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食鹽戰爭

二月初的一天,雞鳴剛過,子貢便被曹伯的有司傳喚進宮問話。,

換了以往,曹伯對政事是半點興趣提不起來的,一切都憑大司城和其他卿大夫來處理,自己則整日鍾情于田獵射弋中。

直到去年秋冬,他被子貢的巧舌如簧說服,參與了趙氏父子的“獵國”遊戲,雖然最後還是被魚腩般的衛軍擊敗拖了後腿,依靠郵無正支援才保證陣腳不失。但曹伯卻由此開始對戰爭多了些興趣,在見識了趙氏輕騎兵的神奇後,不僅試圖向晉國買馬,擴大公室的騎從數量,還在侈靡之所裡大加鼓勵賽馬馳逐。

一時間,趙無恤欲推廣而不得的賽馬馳逐憑藉這次機緣巧合,漸漸在曹國上層流行起來。

曹伯連一向能推則推的上朝也準時了許多,他整日翻閱着奏書,想知道濮南的歷山-雷澤之地什麼時候交割完畢……

可也從未這麼早就傳喚過,子貢猜測,恐怕是那件事情已經被曹伯知道了。

等到子貢掩蓋着自己的哈欠拜見曹伯時,這位主君卻將一卷帛書扔到了他面前。

“你自己看看!”

子貢知道,這肯定不是從西魯來的,趙無恤已經明文規定,官署辦公,還有對外的文書都得用紙張。

果然。卻聽曹伯氣急敗壞地說道:“齊侯已經頒佈詔令,嚴禁運海鹽入曹國、西魯。這該如何是好!”

子貢也不急,他掃了帛書上的文字一眼。正是齊國行人讓在陶丘的齊國商賈轉交的。上面措辭嚴厲,聲明爲了懲戒曹國在戰爭中“助紂爲虐”的舉動,決定終止從臨淄運往陶丘、曲阜的食鹽貿易,改在濮陽、新鄭、商丘售賣。此舉直到曹國主動向齊、衛請平,斷絕與晉國、西魯趙無恤的一切關係,歸還強佔的濮南各邑爲止。

他不得不承認,齊國的威脅很夠分量。

……

子貢也買賣過齊鹽,他知道,當年太公望封於營丘。其地瀉滷,人民寡少,於是齊太公便勸其女功紡織,極工匠技巧,通魚鹽之利。

人可以不吃魚,不穿齊國織造的衣帛,依靠單調的粟米、野菜,菽豆葉子爲生,勉強補充蛋白質。寒冷時則披着粗糙的葛麻衣褐也能維持生命。但唯獨有一樣東西不能或缺,那就是鹽。

那後世看來尋常無比的白色結晶顆粒,卻凝結着性命攸關,邦國興旺!

春秋之時。幾乎每個邦國都將鹽作爲一種稀有資源來儲存和使用,不亞於糧食和銅錫。

《尚書.說命下》有云:若做和羹,爾雅鹽梅。早在虞舜夏殷商時。人們已將鹽同酸味、甜味放在一起調製食品,成爲非常重要的調味品。因爲它比較稀有的。平時在烹飪過程中是不會經常將食鹽直接加入飯菜之中的,以免浪費。周人吃飯時先用肉或蔬菜混以食鹽等調味品醃製做成醬。食肉時再以白肉配放置在銅豆中的醬食用。

貴族都這樣吝嗇,何況庶民?後世的人很少會有類似的經歷,這玩意長時間不吃,輕則渾身無力,重則周身浮腫。強迫小國寡民的民衆走出世居里閭,去都邑市肆上交易的重要原因,很大程度就是爲了買鹽。鹽販子大概是中國大地上最早的商賈,夏商周的原始商路,很大程度上就是爲了交易鹽而開闢的。

但鹽的產地並不平均,其中以海濱齊國最多,有海就可以海水煮鹽,被稱爲“海王”之國。齊國因此而富裕,僅有少量鹽礦的魯國也從那時候起,便落後於齊一頭。

到了齊桓公之世,更是了不得,管夷吾認爲:“海王之國,謹正鹽筴。”他建議桓公實行“官山海”的鹽策,從此以後煮鹽賣鹽都由齊國官方來操辦,在邊境設置關隘,幾乎掐死了所有私鹽販賣的渠道。

所以齊國的鹽一路賣到了成周、衛、宋、曹和陳、蔡等地,他們本地並不產鹽,都是靠輸入海鹽過活。魯國出產的鹽只夠供應魯城民衆,多數時候也得仰食齊鹽。

子貢計算過,一個月,成年男子吃鹽近五升半,成年女子近三升半,未成年者近二升半。這是大概數字。鹽一百升爲一釜,十釜爲一鍾。十口之家就是十人吃鹽,一月至少四十升,百人之邑就是百人吃鹽,一月四百升。

一個人口十萬的小邦得吃四百鍾,像魯國這種人口近百萬的中等邦國則要三四千鍾!這還不包括牲畜和醃製肉類之用的鹽。

齊鹽在國內販賣,一鍾值一百五十錢,在國外販賣,最高時達到過一鍾一千錢!

齊國年產鹽三萬餘鍾,足夠一千萬人食用,幾乎囊括了諸夏邦國的所有需求。鹽的官營貿易讓齊國獲得了數百萬錢的收入,幾乎佔了歲收的一半!而且還有點供不應求。

通過賣鹽給其他邦國,賺外國的錢,沒人有抱怨,也沒人躲得過,這就是管子的鹽策,因爲手握資源,齊人想加價就加價,想切斷就切斷。齊桓公利用一手鹽資源的大棒,實行輕重之法,將諸侯逼得服服帖帖的。

從此以後,齊國富極海、岱之間,東方諸侯斂袂而往朝焉。

也只有擁有解池之個天然寶地的晉國敢於不鳥齊人。

短短的時間裡,子貢將自己行商多年,對齊鹽的認識梳理了一遍,如今齊國正是以和齊桓公時相似的鹽策來逼壓曹國、西魯就範的。

他合上帛書,淡淡地說道:“齊人此舉是在借重海鹽之利恐嚇曹國,過去也如此做過。但在下臣看來,不足爲懼也。”

曹伯卻十分生氣:“不足爲懼?你可知道。齊國年產海鹽三萬六千鍾,其中運到陶丘交易的便有一萬鍾。每釜交易收稅二錢,則一鍾就是二十錢,一萬鍾就是二十萬錢(齊刀幣,重約半兩)!曹國市肆一年近十分之二的歲收都來自與此,比你侈靡之所上交的稅還要高兩倍!”

子貢心中瞭然,看來在自己來之前,曹伯是先召見了管理市肆的褚和市掾吏詢問詳情的。

這些數據大抵沒錯,陶丘是中原的一個貨殖都會,所以齊國商賈也會在官方的允許下。運送海鹽來此等待陳、蔡、宋、楚等國商人採買,陶丘市肆則從中收取部分交易稅,這一直是曹國歲收的大頭。如今在齊人的經濟制裁下,曹國很可能會減少十分之二的收入,然後是陶丘鹽價的飆升,以及販鹽商賈流量減少後帶來的一連串的影響,由不得曹伯不心急火燎。

想來此時,提出此策的齊人正暗地裡偷着樂,等看西魯乏鹽的慘象吧。

然而不管那人是誰。他恐怕尚未意識到,他這次遇到的對手,叫做子貢!

他可是所臆無有不中,在歷史上富致千金。結駟千乘,能與諸侯分庭抗禮的儒商始祖端木賜!

……

面對碰上一點威脅就打了退堂鼓的曹伯,子貢手籠在袖子裡。出言道:

“難不成君上想要接受齊侯的要求?過去數月裡曹國也付出了數百死傷,糧秣、革甲、箭矢無數。才換得了開疆擴土的勝利,曹國雖然敗於衛國。但趙小司寇還是願意將雷夏澤-歷山以南地域由曹師駐紮。下臣常年行商,曾聽說過一個諺語,上船容易下船卻難,這就是曹國現在的處境了。”

曹伯臉色鐵青,子貢說的沒錯,曹國現在已經綁在趙氏和晉國的戰車上了,想要中途超乘而走,付出的代價恐怕不小。

“那寡人該如何是好?”

在子貢看來,雖然近來魯國那邊傳來了趙無恤與孔子不和的流言,但在他想來,自己和衆師兄弟備受重用,冉求還被提拔爲須句司馬,即便有,那也只是“君子和而不同”的小分歧。誰會凡事都能想到一塊去呢?子貢和衆師兄弟,時不時還會和夫子想法大相徑庭呢!

所以無論外人怎麼說,他依然在盡心盡力地爲趙無恤服務,畢竟趙氏和西魯的事業出於一個蓬勃的上升期,子貢自己在陶丘賺取的錢帛越來越多,獲得的地位也越來越高。

在擴建了大競技場後,侈靡之業越做越大,增加了許多比賽項目和賭局,收購不少陶丘的市肆地產,去年利潤高達四十萬錢!其中十萬交予曹國褚師作爲高額的稅金,其餘三十萬一半自留髮展,另外十五萬則換成糧食、衣帛、銅錫去支援趙無恤的戰爭了。

趙無恤之所以能在堅壁清野的窘境中堅持下來,子宮功不可沒。

子貢手握如此龐大的一批錢帛和資源,若是換了一般的主君,肯定會加以猜忌。可趙無恤只是讓幾名武卒軍吏在旁協助,對子貢的貨殖之策基本不加干涉,讓他盡情施展自己擅長的能力。

所以子貢感激之餘,也心生一種危機感,他如今在無恤的勢力裡,是僅次於張孟談的第二人,但畢竟遠離西魯。與他相惡的闞止正奮起直追,得到了監察令之職,巡視風行各邑,據說一些在各邑爲吏的孔門之徒沒少受到嚴格的盤查,幾至於刁難。

所以此番恰逢碰上齊國發動海鹽戰爭,這正是子貢的專長,他怎能不殆盡竭慮,幫趙無恤想出一個破解之法?好爲孔門爭口氣,打壓下闞止的氣焰。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何況商賈的嗅覺是最靈敏的,早在半月前,他便得到了來自齊國的風聲,對此做好了種種準備。

陶丘外郭,隸屬於趙無恤的倉庫中,通過子貢連續半月的瘋狂購買,能應急數月之久的數千鍾青白鹽早已儲存下來。足以暫時穩住曹國的鹽價,也隨時可以順流而下,入大野澤,再到鄆城登岸,救西魯之急。

不止如此,子貢還有一系列的後續手段!

所以他笑着說道:“君上勿憂,下臣已經有了應對之策,準保三個月之內,齊人的禁鹽之策必然自敗!”

“能讓齊人自敗?不知是何妙計,還望子貢教我!”曹伯問過褚師,他也對此一籌莫展,見子貢有主意,頓時一陣欣喜。

“然,但前提是,君上要配合趙小司寇的行動。既然齊國仗着自己是海王之國,便有恃無恐地濫用鹽策脅迫諸侯,那吾等就得立刻發動反制,讓彼輩嚐嚐輕重之策施加到自己頭上的痛苦!”

沒錯,趙無恤的戰場在城池郊野之上,在朝堂廟堂之間。醫扁鵲和其弟子們的戰場在病患的腠理、肌膚、腸胃、膏肓之內。

而市肆之上,府庫之內,舟船輜車的交通線上,則是子貢熟悉無比的戰場,此次食鹽戰爭的勝敗存亡之地!

既然齊國人自持經濟制裁,那就讓他們見識見識,什麼是反制裁!

第441章 用人第404章 攻敵所必救?第714章 衛侯蒯聵第994章 楚王親征第548章 濟清第214章 如霹靂弦驚(上)第151章 震懾宵小(下)第1139章 歸雁入胡天第824章 大學第1185章 無有不流血犧牲者第600章 阿姊(上)第933章 天災第585章 泗上諸侯第591章 天道第1055章西 西施(上)第666章 朝歌之圍(下)第960章 銅鞮宮第1058章 好高騖遠第857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854章 五十弦翻塞外聲第25章 國野矛盾第868章 魏武卒第774章 搬山第434章 傷寒(下)第977章 千乘萬騎第586章 威服九國(上)第519章 漁父第1219章 昊天有成命第669章 破城第1066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下)第402章 這不是減竈計第1017章 馮翊第525章 弒君者(上)第603章 他回來了第915章 叔于田第1119章 雙頭鷹第387章 齊人兵鋒,不在西魯!第1075章 離離原上草第828章 鳳凰涅槃第13章 趙樂聯姻第151章 震懾宵小(下)第698章 攜芍藥以求兮(下)第953章 富貴險中求第328章 梟臣的末路(下)第393章 大盜的綱領第501章 百里而趨利者第7章 車騎之爭第227章 衛國叛晉第988章 叛國罪第167章 子貢的抉擇第1103章 可憐焦土第180章 八月未央第908章 夫人們的香裙第428章 敢把諸侯拉下馬!第73章 泮宮公學第1081章 肯爲君王捲土來?第44章 始作俑者第1168章 成大事者第154章 亡羊補牢第385章 賜爾玈弓第991章 蒲阪之戰(中)第1024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上)第1017章 馮翊第664章 六卿的平衡(下)第585章 泗上諸侯第1042章 君莫舞第183章 驟然生變(上)第1065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上)第29章 威風凜凜第886章 少樑砲第659章 謝幕第508章 七穆遊氏第477章 兩敗俱傷第477章 兩敗俱傷第550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上)第28章 涉彼北山第1084章 死於安樂第58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593章 邾婁稱藩第1113章 侯非侯,王非王第243章 無恤的蛻變第169章 洵美且都第350章 錦上添花第166章 成窯成瓷第1081章 肯爲君王捲土來?第1043章 元年(第四卷完)第579章 孔門的分裂第560章 十九歲的卿(下)第663章 六卿的平衡(上)第755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上番外8 羋月傳(中)番外2 我老秦人路在何方?第231章 士冠禮(中)第436章 醫者心第696章 趙氏包圍網(下)第1210章 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第112章 少虡煌煌 上第191章 孟談三策(中)第1031章 朝天子(上)第660章 卿士之死(上)
第441章 用人第404章 攻敵所必救?第714章 衛侯蒯聵第994章 楚王親征第548章 濟清第214章 如霹靂弦驚(上)第151章 震懾宵小(下)第1139章 歸雁入胡天第824章 大學第1185章 無有不流血犧牲者第600章 阿姊(上)第933章 天災第585章 泗上諸侯第591章 天道第1055章西 西施(上)第666章 朝歌之圍(下)第960章 銅鞮宮第1058章 好高騖遠第857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854章 五十弦翻塞外聲第25章 國野矛盾第868章 魏武卒第774章 搬山第434章 傷寒(下)第977章 千乘萬騎第586章 威服九國(上)第519章 漁父第1219章 昊天有成命第669章 破城第1066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下)第402章 這不是減竈計第1017章 馮翊第525章 弒君者(上)第603章 他回來了第915章 叔于田第1119章 雙頭鷹第387章 齊人兵鋒,不在西魯!第1075章 離離原上草第828章 鳳凰涅槃第13章 趙樂聯姻第151章 震懾宵小(下)第698章 攜芍藥以求兮(下)第953章 富貴險中求第328章 梟臣的末路(下)第393章 大盜的綱領第501章 百里而趨利者第7章 車騎之爭第227章 衛國叛晉第988章 叛國罪第167章 子貢的抉擇第1103章 可憐焦土第180章 八月未央第908章 夫人們的香裙第428章 敢把諸侯拉下馬!第73章 泮宮公學第1081章 肯爲君王捲土來?第44章 始作俑者第1168章 成大事者第154章 亡羊補牢第385章 賜爾玈弓第991章 蒲阪之戰(中)第1024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上)第1017章 馮翊第664章 六卿的平衡(下)第585章 泗上諸侯第1042章 君莫舞第183章 驟然生變(上)第1065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上)第29章 威風凜凜第886章 少樑砲第659章 謝幕第508章 七穆遊氏第477章 兩敗俱傷第477章 兩敗俱傷第550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上)第28章 涉彼北山第1084章 死於安樂第584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593章 邾婁稱藩第1113章 侯非侯,王非王第243章 無恤的蛻變第169章 洵美且都第350章 錦上添花第166章 成窯成瓷第1081章 肯爲君王捲土來?第1043章 元年(第四卷完)第579章 孔門的分裂第560章 十九歲的卿(下)第663章 六卿的平衡(上)第755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上番外8 羋月傳(中)番外2 我老秦人路在何方?第231章 士冠禮(中)第436章 醫者心第696章 趙氏包圍網(下)第1210章 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第112章 少虡煌煌 上第191章 孟談三策(中)第1031章 朝天子(上)第660章 卿士之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