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 澆油

046澆油

小芽兒進門時那一聲喊的太高了,她想壓只怕是壓不住了。

幼清面色平靜的朝春杏看去一眼。

春杏垂着頭無聲無息的移到了正廳守在門口。

幼清不想讓薛鎮揚知道,至少不想現在讓他知道。

他自臨安回京已有十幾年,從前幾年的穩步升遷到這幾年的停滯不前,甚至隱隱已有日落之勢後,脾氣便越發的難以控制,像個炮仗一樣一點就着,說起姑母來也不管是不是當着別人的面,所以,她不想讓他現在知道,至少不願意姑母再一次受委屈。

“是周總管的幺女小芽兒回來了。”幼清笑着回道,“這兩日咱們每天要送許多餅出去,周媽媽估算了一下覺得咱們存的粗糧可能不夠,就回來問問姑母,要不要趁着那些糧商還沒有坐地起價前多買一些回來備着。”

薛鎮揚審視的看着幼清,幼清則笑盈盈滿臉純真的看着他:“我聽您和姑母在說話,又覺得這事兒不着急,左右也不差這半刻鐘幾個時辰的,所以就讓她先回去了,晚上再來給姑母回話。”

薛鎮揚點了點頭,道:“朝廷賑災的銀子可能還有些日子。”又道,“既是覺得不夠,那就多備些在家裡。”

幼清暗暗鬆了一口氣,點頭道:“好,那我轉告周媽媽。”

薛鎮揚沒有再說什麼,轉頭房裡的方氏道:“我出去了,晚上不回來用膳。”話落他大步便朝外走,方氏拿了披風追過來,“外頭風大,老爺披上免得受了涼。”

薛鎮揚沒有拒絕,就着方氏的手披了披風出了門。

“春杏姐姐。”幼清扶着方氏,忽然回頭喊住春杏,春杏一愣恍然擡起頭來,就看見幼清笑道,“方纔倒的茶姑父也沒有喝,還麻煩你送去茶水房。”

春杏想到她剛纔聽到的話,不明白這麼大的事情方表小姐爲什麼要瞞着大老爺?!

還有,方表小姐當時的神態,完全不是平日她所見的方表小姐,像是……

春杏想不出來怎麼形容,就覺得判若兩人。

“是!”春杏應是,像是身後又人追着她一樣飛快的去了茶水房。

幼清扶着方氏進了房裡,方氏笑着摸了摸她的頭:“剛纔你姑父沒嚇着你吧,他就是這樣的人,看着嚴肅實則很溫和的。”

“沒有。”幼清扶着她座靠在牀頭,“我膽子沒有那麼小,再說,姑父一點也不可怕。”

方氏笑了起來,點頭道:“他和你父親是好友,都說人以羣分,你父親當初能欣賞他就說明他是好人。”

這世上從來就沒有絕對的好人或者壞人,幼清看着笑的平和的方氏,想說的話一時說不出口。

“你別瞞着我。”方氏忽然望着她,臉色漸端,“我雖不是那洞察秋毫的,可家裡幾個管事的脾性我還是知道的,如果不是有事耽誤脫不開身,周媽媽不會讓小芽兒跑回來回話的。”

幼清並沒有打算瞞着方氏,就低聲把剛纔的事情一一說了一遍,方氏越聽臉色越難看:“怎麼會這樣,好好的面怎麼能吃壞肚子呢。”她拉着幼清的手,道,“請大夫沒有,查出什麼問題了嗎,那些人可憐見的連家都沒有了,可不能因我們的失誤散了命!”

“我知道,已經讓周媽媽請大夫了。”幼清安撫方氏,“現在最重要的是穩住他們,一來不能讓事情傳揚出去,二來把原因查出來,杜絕再發生第二次。”

方氏點着頭,邊說邊下牀:“你說的對,我們現在就去看看。”這件事說大很大,說小就小,就看怎麼處理了,“再去把你大表哥請回來,讓他親自去廣渠門看看。”

幼清點着頭,剛服侍方氏穿了衣裳,春柳進來梳了頭,周長貴就急匆匆的來了,方氏在暖閣裡見他,問道:“怎麼樣,大夫可去了,查出什麼原因沒有?”

“大夫說餅裡有不乾淨的東西。”周長貴很少進內院來,這一次的事非比尋常,他不得不親自來,“還好不嚴重,開了一劑藥,說是喝了兩劑就沒有問題了。我家那口子把人安頓在水井坊的宅子裡,正帶着人煎藥。”

方氏鬆了一口氣,卻又奇怪的問道:“怎麼會有不乾淨的東西?”又問道,“餅的問題還是面?!”

“是……是面發黴長斑生蟲的緣故。”周長貴說着有些心虛又有些不解,他看了眼幼清,道。“可是那些面都是早在榕樹街定好的,前幾日就送來了,我家那口子和方表小姐都開了包仔細的檢查過,要是真有問題肯定能發現的。”

幼清心頭一直壓着的事兒像是撥開雲霧一樣清明起來,那些面她可以肯定沒有問題,周媽媽辦事也很細心,可是現在大夫卻說面發黴長斑,那這件事就不簡單了。

“那些人鬧了沒有?”幼清不等方氏再問,面色沉沉的看着周長貴,周長貴一愣望着幼清,十二三歲的小姑娘,身材修長眉眼清麗,穿着一件銀紅色褙子俏生生的立在前面,與房裡溫馨舒適的擺置中點綴般的增添了幾分亮麗生氣,他想到自己那口子回去和他說的話:“……別看方表小姐平時不聲不響的,可辦起事來那是一板一眼,不但細心周到還非常的果斷。咱們平時看她柔柔弱弱的風一吹就倒,還暗暗想着將來誰家娶回去也只能當個菩薩供着,雖漂亮卻像是經不得風雨的花,可惜身份尷尬,將來只怕又嫁不得高門……現在才知道,是他們夾縫中看人,只看表面不識內裡的下了定論。”又道,“不過方表小姐確實漂亮,她因爲身體的緣故臉色太白,所以喜歡穿一些亮麗的顏色,卻又不豔俗,有時候就覺得那些個紅啊橘的顏色就是因她而生的一樣。”

這些話在周長貴腦子裡一轉而過,他收回目光恭敬的回道:“回方表小姐的話,本來是鬧着的,我家那口子怕事情鬧大了,就承諾說只要他們不鬧,她一定稟了主家給他們賠償,大家這才願意跟着她去水井坊的宅子裡。”

周長貴家的能在臨危中說出這樣的話,已經很不容易了,幼清點點頭道,方氏已道:“賠償的事你去和他們談,切記不能傳揚出去。”

“小人明白。”周長貴應是,方氏又問道,“現在面還在柴房裡堆着的?可查過了?”周長貴點頭回道,“小人來之前就去了查看過了,一共還剩六十四袋粗糧,十包細糧,全都沒有問題,就是留到明年清明左右都沒事。”

那就奇怪了,家裡的面沒有問題,難不成是帶出去的面放在外面壞掉了?可這麼冷的天莫說才兩天就是二十天也不會有問題,方氏想不明白,“也就是說只有今天的面是有問題的?!”

周長貴點點頭:“確實是這樣。”

也就是說,只有今天帶出去的面是壞的,那就是說問題是出在經手的人身上。

方氏愕然,愣了片刻後不敢置信的道:“我記得府裡一共去了三個婆子吧?還有四個是從外面招來的,那四個人的來路都盤查過了?”

“查了,她們也吃了餅,現在也都在水井坊。”周長貴此話一落,方氏震驚的說不出話來,她轉目看着幼清,幼清就貼在她耳邊輕聲道:“只有把府裡的幾個婆子帶回來審問了。”

幼清的意思,是有人惡意這麼做的,方氏不敢相信這個結果,家裡的下人賣身契還在自己手裡,讓主家出醜被人詬病,對她們有什麼好處?!

“姑母!”幼清安撫方氏,又似笑非笑的看着周長貴,“周總管見多識廣,不如我們聽聽她怎麼說。”

周長貴在府裡幾十年,什麼事都看在眼裡,只不過他是薛府的總管事,是吃着薛家的飯拿着薛家的例錢過生活,在外面再有臉面可在主子眼裡他依舊還是個下人,他深知做下人的本份,深知明哲保身的訣竅,只有時刻記住自己的身份,他才能長長久久的有飯吃有例錢拿。

可是,當他驚訝的擡頭,一頭撞進方表小姐深潭一般審視的眼睛裡,依舊忍不住心頭打了寒顫。

看來,薛家風平浪靜的日子結束了。

他忍不住抹了抹並沒有汗的額頭,心裡跟火燒似的焦躁。

“太太。”過了許久,周長貴像是下了決定一樣,“小人已經把府裡當值的幾個婆子都扣了起來,這會兒正在回來的路上,一會兒若是得空可以去聽一聽。”

不管人到底有沒有扣起來,但是周長貴這麼說幼清就相信他!這也是他的投名狀,幼清滿意了,扶着方氏道:“還是周總管辦事周到,姑母,一會兒我和您一起去聽聽。”

方氏喃喃的點點頭。

周長貴心裡依舊有着不安,其實大家心裡都有一杆秤,秤着別人也秤着自己,衡量着利益得失,他並不確定今天的選擇對不對,可是選都選了也容不得他猶豫不決,想到這裡他回道:“小人先去準備一下,稍後來請太太。”說着出了門。

“姑母。”幼清給方氏倒茶,“這件事非同小可,要不要請二嬸一起過來?”

方氏不知道在想什麼,愣了許久才心不在焉的搖搖頭:“她身體不好,還是算了。”握着幼清的手,指尖冰涼。

幼清無奈,只好點頭道:“那就不請二嬸。”

不等周長貴回來,薛思琴和陸媽媽聞訊趕了回來,薛思琴怒不可遏:“真是一羣養不熟的白眼狼,不殺雞儆猴發賣幾個出去,家裡可就真的被這些人作的亂套了。”她氣的指尖發白,和陸媽媽道,“去告訴周長貴,也不要急着問什麼東西,把人扣在中庭裡每個人打三十板子,讓大家都去看着。”

陸媽媽一進來看方氏和幼清的臉色,就知道這件事不簡單,她吞吞吐吐的應了一聲,卻沒有動。

“怎麼了?”薛思琴見陸媽媽沒動作,這才驚覺房裡的氣氛不對,她驚訝的看着三個人,“難道還有什麼隱情?!”

陸媽媽還不清楚,方氏心事重重無心說話,只有幼清答她:“大表姐彆着急,先拿了人審問一番再說,到底有什麼事問了才知道。”

“你!”幾乎幼清的話一說完,薛思琴就明白了她的用意,她又驚又氣的看着幼清,卻當着方氏的面不敢多言,看着她嘴脣動了幾次,最終撇過頭去道,“那就審了之後你看着結果好了。”審問婆子,看着是不相信婆子,可是她們不過是下人,如果沒有人指使好好的怎麼會抽風害主家,難不成主家倒了她們就能脫了奴籍不成?

方幼清的意思再明白不過,她根本就是在說幾個婆子是受人指使,那麼指使的人是誰不言而喻。

不管薛思琴怎麼想,幼清都不想現在和她爭出高低來。

房裡很安靜,過了一刻春柳就進來回道:“周總管回來了,說就在花廳裡行不行,要是可以他就把人帶去花廳。”

“就去花廳吧。”方氏病雖不重,可畢竟剛愈,這會兒已經露出倦容來,她對陸媽媽道,“你去佈置一下,我們稍後就來。”

陸媽媽應是,沉默的帶着春柳出了門。

幼清就和薛思琴扶着方氏出了智袖院拐到院子前頭的花廳裡,鋪着大理石鏡面似的大廳裡,涼颼颼的颳着穿堂風,陸媽媽正帶着人放簾子提爐子進來,周長貴迎了過來指着正中跪着的三個婆子道:“太太,人帶來了。”

地上很涼,三個被反綁了手的婆子縮成一團的哆嗦着,一見方氏過來,其中一個婆子立刻磕頭哭着道:“太太,奴婢什麼也沒有做,奴婢真的什麼也沒有做。”除了她之外,另外到是很冷靜。

幼清認出來,哭着喊着的是正院裡的趙婆子,常跟着牛氈家的一起值夜,嘴碎的很。

“都老老實實跪着,太太問什麼答什麼!”周長貴家的一聲冷喝,趙婆子頓時嚇的噤聲,眼淚糊在鼻子上,鼻涕糊在嘴上。

方氏在主位上坐下來,幼清和薛思琴一人一邊的坐在左右兩側。

方氏朝周長貴點了點頭。

周長貴便審了起來,自每個人當值處說起,問道今天都做了什麼事,趙婆子道:“今天輪到奴婢去粥棚當值,早上就沒有來府裡點卯,天沒亮就趕去廣渠門了,在那邊和另外四個生了火就守着竈臺,等着府裡發好的面送過來。”她說着指着另外兩個,“秦媽媽和陳媽媽來的遲,餅也是他們帶過來的,奴婢什麼都不知道啊。”

秦媽媽狠狠的瞪了趙婆子一眼,回道:“面確實是我們帶過去的,到廣渠門是卯時三刻,一路上我們沒有歇腳也沒有耽擱,去了就攤餅做餅,所有人都忙的不可開交。”她說完陳媽媽接着道,“是啊,竈臺前頭上百雙眼睛餓狠狠的盯着我們,我們恨不得分身才好,就沒有注意別人還做了什麼。”

“照你們這麼說,這壞掉的面,吃壞肚子的餅就是天上掉下來的?”周長貴冷笑的看着三個人,“當着太太的面,我也敢和你們說一句,你們當中要是有一個不說實話,但凡我查出來,三個人一個都活不了。”

周長貴的話一落,三個婆子皆了打了個冷戰,趙婆子當先就咬秦媽媽:“一定是她,這面是她發的,也是她帶過去的,我們都沒有經手,只有她有這個機會。”又迫不及待的指着陳媽媽,“餅是她做的,她也有可能偷換了面。”

秦媽媽對着趙婆子的臉就啐了一口:“爛舌根的東西,你哪隻眼睛看到我換面了,我看你纔有可能,你說你先前懷裡鼓鼓的都揣的什麼東西?”

“我!”趙婆子啞口,“我……我什麼也沒有揣。”

陳媽媽冷笑着道:“你那懷裡揣了那麼大一個布袋子,是用來做什麼的?你家裡養了那麼多牲口,我看你是把喂牲口吃的壞面帶過來想要換好面帶回去吧?!”

三個人就這麼你一言我一句的吵了起來,趙婆子吵不過對方手又綁着竟然潑辣的躥起來用腳踹:“瞎了眼的破爛貨,你連牲口都不如。”

“秦媽媽。”幼清出聲打斷趙婆子的話,“你方纔說你卯時三刻不到就去了廣渠門,那我問你,第一批餅做出來是什麼時候散出去的。”

秦媽媽昂着頭回道:“是辰時一刻。”她很確定的回道,“一鍋貼了五十六張餅,被人哄搶一空,第二鍋也是五十六張,辰時兩刻。”

“那是什麼時候有人開始喊肚子疼,出事的?”幼清問道。

秦媽媽想了想回道:“是午時過一些,那一鍋餅發出去,過了一會兒纔有人喊肚子疼。”她話落就聽幼清道,“也就是說,只有那一鍋的人喊了肚子疼,前面的人都沒有事。”

秦媽媽點着頭。

周長貴也是怔住,他慚愧的看了幼清一眼,對秦媽媽喝道:“方纔怎麼不說,就知道吵吵。”又問道,“那鍋的面也是你早上帶去的?”

秦媽媽回道:“上午一出事就亂糟糟的,方表小姐不問我們那能想的起來。”說着一頓,正要開口趙婆子搶着立功一般道:“所有的面都是她們帶過去的,中間沒有人送面來。”

幼清皺了皺眉,指着趙婆子對陸媽媽咐道:“媽媽把她嘴堵上。”陸媽媽二話不說,上去抽了趙婆子腰上的汗巾把她的嘴給塞住。

“你說。”幼清冷眼看了一刻,這位秦媽媽說話不但條理清楚,而且連時間也記得一清二楚,可見在來的路上就細想過做好準備了,“那你現在可記得帶過去幾份麪糰,統共用掉多少,還剩多少?!”

秦媽媽並不確定似的回道:“……當時一出事那些人就圍了上來,又吵又鬧,到處都亂糟糟的,周媽媽把人安排好了又讓我把發好的面都收起來等着晚上回來回稟太太,我當時也沒有注意,心慌意亂的將麪糰塞進袋子裡。”她想了想,猶豫的道,“帶過去十二個麪糰,做了四鍋還是五鍋,奴婢不記得了。”

“奴婢知道。”陳媽媽立刻回道,“做了四鍋,第四鍋的時候就出事了,應該還剩八個纔對。”

周長貴立刻讓人把帶回來的麪糰袋子打開數了數,他驚恐的望着方氏肯定的道:“是九份。”

也就是說,多了一個麪糰,而那一個很可能並不是府裡帶過去的。

原本以爲是面有問題,就查面,最終排除面又查餅,現在誰都沒有想到竟然會多出個麪糰來。

粥棚裡來來往往的人,亂糟糟的走動着,誰都有機會趁着人不注意放個麪糰進去。

“把她的嘴鬆開。”薛思琴指着趙媽媽,“你說,你懷裡揣個袋子是做什麼用的?!”趙媽媽嘴裡一鬆急的哇的一聲哭起來,磕着頭道,“奴婢該死,奴婢該死,奴婢帶兩個袋子去,就只是想趁着大家不注意偷點面回去而已,真的只是這樣!”

“娘!”薛思琴看着方氏,“她說話不老實,先打了再說吧。”

方氏木然的點點頭,道:“一人打二十板子。”又對着三個婆子道,“無論你們是不是被牽連的都打的不冤枉,要怪只能怪你們當值不仔細,出了這樣的事。”

陸媽媽喊粗使婆子在花廳外放了長長的板凳,幾個婆子駕輕就熟的把人拖出去,噼裡啪啦的打起來。

薛思琴望着幼清:“這件事,方表妹怎麼看?!”像是在說,你懷疑二嬸,可現在分明就是外面的人做的手腳,你這依舊是疑神疑鬼。

周長貴垂首站在一邊,眼睛卻看着幼清。

“把秦媽媽和陳媽媽送回去養病。”幼清對周長貴吩咐道,“趙婆子關起來。”

衆人一愣,周長貴暗暗點頭,秦媽媽做事嚴謹,陳媽媽老實木訥,只有那趙婆子最是狡猾多端,而且她說她帶個袋子過去是爲了偷面,誰又知道她早上的袋子裡是不是揣着面帶去的。

周長貴應了點頭,薛思琴撇過頭去沒有再問。

幼清就扶着方氏往房裡去,在暖閣門口方氏停下來望着幼清,無力的問道:“清丫頭你老實和我說,這件事你是不是懷疑你二嬸?”

方氏眼中的失望是怎麼也掩飾不住的。

幼清點了點頭,回頭望了眼薛思琴和陸媽媽,低聲道:“這件事現在還不確定,但我確實懷疑二嬸。”

方氏眼前一黑,要不是幼清扶着她幾乎癱在地上,陸媽媽和薛思琴一人一邊的扶住了方氏,幾個人進了暖閣,方氏歇了好一陣才嘆了口氣問道:“你二嬸一向做事周到,這麼多年我們相處的也很和睦,你告訴姑母,爲什麼會懷疑她?”

這也正是薛思琴好奇的地方。

幼清無奈,只得從春雲的事情說起,等說到:“……景隆十四年時二嬸曾經讓去世的劉老夫人找宋府的宋大奶奶和父親提過親……”時,方氏騰的一下站起來,不敢置信的道,“你說的是真的?”

“是的,春雲年紀小,鍾大也沒有服侍過父親,他們就是編也編不了這麼全。”幼清很肯定的說道。

不但方氏,就連陸媽媽和薛思琴也震驚的無以復加,她們誰也沒有想到,劉氏和方明暉之間還有這一段的插曲。

“我記得。”方氏點着頭,“兄長回去時曾和我說一句,我當時覺得既然他拒絕了,想必不是什麼好人家的女兒,就沒有在意,沒有想到……”她恍惚的想着以前的事,腦子裡亂糟糟的一時理不清頭緒。

“你就是因爲這個,所以懷疑二嬸?”薛思琴雖覺得這件事劉氏做的不光彩,可是劉氏的婚事也不由己,當時還有劉老夫人呢,她一個庶女哪裡就有權利決定自己的去從。

“琴兒!”方氏打斷薛思琴的話,“你還小不知道以前的事,可我記得,當時你二叔還很依賴你父親和我,有一天他興沖沖的回來告訴我們,他在路上遇見了武威侯的一位小姐,小姐的馬車輪子陷在泥裡,他幫着人家起出來,那小姐還下車謝了他,連走時掉了一方帕子,他還撿回來了。”她清楚的記得那帕子上繡着一個“娥”字。

那是劉氏的閨名。

當時只覺得巧合罷了,現在帶着私心去想,不由覺得劉氏分明就是故意如此,若不然她一個小姐出門身邊跟着丫頭還有跟着的婆子,怎麼可能讓帕子給薛鎮世撿到。

分明就是故意爲之。

“娘!”薛思琴推着方氏,“這些最多說明二嬸嫁進來居心叵測,可是這麼多年和她相處,咱們是有眼睛有心的,她怎麼對我們,我們能看得見感受得到,她要是真有報復之心,早就和我們水火不相容了,還會對我們這麼好?!”

方氏微微一愣,也覺得薛思琴說的有道理。

“查賬吧。”幼清語氣很冷淡,“大表姐若是不信可以找個機會查一查府裡的賬,只怕公中連你陪嫁的錢都拿不出來!”

薛思琴周身冰涼,半天沒有想到反駁幼清的話,因爲在她看來,這件事不是沒有可能。

她可以相信劉氏不會害她們,但是她卻無法相信沒有人對財帛不動心。

“好了。”方氏擺擺手,示意她們姐妹不要爭執,“幼清是一心爲我們好,這件事聽她的,就算真的錯怪二嬸了,將來我親自給她賠罪,哪怕她讓我磕頭我也認。”若是別的事她可以忍,可是事情牽扯到兄長,她心裡怎麼也過不去這個坎,幼清說的對,天下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萬事有因必會生果,她們試試劉氏就知道了。

再說,加上幼清她還有五個孩子,四個沒有定親……就算不能擰成一股繩,可她也無法容忍自己的孩子被人算計。

薛思琴沒有說話,她心裡很清楚方氏說的對,不管幼清是不是疑心太重,都是爲了保護她們,她對母親的維護她們都看在眼裡。

“按奴婢的意思,大家都不要爲難。”陸媽媽給三個人都添了茶,“就看這件事查出來的結果到底如何,如果真和二房有關,那咱們以後不但要防着她小心應對,更要爲將來分家做好籌劃,大少爺,三少爺都還沒有成親,二小姐和方表小姐也還缺一份嫁妝,這些都要用錢,斷不能被人掏空吃乾淨了,最後咱們兩眼一抹黑。”

方氏點點頭,累的靠在了炕頭上,闔上眼睛嘆了口氣。

“太太。”春柳在外頭回道,“周媽媽回來了,說有事要回您。”

方氏聽着就睜開眼睛點了點頭,陸媽媽掀了簾子出去把周長貴家的迎進來,她磕了頭直接就道:“太太放心那些人已經吃過藥了,除了有幾個吵着要銀子外沒有生出別的事來。”她說着一頓又道,“……只是早上早粥棚里人多的很,不知道有沒有傳出去。”

若真的傳出去也沒有辦法,好在那些人不過有些腹瀉嘔吐,只得到時候再看情況了。

方氏讓周長貴家的起來說話,道:“辛苦你了,你和周總管累了一天了,回去歇着吧。”

“奴婢不累。”周長貴家的道,“這件事是奴婢負責的,您交給奴婢就是信任我們兩口子,如今出了事奴婢心裡愧疚也睡不着,所以就想請命親自去守着趙婆子去,非要把她唬出個一二三四出來不可。”

女人有女人的手法,方氏點了點頭沒有反對。

周長貴家的退了出去,幼清就吩咐陸媽媽:“……您找幾個信的過的人守着秦媽媽和陳媽媽的家門口,都看看有什麼人過去,不要讓人看見了。”

“你這是欲擒故縱?”薛思琴望着幼清,幼清就點點頭道,“趙婆子嘴碎辦事又不牢靠,如果是我,也不會讓她去辦這樣的事。”

“你爲什麼肯定不會是外面的針對咱們府裡有意爲之呢,前幾天壽山伯府不是粥裡吃出個馬蹄鐵嗎?”薛思琴皺眉反駁,幼清很肯定的回道,“若是外面的人做的手腳,這個事情就不是周媽媽出手就能控制的,必定要鬧的人盡皆知纔好,還有,如果是外面的人想要陷害咱們,定然也是針對姑父,可是今天朝堂休沐,御史老爺們有彈劾的摺子也要等十天上奏,這十天多少事也處理完了。”

“你說的也對。”薛思琴點點頭,“時機不對,咱們施餅也不會就這幾天,大可以換個時間纔好。”

幼清頷首:“由此可見,做手腳的人也並不想把事情鬧大,讓咱們府裡蒙羞,針對的不是姑父而是姑母,或者說,針對的是姑母手中的中饋!”

薛思琴無話反駁,沉聲道:“那就讓春銀子和問蘭去吧,她們一個沉穩一個心細。”

陸媽媽見姐妹兩人終於不再爭執了,鬆了一口氣下去安排。

下午幼清和薛思琴在方氏房裡用了點心,薛思琴心裡想着幼清說的查賬,覺得這件事就算是做也算不上傷情分,就道:“若是查賬,要是賬面真的如你所料沒有銀子又當如何?!”

“我不過說說。”幼清嘆了口氣道,“若是真沒有銀子,她哭着鬧着說生意虧了,讓咱們認下這筆賬,那不就等於把銀子拱手送出去了嗎。”

薛思琴一愣,挑着眉頭道:“可既是知道了,不去做豈不是任由她拿着公中的錢做私事,她若是放高利貸呢,到時候豈不是讓我們也背上黑鍋。”一頓又道,“還有,這些錢是三個房頭加上祖母的份額都在裡面,到時候祖母和三叔還以爲我們兩房合夥欺負她和三叔呢。”

“大姐別急。”幼清看了眼熟睡的方氏,“錢當然要拿回來,可是現在不是鬧這些事的時候,如果鬧僵了,他們一口咬定銀子虧了,難不成我們要把二叔送衙門去?更何況鬧成這樣大家也沒有辦法在一個鍋裡吃飯,要是分家,錢在他們手裡,我們又能得到什麼好處?!”

薛思琴又氣又怒:“這賬必須要查,就算這件事證明和二嬸無關,我也定要查清楚,正如陸媽媽說的,大哥和三弟都還沒有成親,將來是另外置辦宅子還是住在家裡哪一個不要錢,父親和母親年紀也漸漸大了,沒有銀子養老我怎麼都不會放心的。”

兩人說了一下午的話,晚上又陪着方氏用晚膳,方氏沒有胃口,拿着筷子直嘆氣。

“太太。”春柳氣喘吁吁的跑了進來,“不好了,府裡走水了。”

幾個人驚的一跳,面面相斥,這大冬天屋頂上還積着雪怎麼會着火,方氏急的站起來,帶的桌子上的茶碟噼裡啪啦的響成一片:“怎麼會走水,燒的什麼地方?”

“是秦媽媽的房間,她摔了油燈放火燒了自己的房間,人也在裡面,只怕這會兒已經沒了。”春柳害怕的嘴脣發顫,“秦媽媽的房間在二房旁邊,隔着兩間就是王媽媽的房間,這會兒火勢大的很,只怕也難倖免了。”

真是一件事連着一件事,方氏急的飛快的穿了衣裳:“走,我們去看看。”說着也來不及穿鞋,拖着鞋子就往外頭跑,幼清和薛思琴緊跟着出去,等一羣人跑去二房的後罩房時,那邊已經燒成了一片,連着三間房間都攏在大火和濃煙裡,周長貴和高銀,馬椋正帶着人滅火。

“太太。”周長貴被煙燻的滿臉黑灰,“這裡危險,您和幾位小姐還是去別處避一避吧。”

方氏哪裡放心,問道:“除了秦媽媽還有什麼人在裡面?”周長貴回道,“隔着的兩間是王媽媽的房間,幸好她在二太太跟前服侍着不在房裡,到是王代柄被火灼了一下,但是沒有大礙。”

“那趕緊去救火,別燒到別處去了。”方氏擺着手,一陣陣發虛。

周長貴跑回去接着指揮。

劉氏由王媽媽扶着和薛明從另一邊趕了過來,劉氏臉色很不好看,見着方氏也不行禮淡淡的點了點頭,王媽媽嗚的一聲哭起來:“我的兒……我的兒還在裡頭呢。”她說着就要撲進去,“這是哪個天殺的,才被打的丟了半條命了,還不放過他,這是要絕我們的命啊。”

這話就差指名道姓了。

“王媽媽。”薛思琴冷着臉喝道,“王管事沒有事被人擡走歇着去了,你說話不要指桑罵槐,這火是雖是有人故意放的,可也不是針對王管事的。”

王媽媽一愣看着薛思琴,冷笑着道:“大小姐是主子,命金貴的很,可是哪個不是人生父母養的,我的兒子也是我身上掉下來的肉,他被打我要不心疼我豈不是枉爲人父母了,這見着起火我哭訴兩句,難道還哭錯了不成。”

薛思琴沒有料到王媽媽會針尖對麥芒的回她,她不由自主的去看劉氏,而劉氏卻是一眼都沒有投過來,像是沒有聽見一般。

她心頓時涼了下來。

兩個房頭的人就這麼站在兩邊,像是說好的一樣,沒有人越過去半步主動開口說話。

薛鎮揚,薛鎮世,薛靄帶着人趕了過來,薛鎮揚怒髮衝冠的指着大火問道:“這是怎麼回事?!”又四處找周長貴,“周長貴呢,讓他滾來見我!”

周長貴連滾帶爬的跑過來,把起火的原因說了一遍,薛鎮揚皺着眉頭:“秦媽媽又是什麼人,爲什麼好好的要放火自殺?”

這又牽扯到粥棚裡的事,可是周長貴不得不道出來。

薛鎮揚還沒來得及表示什麼,薛鎮世卻是跳了起來:“這都鬧的什麼事兒,粥棚出事查就是了,竟然把事情弄成這樣,還出了人命,這要傳出去別人問起來我怎麼回人家!”又看着方氏,“大嫂,您這件事可處理的不妥當,不和我商量也要和大哥商量一下啊,肯定是有人針對大哥故意做的。”

薛靄忍不住的皺了皺眉頭。

“胡說什麼。”劉氏打斷薛鎮世的話,“大哥,您別怪大嫂,這兩日她病着呢,哪有精力管這些亂七八糟的事。”劉氏過來扶着方氏,勸着薛鎮揚,“那些下人本來就養不熟的,前有鍾大,這會兒又出了個秦媽媽,人心隔肚皮,大嫂也不是神仙怎麼會知道,自然也無法預料的。”

方氏聽出來劉氏話音,不等她說話,劉氏又問她:“餅的事查出來沒有?定要把那些人都關起來纔好,既然有人蓄謀針對大哥,就肯定不會就此打住的,千萬謹慎些纔好。還有那幾個婆子全部打死便罷,既是當值就沒有一個脫的了責任的!”又指揮周長貴,“這火這麼救不成,去把連着兩邊的牆扒了,能留幾間是幾間,明兒就是冬至了,總不能讓這火燒到明天吧,也太不吉利了。”

薛鎮揚的臉色越來越難看。

“你!”他指着方氏,露出恨鐵不成鋼的表情,上午剛和她說過壽山伯的事,下午這種就出了類似的事,她拂袖道,“家裡的事往後你不要管了,好好養病,以後讓弟妹辛苦些!”

------題外話------

天又涼了,這秋褲到底是脫還是不脫?!表示超級無奈!

226 默契210 疑心153 設甕254 聯繫003 姑母016 不同092 鍾情214 心寒035 沉澱252 打算025 斥責088 生氣216 緣分165 契合071 交易079 忐忑016 不及012 猶豫190 鬧騰104 震撼181 最後146 反撲238 更迭020 宋錦繡番外之二191 送迎002 薛府001 新生175 謀算112 定親100 勸說081 試探190 打架098 求和045 出事143 入夥090 反應115 三叔149 笑鬧037 開端085 歸來186 相救047 翻臉219 着急257 目的123 時機012 立場176 舊人106 怪異206 試探182 命運053 收效131 吵架020 走動030 態度176 舊人191 送迎229 添亂140 上門067 不成178 進步060 漁翁119 尷尬049 斷臂058 相問257 目的109 熱鬧064 糾纏185 自救092 鍾情153 設甕162 過年085 歸來152 請辭009 目的091 潑茶120 認親240 私奔181 最後210 疑心096 成全070 猶豫165 契合155 閒暇089 猜測092 鍾情150 生氣144 設計243 有孕117 新婚107 求親087 暗情095 爲何004 罅隙120 認親041 憂思103 改變203 驚愕117 新婚250 相悖252 打算
226 默契210 疑心153 設甕254 聯繫003 姑母016 不同092 鍾情214 心寒035 沉澱252 打算025 斥責088 生氣216 緣分165 契合071 交易079 忐忑016 不及012 猶豫190 鬧騰104 震撼181 最後146 反撲238 更迭020 宋錦繡番外之二191 送迎002 薛府001 新生175 謀算112 定親100 勸說081 試探190 打架098 求和045 出事143 入夥090 反應115 三叔149 笑鬧037 開端085 歸來186 相救047 翻臉219 着急257 目的123 時機012 立場176 舊人106 怪異206 試探182 命運053 收效131 吵架020 走動030 態度176 舊人191 送迎229 添亂140 上門067 不成178 進步060 漁翁119 尷尬049 斷臂058 相問257 目的109 熱鬧064 糾纏185 自救092 鍾情153 設甕162 過年085 歸來152 請辭009 目的091 潑茶120 認親240 私奔181 最後210 疑心096 成全070 猶豫165 契合155 閒暇089 猜測092 鍾情150 生氣144 設計243 有孕117 新婚107 求親087 暗情095 爲何004 罅隙120 認親041 憂思103 改變203 驚愕117 新婚250 相悖252 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