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6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下)

“不錯,當年還曾招攬過仲尼的公山氏,如今卻是你的階下囚。”

公山不狃傲然挺起了肚子,他掃了眼戰場情形,皮笑肉不笑地說道:“只可惜,仲尼只怕不會以你爲豪。”

冉求面上抽動了一下,被夫子說成是“非吾徒也,小子可鳴鼓而攻之!”這是他心裡一處隱隱的傷,但對於公山不狃這位曾與孔門關係不錯的前輩,他還是給予了最基本的尊重,禮,深入骨髓地印刻在他的生命裡。

“君是吳將麼?”冉求掃了眼公山不狃和叔孫輒的甲冑,都是吳軍將領的制式。

叔孫輒連忙解釋道:“吾等身在吳國,心在魯邦,此次隨夫差北上實屬不得已而爲之,我二人曾勸阻吳子伐魯,隨即又故意給吳軍指錯了方向,讓他們繞了遠路,如此一來,子有你纔能有時間備戰,纔能有此大勝啊!”

冉求以詢問的目光看向公山不狃:“這便是二子在此戰裡脫離了吳國主力,在外圍遊弋的緣故?”

公山不狃傲氣十足,偏過頭去也不解釋。

恰在此時,又有將吏押着一個渾身泥濘的人過來,卻是吳將王孫姑曹。

那王孫姑曹傷勢很重,遠遠看見公山不狃和叔孫輒,卻掙扎着想要過來殺他們,還嘰嘰咕咕地用吳語大罵,說了一通後又換成結結巴巴的雅言,大罵他們是背信小人,故意將吳軍領錯路。

見他這般模樣,冉求已是信了幾分,讓人給公山不狃鬆綁,至於對他的最終發落,還得趙無恤來決定。

在公山和叔孫二人確認王孫姑曹身份後,冉求便退後一步,拂了拂身上的灰塵,朝王孫姑曹拱手一禮:“小子冉求,奉魯國大將軍之命披甲持戈,迎戰貴軍,今日不幸,你我狹路相逢,請允我以此璞玉,問候於子。”

說完便拿下懷裡的玉,在王孫姑曹腰間繫上。

王孫姑曹不通中原之禮,有些不知所措,倒是一旁的公山不狃諷刺道:“仲尼已經流亡十年,卻不想被他逐出孔門的冉子有依然這麼彬彬有禮。”

冉求早已習慣了這種冷嘲熱諷,他微微一笑:“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禮自在我心,亦是我做人的基準,豈能因夫子對我有所誤會而動搖?那我便自棄於士的行列,變成鄉愿小人了。”

春秋時諸侯時有徵戰,兩軍交戰便會有勝敗,敗方自然會成爲俘虜。然則俘虜亦有貴賤之分,所謂“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便是刑刀不上貴族身,儀禮不對庶人行。若是遇到國君敗逃,君權神授,不是爲臣下者可以執戈相向的,哪怕是敵國的追擊方也會讓開道路,讓國君逃走,否則即爲失“禮”。若是遇上貴族被俘,則勝方會先送上一方玉佩,以示對下面失禮的行動表示歉意,而被俘方也將自己身上最貴重的玉佩贈以還禮,暗示自己的身份會有足夠的贖金,請求得到有禮的善待。而若是普通兵卒,自然是沒有玉佩沒有禮節,粗繩一系脖子,不是給戰勝者爲奴隸,便是拉到販奴市場上換錢。

從生到死,“禮”字滲透着貴族的方方面面,只可惜隨着禮樂崩壞,貴族也把禮儀丟得一乾二淨,這世間最講究禮的,變成了孔門。孔子曾教導過冉求他們,就算不是奴僕成羣華服錦衣,到淪落荒野時,仍然可以自舉手擡足中看出一個人的出身貴賤來。

這幾十年來,隨着戰爭規模加大,殘酷性增強,縱然是一國公子,也會被腰斬棄市,屠城,殘民,殺俘更是層出不窮,《司馬法》時代古樸的軍禮已經蕩然無存了。

但在魯國,冉求卻始終堅持如此。孫子說過,兵者詭道也,在冉求看來,作戰時使用陰謀詭計是一回事,戰後讓雙方保持體面又是另一回事,並不相悖……

雖然虎會、盜跖和趙國的虞、田等將曾嘲笑他迂闊,但冉求卻無動於衷,在遵守軍法的同時恪守禮節,這也是他身爲孔門弟子的一種堅持罷。

王孫姑曹被押解下去後,公山不狃卻似乎有話要說。

他有些茫然地說道:“老夫離開魯國十多年,也不知此邦是不是真如趙無恤承諾的那般,變得更好了?”

離開時尚屬壯年,歸來時卻是兩鬢斑白,公山不狃的心裡只怕是百感交集吧。

冉求一笑,指着面前這水田道:“十年前,這裡還是一片沼澤荒地,只有一些盜寇和漁民在裡面求食。趙氏執政之後,諸卿大夫的內鬥兼併停止,這才能組織曲阜的移民來此定居,近年來又開鑿運河,疏通溝壑,泗水一線頓時從邊鄙變成了膏腴。往常沒有戰事時,此處應該是一片稻花噴香,蛙聲陣陣。”

他有些惋惜地看了看變成可怖戰場的良田:“可惜大軍所處,必生荊棘,十年來的大好形勢就這麼被吳軍入寇毀掉了,但是!只要驅逐了吳寇,明年這裡一定又是一片豐收!”

公山不狃搖頭:“但願如此,但如今魯國的肉食者已經變成了趙氏,只怕姬姓的社稷維持不了多少年,這比當年陽虎和我竊奪魯政更加過分,子有如此恪守禮節,爲何在這種仲尼最看重的大禮上,卻視若無睹?棄大禮而就小禮,不亦謬乎?”

冉求想了片刻,回答了他的疑問:“弗擾會被送去曲阜暫居,一路上可以好好看看魯國的新形勢,等看一圈下來,你便會知道,不管是你,亦或是陽虎、三桓,甚至魯侯親政,伯禽、周公再世,都不可能比趙氏做的更好!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自古使然,當年夏桀無道,於是便被更好的商湯替代,商紂無道,又被周武革命。如今魯國之命或許落到了趙氏頭上。我覺得,只要能讓百姓安居樂業,便是最大的禮,至於爲君者是何姓氏,又何必在意呢!”

公山不狃沉吟不語,冉求擺了擺手,讓人將他帶下去。在他看來,公山不狃是幸運的,他雖然一度流離失所,但至少是回來了,至少能歸葬家鄉。可夫子呢?同樣流亡十年,趙魯多次邀請他,給他臺階下,但夫子卻倔強得像一頭牛似的,不肯歸來。

狐死必首丘,夫子,已經很老了啊,何時才能放下心裡的誤會和執念,回到故土呢?

冉求很惆悵,他只能寄希望於等中原戰事結束,夫子能正式這天下的新秩序。

眼下,他還是得將注意力轉到戰場上來。這場大戰全殲了吳軍,殺傷三四千,俘虜五六千,而趙軍只有兩千傷亡,可謂功勳卓著,但對於整場戰爭而言,只是個小小開始……

冉求在夕陽下眺望奔騰向南的泗水,心中暗暗說道:“也不知趙子葦帥部從滕、薛突襲沛邑,可獲成功了?”

……

次日傍晚,泗水之濱,一支狼狽不堪的隊伍抵達了沛邑城下,打頭一位斷髮的”吳國人“仰起頭來,央求沛邑吳兵速速開門。

”發生了何事?“大軍悉數北行,沛邑剩下的人不到千人,本來還羨慕離開的人能在魯國好好搶一把,現在乍見一支敗兵歸來,所有人都十分震驚。

”我軍遇伏敗了,後方還有趙兵追擊,速速開門。“

城下的”吳國人“都快哭出來了,他旁邊的人也嘟嘟囔囔地哀求,城頭的人面面相覷,見那些人俱是斷髮,而不是中原的髮髻,頓時不疑有他,緩緩打開城門,放他們入內,打算問個明白。

孰料這些吳軍在城門大開後,卻突然暴起,抽出兵刃,哪還有敗軍的沮喪?一個個生龍活虎,直撲城門兩側,將守門者盡數殺死,其餘人則沿着城門洞往裡衝殺,到這時接着火把的光亮,吳人才發現,來者除了靠前的人是斷髮外,其餘一掀斗笠,都是中原人的髮髻!

”糟了!”

然而還不等他們將城門的敵人堵回去,卻聽到夜色中有隆隆的馬蹄聲由遠及近,一支數百人的騎兵破開夜幕,席捲而至,目標正是城門!

門口的人連忙讓開道路,趙國的“千里駒”趙葭一馬當先,帥衆騎衝入沛邑。

趙葭黑衣黑甲,他躍馬於城內,縱橫於大街小巷間,敢於擋道者無不被踐踏於鐵蹄之下,在得悉吳軍進攻魯地後,他奉冉求之命帥五千人繞道滕、薛,突襲沛邑。在薛國,趙葭強迫自己麾下那些上郡蠻夷們斷髮,又讓通吳語的魯人詐城,果然成功破城而入。

至此,吳人已經無從阻止他們了,城外還有不少步卒也摸了過來,或從城牆上逾越,或從城門涌入,讓他們防不勝防。再度揮刀斬殺數名吳兵後,面對偷偷將里閭門打開窺探外面情形的當地人,他將染血的環首刀高高舉起,高呼道:“趙國大軍已至!順我者生,逆我者死!”

……

幾天後,身在蕭邑指揮大軍的吳王夫差,赫然聽聞了他派去魯國偏師全軍覆沒的消息……

他頓時勃然大怒:”什麼!趙魯主力,不是在此,被寡人牽制住了麼?“

但更壞消息接踵而至,夫差隨即得知,彭城的北門戶沛邑也已陷落了,趙國騎兵的前鋒,已經抵達城外數裡遊弋窺探……

(~^~)

第115章 賞罰分明第663章 六卿的平衡(上)第302章 落魄的三桓第428章 敢把諸侯拉下馬!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556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52章 冬至(一)第617章 一筆寫不出兩個趙字第545 師徒、父子第260章 傾城傾國第632章 牧野洋洋(上)第842章 藏寶符於恆山第1211章 軍政決於一人第430章 治國之英才,亂國之桀雄第657章 大風(14)第23章 君子如玉第244章 幕後主使第108章 小懲大戒第299章 苛政猛於虎第688章 邯鄲九月(下)第108章 小懲大戒第570章 趙卿昔時宴平樂第1066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下)第844章 猗頓之富第114章 夏姬巫臣第570章 趙卿昔時宴平樂第215章 如霹靂弦驚(下)第1025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下)第1201章 長安灞上(下)第21章 四子分封第590章 諸神的黃昏第552章 豈在多殺傷?第818章 道可道第1098章 濟南第304章 莫如樹人第1171章 尺蠖之屈第20章 術業專攻第631章 爲淵驅魚(下)第687章 邯鄲九月(上)第1205章 萬里關河第977章 千乘萬騎第218章 秋日之陽(三)第684章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第658章 大風(完)第780章 臨淄亂(下)第409章 壞消息第1131章 髀肉復生第426章 上陣父子兵(上)第593章 邾婁稱藩第1047章 家祭無忘告乃翁第1120章 人生不滿百第438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372章 奧林匹克?第1034章 列爲諸侯(下)第79章 新絳南市第321章 無間道(下)第1179章 朝鮮第475章 舟師第150章 震懾宵小(上)第921章 鄰人失火第23章 君子如玉第853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194章 醫扁鵲第578章 君子不器番外4 衛先生真乃秦國大救星第1208章 華陽國志第824章 大學第430章 治國之英才,亂國之桀雄第946章 蕩氣迴腸(下)第513章 右翼第1017章 馮翊第721章 他就是傳奇第1091章 獅子回頭望虎丘第541章 新宋第142章 好色之徒番外8 羋月傳(中)第1043章 元年(第四卷完)第599章 夙願第263章 曹伯好田獵第98章 攪動全局第840章 海客談瀛洲第635章 庶人劍,諸侯劍第4章 單騎走馬第623章 死不能入廟第210章 善用兵者第1207章 內諸夏而外夷狄第818章 道可道第134章 寤寐求之第211章 鼓聲隆隆第55章 冬至(四)第775章 獅子大開口(上)第1167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386章 駟歂殺鄧析第687章 邯鄲九月(上)第589章 將神權交予你手第737章 曲終人散第1136章 樓煩第429章 戰爭的尾聲第807章 韓策第45章 兄弟鬩牆
第115章 賞罰分明第663章 六卿的平衡(上)第302章 落魄的三桓第428章 敢把諸侯拉下馬!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556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52章 冬至(一)第617章 一筆寫不出兩個趙字第545 師徒、父子第260章 傾城傾國第632章 牧野洋洋(上)第842章 藏寶符於恆山第1211章 軍政決於一人第430章 治國之英才,亂國之桀雄第657章 大風(14)第23章 君子如玉第244章 幕後主使第108章 小懲大戒第299章 苛政猛於虎第688章 邯鄲九月(下)第108章 小懲大戒第570章 趙卿昔時宴平樂第1066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下)第844章 猗頓之富第114章 夏姬巫臣第570章 趙卿昔時宴平樂第215章 如霹靂弦驚(下)第1025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下)第1201章 長安灞上(下)第21章 四子分封第590章 諸神的黃昏第552章 豈在多殺傷?第818章 道可道第1098章 濟南第304章 莫如樹人第1171章 尺蠖之屈第20章 術業專攻第631章 爲淵驅魚(下)第687章 邯鄲九月(上)第1205章 萬里關河第977章 千乘萬騎第218章 秋日之陽(三)第684章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第658章 大風(完)第780章 臨淄亂(下)第409章 壞消息第1131章 髀肉復生第426章 上陣父子兵(上)第593章 邾婁稱藩第1047章 家祭無忘告乃翁第1120章 人生不滿百第438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372章 奧林匹克?第1034章 列爲諸侯(下)第79章 新絳南市第321章 無間道(下)第1179章 朝鮮第475章 舟師第150章 震懾宵小(上)第921章 鄰人失火第23章 君子如玉第853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第194章 醫扁鵲第578章 君子不器番外4 衛先生真乃秦國大救星第1208章 華陽國志第824章 大學第430章 治國之英才,亂國之桀雄第946章 蕩氣迴腸(下)第513章 右翼第1017章 馮翊第721章 他就是傳奇第1091章 獅子回頭望虎丘第541章 新宋第142章 好色之徒番外8 羋月傳(中)第1043章 元年(第四卷完)第599章 夙願第263章 曹伯好田獵第98章 攪動全局第840章 海客談瀛洲第635章 庶人劍,諸侯劍第4章 單騎走馬第623章 死不能入廟第210章 善用兵者第1207章 內諸夏而外夷狄第818章 道可道第134章 寤寐求之第211章 鼓聲隆隆第55章 冬至(四)第775章 獅子大開口(上)第1167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386章 駟歂殺鄧析第687章 邯鄲九月(上)第589章 將神權交予你手第737章 曲終人散第1136章 樓煩第429章 戰爭的尾聲第807章 韓策第45章 兄弟鬩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