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夜襲趙各莊

???趙雲將手下屯長以上的將官召集在一所破舊的民房裡,沒有例行的擊鼓點卯這套慣常的程序,大家都擁擠在土炕上,趙雲坐在炕桌後面,炕桌上是一張東海郡的地形圖。他沒有跟陸陸續續進來的人打招呼,而是一言不發盯着那張地圖,思索着什麼。

待人都到齊了,趙雲開言道:“各位,承蒙大將軍厚愛,臨危授命於我,讓我來暫時統帥這支部隊。雲年輕且無資歷,又無軍職,唯有一顆知恩圖報的心,希望大家能在這段日裡精誠團結,同舟共濟,打好打贏這場敵後的游擊戰,不負大將軍的重託。”

“當前的形勢大家已經明瞭了,敵衆我寡,敵人十幾倍於我,所以大將軍臨走給我們確定的方略就是保存實力,開展游擊戰,特別是要襲擾敵人的運輸線,讓紀靈首尾不得兼顧。”

“我們的有利條件是這裡本是我們徐州的地盤,老百姓支持我們;部隊訓練有素,軍紀嚴明,裝備齊整。相反,紀靈雖說有近二十萬人,但是他補給困難,點多面廣,只要短時間內郯城在我們手裡,以此拖住紀靈,那麼,縱使他人再多,終將架不住我們的消耗。”

趙雲這番敵我力量對比的分析,目的就是樹立信心,在當前這種形勢下,信心比什麼都重要,這是高級將領培訓班上戰前動員一課的要求。

見衆將頻頻點頭,趙雲接着進行戰術層面的分析。

“此番東海郡關鍵之點在郯城,只要郯城能夠堅守住,那麼紀靈就不敢放手去攻下邳或者青州。而郯城是否能堅守住,一看陳容、李康他們的防守,二看我們給紀靈帶來的麻煩有多大。我們在紀靈的背後下手越狠,那郯城保全的概率就越大。怎樣才能打痛紀靈呢?我們只有五千餘人不到,主動襲擊他的背後並不是當前最好的對策。現今之策,唯有讓他得不到有效補充,特別是糧食上得不到補充,那麼這二十萬大軍終將因爲飢餓而潰散。反覆襲擊敵人的糧道,這就是我們當前的主要任務。”

衆將聽了趙雲這番戰略和戰術層面的分析,明確了目標和當前的任務,思想上統一了認識,這才明白,孟良臨走時爲什麼將這支部隊交給趙雲,而不是糜威和史渙,並不僅僅是因爲趙雲武勇冠於三軍,而是他具有常說的那種統帥之資。

史渙跟隨孟良最久,他明白孟良臨走時讓他擔任監軍的目的,當下率先表態:“孟相出世救民,我們大家最爲佩服他的一點就是他有識人之能,幾乎從未走眼過,除了那個忘恩負義的陳。他臨走考慮再三,將這支部隊交給趙將軍統領,必然有其道理。我堅決擁護大將軍的安排,輔佐好趙將軍。”

史渙一開口就稱趙雲爲趙將軍,首先定好基調,免除了大家稱呼上的尷尬。

糜威也想起了孟良臨走時的交代,跟着表態說:“相信大將軍,相信趙將軍。”

兩位軍職最高的偏將軍,都表了態,大家自然不會有異議,但,大家心裡還是有疑惑,這年紀輕輕的趙雲到底何德何能,還是要到戰鬥檢驗的。

趙雲神情嚴肅的下了命令:“我命令,陳到屯長,你率領步兵埋伏在龐涓溝的兩側山上,多準備滾木、柴禾、石塊,待敵人進溝之後,聽我軍號令,堵塞谷口,勿放一人出谷。”

陳到起立拱手道:“末將遵命。齊魏馬陵之戰,孫臏在此大敗龐涓,此事家喻戶曉。如若再用此計,敵人還會計嗎?”陳到的武藝略遜趙雲一籌,這在軍校裡已分出高低,但這並不代表他對趙雲的部署言聽計從。

趙雲森嚴的答道:“你帶領步兵準備好了,就算你立下一功,而後殲敵再按照戰利品計算。至於敵人不計,這不該是你考慮的問題。”

陳到被他的一番話噎住,唯唯諾諾的退下。

“糜將軍,你帶領全部的弓箭手,佔據兩側的制高點,多準備火箭,待敵人進谷,點燃事先準備的柴禾,然後全力射殺敵人。”

“是,末將遵命。”糜威答應得很乾脆。

“史渙將軍,你隨本帥帶騎兵誘敵,我爲先鋒,你負責斷後,勿使一人掉隊。”

“是,史渙遵命。”

“諸位將官,紀靈非一介莽夫,從其前段時間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謀略來看,此人也屬智勇雙全之人,大家萬萬不可輕敵。大腦裡始終要想到大將軍的囑託,游擊戰的精髓在於敵進我退,敵退我追,敵駐我擾,敵疲我打。好,各自下去準備吧。史將軍,集合軍衛隊,我們出征。目標:趙各莊軍需轉運站。任務:焚燬它並將追兵引誘到龐涓溝。”

入夜,趙雲史渙帶領着四百多人的騎兵隊伍埋伏在趙各莊外的樹林裡。

趙各莊距離郯城近十餘里,這是紀靈遠征隊伍最大的一個補給站,從東海郡各縣搶來的糧草都堆積在這裡。紀靈派了一個萬人隊在莊周圍紮下了五座大營,將莊團團圍住,裡面堆着幾十個糧草垛,光糧食就上百萬斤。

紀靈極其看重這個補給點,派出了手下的親信部將陳紀親自駐紮在這裡。

陳紀不敢相信有人敢來趙各莊捋虎鬚。情報已經明瞭,整個東海郡只有一萬多人的隊伍,其,大半的人馬都困在郯城,被紀靈的大軍圍的水泄不通。此外,這趙各莊距離紀靈的大營不過十里,一旦這邊有動靜,增援部隊不到半個時辰就能趕到。

所以,這陳紀爲紀靈將他調動到這裡看守糧庫一肚的怨言,他想到的是,和雷薄爭攻打郯城的先鋒。一旦拿下郯城,那率先登上城頭的無疑會被記上頭功。

抱怨歸抱怨,但陳紀不敢大意,還是派出了巡邏隊日夜不停的在各營之間巡查。

趙雲、史渙在夜幕下查看了趙各莊的防禦部署,一時間,一個大膽的決定在他腦海裡冒了出來。

趙雲將衆人召集到一起,說道:“大家看,我們面前的趙各莊是紀靈在東海郡最大的補給點,裡面至少庫存着百萬斤以上的糧食,如果焚燬它,那麼紀靈的部隊很快就會斷糧,郯城之圍不戰之解。現在,我將募集三百勇士隨我徒步襲擊趙各莊,造成混亂之後到處放火。這是一個死一生的任務,時間不能超過半個時辰。過了半個時辰如果出不來,那必將爲增援的敵人所困。有膽略的留在原地不動,不願前去冒險的站到馬匹那邊。”

趙雲這時候耍了一個小聰明,他知道大家都有隨大流的心理,而且把榮譽看的都很重,誰都不願被別人看着是膽小鬼。果然,四百多人沒有一個離開原地的。

趙雲接着說:“好,大家都是英雄好漢,不愧大將軍培養多年。現在你們四個百人隊長出列抽籤。留下一個百人隊看守馬匹,接應大家,負責斷後並誘敵至龐涓溝。”

史渙率先走到襲擊隊伍裡,說道:“趙將軍,你是全軍的統帥,你留下負責斷後,我帶人進莊放火。”

趙雲一舉手的槍,說道:“我豈能讓弟兄們孤身涉險而在一邊旁觀?別爭了,我們一起殺進去。大家都在右臂上系一條白毛巾,半個時辰之後在此匯合。弟兄們,現在大家各自準備兩支火把,待殺聲一起,一起放火。”

夜時分,陳紀剛剛從睡夢醒來,四周靜悄悄的,趙各莊的最後一條狗今晚被他們打了牙祭。陳紀多吃了幾塊狗肉,正覺得口乾舌燥,剛起身找水喝,就聽得外面一陣雜亂的腳步,跟着有人喊道:“敵襲、敵襲,走水啦。”

跟着,幾百人的聲音一起響起,“敵襲、敵襲、走水啦,趕緊救火啊。”頓時,帳篷外火光沖天。

趙雲他們趁着黑夜衝進趙各莊,首先遭遇到聞訊剛來的巡邏隊,對方剛剛喊出口令,這邊的突擊隊已經衝到面前,劈頭就是一槍刺了咽喉。三百多人一衝擊,首先打散了巡邏隊,他們也不跟着追殺,直接奔向糧倉處,點燃了火把就開始四處放火,並趁亂大喊大叫。

史渙眼尖,見民房拐角處有個架着轆轤的水井,當先跑了過去,將那轆轤砍到扔到水井裡,堵住了井口。這才和大家一起叫了起來:“敵襲、敵襲,救火啊。”一邊拿着火把,一路上順着糧草垛到處點火。

陳紀來不及披甲,拎着大桿刀,騎着匹禿馬跑出帳外,一看糧倉處到處起火。大着嗓門一路吆喝道:“各營速速救火,凡拿着火把者一律格殺無論。”

此時趙雲,點燃了好幾處糧垛,火把已經燃燒的差不多了。隨手取下寶雕弓,站在一個木架上,用剛纔撕下襯衣做成的火箭到處射擊。見一人光着膀騎着馬來回的吆喝,知道這是敵人的守將,趁着黑夜,對着陳紀便射了一箭。那陳紀剛轉身,那弓箭從後頸窩直透而入,從咽喉前面穿了出來。

趙雲又放了一陣火,見趙各莊出處濃煙滾滾、烈火熊熊,估摸着時間也差不多了,又見遠處一溜火把蜿蜒而來,知道定是紀靈派出的援兵,這才高喊道:“敵人逃跑了,追擊敵人啊。”揮舞着鋼槍便往外闖去,一干人緊隨其後。

趙雲邊跑邊從箭壺裡抽出一隻響箭對半空射去,這是事先約定的撤退信號。

整個趙各莊亂成了一鍋粥,羣龍無首的兵卒們到處亂跑,見趙雲他們一路高呼,黑夜裡也不辨真僞,呼啦啦跟上來一批人。

進去時只有三百餘人,出了大營倒有上千人。那趙雲心生一計,用槍指着郯城方向,喊道:“敵人增援來了,弟兄們速速前去迎敵”

三百突擊隊員會意,一起高喊了起來。

不明就裡的兵卒們又往郯城方向跑了起來。

趙雲他們這才往樹林邊撤過去,路上正遇到來接應的留守百人隊,兩支隊伍一回合,一清點人數,俘虜了近兩百人。這兩百人直到被俘還懵懵懂懂,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趙雲一看手頭有了俘虜,倒省去待到天明誘敵跟進的麻煩。隨即命令道,將這兩百人都繳械,然後捆住雙手,派上幾個兵士先押解他們往龐涓溝轉移,自己率大隊人馬原地休息。

背地裡吩咐押解兵士,一路上裝成兇悍的樣,不斷地恐嚇這些俘虜,說是軍缺糧,要將他們殺了製成乾肉,嚇得這些俘虜一路上不斷的找機會逃跑。

天色剛明的時候,混戰的部隊終於發現,自己人跟自己人打了近兩個時辰。而整個趙各莊轉運點卻燒成了一片廢墟。

那增援的兩個萬人隊是由裨將樂就率領的,一見糧倉被燒、陳紀被殺,而自己卻和守衛的士兵打了半宿,一心想着將功補過,顧不得清理趙各莊,帶着兩個萬人隊便尾隨而來。

那押運俘虜的兵卒們一看追兵已近,發了一身喊,扔下俘虜隊伍撒開腳丫就往馬陵山裡跑了起來。

樂就一看低矮的馬陵山,縱使在此地設伏也藏不了多少人,哈哈大笑,說道:“蠢笨無比。想我重蹈龐涓的覆轍?弟兄們,敵人的營地就在山裡,給我猛攻,踏平馬陵山。”說完,指揮着兩個萬人隊快速向山裡撲來。到了山口,見兩山夾一谷,谷只有一條狹窄的山路,大隊人馬無法通過。又叫道:“兵分三路,從山谷小道和兩邊山上同時發起攻擊。我倒要看看,怎麼打我的埋伏?”

樂就就在山谷前紮下大營,分成三隊,每隊五千人馬,齊頭並進向馬陵山搜索過來。

注:龐涓溝的來歷。戰國時期,龐涓和孫臏共同師從兵法大師鬼谷。龐涓先出師,出仕於魏國,拜爲大將軍。後來,孫臏也下山與龐涓共同輔助魏王,龐涓見孫臏才識在自己之上,暗生妒忌之心。唆使魏王以孫臏暗通齊國爲藉口,將他砍去雙腿。此刑稱爲臏刑。孫臏的名字便來源於此。

後來,孫臏到了齊國,拜爲軍師。齊魏馬陵之戰時,孫臏設計在馬陵山伏下重兵,萬弩齊發,大敗魏軍,龐涓也斃命於此,此溝後被稱之爲龐涓溝。

第41章 接管武原第81章 闕宣提前造反第179章 過繼之議第50章 協防下邳第136章 淮陰攻防之戰第134章 緊急軍情急報第69章 佈局彭城第63章 震撼第82章 計劃不如變化賈詡三國謀士誰爲首第38章 急報,黃巾來襲第140章 皇權與治權之爭第34章 第一大將第58章 又是混帳時分第115章 偶遇趙子龍第2章 居無鹽則食無味第104章 在路上第104章 在路上第69章 佈局彭城第76章 無法改變的宿命第42章 高橋馬鞍第3章 以後就靠它掙錢了第69章 佈局彭城第171章 馬謖馬幼常第31章 孔明是這樣調教的第154章 荊南四郡第167章 甄宓的魅力第54章 王莽新政的得失第126章 老夫子鄭玄第161章 民衆的力量第74章 夜襲彭城第17章 糜家箭手天下聞第22章 針神樊阿第174章 秘密基地第69章 佈局彭城第4章 低調出場第71章 袁渙的聲東擊西第166章 秘密使者第108章 大戰呂布第166章 秘密使者第158章 築臺拜將第174章 秘密基地第48章 女人就是麻煩第121章 劉闢與臧霸的危機第185章 富士山沒了第135章 淮陰縣城第123章 泰山六大寇第103章 黃月英的兒子叫黃飛鴻第169章 郭嘉的挑釁第178章 狗急跳牆第193章 水落石出第156章 天下名劍排第四第133章 一石二鳥之計第177章 兵者,詭道也第16章 初見糜竺第25章 箭術之道第34章 第一大將第21章 原始的股份制第3章 以後就靠它掙錢了第193章 水落石出第88章 孟良集團的架構鍥子二輪迴道第74章 夜襲彭城第192章 凌波仙子第110章 歷史已經逆轉第178章 狗急跳牆第142章 張飛戒酒第15章 魏延魏文長第155章 音樂悟性魏延在迷霧中尋找真相創作大家談之三50503864兄的評論專用帖第84章 讓徐州第17章 糜家箭手天下聞第113章 兵陷絕地第49章 笮融被刺案第102章 參加會盟之議第161章 民衆的力量第72章 刺客爲何是美女第44章 史渙以死相逼第157章 廣陵水軍第187章 言出必行第111章 賈詡橫空出世第99章 閻忠的遊說第182章 出兵倭奴國第152章 熟悉的陌生第98章 陳氏家族第63章 震撼第79章 靈堂對第90章 死忠故主的家將第140章 皇權與治權之爭第42章 高橋馬鞍第189章 屠倭碑第30章 意外之變卷一結束語第105章 高順陷陣營第87章 呂線的整合第8章 來自糜家的訂單第53章 戰略上的分歧第15章 魏延魏文長第135章 淮陰縣城
第41章 接管武原第81章 闕宣提前造反第179章 過繼之議第50章 協防下邳第136章 淮陰攻防之戰第134章 緊急軍情急報第69章 佈局彭城第63章 震撼第82章 計劃不如變化賈詡三國謀士誰爲首第38章 急報,黃巾來襲第140章 皇權與治權之爭第34章 第一大將第58章 又是混帳時分第115章 偶遇趙子龍第2章 居無鹽則食無味第104章 在路上第104章 在路上第69章 佈局彭城第76章 無法改變的宿命第42章 高橋馬鞍第3章 以後就靠它掙錢了第69章 佈局彭城第171章 馬謖馬幼常第31章 孔明是這樣調教的第154章 荊南四郡第167章 甄宓的魅力第54章 王莽新政的得失第126章 老夫子鄭玄第161章 民衆的力量第74章 夜襲彭城第17章 糜家箭手天下聞第22章 針神樊阿第174章 秘密基地第69章 佈局彭城第4章 低調出場第71章 袁渙的聲東擊西第166章 秘密使者第108章 大戰呂布第166章 秘密使者第158章 築臺拜將第174章 秘密基地第48章 女人就是麻煩第121章 劉闢與臧霸的危機第185章 富士山沒了第135章 淮陰縣城第123章 泰山六大寇第103章 黃月英的兒子叫黃飛鴻第169章 郭嘉的挑釁第178章 狗急跳牆第193章 水落石出第156章 天下名劍排第四第133章 一石二鳥之計第177章 兵者,詭道也第16章 初見糜竺第25章 箭術之道第34章 第一大將第21章 原始的股份制第3章 以後就靠它掙錢了第193章 水落石出第88章 孟良集團的架構鍥子二輪迴道第74章 夜襲彭城第192章 凌波仙子第110章 歷史已經逆轉第178章 狗急跳牆第142章 張飛戒酒第15章 魏延魏文長第155章 音樂悟性魏延在迷霧中尋找真相創作大家談之三50503864兄的評論專用帖第84章 讓徐州第17章 糜家箭手天下聞第113章 兵陷絕地第49章 笮融被刺案第102章 參加會盟之議第161章 民衆的力量第72章 刺客爲何是美女第44章 史渙以死相逼第157章 廣陵水軍第187章 言出必行第111章 賈詡橫空出世第99章 閻忠的遊說第182章 出兵倭奴國第152章 熟悉的陌生第98章 陳氏家族第63章 震撼第79章 靈堂對第90章 死忠故主的家將第140章 皇權與治權之爭第42章 高橋馬鞍第189章 屠倭碑第30章 意外之變卷一結束語第105章 高順陷陣營第87章 呂線的整合第8章 來自糜家的訂單第53章 戰略上的分歧第15章 魏延魏文長第135章 淮陰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