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凌波仙子

???徐庶在元老會代表的是軍人,他的話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軍方的態度。孟良可以想象的到,至少鎮守一方的大將們是不畏戰的,但是孟良定下的規矩,軍人不得干政,這讓他們公開發出的聲音很小,但並不代表他們不渴望這個國家的最後一場大戰,特別是當軍銜評定辦法已經出臺,他們急需更多的軍功爲將要實行的軍銜加上點砝碼。

“既然有和平的希望,爲何不把和平視作我們的最高目標呢?”孟良自己都感覺到反駁徐庶的話是那麼軟弱無力。他不能說以弱勝強、屢創奇蹟不是我們軍隊的傳統,這話傳出去會影響到部隊的士氣。

不等徐庶開口反駁,孟公威也站了起來,問道:“孟相,是不是你年齡大了,銳氣漸消?還是你與曹操的私人情感影響了你的判斷力?別說我們這些從鳳翔城一步一步走出來的人,就是來自江東的孫權、劉表他們兩位也不願意把這江山拱手相讓啊。”

孫權和劉表在一邊頻頻點頭,顯然是贊同孟公威的說法。同樣,組成聯合政府,他們兩人的三公的位置肯定會受影響。因爲皇帝已經明確是劉儉,那麼按常理,三公得騰出兩個位置來安排曹操的人。

孟良對孟公威的判斷無法回答。自己確實厭倦了國內的戰爭,而且也確實是曹操的親妹夫,自從與曹操相識以後,整個徐州集團一直鼎力在支持曹操。曹操能有今天的成就,徐州集團至少也有一半的功勞。這也是他們抵制曹操就位領導者的原因。

孟良注意到,平素咄咄逼人的黃月英此時在會場居然一言不發,也許上次在她那裡酒醉的時候已經透露過這個想法,黃月英對他今天的提案早已知曉,見衆人都反對,才閉口不言的。

閻忠在座位上咳嗽了一聲,待大家的目光轉向自己,慢條斯理的開言道:“我看這樣吧,成立聯合政府,避免一場新的戰爭,這個出發點是好的。但事關重大,這麼大的提案我們要更慎重點。我意,將今天元老會上的意見綜合起來,廣泛的在各州郡、高級將領們間徵求意見,最後,我們再做決斷。”

孟良微嘆了一口氣,閻忠、萬虎、韓暨、糜竺這四人是最支持自己的,親厚非比常人,他們一直不發表意見,而閻忠則想出了拖延之計,說明在他們內心裡也是反對自己的意見的。難道自己真的錯了嗎?

見閻忠如此說,萬虎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很痛快的一敲桌,宣佈道:“散會。”

孟良頹然的坐在那裡,一言不發。孔明邊收拾東西,便在他耳邊嘀咕了一聲:“糊塗,這麼大的事情事先不通氣,不做工作,直接上會。我都懶得反駁你了。”

孟良滿臉的疑惑,問道:“孔明,你說,選擇一場和平作爲結局是多好的一件事,爲什麼大家都不理解呢?”

孔明拍拍他的肩膀,說道:“你啊,回去先冷靜幾天,想想大家的話,梳理一下思路。我也贊同你組成聯合政府的思路,但,不能這樣安排人事。”

孟良出了門,讓馬車前面先走,自己慢慢在街上逛着。

走了一會,一個馬車伕將馬車停在他身邊,拿出一塊銘牌,說道:“孟相,我是雲門的聯絡員。風字三號說有急事要面見你,就在鳳翔城大酒樓。”

孟良瞥了一眼,見那銘牌上是三十七號,也是個老資格的情報員了,也不多想,說道:“好,我就坐你的車,趕上前面的馬車說一聲,我午不回家了。”

孟良上了車,剛剛坐定,從後面伸出了一塊溼毛巾,一下捂住了他的嘴鼻,一陣眩暈,頓時歪倒在椅上,人事不省。

再度醒來的時候,卻見自己躺在一張大牀上,身上穿着柔軟的睡衣,被還有一股龍誕香的味道,蚊帳是紅色絹絲織就的,房間裡掛着山水畫、擺放着古玩,窗邊還放着一架古琴,透出一股說不盡的奢華感覺。

剛起身,一個婢女聽到動靜,跑到牀邊,單膝跪下,問道:“大將軍,你醒啦。餓了吧,我這就給你盛飯去。”

“你等等,這是什麼地方,我怎麼會在這裡,你主人呢?”

“這裡叫鳳凰谷,我叫綠蘿,主人在書房看書呢,我這就去叫。”

孟良感覺倒是真餓了,兩腿下地走路都有些飄浮。端起一碗飯來,夾上點菜,走到窗前對外看去。這裡果然是個山谷,山谷邊有一條小溪,傳來了潺潺的流水聲。沿着山谷的兩側建了七八棟**的木樓,每棟樓的結構都是一樣的,寬大的陽臺,很長的滴水檐。有幾棟樓的門前還站着兩名守衛,一律黑色短衣短褂。

孟良知道,自己是被囚禁了,但是主人並沒有多少惡意,只是限制了他的人身自由。孟良也懶得去猜,自己征戰一生,仇人多的不計其數,還有江湖上的、武林的、豪門的,只有他曾經侵害過他們的利益,都有可能將自己軟禁起來。

很快一碗飯下肚,人也感到有力氣了,剛想去盛第二碗飯,只聽得門口軟軟的聲音:“孟相,果然是非常人,如此時候還有如此的好胃口。”

孟良聽到這聲音有些熟悉,知道此人跟自己打過交道,也不急着回頭,繼續剛纔的動作:“人是鐵,飯是鋼。任何時候不能把自己的胃委屈了。嗯,這菜誰做的,有點鹹。”說完,緩緩的立起身來,面對着門口的那人。

一看到這張臉,雖然過去了十年,雖然當初是驚鴻一瞥,但這張臉已經在心底生了根:“怎麼會是你,天啊,這十年一定發生了很多我不知道的故事。是你讓人綁架了我?”

那女人娉婷嫋娜,款款玉步踏進房裡:“當日鳳翔城大酒店一別,曾經約定請君評點我新創的琵琶曲,今日終於得償所願。甄宓見過孟相。”

孟良哭笑不得:“老天啊,你不會是因爲讓我聽曲而將我綁架而來吧?當日不是說沮授、袁尚還有你被人綁架,我一直以爲是曹操?他們做的,原來是你們監守自盜啊。”

“孟相,別急,聽我一一道來。那日我們在徐州兗州的交界處確實被人綁架了,到底是誰,我到現在也不知道。綁架的人將我們三人帶到這裡,在此安頓下來。那時候還沒這樣的樓房,只是一個破舊的庭院。綁架者出於什麼目的我們也不知道,就把我們安置在這裡,衣食無缺,照顧得很好,就是沒有自由,不能出谷。後來,田豐先生、高覽將軍也被送進來,我們才知道袁紹官渡之戰大敗,袁家已不在了。又過了兩年,陸續新蓋了好幾棟木樓,但袁尚公、田豐先生還有高覽將軍都被帶走了,此地,就剩下我和沮授先生。沮授先生一心一意的埋頭寫漢史,而我每日就這樣看看書、彈彈曲,倒也寧靜安詳。後來,一個首領模樣的人對我說,看你整日裡無所事事的,你就當這個谷的谷主吧,管理一下各樓的僕役。這個谷就叫鳳凰谷。”

孟良聽的茫無頭緒,問道:“這都十年了,你一點都不知道這些人是幹什麼的?”

“真的不知道,那些侍衛好像都受過訓練,從來不和我們說話,而僕役大多是十幾歲的小姑娘,什麼也不知道的。哦,對面還有名將軍叫紀靈,我沒聽說過他,沮授先生說他曾經是袁術手下的大將。他每天早上都要舞槍弄棒一番。”

紀靈,不是在彭城服刑期嗎,後來太忙了,沒顧上他,沒想到他也在這裡。

孟良默默的扒拉着碗裡的飯,大腦裡勾勒出一個輪廓出來:看來,這裡真正的主人是我們徐州的。從甄宓的話裡分析,肯定有好幾個這樣的基地,而蒐羅的都是人才。如果是明面上的對手,韓線早就發現了,他們一直在做對手的情報分析,這麼大的動作瞞不過他們。看來自己失誤大了,直到昨天才想起在內部開始布控。

該會是誰呢?孫權?袁術的殘部?還是豪族陳家?一定是他們的一個,一心想着東山再起。看來,袁家的可能性比較大,這些人都是過去袁家班的。

甄宓看孟良一時走神,安慰道:“孟相,既來之則安之,也不用費心去猜。像你這樣的大人物被送進來,正主很快會露面的。哦,對了,送來的人還特別交代過,讓我親自安排你的起居,勿使飲食有缺。但特別交代,不能讓你出這棟樓。”

“嘿嘿,我不急。放心吧,要不了幾天就會有人找上門來。一看我失蹤了,又趕上和曹操一觸即發的時候,下邳不鬧翻天才怪呢?”孟良回過神來,仔細的打量着甄宓,依然是那雙清澈透亮的眼睛,依然是天仙般的面容,只不過眉宇間有一絲淡淡的憂愁。十年的時間足不出谷,她一定很想家。

孟良柔聲的說:“跟家裡有聯繫嗎?這麼多年想家了吧?”

甄宓眼圈一紅,說道:“是啊,這裡安靜自在,很適合我,就是有時候想父母親。每年他們都會帶一封信來,告訴家裡的情況。但卻不讓我寫信出去,都是帶的口信。”說着,拿出一方汗巾,也不避諱孟良,在眼角間輕輕地擦落了兩滴淚水。

孟良心一軟,拿起甄宓細長的小手輕輕握着。那甄宓嬌羞的一笑,卻不抽出,任憑他輕輕的拍着。

一連過了幾天,卻不見人來,雖然每日裡有甄宓相伴,說說笑笑,聽她彈彈曲,說說小女兒的心事,日過的其樂融融。但一個謎底在心裡沒揭開,這讓他有些鬱悶。

甄宓心細,見他如此,安慰道:“我房裡有不少書,不如這段時間看看書消磨一下時間吧,一看書,時間就過得飛快。”

這話提醒了孟良,是啊,該找點事情打發一下了,還是老本行吧,看山邊有個溪流,不如做個釣具去釣釣魚吧。

“甄宓,你明天過來的時候讓人給我砍根竹竿,我去釣釣魚吧。哦,讓綠蘿跟你去拿竹竿,別傷了你的手。”

甄宓爲難的看着他,說道:“送你來的時候有交代,不讓你出門的。”

“放心,山人自有妙計,我對付他們是一套一套的。”

第二天,竹竿拿來了,孟良拿上自制的釣線、魚餌、竹簍便往外走。門前的兩個侍衛見孟良出來,忙伸手攔住,說道:“孟相,在下職責在身,請孟相不要爲難我們。不然,上頭責怪下來,屬下要受責罰的。”

“嗯,我不爲難你們,這樣吧,現在就去告訴你們上面。我要釣魚,不釣魚過過癮,我吃不下飯,我就在這裡等。”

一個守衛慌忙跑了出去,過了一會,來了一個小隊長模樣的人跑過來,對着孟良單膝跪下,說道:“孟相,我已經傳信請示了,要過幾天才會有答覆,請你給我們寬待幾天。”

孟良將漁具一扔,說道:“好,我也不爲難你,這樣吧,你再傳個信,就說,我孟良從現在開始絕食,什麼時候答應我的條件我什麼時候開始進食。”

“是是是,屬下立即去辦。”那小隊長慌忙跑了出去。

甄宓看到這一切,不無擔心的說:“你不是說了嗎,人是鐵飯是鋼,你要絕食餓壞了身體那可怎麼辦?”

孟良嘿嘿一笑,伸手颳了個她鼻,說道:“你真笨,咱們瞞着綠蘿就說我沒吃。真絕食,我有那麼傻嗎?我是測試一下,他們的頭離這兒有多遠。看這裡的植被,我猜應該在長江下游一帶。如果用信鴿傳信,下午就有迴音。這說明是我們內部人乾的。”

果然,下午那個小隊長來了,口裡說道:“上面有令,孟相是不會絕食的,用不着管他。”

“沒了,就這一句話?”孟良問道。

“是,就這一句話。”

“奶奶的,我就知道是內部人,對我的性格如此瞭解,看來還是很熟悉的人。”孟良暗自猜度了一下,一眼瞥見那小隊長的腰間鼓囔囔的,露出了一個木柄。恍然大悟,暈了,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第124章 青州戰役第51章 糜榕花園問答創作大家談之四木西樹小西評論專用帖第85章 衣食足知榮辱第71章 袁渙的聲東擊西第39章 鳳翔城攻守戰第124章 青州戰役第48章 女人就是麻煩第192章 凌波仙子第192章 凌波仙子第123章 泰山六大寇第105章 高順陷陣營第98章 陳氏家族作者手札寫作狀態第52章 新婚之夜第24章 大賽在即第69章 佈局彭城第180章 爵位之爭第88章 孟良集團的架構第82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73章 誘敵深入之計第48章 女人就是麻煩第150章 絕不赦免第45章 八大宣教使之一的唐諮魏延在迷霧中尋找真相第29章 個人武勇大賽第170章 人情債第89章 孔明的花心第3章 以後就靠它掙錢了第107章 虎牢關前鏖戰急第71章 袁渙的聲東擊西趙雲將星因何而黯淡第168章 智鬥第159章 鏖戰長沙第83章 曹豹的人頭第50章 協防下邳第78章 凱旋門前意深遠第134章 緊急軍情急報第19章 突刺第68章 呂方商校彌衡腐儒該死第61章 貞烈之士第193章 水落石出第12章 孟公威原來好器物之學第67章 軍制改革第106章 虎牢關前諸侯會盟第93章 燭影朦朧情慾急第140章 皇權與治權之爭第32章 綁架出個主公第45章 八大宣教使之一的唐諮第76章 無法改變的宿命第79章 靈堂對第173章 誘敵深入之計第154章 荊南四郡第179章 過繼之議第13章 非常之道第1章 我要活下去第46章 以戰迫和第62章 杜伯侯的謀略鍥子一今年流行混賬第128章 劉和稱帝第84章 讓徐州第135章 淮陰縣城第184章 撒下香餌第91章 理想宣言第136章 淮陰攻防之戰第72章 刺客爲何是美女第21章 原始的股份制第186章 文明,是這樣傳播的劉備哭泣的藝術第172章 勾心鬥角袁家班第117章 神秘的史阿作者手札寫作狀態第43章 雲門二十三號第187章 言出必行第55章 彭城的四大家族第38章 急報,黃巾來襲第128章 劉和稱帝第35章 石破天驚黃月英第104章 在路上第164章 樊氏的神通第54章 王莽新政的得失第71章 袁渙的聲東擊西第82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4章 低調出場第10章 農民的習性第66章 最後的時刻第77章 四面埋伏第171章 馬謖馬幼常第153章 花田情趣第189章 屠倭碑第15章 魏延魏文長第172章 勾心鬥角袁家班第135章 淮陰縣城第41章 接管武原第31章 孔明是這樣調教的第159章 鏖戰長沙第21章 原始的股份制第130章 神秘來賓
第124章 青州戰役第51章 糜榕花園問答創作大家談之四木西樹小西評論專用帖第85章 衣食足知榮辱第71章 袁渙的聲東擊西第39章 鳳翔城攻守戰第124章 青州戰役第48章 女人就是麻煩第192章 凌波仙子第192章 凌波仙子第123章 泰山六大寇第105章 高順陷陣營第98章 陳氏家族作者手札寫作狀態第52章 新婚之夜第24章 大賽在即第69章 佈局彭城第180章 爵位之爭第88章 孟良集團的架構第82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73章 誘敵深入之計第48章 女人就是麻煩第150章 絕不赦免第45章 八大宣教使之一的唐諮魏延在迷霧中尋找真相第29章 個人武勇大賽第170章 人情債第89章 孔明的花心第3章 以後就靠它掙錢了第107章 虎牢關前鏖戰急第71章 袁渙的聲東擊西趙雲將星因何而黯淡第168章 智鬥第159章 鏖戰長沙第83章 曹豹的人頭第50章 協防下邳第78章 凱旋門前意深遠第134章 緊急軍情急報第19章 突刺第68章 呂方商校彌衡腐儒該死第61章 貞烈之士第193章 水落石出第12章 孟公威原來好器物之學第67章 軍制改革第106章 虎牢關前諸侯會盟第93章 燭影朦朧情慾急第140章 皇權與治權之爭第32章 綁架出個主公第45章 八大宣教使之一的唐諮第76章 無法改變的宿命第79章 靈堂對第173章 誘敵深入之計第154章 荊南四郡第179章 過繼之議第13章 非常之道第1章 我要活下去第46章 以戰迫和第62章 杜伯侯的謀略鍥子一今年流行混賬第128章 劉和稱帝第84章 讓徐州第135章 淮陰縣城第184章 撒下香餌第91章 理想宣言第136章 淮陰攻防之戰第72章 刺客爲何是美女第21章 原始的股份制第186章 文明,是這樣傳播的劉備哭泣的藝術第172章 勾心鬥角袁家班第117章 神秘的史阿作者手札寫作狀態第43章 雲門二十三號第187章 言出必行第55章 彭城的四大家族第38章 急報,黃巾來襲第128章 劉和稱帝第35章 石破天驚黃月英第104章 在路上第164章 樊氏的神通第54章 王莽新政的得失第71章 袁渙的聲東擊西第82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4章 低調出場第10章 農民的習性第66章 最後的時刻第77章 四面埋伏第171章 馬謖馬幼常第153章 花田情趣第189章 屠倭碑第15章 魏延魏文長第172章 勾心鬥角袁家班第135章 淮陰縣城第41章 接管武原第31章 孔明是這樣調教的第159章 鏖戰長沙第21章 原始的股份制第130章 神秘來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