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傳檄可下

“嗯?”項莊微微色變道,“整個魏地五十餘城,皆可傳檄而下?!”

這一次,項莊明顯也有些跟不上尉繚這老傢伙的跳脫思維了,剛剛還在商量要不要放火燒掉敖倉之粟,然後東進奔襲大梁,可眼睛一眨,這老傢伙卻說,整個魏地數郡五十餘城池皆可傳檄而下,這他孃的扯得有些遠了吧?

武涉更是臉色大變,難以置信地道:“軍軍軍師,您不會是在說笑吧?!”

其餘季布、虞子期、蕭開、高初、荊遷諸將也是面面相覷,滿臉的不敢相信,桓楚仗着自己資格最老,更是無所顧忌地道:“軍師,你不會是在說胡話吧?”

也難怪武涉跟諸將會有如此反應,因爲楚軍在魏地根本就毫無根基可言,當年項羽起兵反秦,甚至還曾在魏地屠了幾座城池!如果說魏地百姓對漢軍沒有好感的話,那麼對楚軍就是深惡痛絕了,尉繚卻說楚軍可以傳檄略定整個魏地,這又怎麼可能?

面對諸將的質疑以及項莊垂詢的眼神,尉繚卻是微微一笑,又伸手捋了捋頷下保養得極好的長髯,最後纔不慌不忙地說道:“上將軍,您是否還記得,咱們不遠千里,長途奔襲敖倉,再東擊大梁的初衷嗎?”

“當然記得,不就是要逼迫樑王彭越回師自救麼?”

“好,那麼老朽請問上將軍,略定整個魏地能否逼迫彭越回師?”

“那還用說?我軍若真能略定整個魏地,彭越只怕就要火燒火燎地趕回來了,那時候既便是劉邦,只怕也阻止不了他!”說此一頓,項莊又道,“可問題是,整個魏地皆在樑軍或者漢軍控制之下,如何傳檄以定?”

武涉也極爲困惑地道:“魏地精銳縱然被彭越抽調一空,可三五萬老弱殘兵總還是湊得出來的,而我軍卻不過五千衆,若是兩軍野戰,我大楚精銳,足可以一擋十,可樑軍若是據城而守,只怕我軍也是莫可奈何吧?”

“這個且聽老朽慢慢道來。”尉繚微笑道,“先說京邑、索邑、廣武、成皋、滎陽這五座城池,這五城是敖倉的護城,卻都是牆高溝深的堅城,上將軍若派兵逐一攻佔,耗時費力不說,死傷只怕也會極其慘重,可有了陳豨的印信,這五座城池卻是翻手可下!”

“翻手可下五城!?”桓楚、季布、蕭開、高初、荊遷諸將再次面面相覷。

項莊、虞子期卻是神情微動,兩人隱隱已經猜到了尉繚的想法,這事還有點譜。

項莊前世讀過《三國演義》,知道里面有這樣的橋段,諸葛亮在奇襲南郡得手後,便拿了曹仁的兵符印信,不費吹灰之力調開了荊州、襄陽守軍,然後讓張飛、關羽趁虛襲取了荊州、襄陽,這雖是演義裡虛構的故事,但兵符印信的作用卻不是虛的!

果然,尉繚說完便拿起了擺在案頭的銅印,微笑道:“陳豨已經點起敖山烽火,作爲敖倉城的護城,京邑、索邑、廣武、成皋、滎陽五城的守軍必定會聞風趕來救援,如此,五城守備必定空虛,只需五封公函,我軍便可不費吹灰之力連下五城!”

項莊聞言大喜,當即喝道:“桓楚、季布、蕭開、虞子期、高初聽令!”

“末將在!”桓楚、季布、蕭開、高初、虞子期五將應聲上前,一字排開。

項莊又命武涉以最快的速度修好五卷帛書,又請尉繚在上面蓋了敖倉令的關防大印,然後分別交與桓楚五人,尉繚又特意叮囑五人沿小路進軍,再多派斥候,萬不可與敵軍援兵正面相遇,又分別對每人耳語了一番,五人這才紛紛領命去了。

等桓楚五人走了,項莊又道:“軍師你接着說,怎樣傳檄略定魏地!”

尉繚點點頭,接着說道:“上將軍,桓楚、季布五將冒充龍且、范增大軍奪下京邑、索邑、廣武、成皋、滎陽之後,穎川、陳郡、碭郡、東郡、三川五郡的守軍必定大爲驚恐,此爲疑兵之計!”

“好一個疑兵之計!”項莊擊節讚道,“這樣一來,在沒摸清我軍虛實之前,各郡守軍是絕不敢貿然前來進攻了!”

尉繚點點頭,又道:“而劉邦以及各路諸侯的大軍卻遠在淮泗,至少半個月內是不可能趕來魏地的,如此,我軍便至少有了半個月的時間,上將軍,有了這半個月的時間,咱們就可以做很多事情了!傳檄略定魏地,又何足道哉?”

冷靜如項莊,這會也發現自己的心開始怦怦狂跳了!

武涉忍不住打斷尉繚道:“可問題是,魏地各郡也同樣會加強防備吧?”

“再怎麼加強防備都沒用!”尉繚道,“孫子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所以,派兵逐一強攻魏地城池,實乃下下之策!一來呢,時間上不允許,二來,我軍兵少,也經不起這樣的消耗戰。”

“軍師!”荊遷急道,“你就別賣關子了,到底怎麼個打法?”

“便說,便說,呵呵。”尉繚擺了擺手,微笑道,“彭越統治魏地不過區區數年,根基尚淺,魏地豪強、世族、百姓仍然心懷故魏,此時若能有魏王后裔登高一呼,又有大楚及敖倉之粟爲其後盾,則魏地豪強、世族、百姓必然會雲集景從,爭相來歸!”

“魏王后裔?”武涉愕然道,“魏豹全家被殺,魏咎舉家**,魏國還有王裔嗎?”

項莊卻是心頭狂喜,所謂魏王后裔,並不一定非得是魏咎或者魏豹的後裔,他可以是路人甲,也可以是路人乙,甚至也可以是被困在敖山頂上的陳豨,只要你說得像,別人又願意相信,那他就是魏王后裔!

至於魏地的豪強世族,一部份已經歸了彭越並且跟着去了淮泗,但鬱郁不得志的也絕對不在少數,這些沒有從彭越那裡撈到好處的豪強世族,政治投機心理也是極強的,一旦有人起來挑頭,他們絕對就會聞風而動,揭竿而起。

試問,歷史上哪次造反沒有豪強世族的參與?

既便是陳勝、吳廣這樣的泥腿子造反,也有大量的豪強世族雲集景從,何況是正兒八經的魏國王裔舉兵?

所以,只要有號稱魏王后裔的人率先舉兵,不管他的身份是真是假,前來投靠的魏地豪強世族絕對不會少。

如果這個魏王后裔還有大楚支持,那麼前來投靠的豪強世族就會更多。

如果這個魏王后裔還能拿出敖倉之粟接濟魏地百姓,那麼雲集景從的就不只是魏地的豪強世族了,只怕整個魏地的百姓都要聞風而動了!

如此一來,整個魏地豈不成了烽火燎原之勢?

如此一來,陳郡、碭郡、東郡、穎川、三川郡的那些原本就屬於魏國的城池根本就不需要再派兵前去攻打了,聞風而動的豪強世族絕對不會心慈手軟,他們絕對會煽動百姓,殺死各地的縣長、縣令甚至是郡守,然後獻城來降!

想到這裡,項莊再忍不住,當下擊節讚道:“軍師,好算計!”

尉繚微微一笑,又道:“上將軍,爲了更好地震懾魏地守軍,以及儘可能地改善大楚在魏地的名聲,不妨再派人假扮先王,以先王的名義嚇退各城援軍,然後再打開敖倉,以敖倉之粟盡施魏地百姓,則魏地百姓必然摒棄前嫌,稱頌先王仁義!”

武涉、荊遷再次色變,心忖軍師這是要幹什麼?讓人假扮先王?

項莊卻沒有絲毫不悅,只是蹙眉說道:“只是上哪找這個人去?”

尉繚卻指了指門外肅立的公孫遂,說道:“上將軍,公孫遂如何?”

“公孫遂?”項莊霍然回首,只見挎刀肅立門外的公孫遂身高八尺有餘,身體強健,長相也是極爲英武,以前項莊還真沒注意,這會仔細一打量,才發現公孫遂還真與項羽有幾分相似,就是頷下少了蒼勁有力的長髯!

尉繚想了想,又道:“上將軍,關於魏王后裔,還是應該派人找找,最好還是找個真正的故魏王室子弟,隔多少代都不是問題,當然,如果實在找不到,那麼隨便找個人也行,反正這種事情,魏地豪強、世族也是心裡有數。”

項莊點點頭,當即吩咐荊遷道:“荊遷,這個事情就交給你了!”

“諾!”荊遷轟然應諾,當即領命去了。

項莊又向武涉道:“武涉先生,還得麻煩你以先王及魏王的名義寫一篇榜文,就說大魏已經復國,大楚霸王及魏王還將打開敖倉,以敖倉之粟賑濟魏地饑民,再找人多多抄寫,務必在三天之內遍貼周邊各郡縣!”

“諾!”武涉長長一揖,也領命去了。

項莊又擡頭喝道:“公孫遂,你進來!”

公孫遂應聲入內,作揖道:“上將軍有何吩咐?”

項莊看了看公孫遂光潔溜溜的下巴,忽然說道:“去,趕緊派人去找些頭髮來,讓軍師幫你做一貼假鬍子!”

第17章 大破樊噲第475章 合縱連橫(三)第7章 十面埋伏·騎兵第458章 瘟疫(下)第330章 巔峰對決(三)第133章 攻陷咸陽(上)第492章 單于庭第21章 單挑第209章 從頭查起第395章 漢王、楚王第83章 名將周勃第254章 齊人之福第364章 蠱惑人心第565章 父子(下)第349章 挑釁、誘敵第173章 精心設計第15章 兵家尉繚第292章 軍制改革第100章 混戰第488章 合縱連橫第22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48章 臣有一策第542章 殺個回馬槍第108章 虎牢關(六)第393章 縱橫家第111章 雷霆手段第512章 妾不如偷第53章 該殺便殺第399章 一觸即發第350章 邔縣大戰第17章 大破樊噲第27章 大破漢軍第315章 僵持第135章 立威第163章 遊說樓煩第38章 老子來斷後!第282章 借人第131章 火燒虎牢第449章 陸地行舟第379章 詐死第158章 渾水摸魚第259章 秋糧第235章 人頭、戰功第299章 風起雲涌第368章 刺殺劉邦(四)第174章 秦人之殤第149章 九原風雲第380章 賢有一計第117章 唯我大楚第287章 楚國的隱憂第378章 隨時可能賓天?第544章 滅火第156章 名將第477章 合縱連橫(五)第23章 圍師必闕第311章 劍閣第521章 做成死局第178章 秦軍的選擇第35章 劉邦進山第434章 滅國大棋第233章 鬥智第564章 廢立第26章 水淹壽春第57章 陰謀?陽謀!第18章 馬鐙第305章 與時間賽跑第87章 陷陣武卒第132章 堵塞武關第314章 狹路相逢第73章 一盤大棋(上)第102章 攻陷洛陽第270章 巔峰對決第449章 陸地行舟第441章 沔水之戰第46章 以命博命第371章 寡人對你仰慕已久第29章 戰略決策(上)第515章 洗劫關中(二)第355章 敕封其爲荊王第554章 引狼入室第480章 合縱連橫(八)第342章 不如我取第232章 速戰速決第344章 漢軍之復仇第344章 漢軍之復仇第449章 陸地行舟第74章 一盤大棋(下)第263章 畢書入楚第242章 堅如磐石(中)第303章 項莊進川第420章 齊軍的弱點第345章 驅虎吞狼第400章 風林火山第64章 傳檄可下第464章 匈奴膽寒第121章 疾馳第193章 交好趙國第244章 堅如磐石(下)第433章 決戰之落幕第92章 金蟬脫殼(下)
第17章 大破樊噲第475章 合縱連橫(三)第7章 十面埋伏·騎兵第458章 瘟疫(下)第330章 巔峰對決(三)第133章 攻陷咸陽(上)第492章 單于庭第21章 單挑第209章 從頭查起第395章 漢王、楚王第83章 名將周勃第254章 齊人之福第364章 蠱惑人心第565章 父子(下)第349章 挑釁、誘敵第173章 精心設計第15章 兵家尉繚第292章 軍制改革第100章 混戰第488章 合縱連橫第22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48章 臣有一策第542章 殺個回馬槍第108章 虎牢關(六)第393章 縱橫家第111章 雷霆手段第512章 妾不如偷第53章 該殺便殺第399章 一觸即發第350章 邔縣大戰第17章 大破樊噲第27章 大破漢軍第315章 僵持第135章 立威第163章 遊說樓煩第38章 老子來斷後!第282章 借人第131章 火燒虎牢第449章 陸地行舟第379章 詐死第158章 渾水摸魚第259章 秋糧第235章 人頭、戰功第299章 風起雲涌第368章 刺殺劉邦(四)第174章 秦人之殤第149章 九原風雲第380章 賢有一計第117章 唯我大楚第287章 楚國的隱憂第378章 隨時可能賓天?第544章 滅火第156章 名將第477章 合縱連橫(五)第23章 圍師必闕第311章 劍閣第521章 做成死局第178章 秦軍的選擇第35章 劉邦進山第434章 滅國大棋第233章 鬥智第564章 廢立第26章 水淹壽春第57章 陰謀?陽謀!第18章 馬鐙第305章 與時間賽跑第87章 陷陣武卒第132章 堵塞武關第314章 狹路相逢第73章 一盤大棋(上)第102章 攻陷洛陽第270章 巔峰對決第449章 陸地行舟第441章 沔水之戰第46章 以命博命第371章 寡人對你仰慕已久第29章 戰略決策(上)第515章 洗劫關中(二)第355章 敕封其爲荊王第554章 引狼入室第480章 合縱連橫(八)第342章 不如我取第232章 速戰速決第344章 漢軍之復仇第344章 漢軍之復仇第449章 陸地行舟第74章 一盤大棋(下)第263章 畢書入楚第242章 堅如磐石(中)第303章 項莊進川第420章 齊軍的弱點第345章 驅虎吞狼第400章 風林火山第64章 傳檄可下第464章 匈奴膽寒第121章 疾馳第193章 交好趙國第244章 堅如磐石(下)第433章 決戰之落幕第92章 金蟬脫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