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你的信。”牢房的指導教官吼道。有些不敢相信,暗自疑惑:昨天才進來,怎麼今天就收到家裡人的書信了?
楊樹首日進入勞教所便收到信件,自然是他自知出事後當晚便寫了一封書信寄回家,這應該是父母的回信。
扯開父母的信件,裡面的內容讓楊樹沉默良久:
親愛的楊樹:
你的來信,我和你母親都已看到。打了電話給你們班主任和指導老師,瞭解到你的情況後,我們深感自責。
兩年以來連你在學校的情況,一直都不清楚,想說你原本極其機靈,從小就能夠獨立自理,也就從未過問。
這裡要向你說聲:對不起。
本來五叔打算到勞教所,保釋你回家教育。我制止了,男兒本就該歷經磨練,將來纔不畏風雨。人要進步,在哪裡都能進步。人要墮落,在哪裡都能墮落。從小讓你讀書,便是讓你保持良知,不忘初心的前提下,見機行事,日新日高,審時度勢,進退自如。
看到你這兩年的行事履歷,倒是一直能把傳統文化學以致用,我和母親都深感欣慰。
想來當初讓你看的那些書籍沒有白看,猶能見機,借子打子,《三易》、《老莊》、《四書》、《晏子春秋》、《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三國》、《水滸》等經典倒是都運用的活靈活現!
所以,如果在裡面有條件讀書,一定不要忘記堅持做讀書筆記。先賢典史你從小就研習,如今經歷此等事情之後再溫習一遍,想來別有另外一番滋味的。
今天的壞事,明天也許就是好事。今天好事,明天也許就能壞事。孫猴子被壓了500年才助唐僧西天取經,你說那500年是好事?還是壞事?
你關守一年出來也要向他那樣,收斂心中的傲氣、戾氣,時時勤拂拭,一路西行,九九歸真。
世事變化、人心無常,運用經典是最低端的表現,修身慎行纔是經典本真。願你永遠保持良知,不忘初心。
父母親一切安好,勿念。
深愛你的爸爸媽媽
楊樹大呼不敢相信原本嚴厲認真的父親,調侃起來也有幾分書生意氣的韻味,看來當初追老媽的手段也煞是高明。
……
勞教所相當於一個小小的學校,一般生產、學習、心理輔導、隊列訓練、思想改造的地方。
所裡有300多人,大多都是刑事犯罪,盡做些燒殺搶掠,坑蒙拐騙的勾當。住宿是個長方的房間,牀是學校的高低牀,有兩扇窗子,靠牆放置着一張油漆脫落的大方桌。房間裡擺着些木板已經乾裂的板牀,佔去三分之二的空地。房中央,對着房門口,掛着一幅“重新做人”的字畫。房門左邊,有一塊地板顏色發黑,上面放着一個臭烘烘的垃圾桶。
楊樹首日進入牢房的晚上,少不了被公式一樣的“打雷、下雨、開火車”教訓一頓,疼得半夜起牀上廁所,都蹲不下去。
一連幾日睡覺前,都被一次“開火車”。老人欺負新人,是這裡的不成文的規矩。當然,如果你的拳頭夠硬,自有立足的本錢。
楊樹打不過別人,只能被別人打咯。心琢磨着要不要瘋狂一次,玩一次顛覆性地越獄。不過想着父母的告誡與殷切的眼神,也只能意淫一下,不了了之。
清晨起來跑步鍛鍊,早上學習文化、思想課程,下午到南坡農場採摘茶葉,晚上依然少不了“開火車”。
短短一週,楊樹身上已盡是暗傷。在楊樹留心下,每天心理輔導員都會挑選三四名獄友作一次心理諮詢與治療。這種敷衍了事、走馬觀花的心理治療,對獄友毫無作用,他們卻樂此不疲。
第二週終於輪到作他的心理輔導……
“楊樹,一個星期下來感覺怎麼樣啊?”
“還好還好!”
“嗯,還好就好。有沒有不習慣的地方啊?”
“習慣習慣!”
“恩,習慣就好。還有沒有什麼其它意見與建議啊?”
“沒有沒有!”
“恩,沒有就好。那就在這這份筆錄上簽字怎麼樣啊?”
“我籤我籤!”
……
楊樹哪敢說不好、哪敢不習慣、哪敢有什麼意見和建議。他可是親眼看見一位獄友提出不滿後,被關在一小黑屋內好好的“反思己過”。
囫圇吞棗的接受輔導完畢回來,真是心理身理受到雙重創傷,躺在牀上,心想:這樣下去可不是辦法。而這種毫無意義的輔導應該是上頭的硬性要求,以便檢查工作業績。
下意識的右手拇指拖着下巴,食指在鼻樑上來回搓動……
於是,楊樹終於給父母回信了。信中寫了自己和另外7個室友的心裡狀態變化和指導方針,幾乎和輔導員們寫的心裡輔導內容、格式一模一樣。
因爲楊樹發現,獄友們的所有信件往來,心理輔導員都會一一查看,疏導加工一番。
心裡輔導員看完信件,那還不知楊樹的小心思,當下心領神會。從此,楊樹在勞教所的身份多了一個:輔導員助理。
從此,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白天晚上無所事事,打着“改造升化”的旗幟到處找人聊天嘮嗑。
楊樹本是不喜言語之人,從小在書中悉知,知者不言,言多必失的道理,並不代表他不能說話,不會說話。
現如今,他的這份工作是不得不能說,不得不會說。也正是這半年的輔導員助理,讓他在今後泡妞、學習、工作、創業經歷中,對人的心理把控,思想變化,人性分析,奠定了最真實的基礎。
這樣的生活,讓楊樹有一種古代太監“海公公”的感覺,所過之處,屢遭白眼。楊樹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依舊我行我素,一副任憑爾等百般羞辱,我乃寧死不屈的迴腸蕩氣。
若只是輔導獄友的心裡諮詢也倒罷了。後來,一些輔導員與獄警平常發的牢騷,什麼待遇不公、什麼這麼多年還不升職、什麼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楊樹也能引經據典,給他們一一梳理。從此坐實了“海公公”的名頭。獄友們從開始的鄙夷,到忌妒,再到羨慕,最後到征服。人人看到楊樹都畢恭畢敬,相當禮節。
楊樹靠在輔導員辦公室的太師椅上感嘆:還是有點文化好啊,況且我他麼還是一個流氓有文化。
勞教所的獄友是來來往往,幾乎每週都有進來之人,每週都有離開之人。楊樹在裡面一直做着心裡輔導助理的工作,甚是清閒。時間長了,楊樹終於明白,爲什麼當初輔導員們敷衍了事、走馬觀花的行事風格。雖然每天都面對不同的人,但是問題大同小異,回答也都是套路。也明白了輔導員們幹了三五年,依然還是輔導員,毫無升職加薪可能的道理。
楊樹總結出分別有4種性格的人,給的回答幾乎出入不大。儘管如此,楊樹不敢怠慢,認真筆錄,這可是他吃飯的傢伙。
得知楊樹在勞教所的待遇,父親每個月都會寄一些書來,讓楊樹重溫從小便已經背得滾瓜爛熟的經典。
楊樹大嘆一聲:“經典就是經典,每一次讀感受都不一樣。特別是有了此番經歷之後,更能體會經典的經意。”
半年很快就過去。楊樹習慣每天晚上到宿舍心裡諮詢,第二天早上文化課編寫總結,下午獄友們採摘茶葉之際,就躲在辦公室裡看書。
過年了,獄友們多數都請假回家與家人團聚。楊樹留在了勞教所,因爲他的輔導員並沒有回家,這讓輔導員大爲感動,聲稱如果自己的兒子將來有你一半懂事、能幹就好了。實際上楊樹是害怕別人有機可乘,一但回去就是十天半月,萬一別人搶了自己吃飯的傢伙咋辦。
當然,楊樹也不是不想家,而是以這樣的身份回去,以農村的習俗與人言,還不如不回去的好。免得別人問起自己,父母更加難堪。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天氣雖然寒冷,卻擋不住新年的喜氣,勞教所裡的樹梢上戴上了紅氣球,屋檐下掛上的紅燈籠,思緒好像隨着翻過了一頁,楊樹的年齡也象杵在寒風中的樹一樣,不知不覺地增加了一個年輪。如潮的爆竹聲,從遠處的鄉村此起彼伏地傳來,彷彿可以嗅到那濃烈的煙花的火藥的香味,想着父母在昏暗燈光下,翹首期盼自己能一起團圓的身影,心中有些落寞。
過完初七,獄友們陸陸續續的回來了。一連幾天,都有外面的慰問團到勞教所表演、宣傳,讓楊樹意想不到的是,春節期間太子和馬舒來看過他一次。
三人剛一見面,自是相互寒暄。
“安心在裡面學習,出來以後又是一條好漢。”馬舒關心道。頓了一下,又學着大人的口氣,指了指牆上的標語,開起了玩笑:“重新做人,聽到沒有!”
楊樹認真之色,弱弱的看着馬舒,輕聲回道:“好的!一定不會辜負娘娘的囑託。”
馬舒有些意外楊樹口氣的變化:“好啊!竟然敢調戲本宮了。看來裡面的小日子過得還挺舒服。算了,你還是自生自滅吧!”
隨後,楊樹帶他們到辦公室裡喝茶。當得知楊樹在勞教所的地位時,太子和馬舒面面相覷,看向楊樹的目光,好比看見從未見過的恐龍一般。
按馬舒話說,看起來還是土裡土氣,倒是從不吃虧。後來,太子乾脆直接到裡面來和楊樹玩了幾天,直到元宵節纔回家。
年後的生活依然按部就班。唯一變化的是,父親平常寄來的奇聞雜史,悄然變成了初一、初二、初三的教科書。楊樹那還不心知肚明,母親還是希望出來之後,參加中考。暗想母親真是高明,恐怕父親還矇在鼓裡。父親對於楊樹參不參加高考都無所謂,更別說中考了,按照父親的口氣,讀書不是用來考試的。而是用來修德修心,實踐致用,用來體驗的過程。
這下可好,沒有其他書籍看,唯有教科書排解寂寞咯。
應試教育,那絕對是爲楊樹量身打造的。楊樹讀書有自己的一套獨特方法,儘管智商測試不高,但是單單是應試教育,絕對無人能敵。從小到大的應試成績,一直都是雙科滿分,全鄉第一名。
他的性格里有一點特別好,哪怕不喜教科書,一旦拿起書本便會特別專注。
楊樹眼神專注,左手拿着課本,右手拇指託着下巴,食指不停搓着鼻樑。不到一下午,初一數學上冊整本教科書的教學大綱與各章節的大、小節目錄,瞭然於胸。
只見楊樹在一張白紙的沙沙畫着,一幅大綱與各個章節的大、小目錄框架已出來,只見框架下方各個知識點非常邏輯地、有序地的添加在各小目錄下,顯得相得益彰。
楊樹從小就不做題,只出題;不考試卷,只出試卷。這也得益於父親是教書先生,可以讓他如此任意爲之。甚至一次同學們的考卷,所有答案都是9,大罵他父親陰險狡詐。
別的同學做題是:2+2=?4-2=?2x2=?4÷2=?
可是楊樹出題是:2=?(要用加減乘除作答。如:2=2÷2x2+2-2)先有結果,再有過程,最後纔有題目。
即使是文科題目,楊樹一樣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出處法。先給答案,再尋出處,最後纔出題目。
“任何事情都有道,任何道都有法,任何法都有本末,任何本末都有終始。”這是楊樹從小在先賢典史裡就明白的道理,舉一反三,變化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