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呂線的整合

???新國成立以前的漫漫的歷史長河裡,國人有了錢基本上就幹了一件事:買田置地。這是儒家提倡的重農抑商給傳統社會帶來了一個後果。

這曹宏、曹豹也不例外,將這幾年在徐州搜刮來的錢財基本上都用在購置土地上了。

糜竺抄家的結果,最豐厚的戰利品就是那一摞摞的地契,清點下來,竟然有百萬畝之多。這個結果,恐怕即使是陶謙也沒想到的。

在他離開下邳前往武原定居的時候,聽得此事,也是一愣,只是仰天長嘆了一聲,黯然的帶着一家老小離開了。

陶謙雖然昏庸,但卻並不斂財,看隨行的車仗不過十餘輛車,這讓送行的諸人都有些慼慼。糜竺、陳珪都送了不菲的程儀,再加上孟良許諾的刺史待遇不變,這陶謙一家四五十人將來的生活是不成問題的,但是像過去那樣座上客常滿、杯酒不空的日是不會再有了。陶謙自己也表示,此去武原閉門謝客,專心讀書,從此隱居了。

衆人皆感到世事難料,想當初,陶謙處置彭城孟趙之爭的時候,對孟良的處置是:閉門讀書三月。想不到,這沒多久自己卻真的閉門讀書了。

到武原,沒過幾年,陶謙便因病而故,時年十三歲,這跟歷史上是契合的。

孟良留下魯肅、徐庶、糜竺等人主持刺史府政務,魏延、蔣欽等人負責整訓、城防等軍務,自己則帶着闞澤、史渙前往彭城。

孔明帶信過來,彭城的二春軍校將要開課,讓他去主持軍校的開學典禮。趙二春的雕像也完成了,同時要舉行一個落成典禮。

此外,整個徐州的人事安排得和孔明商量,特別是彭城、下邳、琅琊、東海、廣陵這五個郡國的太守人選,是延續原來的不變還是另起爐竈,這是孟良一直猶豫不決的問題。他得聽聽孔明的意見。

留縣的任峻屯田搞得不錯,根據他上報的數字,現在官府名下的田畝已經達到了四十多萬畝。這讓大家很是驚訝,留縣只是個小縣,不過幾萬人,而且還是個山區縣,幾年前的耕地總量在十萬畝,現在官府已經佔據了耕地總量的大頭,真不知道任峻是怎麼做到的。

所以,孟良擬定的路線是到彭城主持開學典禮,然後去留縣實地考察屯田的情況,最後有時間回一趟鳳翔城。

闞澤剛剛從揚州、荊州一帶回來,有一大堆事情要向孟良報告,一聽他去彭城,乾脆隨他一起來了。

此番出巡,徐州境內已無內憂,除了小股零散的土匪外,大的武裝力量皆控制在孟良手裡,走在路上,這心情跟以往大有不同,孟良一路上跟闞澤、史渙說說笑笑,也不急着趕路。

史渙卻不敢大意,將一百五十人的軍護衛分成了三撥,五十人爲前鋒,五十人後衛,剩下五十人一前一後將他們三人夾在間。緊隨着孟良後面的還有七十多人的軍官隊,這七十人是第一批參加受訓的,他們和彭城抽調的五十名軍官分成三個班,將開始軍校爲期三個月的集訓。

軍律上已經明確規定,凡將領晉升,都得持有孟良親自簽發的培訓證書。

路上,孟良指着後面的軍官隊說道:“待東海、廣陵郡的事情了結,甘寧部隊的很多軍官也將抽調出來參加培訓。再過段時間,還準備在下邳開設軍校的分部,一方面向外界招收有志青年,另一方面辦高級班,專門培訓曲長以上的官員。現在的問題是擔心師資力量不夠,大家整天都在忙碌,實在是分不開身啊。”

闞澤答道:“下邳的這個公開班可不能只培訓三個月,得花費長時間,最好是從武藝、馬術等基本功方面開始,招生的門檻可以高一點,除了特別優秀的,一般入學要考試,這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的設想,就是這樣,學半年,然後到部隊實習半年,然後再回學堂繼續學,這樣來回有個兩年時間就差不多了。”

“師資方面何不和糜先生商量一下,他原來的私兵教頭教武藝、馬術還是不錯的。”

“這個主意不錯,回頭我去和他商量。我已經安排人在做工作,如果成功了,應該武藝方面的教練問題不大。公劉,還記得上次在彭城暗殺我的龐十四娘嗎,她的背後有一個背景很深的組織,如果能聯絡上她們,包括呂方商校的師資都能解決。她們在上次失手之後一直沒進行第二次暗殺,我估計我安排的人這工作已經有成效了。”

“哎,我前段時間招了一批年輕人送到呂方商校去上學,黃月英也是說到這問題,直叫喚人手太少,讓你派優秀的劍術教練給他。”

“嗯,回來之後,我們出招賢榜,廣招人才。你這次去荊楊之地怎麼樣?”

“正要報告此事。揚州刺史遲遲沒有到位,各郡縣都處在自治狀態,各行其是,其餘皆不足論,唯江太守邊讓名氣較大。這對我們是個機會。”闞澤壓低了聲音。

孟良知道現在還不是時機,靈帝明年就要駕崩,然後開始天下大亂,這纔是渾水摸魚的時候,現在動手太引人注目了。

見孟良沉吟不語,闞澤又說:“荊州情況簡單些,刺史劉表到位之後,連接了蔡家、蒯家,得到了當地豪族的支持,很快穩定了形勢,唯荊南四郡尚未完全臣服。荊楊之地一直富庶,主公當年決策將商道南移、西進的戰略完全正確,這次我到荊楊之地整合了我們與糜家的商道資源,以後鳳翔城的產品會漸漸南移,但現在來看,還是原地帶佔據大頭。”

這句話一下提醒了孟良,這段時間太忙了,差點忘了這件大事。

“德潤,從現在開始,全面從原地帶收縮我們的商道,糜家和我們的人都逐步撤回來,物色一批可靠機靈的人搬遷到長安、陳留、鄴城、許都,洛陽不要再留下人手了,所有的資產都得從洛陽撤回來。”

闞澤驚愕的問:“我們的高檔瓷器、絹帛、香皂主要的市場都在洛陽啊,洛陽的消費佔了我們兩成啊,而且這還是帝都。”

“我看靈帝命不久矣,十常侍與外戚之間爭權,天下將會有一場大亂。朝廷已經頒旨,各地刺史改稱州牧,各路諸侯的權利進一步擴大,在皇權被進一步削弱的時候,諸侯之間的戰爭也將開始。原是是非之地,應該早作準備纔是。還有一事,糜家和我們整合是遲早的事,我意今後你主抓情報,商業這塊全部交給糜竺負責。你在情報上多下點功夫。”

闞澤信服的點點頭:“主公言之有理,未雨綢繆,早作防範是爲大家的生命安全着想。不過,這洛陽一點人手不留也沒必要吧?”

孟良斷然道:“明年年底前必須將所有的人撤出來,在此之前,要在暗儲備糧食、準備避亂之所,資產和婦孺現在就開始撤離,只留下精幹的人留守,而且人數要少。剛纔說了我和大家商量了以後,會將刺史府的職能進一步細化,會設立專門的部門負責軍事、政務、農桑、工場、商業、教育。到時候把你掛在商業部門裡面,給糜竺做助手。你以後專事情報工作,平素人要低調,搞情報的位置也不能太高。這個事先要和你打個招呼,別感到委屈。”

“我明白的,主公如此用我是對我的信任。闞澤只想爲主公的抱負略盡綿薄之力,個人得失是不會看重的。”

“還是像我對你父親他們承諾的,有朝一日,不願意做這種事情了,我會按照你的所長另外安排事情。”

闞澤沉浸在想象之,“將來功成名就,天下太平了,我就歸隱到彭城學堂,安安心心的讀書著述,假以時日,我闞澤未必不能成爲衆人景仰的大儒。哦,對了,主公,還有件事,我在名單裡沒有看到我父親的名字,難道還有一條線?”

孟良沉吟了一下,低聲說道:“這件事連孔明他們我都沒說,考慮到今後那條線還需要你的掩護,我這就告訴你們兩人。確實還有一條線,他們人數不多,但是組織非常嚴密,他們是專業的情報線。不都是說我孟良能掐會算嗎,那是因爲這條線給了我大量的情報,時局、人事、經濟、軍事方面的。我爲什麼派閻忠潛入到闕宣身邊,別人都以爲是呂線給的情報,實際上就是另外一條線起的作用。爲什麼要如此隱秘,主要是爲他們的安全考慮,少一個人知道就少一分危險,絕對不能因爲我們內部的保密不當讓他們陷入到危險的境地,這是對他們的不負責任。這條線在韓暨韓公至手上。以後,我與這條線的聯絡主要是史渙去做,我的目標太大了。”

闞澤、史渙這才如夢初醒,更覺這位年輕的主公行事神鬼莫測,同時佈局兩條線,以呂線掩護韓線,居然沒人知道。

三人邊走邊說,傍晚時分來到了彭城。

在長亭等候他們的是李通、陳鬱、劉曄、石廣元,卻不見孔明的身影。

孟良好奇的問道:“嗯,孔明哪去了?生病了?”

衆人一個個擠眉弄眼,神情古怪,卻不答話。

還是石廣元忠實,上前一步答道:“回主公,孔明正在送客,稍候便來,令我等先行陪着主公進城休息。”

“哦,來客人了,看來是貴客啊。”

陳鬱一邊接話道:“當然是貴客,這一送都快兩個時辰了,估計快送到家了。”

本來大家還竭力忍住笑,陳鬱這一開口,大家都哈哈大笑起來。

孟良見他們話裡有話,追着問:“到底何事,有什麼開心的事說出來大家一起樂樂。”

劉曄呵呵笑着說:“主公,你還記得袁渙袁曜卿有個妹妹叫袁徽嗎?”

“嗯,有點印象,好像在袁渙那裡見過一面,她不是在微山島伺候她母親嗎?”

那劉曄一捻頜下鬍鬚,說道:“正是她。這袁徽性喜吟詩作賦,那日孔明在袁渙那裡看到了袁徽的詩作,一時興起,提筆幫她改了兩個字。這一改,就改出麻煩來了,袁徽也是心高氣傲之人,一見孔明改了她的詩,便發函與他探討爭辯。這一來二去,兩人便詩詞唱和起來,然後,然後,孔明便成了孔雀,綻放出第二春了。那什麼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現在就是這麼個狀況。”

啊,這孔明咋會出現狀況?書上說孔明一直和黃月英相敬如賓,沒聽說他還有這愛好啊?完了,黃月英已經不是原來的黃月英了,這個黃月英可是一腦的現代女權主義愛好者,她能容忍孔明娶妾?不對,袁徽也不可能爲妾,那就是兩妻並列,這黃月英更不能幹了。

孟良張大了嘴,半天合不上,想了半天才說:“這戲倒是值得一看,而且情節肯定曲折、熱鬧,小孔不死也得脫層皮。問題是,黃月英那隻母老虎打上門來,你們擔待得了嗎?反正我看到她我是沒辦法的。”

這一說,大家立刻愁眉苦臉了起來。是啊,黃月英那個脾氣要是發作了,株連到大家那是一定的,毋庸質疑的。

“哎,自己惹的事自己搞定,我們先進城再說。”

第21章 原始的股份制第81章 闕宣提前造反第134章 緊急軍情急報第79章 靈堂對第40章 我們將從這裡走出去創作大家談之六yangguang70兄評論帖第43章 雲門二十三號第126章 老夫子鄭玄第118章 女人很猖狂 男人很尷尬第132章 瀟湘妃子第141章 肅奸風暴第69章 佈局彭城第174章 秘密基地第63章 震撼第92章 黃月英,你想幹嘛?第95章 留縣模式第39章 鳳翔城攻守戰第63章 震撼第108章 大戰呂布第12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25章 霸王硬上弓第12章 孟公威原來好器物之學第158章 築臺拜將創作大家談之四木西樹小西評論專用帖第126章 老夫子鄭玄魏延在迷霧中尋找真相第122章 委曲求全劉備哭泣的藝術第139章 人的獸性第130章 神秘來賓第143章 夜襲趙各莊第20章 三國第一牛人第18章 未雨綢繆第81章 闕宣提前造反第62章 杜伯侯的謀略第105章 高順陷陣營第168章 智鬥第134章 緊急軍情急報第104章 在路上第179章 過繼之議第134章 緊急軍情急報第10章 農民的習性第183章 欲擒故縱第143章 夜襲趙各莊第59章 發乎於情止於禮第169章 郭嘉的挑釁第74章 夜襲彭城第98章 陳氏家族第64章 佯攻變主攻第126章 老夫子鄭玄第140章 皇權與治權之爭第102章 參加會盟之議第172章 勾心鬥角袁家班第48章 女人就是麻煩第21章 原始的股份制第29章 個人武勇大賽第101章 深明大義的糜竺創作大家談之三50503864兄的評論專用帖第108章 大戰呂布第141章 肅奸風暴第43章 雲門二十三號第69章 佈局彭城第16章 初見糜竺第82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82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9章 開創基業第7章 需求決定市場作者手札寫作狀態第68章 呂方商校第26章 一切從實戰出發第122章 委曲求全劉備哭泣的藝術第188章 我是復仇者第92章 黃月英,你想幹嘛?創作大家談之四木西樹小西評論專用帖第162章 劉巴的奇謀第81章 闕宣提前造反第3章 以後就靠它掙錢了第45章 八大宣教使之一的唐諮第50章 協防下邳第61章 貞烈之士第116章 臧霸其人第128章 劉和稱帝第136章 淮陰攻防之戰第127章 蔡氏五弄第100章 糧食戰爭創作大家談二締造兄的評論專用貼第172章 勾心鬥角袁家班第112章 血戰滎陽第19章 突刺第11章 情趣是種調劑第166章 秘密使者第169章 郭嘉的挑釁第175章 殺手鐗第65章 殘陽如血第168章 智鬥第101章 深明大義的糜竺第161章 民衆的力量第98章 陳氏家族
第21章 原始的股份制第81章 闕宣提前造反第134章 緊急軍情急報第79章 靈堂對第40章 我們將從這裡走出去創作大家談之六yangguang70兄評論帖第43章 雲門二十三號第126章 老夫子鄭玄第118章 女人很猖狂 男人很尷尬第132章 瀟湘妃子第141章 肅奸風暴第69章 佈局彭城第174章 秘密基地第63章 震撼第92章 黃月英,你想幹嘛?第95章 留縣模式第39章 鳳翔城攻守戰第63章 震撼第108章 大戰呂布第129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25章 霸王硬上弓第12章 孟公威原來好器物之學第158章 築臺拜將創作大家談之四木西樹小西評論專用帖第126章 老夫子鄭玄魏延在迷霧中尋找真相第122章 委曲求全劉備哭泣的藝術第139章 人的獸性第130章 神秘來賓第143章 夜襲趙各莊第20章 三國第一牛人第18章 未雨綢繆第81章 闕宣提前造反第62章 杜伯侯的謀略第105章 高順陷陣營第168章 智鬥第134章 緊急軍情急報第104章 在路上第179章 過繼之議第134章 緊急軍情急報第10章 農民的習性第183章 欲擒故縱第143章 夜襲趙各莊第59章 發乎於情止於禮第169章 郭嘉的挑釁第74章 夜襲彭城第98章 陳氏家族第64章 佯攻變主攻第126章 老夫子鄭玄第140章 皇權與治權之爭第102章 參加會盟之議第172章 勾心鬥角袁家班第48章 女人就是麻煩第21章 原始的股份制第29章 個人武勇大賽第101章 深明大義的糜竺創作大家談之三50503864兄的評論專用帖第108章 大戰呂布第141章 肅奸風暴第43章 雲門二十三號第69章 佈局彭城第16章 初見糜竺第82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82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9章 開創基業第7章 需求決定市場作者手札寫作狀態第68章 呂方商校第26章 一切從實戰出發第122章 委曲求全劉備哭泣的藝術第188章 我是復仇者第92章 黃月英,你想幹嘛?創作大家談之四木西樹小西評論專用帖第162章 劉巴的奇謀第81章 闕宣提前造反第3章 以後就靠它掙錢了第45章 八大宣教使之一的唐諮第50章 協防下邳第61章 貞烈之士第116章 臧霸其人第128章 劉和稱帝第136章 淮陰攻防之戰第127章 蔡氏五弄第100章 糧食戰爭創作大家談二締造兄的評論專用貼第172章 勾心鬥角袁家班第112章 血戰滎陽第19章 突刺第11章 情趣是種調劑第166章 秘密使者第169章 郭嘉的挑釁第175章 殺手鐗第65章 殘陽如血第168章 智鬥第101章 深明大義的糜竺第161章 民衆的力量第98章 陳氏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