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招降劉雄

狂暴的西風捲着黃沙吹過荒原,發出一陣嗚嗚的聲音,淒厲得如鬼哭狼嚎一般。放眼望去,正午時分天空竟一片灰暗,萬物都包籠在朦朦黃土之中。在通往潼關的古道上,整整齊齊行來一彪軍隊,少說也有五千人,將校都用麻布裹臉以避風沙,騎兵背弓挎箭,步兵攥着長矛大戟,駕着一路風塵往東挺進。

隊伍最前方有一騎高大的白色戰馬,馬上之人頂盔冠甲,外披戰袍,雖然口鼻已被麻布擋住,但看他滿是皺紋的額頭就不難發現,這位將軍年歲不輕了——此人名叫劉雄,京兆藍田人士,雖年逾六旬依舊武勇善戰。他原本只是個健壯的獵戶,以採藥狩獵爲生。因驪山南麓的覆車山一帶常年雲霧繚繞,劉雄又每日穿行從不迷路,被鄉民視爲奇人,甚至傳說他能吞雲吐霧。後董卓入京天下動亂,劉雄爲保鄉土拉起了支武裝,又與李傕手下叛軍廝殺,搶了不少輜重,進一步擴充人馬,逐漸有了些勢力。

劉雄畢竟一把年紀的人了,抵抗程閔的事本無意參加,但他與關中各部將領頗爲交好,尤其與馬騰更是意氣相投,兩人以兄弟相稱。此番諸部叛亂,不少將領都來拉他入夥,一口一個老前輩叫着。不跟他們抵抗吧,混了一輩子到老落下個不仗義;跟他們抵抗吧,甭管打得贏打不贏,這麼大歲數了還出來打打殺殺,也快吃不消了。正在他左右爲難之時,馬騰之子馬超發來書信,要求入夥,老朋友的兒子要求了,這劉雄也不得不從了。

事後劉雄聽說,這次西涼暴動規模之大爲二十年來所未有,韓遂、馬超、程銀、成宜、樑興、馬玩、侯選、張橫、楊秋、李堪等十餘部盡皆起兵,還有太原商曜爲策應,枹罕的“河首平漢王”宋建爲後援,羌胡勢力也答應隨時接應,活動於興國一帶的氐族首領楊千萬也表示願意入夥,總兵力將超過十萬,頓時多了幾分信心。如今韓、馬兩家率先舉兵,其他各路也即將行動。劉雄的地盤在藍田,是最靠近朔方郡的一部,只要進入朔方郡進逼上黨,就能打程閔一個措手不及,等到後續人馬趕到,便可以拿下上黨郡。進而取幷州、入冀州、攻鄴城。

涼州和幷州都是接近外族的地方,豪強勢力也愈加彪悍。由於這些人精於戰鬥而疏於治民,許多地方人口稀少都成了荒原。

老將軍看着眼前的荒山野嶺、千溝萬壑,心中喜憂參半。喜的是沒遇到一個敵人,看來情報很可靠;憂的是鄉土之地如此荒破,令人心酸。不管怎樣,行軍很順利,平平安安就到了朔方郡。

劉雄精神大長,馬上傳令加速前進。他心裡有算計,太原雖然已開始備戰,但只有三千多兵,裝備不甚精良,況且程閔根本沒有想到西涼會率先出擊,自己即便攻不下城,也能將其擊敗。至於程閔的主力軍隊,還在與商曜糾纏,短期之內無法趕到,即便趕來自己也可紮下營壘堅守不戰;等馬超、韓遂大兵一到,程閔必敗無疑。

剛行了五六裡就有探馬來報:“前方有一支部隊正向東逃。”

“向東逃?多少人?”

“不足百人。”

劉雄笑了:“必是逃亡之兵。咱們趕上去殺乾淨,省得他們去報信。”

這些西涼之兵都知道此番勢大,又一路走來未曾對敵,這會兒都躍躍欲試,跟着老將軍一通猛追。繞過一道山樑,便瞅見了官軍旗號,稀稀拉拉地正在奔逃。人多欺負人少哪有不起勁的?扯着嗓門吶喊着,玩命地追。

畢竟薑是老的辣,追了不到一里地,劉雄發現可疑之處——不足百人倉皇逃竄,豈有不丟旗幟之理?怎麼還舉着不放?

劉雄立刻勒住繮繩,回頭吩咐副將陽逵:“速速喝止兵士。”

“諾。”陽逵領命而去,好在騎兵在前步兵稍慢,只有千餘人追得較緊。劉雄剛鬆口氣,還未緩過神來,忽聽左右喊殺震天——原來山林間有埋伏。

“步兵先撤,老夫親自斷後,倒要看看這些人有何本事。”劉雄還未覺得可怕,在他想來太原只有三千未加訓練的新兵,而且不可能都派出來,即便有埋伏也沒什麼可怕。

可當程閔大軍衝下來的那一刻,劉雄意識到自己失算了。那滿山遍野的士兵沒有一萬也有八千,前方大道上也隱約出現了敵人。劉雄再想走已來不及了,只覺敵人如潮水般涌來,不多時就將他這千餘騎團團圍住。

禍到臨頭須放膽,劉雄還想賣賣老精神,把長槍一挺要率部突圍。哪知還沒認準方向,一陣箭雨襲來,冷不防臂上被創,鋼槍脫手;緊跟着三四個驍勇之士已將長矛刺入了他的馬頸。劉雄栽下馬來那一瞬間,隱約瞧見了寫着“張”字的大旗,可沒等他再擡頭,老胳膊老腿已被曹兵綁了個結結實實……

老將劉雄糊里糊塗被程閔設伏擒獲,關押在一個狹小的軍帳內,倒是不愁吃喝,也無需上綁了,就是不能出去。時隔多日他才從送飯之人口裡打聽明白,擊敗他的根本不是原本的守將,而是趕來增援的張遼。原指望馬超、韓遂速速出兵解救自己,哪知盼來盼去張遼卻先到了。劉雄頗感不妙——莫非程閔早有預料,太原商曜已被剿滅?我又會是什麼下場?

當了俘虜着急也沒有用,只能一天天挨着,所幸自己從藍田帶出的軍隊大部分突圍而去,被俘的只是少數。一把年紀的人還出來打打殺殺的,真不該蹚這渾水,如今出師不利,鬍子都白了還當回俘虜,真把老臉丟盡了。乾脆要殺要剮悉聽尊便,頂多不過一死嘛!

但是偏偏沒人來取他性命,只這麼關押着,送來的伙食反倒越來越好,有時候還有一小壺酒。天長日久混熟了,他甚至可以在衛兵監視下到囚帳外轉兩圈透透氣,最憋屈的莫過於見不到程閔手下的將領;若是張遼等人肯召見,哪怕大罵一頓馬上被殺,也比這痛快得多。這豈不是成了程閔的人質?莫非程閔要利用自己牽制關中諸軍?劉雄百思不得其解,還是這麼昏天黑地過日子,大約過了一個多月,終於有程閔手下的一位官員走進了囚禁他的帳篷。

來者不到年約五十歲上下,個頭不高花白鬍須,頭戴武弁,穿一身灰色布袍;身後還跟着兩人,一個是相貌清秀的文生,另一人虎背熊腰頂盔冠甲,豹頭環眼相貌兇惡,似乎是員悍將。

劉雄被囚一月有餘,早沒了戾氣,只沒好氣地瞥了一眼,便把頭低下了。這位官員繞着他轉了兩圈,笑呵呵問道:“你就是藍田來的劉將軍?”劉雄不答,那官員又道:“民間傳言藍田生玉,可是也出奇人,都說你能吞雲吐霧,可是真的?”

劉雄把頭一扭看都不看他一眼,那位年輕公子笑道:“我看他是吐霧迷了自己眼睛,若不然怎會被咱擒住?”

“不要多言。”那官員衝公子擺擺手,又問,“你麾下多少人馬?爲何要反叛朝廷?”

劉雄依舊不發一言。那高個子戰將喝道:“我家大人與你講話,爲何不答?”

“不必這樣,你退後。”這位官員還真好脾氣,自己搬了張杌凳,就貼身坐在劉雄身旁,伸手招呼那公子,“這一路可把老夫累壞了,來給爹捶捶背。”原來那公子是他兒子,過來輕輕爲他揉肩捶背。

這官員也不管劉雄了,只顧着跟自己兒子唸叨:“唉!若不是爲了你們這些小的,爲父一把年紀何必勞師遠征受此顛簸?我都五十多了,子曰‘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似爲父這等年歲就不鬥氣了,都快成老棺材瓤子了還上陣打打殺殺,難道叫人家戳着脊樑骨罵咱們爲老不尊?”

五十多歲就爲老不尊,旁邊這六十耳順的又該說什麼?劉雄聽出他指桑罵槐,卻強忍着不搭茬。那官員嘆了口氣,又自言自語道:“我這輩子受苦的命,年輕時想安心奔個前程,誰料昏庸佞臣阻塞廟堂,又逢黃巾作亂,董卓入京,天下就亂起來了。舉兵打仗固然是有縱橫之志,但更是爲了自保,往大了說保一方鄉民,往小了說爲保自家。南征北戰東擋西殺,好不容易站穩腳跟,有那麼一畝三分地,就指望能給後輩兒孫留個現成的富貴。可是不行啊,你們這些小的不懂事,偏要折騰。自己折騰還不夠,還要拉着我這半大老頭子出來撐門面。偌大年紀還得出來掙命!”這話恰是劉雄近日所思所想,正說到心坎裡,便留神聽下去,“老子有云‘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物極必反。你越是不知足,越去爭,最後得到的反而越少。其實陽關大道早就鋪好了,就看你走不走,若是放開膽子走下去,撥雲見日富貴無邊。若是非要自謀捷徑,呵呵呵……只怕連本錢都賠光嘍!”

劉雄心下暗想——這廝倒是句句在理,關中諸將若肯歸降,竭力輔保程閔,日後也未必沒有富貴?非要撐着自己墳頭大的地方當草頭王,又能自在多少?逐鹿中原這麼簡單?玩不好連老家都丟了,屍首都沒地方葬了!

那官員抓着兒子手,語重心長道:“你也讀了不少書,應該知道《尚書·洪範》有‘五福’之說吧?”

“孩兒不知。”公子也是聰明人,其實倒背如流卻說不知,懂得這是說給旁人聽的。

那官員娓娓道來:“五福者,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

“作何講法?”

“爲父一一講來,這五福之首就是壽。人活一口氣,即便你身負縱橫之志,胸有錦繡韜略,沒了這口氣又有何用?世間千萬富貴也都是有命才能消受。故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唯有此三戒方能得壽長久。人過二十而崩不稱夭折,爲父年近六旬,壽是有了。”

劉雄心道——我更有了。

“二曰富。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人常說錢財乃身外之物,但沒有這身外俗物還就寸步難行!不過大有大富,小有小富。大富者,富有四海坐擁江河,盡山川池澤之利;小富者,安家守本衣食暖飽,聲色犬馬倒也無憂。爲父官高爵厚,絕不愁囊中之物,富也是鐵定的了。”

劉雄又想——我雖稱不起官高爵厚,但在藍田也是堂上一呼階下百諾,大口喝酒大塊吃肉,不過是當年採藥時落魄些,近三十年倒是沒爲錢愁過。

“三曰康寧。”那官員嘆口氣,“這個求不來,樹欲靜而風不止,生在這年月,上至天子下至黎民,誰能享上太平?”

劉雄也暗暗嗟嘆——趕上這世道,我這代人是康寧不了的。

“四曰攸好德,這個有趣。”那官員笑了,“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依我說這話太泛泛了,須知人之德者非固於五常。德者,得也。有德者方能得,得天下之心者是爲大德,得幸近之心者是爲小德,故能得者必有其德。名重一方號令甚重,爲衆人所擁戴,便是有德之人。”

其實這種解釋甚爲牽強,不過投其所好,劉雄聽着高興——老子若不是有德,何至於叫他們拉下水?他越聽越入迷,靜等着聽這官員說最後一條,哪知話到此處竟不再說了。

公子忙問:“父親,那五福的最後一福呢?”

那官員沉默半晌,忽然朗聲道:“難!難!難!”

三個難字出口,劉雄實在憋不住了,轉身問道:“何言其難?”

那官員瞥了他一眼,捋髯道:“考終命者,便是善終,又不僅於善終。無災無難壽終正寢,可言善終,但未必就是考終命。”

“那何爲考終命?”劉雄追問。

那官員站了起來,踱着步子道:“人活一生,樹功名於世,晚年保其功業不失,聲名不墮。言之易行之難,若錯走一步,晚節不保,一世英名付諸東流,貽笑千古之下。”

“不好!”劉雄聽罷連拍大腿,“誤矣!我被羣小所誤晚節不保!”只這一聲喊罷他突然意識到自己上套了。

那官員轉過身來笑微微看着他:“老將軍,您後悔了?”劉雄老臉一陣羞紅,想矢口否認,但話已出口還裝什麼硬骨頭?慨嘆道:“唉!晚矣……悔不該同謀反叛,快入土的人了出來摸兩手鐵鏽,真他媽晦氣!”

“老將軍既有悔意,向太尉大人請命歸順又有何不可?”

“事已至此,但恐太尉大人再難寬宥。”

“嘿嘿嘿!”那官員一陣冷笑,這時門口走進一人,“念你涉叛未深,本官便饒了你。”

劉雄瞠目結舌:“你、你就是……”

“本官便是當朝太尉程閔!”

一旁的田豐和他兒子田宇,還有許褚都笑了。

劉雄覺得自己好像是被人算計,但是如今話都說出來了,他還能怎麼辦?

“馬超殺了他父親馬騰,想那馬騰也算是個豪傑,沒想到最後死在自己兒子手上了,古人曾雲:‘至亂之化,君臣相賊;長少相殺,父子相忍;弟兄相誣,知交相倒;夫妻相冒,日以相危;失人之紀,心若禽獸;長邪苟利,不知義理!’這亂世之中利令智昏之徒甚多,無父無君又有何奇?”

“什麼!我若知此內情,焉能與之同謀?”劉雄追悔不已。

田豐的兒子田宇過來給劉雄施一禮:“老將軍,這便是方纔所言,不循其父既定之道,自謀捷徑引禍上身。我王師數萬皆百戰之精良,量那韓、馬兩家不過烏合之衆,螢火之明怎堪與日月爭輝?”說罷朝許褚一揮手。許褚會意,一掀帳簾自衛兵手中搶過杆長矛,兩臂猛然使勁,耳輪中只聽“砰”的一聲——已將長矛折爲兩截!

劉雄更吃一驚,莫說自己已然年邁,就是年輕時也沒這等氣力。田宇趁熱打鐵:“我營中此等驍勇之士數不勝數,關中諸將焉能不敗?”

第168章 大公子程遠第167章 混亂的局勢第75章 曹操回許都第213章 鄧艾第242章 迴歸鄴城第140章 襄平保衛戰第255章 石頭記第124章 結實黃月英第98章 安撫關中第278章 軍旗不倒第100章 河北軍議(上)第255章 石頭記第190章 險渡渭水第369章 四十萬俘虜第277章 許昌大戰第141章 火燒戰壕第360章 福壽膏大賣第98章 安撫關中第119章 有奸細?第353章 不平等條約第275章 民間支援第244章 紫禁城第158章 中原局勢第264章 白虎戰魂第234章 最後一步第167章 混亂的局勢第372章 帝國級挑戰第378章 瘋狂的羅馬喪屍第212章 山中落難第255章 石頭記第221章 叢林奇襲第47章 拿下豫州第172章 田疇第275章 民間支援第82章 呂布神威第383章 攻入羅馬第202章 支援呂布第262章 坑死曹丕第220章 憤怒的袁紹第178章 白狼之巔第96章 不戰而勝第109章 處置叛黨第368章 開戰吧第276章 大戰即將開始第286章 設計誆豬哥第301章 江油城奇襲第353章 不平等條約第279章 兵進長安第293章 三楊獻城第50章 遷都許縣(上)第172章 田疇第179章 生擒塌頓第17章 進入潁川第75章 曹操回許都第310章 敗走麥城第269章 連戰連捷第38章 劉備宣戰第102章 袁術末日第318章 蘿蔔與大棒第121章 甕中捉鱉第85章 下邳大勝第378章 瘋狂的羅馬喪屍第107章 出事了?第61章 兵敗而歸第160章 徐州戰事第99章 勸降張繡第250章 一千八百年前的冷戰(下)第332章 吊打周瑜第82章 呂布神威第310章 敗走麥城第245章 程氏江山第235章 包糉子第171章 拿下幷州第171章 拿下幷州第271章 奇襲洛陽第158章 中原局勢第72章 專治狂病第100章 河北軍議(下)第279章 兵進長安第189章 蒲阪之戰2第319章 程半仙第364章 抵抗安息第23章 斬殺華雄第184章 匈奴使節第364章 抵抗安息第54章 斬殺劉備第313章 孟獲的軍隊第205章 袁紹的進攻第54章 斬殺劉備第134章 迷路島國第366章 戰略包圍第290章 一追一逃第359章 億萬財富第284章 諸葛亮之謀第22章 搶個戰功第36章 曹嵩要來兗州第382章 皇上來了2第35章 幫袁紹打袁術第373章 二罪並罰第268章 誘敵出擊
第168章 大公子程遠第167章 混亂的局勢第75章 曹操回許都第213章 鄧艾第242章 迴歸鄴城第140章 襄平保衛戰第255章 石頭記第124章 結實黃月英第98章 安撫關中第278章 軍旗不倒第100章 河北軍議(上)第255章 石頭記第190章 險渡渭水第369章 四十萬俘虜第277章 許昌大戰第141章 火燒戰壕第360章 福壽膏大賣第98章 安撫關中第119章 有奸細?第353章 不平等條約第275章 民間支援第244章 紫禁城第158章 中原局勢第264章 白虎戰魂第234章 最後一步第167章 混亂的局勢第372章 帝國級挑戰第378章 瘋狂的羅馬喪屍第212章 山中落難第255章 石頭記第221章 叢林奇襲第47章 拿下豫州第172章 田疇第275章 民間支援第82章 呂布神威第383章 攻入羅馬第202章 支援呂布第262章 坑死曹丕第220章 憤怒的袁紹第178章 白狼之巔第96章 不戰而勝第109章 處置叛黨第368章 開戰吧第276章 大戰即將開始第286章 設計誆豬哥第301章 江油城奇襲第353章 不平等條約第279章 兵進長安第293章 三楊獻城第50章 遷都許縣(上)第172章 田疇第179章 生擒塌頓第17章 進入潁川第75章 曹操回許都第310章 敗走麥城第269章 連戰連捷第38章 劉備宣戰第102章 袁術末日第318章 蘿蔔與大棒第121章 甕中捉鱉第85章 下邳大勝第378章 瘋狂的羅馬喪屍第107章 出事了?第61章 兵敗而歸第160章 徐州戰事第99章 勸降張繡第250章 一千八百年前的冷戰(下)第332章 吊打周瑜第82章 呂布神威第310章 敗走麥城第245章 程氏江山第235章 包糉子第171章 拿下幷州第171章 拿下幷州第271章 奇襲洛陽第158章 中原局勢第72章 專治狂病第100章 河北軍議(下)第279章 兵進長安第189章 蒲阪之戰2第319章 程半仙第364章 抵抗安息第23章 斬殺華雄第184章 匈奴使節第364章 抵抗安息第54章 斬殺劉備第313章 孟獲的軍隊第205章 袁紹的進攻第54章 斬殺劉備第134章 迷路島國第366章 戰略包圍第290章 一追一逃第359章 億萬財富第284章 諸葛亮之謀第22章 搶個戰功第36章 曹嵩要來兗州第382章 皇上來了2第35章 幫袁紹打袁術第373章 二罪並罰第268章 誘敵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