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上)

子西擔心夫差攻楚長吁短嘆,藍尹亹卻說夫差不足爲患,子西頓時來了興趣:“夫差之國,比起闔閭時大了不少,兵甲之利也毫不遜色,藍尹這麼說有何依據?“

щшш▲ ttka n▲ ¢O

“先君將楚國派往吳、越的間諜交予我管轄,故我知道一些關於夫差的事,且讓我說說闔閭和夫差的不同之處吧。”

藍尹亹道:”闔閭用食不貪圖美味佳餚,每餐一條蒸鯽魚足矣;也不喜歡聽靡靡之音,兵卒用劍敲擊盾牌之聲便是他耳中最美的音樂;在女色方面,闔閭也對夫人美人們日漸疏遠,甚至能下狠心斬了美人之頭以挽留孫武;他從不貪圖安逸,從早到晚勤勞國事,體恤百姓的疾苦。聽到一句有益的話便欣喜不已,得到一位賢士好似得到了昊天恩賜,他有過必改,有咎必正,是故才能得到句吳百姓支持,實現了戰勝楚國的夙願……“

子西同意,吳王闔閭的確是這樣一個可怕的對手。

”如今夫差繼位,卻剛愎自用,重新小人,他縱容自己的過失,遠離賢臣,拒絕別人的進諫,導致孫武出奔,伍員卸職。在徵召兵卒出征之外,夫差還濫用民力來滿足個人的慾望,從幾年前開始,他便大修姑蘇之臺,又搜管吳越美人充斥其中。夫差這麼做,休說像他父親一樣破楚入郢,只怕用不了幾年,便會將吳國搞垮,這樣的人,又豈會是楚國長遠的威脅?令尹只需等夫差四面樹敵,內政不修,吳國自然會自斃!“

子西頷首,恢復了一些信心,只可惜藍尹亹這一番分析很有遠見,但對眼下楚國面臨的危局卻沒有任何幫助……

很快,東方就有壞消息傳來,原來,五月中旬時,夫差不知從哪搶先得知楚昭王已死的消息,遂祭出了吳國的老規矩:乘喪伐吊。吳國舟師主動出擊,沿着大江逆流而上,與楚國舟師遭遇,在居巢打了一場水戰……

吳楚在長江上的水戰可以說是常有的事,一般而言,上游船隊與下游船隊交戰,應該是佔據上游者有優勢,然而尷尬的是,楚國舟師總是戰敗的一方,按照楚國人自己總結的原因,是由於楚船順流而進,逆流而退;見有利就進攻,見不利想要退卻,這就難了。吳船逆流而進,順流而退;見有利就進攻,見不利想要退卻,就能很快退卻。且不說這種說辭是否有幾分道理,總之吳國舟師憑着這種水勢,屢次打敗楚國人,這次也不例外。

居巢水戰,楚國舟師大敗,被擊沉俘虜百餘艘船,吳師佔據水道後,便從江南運了兵甲過來,橫掃了舒鳩、舒廖、舒庸等”羣舒”之地,也就是後世的安.徽合肥,一直打到大別山才停止。

隨即,稍北的地區也遭到了吳國和蔡國的聯合進攻,吳軍舟師無敵,陸戰也很強。兩萬吳甲帶着五千蔡兵,從鍾離和州來出發,沿着淮河西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回剛被楚國收復幾年的夷虎,隨即分兵略英、六、城父。

因爲楚昭王調了不少部隊去伊洛,來回千里,還沒來得及回防,在吳軍那兇猛的攻勢下,楚國東線頓時被捅了幾個大窟窿。司馬子期也是老成持重之人,在士氣低落的當下,他不敢輕易與吳師野戰——若是重演柏舉之戰的慘敗豈不是糟了?於是便選擇退守,拱手讓出了英、六,也就是後世安.徽北部。

雪上加霜的是,六月初,見楚軍節節敗退,吳軍又佔領了淮潁重鎮城父,陳國也發揮了他們見風倒的風格,宣佈脫離楚國盟邦,歸附吳國……

對於這次背叛,若楚昭王在,必定會立刻施加懲罰,但楚國令尹子西、司馬子期卻無可奈何。

楚軍與吳軍作戰本來就沒有心理優勢,而且每逢國君死去,楚國都會陷入一個迷茫期:朝堂勢力要重新洗牌,各地貴族封君要觀望一陣,臣服與他們的巴人、濮人、越人也會乘機反抗,必須加以鎮壓,這不是寸土必爭的好時機。所以面對吳國的咄咄逼人,陳國、蔡國的爲虎作倀,楚國選擇退守,暫時放棄淮水一帶,收縮戰線,以求國內穩定。

好在吳國也沒有做好與楚國打一場舉國之戰的打算,在臣服陳國後,吳軍沒有繼續向西深入,而是乘着大勝的勢頭向北進發。

因爲六月中旬時,夫差接到了來自彭城的求援,宋公糾乞求吳國干預內亂!

……

在收到來自宋國的求援時,夫差正好結束在潁東的軍事行動,回到徐地。

這次西進,乘着楚昭王死去,楚國內部畏懼戰爭的心態,夫差逞志於淮上,一時間大別山以東的”羣舒“,潁水以東的“東國”非楚所有,當年吳王闔閭沒守住的戰利品,如今重新被夫差征服!

這數百里土地的拓展,大勝之後得到的奉承和阿諛,讓夫差飄飄欲仙,他的自信和自傲膨脹到了極點……

於是他那顆因爲報父仇而沉寂多時的爭霸雄心,又開始躍躍欲試。

來自彭城的求援,簡直是瞌睡時來了枕頭!

宋國,是夫差心裡的一個隱痛,十多年前宋國五公子之亂,當時吳國支持了向氏,夫差親自領兵進攻蕭地,逼近商丘,當時吳國爲中原諸侯畏懼,他狐假虎威,好好過了一把威風,得到了“九十九牢”的厚遇。

但美中不足的是,當時還是魯國區區一“西鄙大夫”的趙無恤也盯上了宋國的內亂。他與夫差相遇,倆人一度合作,但性格相沖,根本尿不到一個壺裡。更何況夫差也看中了南子的美貌,想將其佔爲己有,南子卻已心屬趙無恤,更不想去吳國做犧牲品,她玩了一出“爲國不嫁”做了大巫,讓夫差未能得逞……

對於此事,記仇的夫差一直耿耿於懷,雖然現在他有了美人鄭旦,可姑蘇臺那麼大,怎麼會嫌美人多呢?據去過宋國,遠遠見到南子出巡佈道的吳臣說,南子雖然年近三十,卻保養得像二八少女一般,宋國那些迷信的天道信徒甚至傳言她“不老”。

吳國也有天道傳入,在一些地方還十分盛行,夫差對那些教義毫無興趣,但吳國也重鬼神、巫祝。有時候夫差也想,若能將南子掠來,置於宮中,一面可以滿足他多年前未能得逞的慾望,一面也能讓南子做吳國的大巫,爲他祈求昊天鬼神,讓自己能戰勝強敵、增加國祚霸業,那該多好啊。

懷着這種心思,外加陳恆也在不停盛讚宋地之膏腴富饒,地利重要,若是能降服宋國,便能北上中原,齊國願意爲吳國先驅指引,助夫差實現夙願。

與諸侯一爭雄長,爲霸中國!這就是夫差心中最大的心願!

北望中原,夫差意氣風發,便應允了彭城的求援,他只有兩個要求。

“其一,宋公平定叛亂後,當舉國作爲吳之屬國,以百牢之禮迎孤入商丘;其二,將大巫南子獻予寡人!”

彭城那邊,司馬耕雖然對引吳國爲援有些排斥,但隨着商丘之兵逼近,宋公便忙不迭地答應下來。

得到回覆後,夫差摸了摸脣上的鬍鬚,滿意一笑,遂派遣三千能日行五十里的吳甲,先行前往宋國!

(前489年)六月三十,癸未日,東西兩宋戰於彭城之郊,西軍佔優,然而戰局關鍵之時,三千吳甲突然介入戰場,衝擊西軍側翼,一時間形勢逆轉,西軍敗績,損兵千餘。又聞家主病逝,樂氏司馬陳定國遂帥殘部退往芒碭山……(~^~)

第579章 孔門的分裂第906章 水力第451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463章 私掠6令第396章 鴛鴦陣!第746章 長矛對技擊第189章 暗潮涌動(下)第1135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864章 光復舊土第613章 最是無情第715章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第270章 甄邑攻略(上)第1120章 人生不滿百第780章 臨淄亂(下)第69章 大宗小宗第223章 百病之始生第799章 趙魏第433章 傷寒(中)第71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707章 南國金鼓第12章 呦呦鹿鳴第20章 術業專攻第1173章 復仇之義(下)第1044章 怒海爭鋒(上)第269章 城濮之丘第490章 天地君親師第108章 小懲大戒第674章 合衆弱以攻一強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524章 誰執牛耳?第477章 兩敗俱傷第943章 刑人(下)第350章 錦上添花第1035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上)第1045章 怒海爭鋒(下)第355章 公輸紙第1025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下)第331章 豎子不可與之謀!第691章 怎樣的代價?第200章 爲君前驅第202章 御者之道第138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1184章 白公勝變法(下)寫在第三捲開始前的話第276章 料敵於先第676章 逐君側之惡臣(下)第698章 攜芍藥以求兮(下)第453章 春種一粒粟第644章 大風(1)第411章 父子相見第938章 蟲豸第996章 楚巫第711章 葉公好龍第238章 大車檻檻第1129章 長兄如父第1019章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第823章 碧血丹心第572章 軍功授田第879章 虎狼之師?第643章 兩軍對壘第249章 克敵制勝第510章 宋朝之美第690章 再下一城第一謀臣第566章 辯士的風采第554章 舊制度與大革命第668章 攻城利器(下)第1219章 昊天有成命第94章 與子同仇第533章 何欲何求?第911章 沸鼎(上)第223章 百病之始生第415章 這真是減竈計第1195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61章 天生尤物第994章 楚王親征第799章 趙魏第1079章 有殺生以成仁第991章 蒲阪之戰(中)第583章 問鼎之志第1017章 馮翊第211章 鼓聲隆隆第1054章 趙國太子第1117章 周公吐哺第527章 弒君者(下)第1139章 歸雁入胡天第1127章 連騎擊鞠壤第179章 青史留名第47 2章 學校第1194章 沐猴而冠第478章 晏子遺書第651章 大風(8)第360章 臥榻之側第426章 上陣父子兵(上)第261章 天生尤物第1205章 萬里關河第482章 戰和第1128章 巧捷惟萬端第724章 張孟談第979章 長驅直入
第579章 孔門的分裂第906章 水力第451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第463章 私掠6令第396章 鴛鴦陣!第746章 長矛對技擊第189章 暗潮涌動(下)第1135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864章 光復舊土第613章 最是無情第715章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第270章 甄邑攻略(上)第1120章 人生不滿百第780章 臨淄亂(下)第69章 大宗小宗第223章 百病之始生第799章 趙魏第433章 傷寒(中)第71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707章 南國金鼓第12章 呦呦鹿鳴第20章 術業專攻第1173章 復仇之義(下)第1044章 怒海爭鋒(上)第269章 城濮之丘第490章 天地君親師第108章 小懲大戒第674章 合衆弱以攻一強第825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524章 誰執牛耳?第477章 兩敗俱傷第943章 刑人(下)第350章 錦上添花第1035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上)第1045章 怒海爭鋒(下)第355章 公輸紙第1025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下)第331章 豎子不可與之謀!第691章 怎樣的代價?第200章 爲君前驅第202章 御者之道第138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1184章 白公勝變法(下)寫在第三捲開始前的話第276章 料敵於先第676章 逐君側之惡臣(下)第698章 攜芍藥以求兮(下)第453章 春種一粒粟第644章 大風(1)第411章 父子相見第938章 蟲豸第996章 楚巫第711章 葉公好龍第238章 大車檻檻第1129章 長兄如父第1019章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第823章 碧血丹心第572章 軍功授田第879章 虎狼之師?第643章 兩軍對壘第249章 克敵制勝第510章 宋朝之美第690章 再下一城第一謀臣第566章 辯士的風采第554章 舊制度與大革命第668章 攻城利器(下)第1219章 昊天有成命第94章 與子同仇第533章 何欲何求?第911章 沸鼎(上)第223章 百病之始生第415章 這真是減竈計第1195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61章 天生尤物第994章 楚王親征第799章 趙魏第1079章 有殺生以成仁第991章 蒲阪之戰(中)第583章 問鼎之志第1017章 馮翊第211章 鼓聲隆隆第1054章 趙國太子第1117章 周公吐哺第527章 弒君者(下)第1139章 歸雁入胡天第1127章 連騎擊鞠壤第179章 青史留名第47 2章 學校第1194章 沐猴而冠第478章 晏子遺書第651章 大風(8)第360章 臥榻之側第426章 上陣父子兵(上)第261章 天生尤物第1205章 萬里關河第482章 戰和第1128章 巧捷惟萬端第724章 張孟談第979章 長驅直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