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一盤大棋(下)

PS:被擠下推薦榜了,比較鬱悶,向大家討幾張推薦票,大夥再殺回首頁去!######################泰山餘脈北麓,五千楚軍正在一處幽谷的密林中休整。

這處幽谷雖然地勢偏僻,不過距離臨淄城卻只有不到百里了。

現在雖然是大白天,可在經歷了連續十天的高強度夜間行軍之後,楚軍將士大多已經疲憊不堪,這會都已經進入了沉沉的夢鄉。

項莊、尉繚、武涉卻是睡意全無,三人正湊在一起商議奇襲臨淄的計劃。

春秋戰國五百多年,臨淄一直是齊國的國都,經過五百多年的經營,臨淄的城池規模已然極爲龐大,城防工事也是極爲堅固,再加上齊地人口衆多,壯丁充裕,韓信雖然帶走了三十多萬大軍,可留守臨淄的兵力必定也不會少。

尉繚年輕時曾經到過臨淄,這會正給項莊、武涉講解:“上將軍,臨淄分大小城,大城周長三十餘里,小城周長二十餘里,牆高足有五丈,又有甾水、系水從東西兩側流過,南北兩側則挖溝渠以爲護城河,強攻只怕是毫無勝算哪!”

武涉想了想,忽然提議道:“能不能派幾百銳士從排水道口悄悄摸進城去,然後趁夜打開城門,接應大軍進城?”

項莊聞言頓時神情一振,但凡雄城大邑,城內必定擁有數以十萬計的居民,這麼多居民的用水、排水那就是個大事,所以,基本都建有龐大的給排水工程,這樣一來,這個給排水系統也就成了連通城內城外的秘密通道。

“不行,不行。”尉繚卻苦笑搖頭道,“老朽當年曾經仔細勘察過臨淄的排水道口,其東西長約二十丈,南北寬約四丈,深約兩丈,全部用巨石壘砌而成,水口分上中下三層,每層五個方形水孔,孔內石塊交錯排列,水從中出而人卻不得通行,根本不行!”

項莊聽得目瞪口呆,不敢相信道:“臨淄的排水系統竟修得如此嚴密?!”

尉繚嘆了口氣,頗有些無奈地道:“上將軍有所不知,臨淄的給排水系統是三百年前有名的能工巧匠公輸班專門設計的。”項莊聞言凜然,公輸班可不就是工匠宗師魯班?看來想從下水道摸進臨淄城是真不可能了。

武涉又道:“那就只能派銳士喬妝樵夫、獵戶混進城去了。”

“這個也不妥。”尉繚搖頭道,“臨淄可不像敖倉,敖倉城外有大量饑民,而且正好陳豨又喜歡養士,所以先登營五十死士很容易就混了進去,可臨淄城外卻沒有數以萬計的饑民做掩護,猛可裡出現上百條精壯漢子要進城,能不引起守軍疑心?”

“那就分期分批進城。”武涉又道,“然後再集結起來,趁夜奪取城門!”

“分期分批進城,更加容易出事!”項莊聞言更是連連搖頭,楚軍銳不可擋是不假,悍不畏死也是真,可軍紀卻也是極壞的,要是讓這些大頭兵進了臨淄城又沒有人約束他們,不鬧出亂子纔怪,可一旦鬧出亂子,那就什麼都玩了!

“那就沒辦法了。”武涉兩手一攤,苦笑道,“難道還有別的辦法嗎?”

三人正無計可施時,公孫遂忽然大步走了過來,作揖稟報道:“上將軍,斥候回報,前面山口外來了一羣胡人,足有五百多匹好馬卻只有五十來人,我軍正好缺馬,是不是派兵把這羣胡人給殺了,再把這批好馬給奪了?”

“還有這事?”項莊霍然起身,沉聲道,“讓荊遷,高初帶五百人,把馬奪了!”

“諾!”公孫遂轟然應諾,領命去了,尉繚卻是神情微動,忽然說道,“上將軍,老朽有了進城之策了!”

##########

當項莊密謀偷襲臨淄時,劉邦大軍也已經沿着鴻溝進至大梁。

隨同劉邦大軍前來的,還有韓信、英布、張耳、吳芮等各路諸侯的軍隊,各路諸侯其實都不願意來,可是沒辦法,劉邦已經得到韓信支持,誰要是在這個時候跳出來反對,那就把劉邦、韓信、彭越這三個最強的諸侯都給得罪了,這可不是鬧着玩的。

此時的大梁城,已經徹底毀於戰火,城內的建築十有八九都被燒了,原有的居民不是被殺就是避難逃走了,劉寇的三千虎狼兵絕對是真正的野獸,他們根本就不管大梁曾是魏國的國都,現在更是彭越的地盤,進了城後他們照樣燒殺擄掠,爲所欲爲。

劉邦在張良、陳平、夏侯嬰以及百餘親兵的簇擁下登上了城大梁城頭,站在城頭上往城裡看去,只見到處都是斷垣殘壁,劉寇大軍過境都已經兩天了,不少民居仍然還往外冒着嫋嫋青煙,整座城市更是已經面目全非了。

“這個劉寇!”夏侯嬰怒由心生,恨聲道,“太不像話了!”

劉邦臉上同樣流露出了沉痛之色,低聲道:“樑軍是應該整頓整頓軍紀了。”

劉邦身後,張良、陳平相視苦笑,彭越大軍之所以軍紀敗壞,劉寇這三千虎狼之兵之所以會變得如此兇殘嗜殺,劉邦可以說是始作俑者,要不是劉邦當初唆使彭越分兵擊楚,喬妝楚軍到楚地去燒殺擄掠,也就不會有今天這支兇殘的樑軍!

“大王,現在還不到整頓軍紀的時候哪。”張良輕嘆了口氣,勸劉邦道,“爲了儘快平定樑地,擊滅楚軍餘孽,大王、樑王還需要借重這支虎狼之兵哪!”

“是啊大王,整頓軍紀事小,平定樑地事大呀。”陳平也道。

張良、陳平都說得很委婉,不過劉邦這市井無賴的悟性的確很高,一下就聽出了兩人的言外之意,現在的樑軍可還是彭越的軍隊,你劉邦又豈能越殂代皰替他整頓軍紀?真要想整頓樑軍的軍紀,那也要等到擊滅楚軍之後!

“唔,整頓軍紀先不着急。”劉邦從善如流,當即便改了口。

說罷,劉邦又向張良、陳平道:“子房,陳平,你們說怪不怪,這一路北上,都已經到了大梁了,劉寇的三千虎狼之兵更是已經兵臨滎陽城下了,卻還是不見楚軍主力,難道他們都躲進敖倉城內了?或者,跑了?”

陳平點了點頭,也道:“臣也深感困惑。”

張良默然片刻,忽然說道:“大王,臣有種很不好的預感。”

“哦,很不好的預感?”劉邦蹙眉道,“那你倒是說說看。”

張良點了點頭,悠然說道:“就在剛纔,臣忽然想起了當年與范增對弈的情景。”

劉邦、陳平還有夏侯嬰頓時露出了凝神傾聽之色,張良也完全沉浸在了對往事的緬懷之中,接着說道:“當年,臣與范增三天三夜不眠不休,連弈五局,臣連失四局,只取其第五局,五天之後,臣又與范增對弈第六局,那真是一盤罕見的大棋,臣至今仍是記憶猶新!”

陳平不禁悠然神往,可以想象得出來,那一局棋,張良跟范增之間必定有過一番驚心動魄的殊死較量,只可惜,他不曾從榜觀戰。

張良接着說道:“這第六局,范增落子如飛,走位也極爲簡單,可落到棋盤上之後,卻立刻形成了讓人窒息的厚重之勢,僅僅對弈十餘手,臣便彷彿感到有座無形的大山正碾壓過來,臣拼盡全力苦苦造勢,卻仍然招架不住,終於在第一百零七手中盤告負!”

陳平頓時驚呼一聲,難以置信地道:“只一百零七手,子房兄便中盤告負了?!”

“這個范增用兵厲害,不想下棋竟也如此厲害。”劉邦吸了口氣,心有餘悸地道,“不過幸好他已經死了。”

說此一頓,劉邦忽又臉色大變道:“子房,你是說,樑地之局也是一盤大棋?!”

“沒錯!”張良神情凝重地點了點頭,沉聲道,“就在剛纔,臣忽然間又有了當初與范增對弈的感覺,彷彿有一座無形的大山正向臣碾壓過來,臣明明知道範增的棋路,卻就是想不到破解之策,那種無力,那種惶恐,臣至今難忘!

劉邦頓時倒吸了一口冷氣,失聲大叫道:“難道範增那老兒真的沒死?!”

張良搖了搖頭,沉聲說道:“大王,范增肯定已經死了,我擔心的是尉繚。”

“尉繚?!”陳平失聲道,“子房兄,這似乎不太可能吧?你不是說尉繚已經投奔項莊了嗎?項莊現在被困在大別山,尉繚又怎麼會到樑地來?”

“是啊,子房。”劉邦也道,“尉繚又怎麼可能跑到樑地來呢?”

張良點了點頭,喟然說道:“這也正是臣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尉繚多半被困在大別山中,又怎麼可能出現在樑地呢?”說此一頓,張良又道,“退一步講,既便尉繚一個人跑來了樑地,他手裡沒有軍隊,又怎麼可能掀起這麼大的聲勢?”

劉邦、陳平面面相覷,這世上還真有張良也窺不破的謎局?!

第178章 秦軍的選擇第427章 決戰之韓守第569章 東征高句麗第473章 合縱連橫(一)第323章 心腹之患第325章 棄守漢中第263章 畢書入楚第171章 重甲鐵騎第312章 用兵唯謹慎第202章 政治智慧第249章 破解第194章 上位者第74章 一盤大棋(下)第45章 王的號角第507章 詔獄第402章 虎賁軍第317章 白墨溜了第341章 奇襲江陵第496章 冒頓暴斃第450章 畢書來了第356章 封王風波(上)第272章 長談第472章 休養生息第325章 棄守漢中第330章 巔峰對決(三)第43章 死中求活第117章 唯我大楚第321章 奇襲南鄭第402章 虎賁軍第539章 遷徙第16章 張網以待第147章 赳赳老秦第259章 秋糧第525章 祥瑞之兆第30章 戰略決策(下)第558章 對峙第476章 合縱連橫(四)第434章 滅國大棋第562章 兄弟鬩牆(下)第499章 匈奴崩潰第230章 避戰不出第418章 羌氐聯軍第64章 傳檄可下第430章 決戰之畢守第380章 賢有一計第266章 滅國棋第481章 合縱連橫(九)第483章 合縱連橫(十一)第309章 死戰第142章 函谷關失守了!第118章 這纔像支軍隊第410章 漢軍重騎第441章 沔水之戰第409章 戰機出現第521章 做成死局第526章 稱帝第24章 環首刀?橫刀?第178章 秦軍的選擇第29章 戰略決策(上)第91章 金蟬脫殼(上)第23章 圍師必闕第464章 匈奴膽寒第44章 斬殺劉邦第493章 犁庭掃穴第340章 放英布回去第168章 白虎、真情第236章 楚軍威武第422章 這是機會第408章 連弩發威第490章 北擊大漠第215章 匈奴人不過如此第22章 斬殺樊噲第466章 託孤(上)第173章 精心設計第191章 懸羊擊鼓第237章 大勝第38章 老子來斷後!第344章 漢軍之復仇第514章 洗劫關中(一)第234章 玄襄陣第258章 暗鬥第216章 局勢明朗第147章 赳赳老秦第365章 刺殺劉邦(一)第111章 雷霆手段第88章 破軍第338章 滅掉臨江國第401章 齊王,在下等你多時了第460章 遁入堯山第240章 大楚威武第378章 隨時可能賓天?第60章 奇襲敖倉(上)第406章 打消耗戰第43章 死中求活第557章 直取咸陽第282章 借人第64章 傳檄可下第332章 巔峰對決(五)第394章 大破蠻族第380章 賢有一計
第178章 秦軍的選擇第427章 決戰之韓守第569章 東征高句麗第473章 合縱連橫(一)第323章 心腹之患第325章 棄守漢中第263章 畢書入楚第171章 重甲鐵騎第312章 用兵唯謹慎第202章 政治智慧第249章 破解第194章 上位者第74章 一盤大棋(下)第45章 王的號角第507章 詔獄第402章 虎賁軍第317章 白墨溜了第341章 奇襲江陵第496章 冒頓暴斃第450章 畢書來了第356章 封王風波(上)第272章 長談第472章 休養生息第325章 棄守漢中第330章 巔峰對決(三)第43章 死中求活第117章 唯我大楚第321章 奇襲南鄭第402章 虎賁軍第539章 遷徙第16章 張網以待第147章 赳赳老秦第259章 秋糧第525章 祥瑞之兆第30章 戰略決策(下)第558章 對峙第476章 合縱連橫(四)第434章 滅國大棋第562章 兄弟鬩牆(下)第499章 匈奴崩潰第230章 避戰不出第418章 羌氐聯軍第64章 傳檄可下第430章 決戰之畢守第380章 賢有一計第266章 滅國棋第481章 合縱連橫(九)第483章 合縱連橫(十一)第309章 死戰第142章 函谷關失守了!第118章 這纔像支軍隊第410章 漢軍重騎第441章 沔水之戰第409章 戰機出現第521章 做成死局第526章 稱帝第24章 環首刀?橫刀?第178章 秦軍的選擇第29章 戰略決策(上)第91章 金蟬脫殼(上)第23章 圍師必闕第464章 匈奴膽寒第44章 斬殺劉邦第493章 犁庭掃穴第340章 放英布回去第168章 白虎、真情第236章 楚軍威武第422章 這是機會第408章 連弩發威第490章 北擊大漠第215章 匈奴人不過如此第22章 斬殺樊噲第466章 託孤(上)第173章 精心設計第191章 懸羊擊鼓第237章 大勝第38章 老子來斷後!第344章 漢軍之復仇第514章 洗劫關中(一)第234章 玄襄陣第258章 暗鬥第216章 局勢明朗第147章 赳赳老秦第365章 刺殺劉邦(一)第111章 雷霆手段第88章 破軍第338章 滅掉臨江國第401章 齊王,在下等你多時了第460章 遁入堯山第240章 大楚威武第378章 隨時可能賓天?第60章 奇襲敖倉(上)第406章 打消耗戰第43章 死中求活第557章 直取咸陽第282章 借人第64章 傳檄可下第332章 巔峰對決(五)第394章 大破蠻族第380章 賢有一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