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築臺拜將

???荊南四郡在名義上歸屬荊州劉表,實際上這四個郡守皆是見風使舵之人,與劉表貌合神離。這四人,長沙韓玄、零陵劉度、桂陽趙範、武陵金旋,其又以長沙韓玄實力最強。

長沙韓玄本是河東世家貴族弟,曾舉孝廉,靈帝時曾爲縣令,後家族出錢交好十常侍,才遷爲長沙太守。其人才智平平,其弟韓浩卻是武雙全,一直爲夏侯淳所重用爲護軍統領,後封列侯。

甘寧的奇襲計劃是兵分三路,留蔣欽、陳武率水軍在長江裡佯動,擺出準備攻擊荊州的架勢,並防範荊州水軍蔡瑁、張允的異動。暗地裡卻分兵五千,讓秦地帶領着晝伏夜行攻擊零陵,自己親率萬人大軍攻擊長沙。

按計劃,秦地在攻佔零陵之後,再度攻擊武陵的金旋,然後到桂陽和佔領長沙的甘寧部會師,完成整個荊南戰略。

秦地出兵攻擊零陵,親自出馬斬了劉度的大將刑道榮,接受了劉度的投降。好言安撫他之後,仍令他維持零陵的政務,待徐州來人後再辦交結。按照徐州的政務條令,劉度必須要去下邳的政務班接受培訓,考覈合格之後纔可繼續任事。

這劉度見秦地軍隊紀律嚴明、並不侵擾地方,心生好感,派出自己的兒手持親筆信勸降武陵的金旋。他們二人本是好友,經常往來的。

金旋見了劉度陳說利害關係的信之後,見自己的武陵城年久失修,根本擋不住秦地的一擊,而零陵大將刑道榮敗於秦地,更讓武陵的武將們心無戰意。刑道榮在荊南也是赫赫有名之人,武藝超羣,罕有敵手。

秦地不費一兵一卒佔領了武陵,正待休整後向桂陽進發。此時卻接到攻擊長沙的甘寧傳書。甘寧輕敵,爲長沙城老將黃忠黃漢升所傷。甘寧現在已不能視事,每日裡在大營高掛免戰牌。令秦地部暫緩攻擊桂陽,立即回軍長沙,兵合一處。

此時的孟良在揚州正在籌劃與荊州劉表論戰一事,接到甘寧的傳報,眉頭緊鎖,對徐庶嘆息道:“興霸爲人爭強好勝,那日聽我誇獎黃忠弓馬嫺熟,當世僅有呂布、太史慈、夏侯淵可稱敵手,心下不服。竟然揚長避短,跟他鬥箭,此番卻着了黃忠的道了。”

徐庶在一邊安慰道:“幸虧傷在右肋,性命無礙,但要將息數月纔可恢復。當務之急,需要一員大將趕到長沙接替甘寧,完成荊南的戰略。這秦地、蔣欽諸人皆不是黃忠的對手,我看唯有調取關張兄弟前去迎敵,方可收服黃漢升。”

孟良盤算着:“關羽遠在豫州,即將完成豫州全境的光復,遠水解不了近渴。張飛就在身邊,但其勇則勇矣,用他對付黃忠並不是上策。畢竟不是要取他的姓名,而是要收歸我用。”

歷史上張飛倒是義釋嚴顏,留下一段佳話。但黃忠跟嚴顏卻非一個檔次,其武藝跟張飛也是不相上下的。

正在躊躇間,聞聽帳外侍衛報告:“趙雲趙將軍求見。”

孟良和徐庶對望一眼,彼此都點點頭。趙雲倒是個合適的人選,只不過他初出茅廬,戰陣歷練的還是不夠,用他去對付一員十多歲的老將,經驗上明顯落了下風。

趙雲進賬,朗聲說:“聽說甘將軍長沙城外受挫,戰局陷於膠着。目前荊州之事有和平解決的可能性,不如就派我走一遭,接替甘將軍指揮荊南戰役。”

“龍,我們正在討論接替甘寧的人選,你來請戰甚好。不過,我得先問你幾個問題,看看你準備的如何。”

“大將軍請講。”

“黃忠黃漢升此人你瞭解嗎?”

趙雲很嚴肅的答道:“爲將者當知彼知己方能立於不敗之地,對我軍西進的每股勢力,雲都很注意收集情報,做到了然於胸。這黃忠本是軍一小卒,出身低微,靠戰功累計逐步升至將軍職位。一生經歷數百場戰陣,無數次從死人堆爬出來。論戰場上實戰經驗、作戰意志,天下無人能出其右。其刀法特點爲勢大力沉,簡單實用,可媲美一流的刀法武將。最爲讓人驚歎的是,此人今年已十餘,尚能用五石弓,其拿手的絕技是貫日箭法,此法密不傳人,看過他演練此箭法的人這世間上已沒有幾個人,因爲他們都命喪在他的箭下。甘寧甘將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實在不易。”

孟良見趙雲瞭解到的情況,竟與自己從情報系統得到的分析大體一致,好奇地問:“黃忠雖說武藝超羣,但所投非人,以至其在武將籍籍無名。這情報你又是如何得來的?”

“雲喜歡閒時和士卒們聊天,有個小校原本是黃忠部下,後來才投效袁術,他對屬下說了長沙的許多事情。”

“哦,原來是這樣。你既然知道黃忠的出類拔萃,此番前來請戰有必勝把握?”

趙雲緩緩搖頭:“雲並無把握,唯獨有信心的是,和老黃忠對陣,雖然不一定勝得了他,但云做到自保還是沒問題的。我請戰是因爲大將軍你對黃忠讚不絕口,一心想將其收歸麾下。這個任務難度很大,很有挑戰性,所以,雲甘願一試。雲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我會圓滿的完成這個任務的。”

孟良點頭。徐庶在一邊插話:“若不是荊州論戰的意義重大,我願陪同將軍,爲你出謀劃策。有一點要切記,不可與老黃忠鬥勇,想辦法用計將他擒住才爲上策。”

孟良開口道:“此人剛烈,用計不可太甚,想讓他心悅誠服還是需要動點腦筋的。記住,此話可以通過內線傳到黃忠的耳朵裡,就說是我說的,長沙可以不要,漢升勢在必得。”

趙雲凜然:“是,長沙可以不要,漢升勢在必得。大將軍,我明白了。”

趙雲告辭了孟良、徐庶回營,當即將部隊的指揮權移交給史渙,自己僅帶十數侍衛快馬加鞭連夜趕往長沙。

其時,在長沙真正掌握統兵權的不是黃忠,而是一員小將叫楊齡。

這楊齡是荊州城的世家弟,生的一付好外形:面若敷粉,目如朗星,脣紅齒白。自小家庭裡延請名師教授其韜武略,其人口才也是了得,說起行軍佈陣之事如數家珍。韓玄有意結交荊州世家,見楊齡如此才俊便收爲義,破格提拔爲偏將軍,在長沙軍,軍職僅低於黃忠。

楊齡自視甚高,對沒什麼化的黃忠並不放在眼裡,雖是軍職低於黃忠,但自恃有韓玄的這層關係,在軍驕橫跋扈,任用親信,在帶兵滅了長沙附近的幾股山賊之後,逐漸控制了長沙軍隊的實際指揮權。黃忠年邁,此類人見得多,知道年青人沒受過挫折,即使對其指點也無濟於事反而自討沒趣,平素一應軍旅之事盡數賦予楊齡並不過問,閒來只是在家舞槍弄棒,飲酒作樂。

此番甘寧攻城,那韓玄見其軍威莊嚴,不敢大意,請出黃忠首先迎戰甘寧。甘寧與黃忠都是使刀,兩人又都是從實戰領悟出的刀法,一個勢大力沉,另一個靈巧機變,都是適用性的刀法。兩人旗鼓相當,惡鬥了百餘回合不分勝敗。甘寧興起,早忘了軍律令,他脫下鎧甲,裸露出上身,只留下腰間的鈴鐺叮嚀作響。黃忠抓住了機會,趁甘寧追趕之際,在馬上暗地裡摯出五石的鐵胎弓,一個鐵板橋仰臥在馬上,回首就是一箭。

這甘寧好勝,以爲黃忠年齡大了,體力不支,正追趕的緊,卻見一箭飛馳而來,連忙側轉身體,已經來不及了。那箭從右肋下穿進,從後背露出。

甘寧大叫了一聲,回馬便走。軍護衛久經訓練,紛紛搶出將甘寧護在間,黃忠趁勢指揮手下掩殺過來。可軍護衛一進入陣,兩邊的盾牌兵卻聚攏過來,補上缺口,弓箭手更是隱藏在盾牌手的後面,箭矢如飛,倒讓黃忠的追擊部隊損傷了數百人。那黃忠也從未見過如此訓練有素的部隊,不覺暗暗稱奇,連忙下令停止追擊。

那楊齡畢竟年輕,又喜歡出風頭。看到甘寧、黃忠比試刀法的時候,見二人招式不甚華麗,已經在批評二人沒有刀法大家的風範,此番見黃忠收兵,更是不以爲然。誇下海口道:“若換着是我,定然窮追猛打,畢其功於一役。老黃忠畢竟老矣,謹慎有餘,勇猛確實不足。”

那黃忠的獨黃敘此時在楊齡手下任裨將,心不以爲然,臉上卻不敢表露出來。倒是韓玄的座上客,以客卿身份贊襄政務的潘濬在一邊誇獎到:“楊將軍果然英雄出少年,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呀。”

潘濬乃是山野隱士,幾年前才從山裡出來遍訪荊南名士,交朋結友。與劉巴、恆階以及避亂荊州的和洽、杜襲等人交好,名動一時。劉表聞其名,屢屢邀請潘濬爲其出謀劃策,都被潘濬拒絕,卻甘願投效到長沙太守韓玄的府上。韓玄對其更是言聽計從。

那楊齡見潘濬如此誇獎,更是趾高氣揚,高聲說道:“義父,待明日我親自出徵,定然要殺的甘寧片甲不留,讓他知道我荊南也是藏龍臥虎之地。”

誰知第二天,任憑楊齡如何在甘寧大營前謾罵挑釁,甘寧大營始終是免戰牌高掛,拒絕迴應。

這日,甘寧正在榻上側臥着,與秦地談論戰事。忽然,行軍司馬匆匆來報:“大營外有一將自稱是趙雲趙龍,求見將軍。”

甘寧詫異,從榻上一下坐起來,不留神牽動傷口,痛得他齜牙咧嘴,忙問道:“他人在何處?此時不在荊州外佯攻劉表,如何到長沙來了?快快請進來。”

趙雲進帳,對甘寧行了個軍禮,口裡說道:“奉大將軍將領,趙雲前來在甘將軍麾下指揮長沙戰事,還請甘將軍多多指教。”

趙雲、甘寧同爲將軍銜,但甘寧是資深將領,大將軍一直排行第一,所以趙雲進門是按照下屬之禮參見的。

甘寧性急,也不客套,忙問道:“大將軍就指派你一人前來?可曾面授機宜?”

“大將軍查考了我對長沙戰事的瞭解程度,只說了四個字,相機行事。”

“那你對黃漢升了解的如何,可有良策?”

“目前尚無對策,只是牢記八個字的原則:只可智取,不可力敵。”趙雲老老實實的回答道。“哦,對了。大將軍臨行前還交代,長沙可以不要,漢升勢在必得。”

甘寧喃喃自語:“長沙可以不要,漢升志在必得,大將軍好大的決心啊。既如此,我們擇日築壇拜將,正式移交荊南的軍事指揮權。不過,我勸趙將軍也不必急在一時。大將軍在我臨行前曾傳我一個錦囊,裡面是大將軍若干年前安置的情報人員名單。我們不妨從長計議,試試堡壘能否從內部攻破。”

趙雲抱拳道:“甘將軍不必如此,你仍是這支部隊的統帥。且將先鋒牌印授予我即可。至於我們的對手,我想明天收起免戰牌,我去探探對手的虛實再作打算。”

甘寧答道:“名不正而言不順。大將軍一生識人很少走眼,他既然如此信任你,我甘寧豈能尸位素餐?就這麼定了,行軍司馬,傳我將令,築壇拜將。”甘寧本待繼續勸說趙雲小心行事,卻見這謙恭的少年將軍眉宇間竟是一股豪氣。

數日間,土臺築好,甘寧傳令全軍大營集合,在土臺上祭祀天地之後,甘寧大聲的說:“奉大將軍將令,自此刻起,荊南的全部軍隊正式移交給趙雲將軍指揮,全體將士若違其軍令者,軍法從事。”

說完,雙手碰過帥印,恭恭敬敬遞到趙雲手裡,然後以下屬之禮參拜下去。

衆將見甘寧如此,也跟着參拜新的統帥。

趙雲一手託着帥印,一手抽出腰間的寶劍,緩緩的掃過臺下諸人,威嚴的說道:“全體將士,聽我號令。營門官,取下免戰牌。全軍列陣,隨我出擊。”

第114章 危機四伏創作大家談之六yangguang70兄評論帖第6章 初遇萬三兒第92章 黃月英,你想幹嘛?第173章 誘敵深入之計第12章 孟公威原來好器物之學第105章 高順陷陣營第168章 智鬥第121章 劉闢與臧霸的危機第185章 富士山沒了第13章 非常之道第98章 陳氏家族第87章 呂線的整合第68章 呂方商校第165章 荊州之戰第9章 開創基業第86章 臧洪與陳容第124章 青州戰役劉備哭泣的藝術第123章 泰山六大寇第93章 燭影朦朧情慾急第125章 霸王硬上弓第146章 歷城的密謀第126章 老夫子鄭玄第33章 強中自有強中手第171章 馬謖馬幼常第42章 高橋馬鞍第19章 突刺第115章 偶遇趙子龍趙雲將星因何而黯淡第37章 又見三兒第61章 貞烈之士作者聲明關於人物的年齡及其他第37章 又見三兒第38章 急報,黃巾來襲第72章 刺客爲何是美女第68章 呂方商校第166章 秘密使者第162章 劉巴的奇謀第40章 我們將從這裡走出去第98章 陳氏家族作者手札寫作狀態第140章 皇權與治權之爭創作大家談二締造兄的評論專用貼第51章 糜榕花園問答第6章 初遇萬三兒鍥子二輪迴道第9章 開創基業第153章 花田情趣第131章 秘密盟約第171章 馬謖馬幼常第136章 淮陰攻防之戰第52章 新婚之夜第186章 文明,是這樣傳播的第132章 瀟湘妃子第35章 石破天驚黃月英第10章 農民的習性第9章 開創基業第142章 張飛戒酒第150章 絕不赦免第41章 接管武原第143章 夜襲趙各莊第116章 臧霸其人第151章 紀靈的氣節第172章 勾心鬥角袁家班第38章 急報,黃巾來襲第67章 軍制改革第147章 上謀用亂第37章 又見三兒第154章 荊南四郡第177章 兵者,詭道也創作談之六jediorder兄12.15的評論第7章 需求決定市場創作大家談二締造兄的評論專用貼第151章 紀靈的氣節第121章 劉闢與臧霸的危機第77章 四面埋伏劉備哭泣的藝術賈詡三國謀士誰爲首第39章 鳳翔城攻守戰第56章 驕兵之計第148章 不留一個活口第154章 荊南四郡第28章 異軍突起趙二春第183章 欲擒故縱第38章 急報,黃巾來襲第57章 突如其來的變故第88章 孟良集團的架構第173章 誘敵深入之計第91章 理想宣言第2章 居無鹽則食無味第15章 魏延魏文長第188章 我是復仇者第132章 瀟湘妃子第174章 秘密基地第69章 佈局彭城第71章 袁渙的聲東擊西第36章 疑是故人來彌衡腐儒該死
第114章 危機四伏創作大家談之六yangguang70兄評論帖第6章 初遇萬三兒第92章 黃月英,你想幹嘛?第173章 誘敵深入之計第12章 孟公威原來好器物之學第105章 高順陷陣營第168章 智鬥第121章 劉闢與臧霸的危機第185章 富士山沒了第13章 非常之道第98章 陳氏家族第87章 呂線的整合第68章 呂方商校第165章 荊州之戰第9章 開創基業第86章 臧洪與陳容第124章 青州戰役劉備哭泣的藝術第123章 泰山六大寇第93章 燭影朦朧情慾急第125章 霸王硬上弓第146章 歷城的密謀第126章 老夫子鄭玄第33章 強中自有強中手第171章 馬謖馬幼常第42章 高橋馬鞍第19章 突刺第115章 偶遇趙子龍趙雲將星因何而黯淡第37章 又見三兒第61章 貞烈之士作者聲明關於人物的年齡及其他第37章 又見三兒第38章 急報,黃巾來襲第72章 刺客爲何是美女第68章 呂方商校第166章 秘密使者第162章 劉巴的奇謀第40章 我們將從這裡走出去第98章 陳氏家族作者手札寫作狀態第140章 皇權與治權之爭創作大家談二締造兄的評論專用貼第51章 糜榕花園問答第6章 初遇萬三兒鍥子二輪迴道第9章 開創基業第153章 花田情趣第131章 秘密盟約第171章 馬謖馬幼常第136章 淮陰攻防之戰第52章 新婚之夜第186章 文明,是這樣傳播的第132章 瀟湘妃子第35章 石破天驚黃月英第10章 農民的習性第9章 開創基業第142章 張飛戒酒第150章 絕不赦免第41章 接管武原第143章 夜襲趙各莊第116章 臧霸其人第151章 紀靈的氣節第172章 勾心鬥角袁家班第38章 急報,黃巾來襲第67章 軍制改革第147章 上謀用亂第37章 又見三兒第154章 荊南四郡第177章 兵者,詭道也創作談之六jediorder兄12.15的評論第7章 需求決定市場創作大家談二締造兄的評論專用貼第151章 紀靈的氣節第121章 劉闢與臧霸的危機第77章 四面埋伏劉備哭泣的藝術賈詡三國謀士誰爲首第39章 鳳翔城攻守戰第56章 驕兵之計第148章 不留一個活口第154章 荊南四郡第28章 異軍突起趙二春第183章 欲擒故縱第38章 急報,黃巾來襲第57章 突如其來的變故第88章 孟良集團的架構第173章 誘敵深入之計第91章 理想宣言第2章 居無鹽則食無味第15章 魏延魏文長第188章 我是復仇者第132章 瀟湘妃子第174章 秘密基地第69章 佈局彭城第71章 袁渙的聲東擊西第36章 疑是故人來彌衡腐儒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