹的大營,當着諸位諸侯的面斥責說:“陣前我有意敗給華雄,原本是驕兵之計,故意誘他前來劫營,暗地裡卻四面埋伏,聚殲其衆。爾等目光短淺,幸災樂禍,真不足以成大事,如此下去,討董大計皆毀於爾等之手。”

衆諸侯似信非信,袁紹更是面紅耳赤,忙叫記室逢紀爲孫堅落下頭功。曹操、袁遺、張邈等人見狀也上前勸慰,平息其怒氣。

劉岱轉移話題道:“我軍大勝,何不趁此銳氣,急攻虎牢關,可一舉而下,洛陽唾手可得。”

袁紹聽的有理,令部將原西園校尉淳于瓊用槍挑着華雄的頭顱在關下搦戰,衆諸侯意氣風發,將各部將士分列成十二路人馬,齊齊的開到關下。

關羽、張飛猶自埋怨劉備,昨日我等殺出,這頭功就是我們的呢,可恨,讓這江東猛虎搶去了頭功。

劉備無言。

那淳于瓊挑着華雄的頭顱在關下叫罵,李肅等人不敢應戰,只得緊閉關門,令衆軍齊上關隘,嚴陣以待。另外派人火速報告洛陽。

聯軍士氣高昂,一連發動的數次攻城戰,均被關上的守軍打回,雙方如此消耗下去,倒是聯軍佔優。衆諸侯一看破關是遲早的事,就在關前擺下宴席,邊飲酒邊指揮着部隊輪番攻擊。

正午時分,關上“華”字大旗緩緩降下,一面鑲着金邊的大旗升了上去,旗幟間用黑線鑲着一隻斑斕猛虎,張牙舞爪,邊上是個斗大的“呂”字。

又聽得一陣鑼鼓齊鳴,關隘上箭矢如雨射退了攻城的兵士。那吊橋緩緩放下,一隊隊旗幟鮮明,鎧甲明亮的騎兵從關內衝出來,秩序井然的分列兩邊。

最後是八員健將引導開路,一員大將騎着火紅的戰馬出現在衆人眼裡。

那員將官虎背猿臂,身材修長,頭戴束髮紫金冠,披着大紅錦袍,內穿精鋼連環甲,手持三米多長的方天畫戟,胯下追風赤兔馬,縱馬緩緩而出。

這一亮相,關上關下一片喝彩,衆諸侯也暗暗羨慕此人的風采。

曹操的眼裡滿是欣賞之意,擊節道:“真乃馬赤兔,人呂布也。”

呂布出陣,將方天畫戟指向衆諸侯,喝道:“有人敢與我呂布呂奉先一戰否?”

袁術部將俞涉縱馬而出,揮舞着雙刀直取呂布,口裡喝道:“大將俞涉在此,呂布休得無禮。”

呂布不待俞涉到跟前,擡手一戟,直直的刺出,直奔俞涉胸膛而去。那俞涉揮動雙刀護住胸膛,不料那戟卻從雙刀之間的縫隙穿過,一下紮了個透心涼。只見呂布單手持戟,將那俞涉從馬上生生拔起,示威似的高高舉在空,緩緩掃視了各位諸侯,這纔將俞涉的屍體扔到後面地上,口裡清楚地吐出了幾個字:“梟首示衆。”

孔融手下大將武安國魁梧有力,善使一柄流星錘,有萬夫不擋之勇,乃是孔融北海郡的首席大將,一生征戰黃巾未有敗績。見呂布猖狂,縱馬從隊列而出,一手將四五十斤的流星錘在頭頂盤旋飛舞,一邊厲聲喝道:“呂布休要猖狂,且讓你見識我武安國流星錘的厲害”。

這武安國打馬離呂布尚有三丈距離,那流星錘便像長了眼睛似的直取呂布的前胸。呂布見那錘來得突然,卻不爲所動,待到錘到馬頭位置,突然上身向後倒去。

聯軍衆人離得遠沒看清,以爲武安國擊了呂布,頓時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口裡齊齊的喊出一個好字,這好字尚在嘴邊。那呂布卻從馬背上躍起,重新端坐其上。

那武安國本有一份蠻力,將這流星錘使得如玩具一般,一看一擊不,一帶鐵鏈,將流星錘帶回手再度推出。

這次呂布倒未使出倒掛鐵板橋的馬上功夫,而是斜過身體,用手的戟杆輕輕一撥,那鐵錘便斜刺裡飛了出去。

武安國二擊不,勃然大怒,待流星錘飛回身邊,也不停留,順着來勢,變錘爲棒,直直的砸向呂布的馬頭。

呂布見錘來勢兇猛,竟然不躲不避,親舒猿臂,一把抓住了系在鐵錘一端的鏈。一使勁,竟然將武安國連人帶馬拖進身邊數步。

武安國練錘一生,從未有過流星錘脫手的事情,雙手死死地抓住鐵鏈的一端,那呂布火起,另隻手抄起方天畫戟,口暴喝道:“不知死活的東西。”順手用戟枝在他小臂上劃過。武安國的半隻手臂順着鐵鏈垂了下來,還猶自握着鐵鏈的一端。

武安國呆呆的看着斷臂處血流如注,不敢相信似的看着呂布。

那呂布擲錘於地,輕蔑的說道:“看你已是廢人,且饒你一命,滾回去吧。”

兩個小校跑上前來,一人牽馬,另一人拾起流星錘返回陣。

呂布再度戟指衆人:“上來一個說得過去的,別妄送了小命。”

曹操環視衆人,見關羽一臉的不屑,劉備則在他耳邊絮叨着。那張飛更是在一邊暴跳如雷,正按耐不住想要打馬上前。一個渾厚的聲音響起:“雲臺二十八將之後,河北五虎,大將方悅在此。”

從河內太守王匡的隊伍裡,一敦實的北方漢縱馬緩步而出。他手裡拿的武器跟呂布一樣,也是一支方天畫戟。

方悅乃河北名將,其戟法爲家傳,時人詡爲“天下戟法無出其右”,與顏良、醜、張頜、高覽並稱爲河北五虎。

呂布點頭,嘴裡說道:“方悅,我聽說過你,你算是一個有分量的人。來吧,放馬過來,我們在戟法上一較長短。”

那方悅舞起手的畫戟,招招式式,有板有眼,那呂布也不敢大意,揮動着手的畫戟與他戰在了一起。只見雙戟在空舞動,好似兩條爭鬥的矯龍,你來我往,光影流曳,煞是好看。

兩人交手了二十餘招,相互錯馬而過,那呂布突然半道帶轉馬頭,追着方悅的背影而去,衆人正待驚呼,那呂布的戟已經高高舉起,方悅卻油然不知。

方悅只聽得耳後一聲嘆息:“即爲名將之後,何以馬上功夫如此糟糕?”

創作談之六jediorder兄12.15的評論第96章 龐家有約第153章 花田情趣第34章 第一大將第85章 衣食足知榮辱第66章 最後的時刻第56章 驕兵之計第56章 驕兵之計第117章 神秘的史阿第116章 臧霸其人第52章 新婚之夜創作大家談之myajax95兄的評論專用帖第161章 民衆的力量第183章 欲擒故縱第58章 又是混帳時分第174章 秘密基地第46章 以戰迫和第18章 未雨綢繆第148章 不留一個活口第110章 歷史已經逆轉第101章 深明大義的糜竺第61章 貞烈之士第64章 佯攻變主攻第121章 劉闢與臧霸的危機第191章 戰爭還是和平?第74章 夜襲彭城劉備哭泣的藝術第148章 不留一個活口第33章 強中自有強中手第56章 驕兵之計第1章 我要活下去第190章 震撼第147章 上謀用亂趙雲將星因何而黯淡第44章 史渙以死相逼第125章 霸王硬上弓第182章 出兵倭奴國第62章 杜伯侯的謀略第6章 初遇萬三兒第81章 闕宣提前造反第171章 馬謖馬幼常第77章 四面埋伏第127章 蔡氏五弄第32章 綁架出個主公第189章 屠倭碑卷三結束感言第24章 大賽在即第138章 貓戲老鼠的感覺徐晃三國英雄第一人第65章 殘陽如血第134章 緊急軍情急報第28章 異軍突起趙二春第15章 魏延魏文長第167章 甄宓的魅力第90章 死忠故主的家將第85章 衣食足知榮辱前言穿越論第145章 行軍司馬第168章 智鬥第163章 英雄須過美人關第37章 又見三兒第125章 霸王硬上弓第173章 誘敵深入之計第165章 荊州之戰鍥子二輪迴道卷一結束語第177章 兵者,詭道也第98章 陳氏家族第31章 孔明是這樣調教的第2章 居無鹽則食無味第43章 雲門二十三號第154章 荊南四郡第145章 行軍司馬第193章 水落石出第25章 箭術之道第103章 黃月英的兒子叫黃飛鴻第76章 無法改變的宿命第52章 新婚之夜第12章 孟公威原來好器物之學徐晃三國英雄第一人第192章 凌波仙子第19章 突刺第105章 高順陷陣營第38章 急報,黃巾來襲第57章 突如其來的變故第100章 糧食戰爭第118章 女人很猖狂 男人很尷尬第62章 杜伯侯的謀略第115章 偶遇趙子龍第31章 孔明是這樣調教的魏延在迷霧中尋找真相劉備哭泣的藝術第91章 理想宣言第89章 孔明的花心第2章 居無鹽則食無味第41章 接管武原第159章 鏖戰長沙第8章 來自糜家的訂單
創作談之六jediorder兄12.15的評論第96章 龐家有約第153章 花田情趣第34章 第一大將第85章 衣食足知榮辱第66章 最後的時刻第56章 驕兵之計第56章 驕兵之計第117章 神秘的史阿第116章 臧霸其人第52章 新婚之夜創作大家談之myajax95兄的評論專用帖第161章 民衆的力量第183章 欲擒故縱第58章 又是混帳時分第174章 秘密基地第46章 以戰迫和第18章 未雨綢繆第148章 不留一個活口第110章 歷史已經逆轉第101章 深明大義的糜竺第61章 貞烈之士第64章 佯攻變主攻第121章 劉闢與臧霸的危機第191章 戰爭還是和平?第74章 夜襲彭城劉備哭泣的藝術第148章 不留一個活口第33章 強中自有強中手第56章 驕兵之計第1章 我要活下去第190章 震撼第147章 上謀用亂趙雲將星因何而黯淡第44章 史渙以死相逼第125章 霸王硬上弓第182章 出兵倭奴國第62章 杜伯侯的謀略第6章 初遇萬三兒第81章 闕宣提前造反第171章 馬謖馬幼常第77章 四面埋伏第127章 蔡氏五弄第32章 綁架出個主公第189章 屠倭碑卷三結束感言第24章 大賽在即第138章 貓戲老鼠的感覺徐晃三國英雄第一人第65章 殘陽如血第134章 緊急軍情急報第28章 異軍突起趙二春第15章 魏延魏文長第167章 甄宓的魅力第90章 死忠故主的家將第85章 衣食足知榮辱前言穿越論第145章 行軍司馬第168章 智鬥第163章 英雄須過美人關第37章 又見三兒第125章 霸王硬上弓第173章 誘敵深入之計第165章 荊州之戰鍥子二輪迴道卷一結束語第177章 兵者,詭道也第98章 陳氏家族第31章 孔明是這樣調教的第2章 居無鹽則食無味第43章 雲門二十三號第154章 荊南四郡第145章 行軍司馬第193章 水落石出第25章 箭術之道第103章 黃月英的兒子叫黃飛鴻第76章 無法改變的宿命第52章 新婚之夜第12章 孟公威原來好器物之學徐晃三國英雄第一人第192章 凌波仙子第19章 突刺第105章 高順陷陣營第38章 急報,黃巾來襲第57章 突如其來的變故第100章 糧食戰爭第118章 女人很猖狂 男人很尷尬第62章 杜伯侯的謀略第115章 偶遇趙子龍第31章 孔明是這樣調教的魏延在迷霧中尋找真相劉備哭泣的藝術第91章 理想宣言第89章 孔明的花心第2章 居無鹽則食無味第41章 接管武原第159章 鏖戰長沙第8章 來自糜家的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