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四面楚歌

固陵,漢軍大營。

大將樊噲興沖沖地走進了中軍大帳,向正在帳中喝悶酒的漢王劉邦稟報道:“大王,快馬來報,韓信大破楚軍,斬首八萬餘,項羽僅率兩萬殘部退守大營,樑王彭越、九江王英布及劉賈、周殷也已經率部趕到戰場,楚軍已經完了!”

“哦?”劉邦送到嘴邊的酒盅爲之一頓,愕然道,“楚軍這麼快就敗了?”

“嗯,敗了!”樊噲重重點頭道,“韓信這小子,就是能打,太他媽能打了!”

“知道了,你先下去吧。”劉邦揮了揮手,屏退樊噲,然後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

旁邊陪酒的謀士張良、陳平也很默契地閉緊了嘴巴,兩人都是人精,自然猜得到,劉邦此刻的心情大抵是很鬱悶的,想想也是,他劉邦親率二十萬漢軍追擊十萬楚軍,卻被項羽反過來打得大敗,還險些全軍覆滅。

可是韓信呢?率四十萬齊軍剛剛趕到戰場,還沒來得及喘氣,就一戰大破楚軍,還斬首八萬有餘,兩相比較,他劉邦跟韓信可真是高下立判啊,時下,楚軍雖說是大勢已去了,可這破楚的功勞卻都是韓信的,跟他劉邦似乎沒有太大的關係。

而且,隨着韓信大破楚軍,一個更加棘手的問題出現了,劉邦該怎麼封賞韓信?韓信現在已經是齊王了,現在又大破楚軍,立下了蓋世功勳,劉邦又該怎麼封賞他?難不成,封他當皇帝?韓信當了皇帝,他劉邦不反過來成了韓信的臣子?

下意識地摸了摸脣上那兩撇漂亮的小鬍子,劉邦心頭已然萌生了殺機。

對於劉邦此刻的陰暗心理,張良可謂洞若觀火,可他認爲眼下剷除齊王韓信的時機並未成熟,當下勸道:“大王,楚軍雖然大敗,卻還有兩萬殘部,並未徹底喪失戰鬥力,而且江東二郡還沒有平定,項羽仍有捲土重來的機會!”

劉邦默然,好半晌後才道:“子房,那你說現在該當如何?”

張良道:“當務之急是儘快擊滅項羽殘部,然後派大將平定楚地!”

陳平道:“楚軍困獸猶鬥,將士拼命,急切間要想將之擊滅恐怕不容易呀。”

張良微微一笑,向劉邦說道:“良有一策,可不費吹灰之力瓦解楚軍鬥志。”

##########

楚軍大營。

夜深人靜,項莊手按劍柄,正在大營裡默默巡視。

放眼望去,隨處可見或坐或躺的傷兵,他們大多神情麻木,目光呆滯,有不少傷兵甚至還在哀哀呻吟,不時有士兵悄無聲息地死去,然後很快被人擡走,沒有人閒談,更沒人大聲說笑,空氣裡瀰漫着壓抑、悲涼的氣息,幾乎讓人窒息。

遠處,項羽的中軍大帳卻依然是燈火通明,隱隱還能聽到壎器悲愴的曲調。

項莊很容易就能想象出大帳裡的情形,一道曼妙的身姿正在蒼涼的壎聲中翩翩起舞,那是虞姬,歷史上鼎鼎有名的大美人,也是項羽最心愛的姬妾,既便是行軍打仗,項羽也總是把她帶在身邊,從不讓她離開自己片刻之久。

##########

項羽中軍大帳。

兩名歌妓手持壎器,正在悲傷地吹奏,壎器特有的幽深、哀怨、悲悽、纏綿的音調正在大帳裡反覆迴盪,令人聞之肝斷寸腸。

大帳正中的地毯上,虞姬正隨着壎器哀傷的曲調躚蹁起舞。

大帳正北面,項羽據案跪坐,手持酒觴,神情哀傷,似被壎器哀傷的音調所感染,又似在緬懷白日戰死的八萬楚軍將士。

倏忽之間,項羽一仰脖子喝乾了觴中水酒,然後拔劍而起。

虞姬見狀趕緊收住舞步,垂首退下一側,項羽大步走到大帳正中,又伸指在劍身上重重一彈,精鐵打造的大劍頓時便發出了“叮”的一聲輕響,劍鳴餘音未散,項羽便已神情悲愴地低吟起來:“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

吟到這裡,項羽忽然頓住,然後回頭脈脈地望着侍立帳側的虞姬。

看到虞姬的花容月貌一如既往的姣好,還有她的嬌軀,也是一如既往的輕盈柔美,項羽心裡忽然間泛起一股難以形容的悲傷惆悵,一邊搖頭,一邊以莫名的語氣接着吟唱道:“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不知不覺間,項羽的眼眶裡已經蓄滿了晶瑩的淚水,虞姬見了不禁心似刀絞,跟着淚下如雨,泣不成聲道:“大王,虞姬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你若生,虞姬便伴你生,你若死了,虞姬便伴你於九泉之下,生生世世,永不相棄。”

“虞姬!”項羽猛然張開雙臂,虞姬頓時悲啼一聲投入了項羽的懷抱。

看到兩人相擁而泣,旁邊吹奏壎器的兩名歌女也再忍不住,跟着哭了起來,一時間,整座大帳裡盡是愁雲慘霧。

##########

楚軍大營外,遙遠的夜空下忽然飄來了隱隱約約的歌聲,卻是膾炙人口的江東民歌《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

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聽着熟悉的江東鄉音,聽着哀傷的家鄉民歌,楚軍將士無不黯然神傷。

黑暗中,也不知道是誰跟着吟唱了起來,很快,更多的楚兵也加入了吟唱的行列,不到片刻功夫,整個楚軍大營便已經完全被哀傷、悽怨的楚歌聲所充啻了,想到征戰在外,今生今世也許再無法活着回到故鄉,楚軍將士們不禁潸然淚下。

正在巡視軍營的項莊卻是大驚失色,四面楚歌,想來這便是傳說中的四面楚歌了!

如果再不斷然採取措施,任由這樣的情形繼續漫延下去,兩萬楚軍殘部的鬥志將會很快瓦解,軍心渙散之下,楚軍將肯定會出現大規模的逃兵現象,那時候,聯軍根本用不着發動攻擊,只是坐着不動,楚軍就會自行瓦解。

難怪史書記載,垓下之戰的最後時刻,項羽只率八百騎潰圍而出!

看來,根本不是項羽拋下了他的“十萬大軍”,而是“十萬大軍”拋棄了項羽,在如泣如訴的楚歌聲中,退守大營的楚軍殘兵已經完全喪失了鬥志,趁着夜色當了逃兵,等到項羽發覺時,身邊已經只剩最忠貞的八百人了!

不行,必須阻止這樣的悲劇再度發生!

可是,要想阻止楚歌的漫延又談何容易?

項莊可以阻止楚軍將士的和唱,卻無法阻止外面的各國聯軍!

突圍,趁楚軍殘部還沒有軍心渙散,鬥志還沒有完全瓦解,必須連夜突圍,立即突圍,垓下壁壘,是一刻也不能多呆了!

心中有了決斷,項莊當即轉身回頭,大步走向項羽的中軍大帳。

中軍大帳左側,豎立着一面大銅鼓,那是項羽的聚將鼓,沒有任何猶豫,項莊大步上前操起了沉甸甸的實木鼓槌。

守在聚將鼓旁邊的衛士見狀大驚,急上前阻止道:“三將軍,不可!”

“滾開!”項莊卻不由分說將衛士一腳踹開,旋即揮動鼓槌,重重地敲了下去。

霎那之間,低沉雄渾的鼓聲便如急聚的雨點般響了起來,楚軍大營內,不管是與虞姬抱頭痛哭的項羽,還是正在借酒澆愁的虞子期、鍾離昧、蕭公角等楚軍大將,或者是沉浸在思鄉之情中的楚軍殘兵,頓時間全都被驚動了。

“誰,誰在擊鼓?”帳簾掀處,項羽山嵐般雄偉的身軀已然大步而出。

見是項莊擊鼓,項羽不禁愣了愣,愕然道:“三弟,你這又是幹什麼?”

“王兄,事不可爲,準備突圍吧!”項莊棄了鼓槌,厲聲道,“立即突圍!”

##########

齊軍大營。

韓信正在中軍大帳裡跟漢王特使張良據席對飲。

聽着帳外如泣如訴、催人淚下的楚歌,韓信不禁向張良豎起了大拇指,讚道:“先生真乃神人,所獻四面楚歌之策,其威力幾不亞於十萬大軍哪。”

“大王過譽了。”張良微笑自謙道,“區區雕蟲小技,何足掛齒。”

說罷,張良又道:“倒是大王,對於如何擊滅楚軍,想必已經有所安排了吧?”

韓信微微一笑,又拍了拍手,早有兩名衛士將一方屏風擡到了大帳中央,又將一方山川河洛圖懸掛到了屏風上面。

韓信灑然起身,緩步走到屏風前,然後手指屏風說道:“孤已在垓下至烏江間設下十面埋伏,楚軍若南走,則必然全師敗亡!”

“哦,十面埋伏?”張良微微動容道,“願聞其詳。”

韓信笑笑,說道:“第一面,孔熙將軍已率三千精兵連夜奔赴沱水上游,築壩截水;第二面,陳賀將軍已率三千精兵趕赴落石峽設伏;第三面,曹參將軍已率五百精兵趕赴野馬原設伏……第十面,灌嬰將軍率五千騎兵居中路,隨時準備策應各部。”

“妙,妙極!”聽完韓信講解,張良大爲歎服道,“從垓下回江東只有三條路線可走,大王在每條路線上都設下了三面埋伏,再加上灌嬰五千騎兵爲最終之策應,有此十面埋伏,楚軍若不回江東便也罷了,若回,可真是必死無疑,大王用兵,讓人歎爲觀止哪。”

韓信擺了擺手,誠懇地說道:“若不是先生的‘四面楚歌’之計,楚軍必然會死守垓下壁壘,作困獸之鬥,孤縱然設下十八面埋伏,那也是枉然。”說此一頓,韓信又道,“所以,這破楚首功,非先生莫屬。”

第96章 離間計(上)第565章 父子(上)第547章 風起雲涌第259章 秋糧第404章 攻守之勢第6章 十面埋伏-火攻第565章 父子(下)第427章 決戰之韓守第341章 奇襲江陵第274章 鬼谷門人第518章 洗劫關中(五)第197章 獻璽第544章 滅火第83章 名將周勃第62章 奇襲敖倉(下)第540章 反間計第482章 合縱連橫(十)第413章 損失慘重第355章 敕封其爲荊王第565章 父子(下)第499章 匈奴崩潰第428章 決戰之絞殺第71章 去意第416章 射殺第10章 該往哪裡去?第324章 白墨又溜了第370章 向楚國求援第213章 跟匈奴人幹起來了第226章 滅國之戰第528章 五家分齊第253章 山陰縣尉第45章 王的號角第218章 上萬大軍第55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49章 漢軍撤了第327章 下戰書第285章 大漢驃騎(三)第233章 鬥智第17章 大破樊噲第43章 死中求活第491章 雞犬不留第254章 齊人之福第18章 馬鐙第115章 張良計第287章 楚國的隱憂第71章 去意第273章 論楚軍第412章 蜀西陰雲第131章 火燒虎牢第306章 決死一戰第524章 恩威並施第219章 添丁第247章 無解第271章 父子相見第248章 局面失控第562章 兄弟鬩牆(下)第537章 將計就計第165章 組建騎兵第262章 鬼谷子傳人第210章 公輸紙第481章 合縱連橫(九)第100章 混戰第395章 漢王、楚王第24章 環首刀?橫刀?第262章 鬼谷子傳人第2章 垓下之戰(下)第551章 大破燕軍第552章 其勢如天傾第188章 冒頓單于第291章 什一稅第116章 樑軍兵鋒第59章 大魏公主第52章 奪兵權第242章 堅如磐石(中)第331章 巔峰對決(四)第122章 叩關第79章 十面之網第235章 人頭、戰功第103章 虎牢關(一)第79章 十面之網第58章 瞞天過海第408章 連弩發威第2章 垓下之戰(下)第116章 樑軍兵鋒第105章 虎牢關(三)第565章 父子(上)第400章 風林火山第418章 羌氐聯軍第295章 要對巴蜀用兵?第362章 人口之爭第342章 不如我取第563章 詐降第26章 水淹壽春第77章 棋差一着第27章 大破漢軍第565章 父子(下)第322章 漢中失守第282章 借人第174章 秦人之殤第54章 打造兵器
第96章 離間計(上)第565章 父子(上)第547章 風起雲涌第259章 秋糧第404章 攻守之勢第6章 十面埋伏-火攻第565章 父子(下)第427章 決戰之韓守第341章 奇襲江陵第274章 鬼谷門人第518章 洗劫關中(五)第197章 獻璽第544章 滅火第83章 名將周勃第62章 奇襲敖倉(下)第540章 反間計第482章 合縱連橫(十)第413章 損失慘重第355章 敕封其爲荊王第565章 父子(下)第499章 匈奴崩潰第428章 決戰之絞殺第71章 去意第416章 射殺第10章 該往哪裡去?第324章 白墨又溜了第370章 向楚國求援第213章 跟匈奴人幹起來了第226章 滅國之戰第528章 五家分齊第253章 山陰縣尉第45章 王的號角第218章 上萬大軍第55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49章 漢軍撤了第327章 下戰書第285章 大漢驃騎(三)第233章 鬥智第17章 大破樊噲第43章 死中求活第491章 雞犬不留第254章 齊人之福第18章 馬鐙第115章 張良計第287章 楚國的隱憂第71章 去意第273章 論楚軍第412章 蜀西陰雲第131章 火燒虎牢第306章 決死一戰第524章 恩威並施第219章 添丁第247章 無解第271章 父子相見第248章 局面失控第562章 兄弟鬩牆(下)第537章 將計就計第165章 組建騎兵第262章 鬼谷子傳人第210章 公輸紙第481章 合縱連橫(九)第100章 混戰第395章 漢王、楚王第24章 環首刀?橫刀?第262章 鬼谷子傳人第2章 垓下之戰(下)第551章 大破燕軍第552章 其勢如天傾第188章 冒頓單于第291章 什一稅第116章 樑軍兵鋒第59章 大魏公主第52章 奪兵權第242章 堅如磐石(中)第331章 巔峰對決(四)第122章 叩關第79章 十面之網第235章 人頭、戰功第103章 虎牢關(一)第79章 十面之網第58章 瞞天過海第408章 連弩發威第2章 垓下之戰(下)第116章 樑軍兵鋒第105章 虎牢關(三)第565章 父子(上)第400章 風林火山第418章 羌氐聯軍第295章 要對巴蜀用兵?第362章 人口之爭第342章 不如我取第563章 詐降第26章 水淹壽春第77章 棋差一着第27章 大破漢軍第565章 父子(下)第322章 漢中失守第282章 借人第174章 秦人之殤第54章 打造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