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假道伐虢

五天後,楚國的戰爭機器已經完全開動,一艘艘的糧船橫渡烏江,將源源不斷的米糧運往江北,一隊隊的府兵穿上鎧甲,帶上兵器,揮別了家中的父母妻兒,然後匯聚在一起浩浩蕩蕩地開往九江郡北的壽湖、曲陽附近。

禁軍三大營中的虎賁營、天狼營也是傾巢而動。

不過,虎賁營、天狼營卻沒有跟着府兵大軍往壽湖、曲陽一帶集結,而是在水師的協助下溯烏江而上,直奔江陵而去。

此時,武涉早已經先行一步趕到了江陵。

如今的臨江國治下黔中、南郡、長沙、衡山四郡,國土方圓過千里,人口百餘萬,以江陵爲都城,這其實就是後世荊州牧劉表的地盤。

不過,武涉並沒有馬上求見臨江王共尉,而是攜帶滿滿兩大車的紙張、書藉以及白酒趁夜來到了臨江國上將軍公孫武的府邸,早先,楚國遭受七路聯軍圍攻之時,武涉就曾出使過臨江國,跟臨江國的大臣們也有過不少接觸,因而知道公孫武是個貪焚之徒。

臨江國的國土面積遠勝楚國,不過國力卻要比楚國弱得多,所以,要想直接說服臨江王共尉對樑國用兵,很難,但是武涉知道共尉有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上將軍公孫武,坊間的流言並不是假的,共尉跟公孫武之間的確有斷袖之癖。

所以,要想說服臨江王共尉,就必須首先收買公孫武。

聽說楚國上大夫武涉到訪,公孫武竟親至大門外相迎,敘了禮,公孫武又將武涉請進了客廳,武涉也不說話,只是從衣袖裡面取出禮單遞了過去。

公孫武微笑着接過禮單,只掠了一眼便是眼皮猛然一跳,道:“上大夫,你這是,這真是太客氣了,你說來就來吧,怎麼還帶這麼重的禮?!”在楚國壟斷造紙術及釀製高度白酒技術的現在,一千刀公輸紙、一大車書藉以及五十壇白酒,可真是份沉甸甸的大禮!

武涉道:“上將軍乃是當世名將,尤其是十多年前的邾邑之戰,打得尤爲漂亮,相比齊王韓信也是毫不遜色,我王每每說起,對上將軍那是欽佩不已哪,這次,我王還專門拜託在下向上將軍代爲問好。”說罷,武涉又向東方遙遙拱手作揖。

說這話時,武涉自己心裡都在作嘔,拿公孫武跟韓信比?我呸!

不過沒辦法,武涉現在就是個使臣,也就是俗謂的縱橫家,縱橫家最大的本事就是信口雌黃,有時候縱然擺在面前的是一索屎,你爲了達成目的那也得捏着鼻子說,嗯,這索屎真是香,簡直芳香撲鼻、芳香撲鼻呀。

公孫武當然知道武涉是在恭維他,不過聽了這話他還是感到無比受用,當下笑得兩眼都眯了起來,連連擺手道:“上大夫可真會說話,本將軍雖然略有武勇,這麼些年,也總算是不負我王恩寵,替臨江國拓土千里,不過跟齊王比,那是差遠了,呵。”

武涉微笑,當下接着公孫武的話茬問道:“上將軍,眼下可有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再替臨江王拓土千里?”

“哦?”公孫武怦然心動道,“願聞其詳。”

武涉道:“去歲樑王侮辱我王的事情,上將軍應該知道吧?”

公孫武連連點頭道:“知道知道,樑王彭越貪得無厭,曾向楚王索要造紙術、印刷術以及白酒的釀造術,對吧?”

“對。”武涉點點頭,又道,“我王自繼大位以來,何曾受人如此侮辱?由是,我王決意要對樑國用兵,以武力討還公道,前來江陵之前,在下還曾去了一趟彭城,淮南王英布已經決定起兵十萬,助我大楚共擊樑國。”

說此一頓,武涉又道:“上將軍,貴國與我大楚素來交好,說是脣齒相依也不過分,如今我大楚跟樑國大戰在即,貴國是不是也可以從側翼發兵夾擊樑國呢?若貴國願意出兵,則擊滅樑國之後,我王願以南陽郡酬謝臨江大軍。”

南陽郡原屬大漢治下,十年前九江兵變,周殷復歸大楚,靳歙、李左車及所部兩萬多關中老兵遭到了彭越的羈壓,經陳平出面斡旋,劉邦才得以用大半個南陽郡換回了靳、李二將以及兩萬多關中老兵,只保留南陽北部數縣,併入了三川郡。

“南陽郡?!”公孫武聞言大爲心動,不過同時也有些猶豫。

能替臨江國謀取南陽郡,公孫武當然很樂意,但他也不是個傻子,他知道這件事的風險極高,現在的樑國可不是十年前的衡山國,樑王彭越更不是衡山王吳芮能比的,二十萬樑軍更是一支虎狼之師,跟樑國開戰,一個不好就會粉身碎骨!

公孫武的猶豫早在武涉的意料之中,當下又拋出了另外一顆誘餌,接着說道:“上將軍是不是擔心兵力不足?在下臨行之前,我王曾專門叮囑,如果上將軍有需要,我王可以派譴一員上將領一支偏師,假道江陵,配合臨江大軍共擊南陽。”

“哦?”公孫武怦然心動道,“上大夫,楚王真是這麼說的?”

臨江國的壯丁足有二十多萬,不過經常集訓的更卒卻只有七八萬,短時間內能夠召集的更是隻有不到五萬人,這點兵力用來偷襲衡山國那是足夠了,可若是用來攻打樑國那就遠遠不夠了,但若再加五萬楚軍,那又是大不相同了。

“當然。”武涉點頭道,“這支偏師的兵力多寡由上將軍來定,只要不超過五萬,一切都好說,至於這支偏師的糧草供應……”

五萬也是項莊用來遠征巴蜀的實際兵力數量。

項莊之所以決定帶五萬精兵遠征巴蜀,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原因有二:首先,巴蜀平原現在已經超過關中平原成了大漢國最大的糧倉,如此重要的戰略基地,劉邦肯定會留下重兵駐守,楚軍的兵力如果少了,就很難得手;其次,江東跟巴蜀並不接壤,中間還隔着個臨江國呢,楚軍兵力如果過多,則難免引起臨江國的恐懼,臨江王就很有可能拒絕楚軍過境。

權衡再三,項莊決定帶五萬精兵遠征巴蜀。

至於爲什麼要違背遠交近攻的鐵則,放着樑國不打卻要舍近就遠跑去遠征巴蜀,這也是項莊跟項他、畢書、百里賢等大臣反覆討論、反覆比較之後得出的結論。

首先,巴蜀是大漢國最大的糧倉,而楚國正面臨着糧食不足的困局,在楚國的成人數量沒有大量增加之前,開墾再多的荒地也是改變不了糧食短缺的困窘局面,可如果能夠一舉拿下巴蜀平原,則糧食不足的難題就能夠迎刃而解。

因爲巴蜀平原不僅有千里良田,更有足夠的壯丁和婦女。

其次,巴蜀難攻卻易守,如果楚軍遠征巴蜀得手,則只需少量兵力守住葭萌關,就能擋住漢軍的反撲,假如楚軍在奪得巴蜀之後,還能一舉拿下漢中,巴蜀就將穩如磐石,而關中漢軍卻需時時提防楚軍的奇襲了。

這一來,楚漢之間的戰略態勢就將完全逆轉!

再次,樑國是塊硬骨頭,而且夾在漢、齊兩大強國之間!

先不說以楚國現在的國力,能不能夠滅得了樑國,既便楚國糾集了淮南軍、臨江軍最後滅亡了樑國,最後只怕也是守不住,因爲從三川郡攻擊樑地,無遮無擋,而從樑地進擊三川郡,中間卻隔着虎牢天險,戰略態勢上嚴重不平等。

當年項羽、劉邦相爭,項羽在兵力、國力、人力、物力、財力都遠勝劉邦的情形下卻始終無法攻入三川郡,就是因爲這個原因!

更何況,在樑地東邊還蹲着個齊國!

韓信雖然有了稱帝的野心,可齊國至今沒有解除跟漢國的盟約,韓信對劉邦的敬重也是絲毫不見變質,一旦劉邦邀約,韓信就有很大可能從東面夾擊樑地,真要是這樣,項莊縱有通天徹地之能,楚軍再是驍勇善戰,也絕對抵擋不住。

所以說,攻擊樑國看似符合遠交近攻的鐵則,其實卻是下下策。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項莊之所以決定假道臨江、遠征巴蜀,其實還有一個不可告人的陰險目標!

“五萬,那就五萬!”武涉話音方落,公孫武便趕緊搶着說道,“至於這五萬楚軍所需的糧草,皆由我國供應!”公孫武的如意算盤打得叮噹響,在樑軍主力被牽制在九江附近的前提下,臨江大軍再加五萬楚軍,拿下一個南陽郡卻是綽綽有餘了。

“好。”武涉欣然道,“上將軍,那就這麼說定了。”

次日早朝,武涉在朝堂上向臨江王正式遞交國書,並道明瞭來意。

聽說楚國、淮南國要跟樑國開戰,並且邀約臨江國助戰,朝堂上的文官武將頓時間便炸開了鍋,國相杜洪出班奏道:“大王,我國國小兵少,不宜介入此戰。”

公孫武皺皺眉,反駁道:“國相,我國兵少是事實,可楚王不是已經答應發兵五萬襄助了嗎?有了五萬楚軍爲助力,再加上樑軍主力勢必會被楚軍、淮南軍牽制在九江、泗水兩個方向,我臨江大軍趁虛而入,難道還拿不下區區一個南陽郡?”

杜洪冷冷一哂,說道:“上將軍,你莫非沒聽說過‘假道伐虢’的典故?”

第520章 賤買貴賣第518章 洗劫關中(五)第368章 刺殺劉邦(四)第45章 王的號角第18章 馬鐙第213章 跟匈奴人幹起來了第168章 白虎、真情第100章 混戰第181章 秦軍歸楚第374章 邯鄲失守第170章 欺榨林胡第152章 割席絕交第553章 十路伐漢第73章 一盤大棋(上)第427章 決戰之韓守第426章 決戰之畢攻第177章 馳援第560章 兄弟鬩牆(上)第310章 破關第353章 水淹樑軍(上)第503章 遷都第333章 巔峰對決(六)第478章 合縱連橫(六)第73章 一盤大棋(上)第252章 編戶齊民第208章 天炎第151章 美人心計第246章 三虎競食第72章 轉進第326章 輕敵第344章 漢軍之復仇第27章 大破漢軍第39章 浴血第9章 借你項上人頭一用第396章 陣前鬥將第15章 兵家尉繚第12章 智取壽春第221章 項冠人頭在此第90章 二渡河水第224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418章 羌氐聯軍第456章 兵鋒直指秭陵第441章 沔水之戰第149章 九原風雲第271章 父子相見第430章 決戰之畢守第229章 這就是戰爭第20章 哀兵必勝第560章 兄弟鬩牆(上)第8章 烏江悲歌第92章 金蟬脫殼(下)第259章 秋糧第396章 陣前鬥將第556章 激將第485章 合縱連橫(十三)第459章 張良自焚第452章 天狼兇殘第400章 風林火山第571章 皇帝年限制與皇儲廷推制第334章 巔峰對決(七)第267章 滅楚第570章 禪位、儲君第331章 巔峰對決(四)第5章 十面埋伏·落石第144章 北上九原第116章 樑軍兵鋒第165章 組建騎兵第72章 轉進第197章 獻璽第450章 畢書來了第110章 棋子第284章 大漢驃騎(二)第332章 巔峰對決(五)第540章 反間計第386章 太學第146章 大秦直道第471章 盧綰伏誅第569章 東征高句麗第19章 炸營第397章 冠軍侯第421章 趙炎獻計第317章 白墨溜了第253章 山陰縣尉第295章 要對巴蜀用兵?第98章 離間計(下)第13章 氣數未盡第189章 招攬第413章 損失慘重第488章 合縱連橫第43章 死中求活第116章 樑軍兵鋒第113章 最壞的打算第284章 大漢驃騎(二)第239章 將才輩出第234章 玄襄陣第261章 士農工商課第403章 虎將第32章 銳不可擋第542章 殺個回馬槍第171章 重甲鐵騎
第520章 賤買貴賣第518章 洗劫關中(五)第368章 刺殺劉邦(四)第45章 王的號角第18章 馬鐙第213章 跟匈奴人幹起來了第168章 白虎、真情第100章 混戰第181章 秦軍歸楚第374章 邯鄲失守第170章 欺榨林胡第152章 割席絕交第553章 十路伐漢第73章 一盤大棋(上)第427章 決戰之韓守第426章 決戰之畢攻第177章 馳援第560章 兄弟鬩牆(上)第310章 破關第353章 水淹樑軍(上)第503章 遷都第333章 巔峰對決(六)第478章 合縱連橫(六)第73章 一盤大棋(上)第252章 編戶齊民第208章 天炎第151章 美人心計第246章 三虎競食第72章 轉進第326章 輕敵第344章 漢軍之復仇第27章 大破漢軍第39章 浴血第9章 借你項上人頭一用第396章 陣前鬥將第15章 兵家尉繚第12章 智取壽春第221章 項冠人頭在此第90章 二渡河水第224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418章 羌氐聯軍第456章 兵鋒直指秭陵第441章 沔水之戰第149章 九原風雲第271章 父子相見第430章 決戰之畢守第229章 這就是戰爭第20章 哀兵必勝第560章 兄弟鬩牆(上)第8章 烏江悲歌第92章 金蟬脫殼(下)第259章 秋糧第396章 陣前鬥將第556章 激將第485章 合縱連橫(十三)第459章 張良自焚第452章 天狼兇殘第400章 風林火山第571章 皇帝年限制與皇儲廷推制第334章 巔峰對決(七)第267章 滅楚第570章 禪位、儲君第331章 巔峰對決(四)第5章 十面埋伏·落石第144章 北上九原第116章 樑軍兵鋒第165章 組建騎兵第72章 轉進第197章 獻璽第450章 畢書來了第110章 棋子第284章 大漢驃騎(二)第332章 巔峰對決(五)第540章 反間計第386章 太學第146章 大秦直道第471章 盧綰伏誅第569章 東征高句麗第19章 炸營第397章 冠軍侯第421章 趙炎獻計第317章 白墨溜了第253章 山陰縣尉第295章 要對巴蜀用兵?第98章 離間計(下)第13章 氣數未盡第189章 招攬第413章 損失慘重第488章 合縱連橫第43章 死中求活第116章 樑軍兵鋒第113章 最壞的打算第284章 大漢驃騎(二)第239章 將才輩出第234章 玄襄陣第261章 士農工商課第403章 虎將第32章 銳不可擋第542章 殺個回馬槍第171章 重甲鐵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