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亡羊補牢

感謝書友蜀國人家,三千浮游的打賞!感謝書友唯依而鳴的打賞和評價票!

……

亡羊補牢,這就是無恤爲此次更制立下的基調。大致分爲立軍法,嚴什伍,設亭衛三項。

中國最早的軍法,當屬夏後啓征伐有扈氏時的《甘誓》。

誓者,禮、律、兵書也。而其內容,一方面是宣佈征討對象的罪狀,說明戰爭的性質。

另一方面是對參戰將士進行約束,並明示賞罰於先:戰場上作戰不努力的將士,都要在祭祀社神的“社壇”處以死刑,並且還要連帶將家屬罰爲隸臣妾。

此後,殷周時代例次大戰前的動員令,比如《湯誓》《牧誓》《費誓》等,都是臨時頒佈的軍法,申明獎賞。一旦戰爭結束,就棄之不用,繼續玩“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的把戲。

到了春秋時,戰前臨時生效的軍法開始固定下來,比如晉國的《被廬之法》《趙宣子之法》。“逆軍旅者與犯師禁者,戮之”,逆軍旅即違抗將帥的命令,犯師禁即擾亂軍隊陣勢,凡有上述行爲就要受到誅戮。在軍法方面,規定了軍司馬、邑司馬、鄉司馬“制軍詰禁”的軍事司法權。

但另一方面,這些早期的法律卻又把治軍和治民混淆了起來,一些律令模糊不清,一些要求語焉不詳,在執行時多有不便。所以,趙無恤以從鄧飛處找來的一些刑法軍律爲基礎,又徵求了王孫期、羊舌戎的建議後,結合後世的見聞,制定了新的軍法!

有了父親趙鞅十年前鑄刑鼎,將成文法公佈給國人的先例,他這也算不上什麼驚世駭俗之舉。

於是,在綠草茵茵的打穀場上,當着衆兵卒的面,趙無恤頗有些沉重地說道:“約束不明,申令不熟,我之罪也。”

趙無恤養士大半年,讓他們每頓能吃飽粟米飯,每天都能嚐點粉食,半旬有一餐肉,有衣有褐,免去了凍餓羸弱之苦。多數士卒自然是感恩在心,誓死效忠的,臺下頓時出現了一片君憂稱辱、君辱臣死的氣氛。

趙無恤便乘熱打鐵,頒佈了新的軍法。

“我聽說,孫武子在南方爲吳王訓練兵卒時曾說過:令行禁止,賞罰分明,這是兵家的常法,爲將治軍的通則。對士卒一定要威嚴,只有這樣,他們纔會聽從號令,打仗才能克敵制勝!”

“我今日頒佈《成之法》,正所謂不教而殺,謂之虐,在此軍法之前所犯的過錯,按原來的《趙宣子之法》處置,不重新追究!此後若有再犯,絕不饒恕!”

衆士卒齊聲應道:“唯!

趙無恤很滿意,紀律,是戰鬥力的保證!

當軍法由趙無恤親自頒佈時,衆軍吏和士卒都豎起了耳朵。

“其一:聞鼓不進,聞金不止,旗舉不起,旗按不伏,此謂悖軍,犯者斬之!”

身上全是鞭痕的田賁也被強令前來打穀場聽訓,他聽得滿頭大汗,總覺得自己每天都會犯下其中一大半禁令。

比如其四:多出怨言,怒其主將,不聽約束,更教難制,此謂構軍,犯者斬之。

其五:揚聲笑語,蔑視禁約,馳突軍門,此謂輕軍,犯者斬之。

尤其是這一條:其九,所到之地,凌虐其民,如有**.婦女,此謂奸軍,犯者斬之!

這一連串的斬字讓田賁頭皮發麻,暗道君子寬容念舊情,要是用這軍法來辦他的罪,十顆腦袋都不夠砍!自己以後要吸取教訓了,得一直活到戰陣上,以大功報答君子。

當聽到其七:“謠言詭語,捏造鬼神,假託夢寐,大肆邪說,蠱惑軍士,此謂淫軍,犯者斬之”時,前來旁聽的成巫肩膀不安地動了動,無恤要他在民間和軍中以鬼神強化君子的無上權威,但除此之外,絲毫不許染指!

跟田賁一樣,淪爲更卒,被處於耐刑處罰,站在最後一排的井也默默聽着。

當聽聞“其十二:或聞所謀,及聞號令,漏泄於外,使敵人知之,此謂背軍,犯者斬之”時,面色蒼白,比起田賁那好得更快的皮肉鞭傷,他挨的大杖可要難熬得多。

當聽到其十六:主掌錢糧者,給賞之時阿私所親,使士卒結怨,此謂弊軍,犯者斬之時,計僑也摸了摸自己的腦袋。

虞喜則默默記下了和自己最相關的第十七條:觀寇不審,探賊不詳,到不言到,多則言少,少則言多,此謂誤軍,犯者斬之。

《成之法》,是專門針對士卒的軍法,一共十七禁五十四殺,士卒們再也不敢隨意處之,而是帶着畏懼之心,徹底服從於君子的威儀和禁令。

本着“權不集於一人之手”的思路,趙無恤取消了鄉司馬同時也執掌軍法的權力,轉而設立了兩個新職位:鄉右士師,鄉左士師。

二士師以右爲尊,右士師掌軍法,由王孫期擔任。負責民間盜寇訴訟一事的左士師暫時空缺,因爲趙無恤尷尬地發現,自己手下還真沒什麼法律人才。心想着,要不要把泮宮的鄧飛忽悠過來做,不過這一小小鄉吏的職位,比起庶子大夫籍秦的幕僚更加不如,他或許不會樂意。

幸好地小人寡,訴訟之事,半個月纔會碰上一樁,趙無恤乾脆自己來審了。也算曆練一下,爲日後治理更大的邑、縣時,制定更規範的民間律法做準備。

而在地方建制上,趙無恤也有動作。他改變了成鄉以往的五家爲鄰,五鄰爲裡,族長既是里胥的傳統。將里閭中和大宗關係疏遠的小家小戶們改爲什伍制,設伍長、什長,一般就由兵卒裡的土著伍長們直接擔任。

如此一來,什伍就可以繞過族長,直接向鄉司徒、鄉司馬,甚至是趙無恤負責。也順便以防備奸人盜寇爲由,從而將各里族長的權力悄悄削弱了。

當然,像後世商鞅那種,嚴令大族分家爲小戶,否則重罰的做法,他現在還不能做。時機,尚未成熟,只能暗中鼓勵……

此外,地方的什長伍長們要管好自己的家人和鄰居,叮囑他們,前往其他鄉邑集市時,也不得泄露成鄉事務,若是犯罪,全伍全什都要受到一定牽連。

成鄉的國人們,還每人都發到了一塊小桑木牌,上面寫着着每人的名字、年齡、甚至是外貌特徵。君子要求各自貼身帶好,進出成鄉,要以此爲憑證,丟失損毀,要在鄉司徒和鄉三老處註銷補辦。

至於野人和氓隸,在無恤到來之前,他們本來就是被束縛在土地上的社會底層,沒有隨意進出鄉中牆垣的權力。對此,趙無恤暫時不想做什麼改變。

如此一來,基本就將全鄉兩千多人控制住了。

這靈感還是來源於後世秦國的什伍連坐制度,和隋唐的“大索貌閱”,但稍微溫和一些。物極必反,趙無恤也不想搞特務統治,更不想讓依然保持淳樸的國人們變爲以鄰爲壑,喜好告發的奸民。

而燒製瓷器的匠作坊那邊,雖然目前還沒太多成果,但趙無恤早已未雨綢繆,規定工匠們在成鄉之內,還可以活動,但成鄉之外,則一步不得踏出!匠作坊內也不許閒雜人等進出,否則按諜罪處置!

這要是放後世,可能會引起抱怨,但在春秋,所有人都覺得這是正常的事。趙無恤也不由得感慨,他在大肆更改春秋時代的一些制度時,也從“工商食官”這一“腐朽體制”中獲得了不少方便。

……

求收藏,求推薦,明天還是三更

第1011章 國殤第94章 與子同仇第1067章 可勝者,攻也第588章 神靈的居所第604章 我回來了!(上)第519章 漁父第765章 公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430章 治國之英才,亂國之桀雄第738章 禮賢下士第986章 韓之戰(下)第1215章 百無一用第57章 雨夜驚變(上)第178章 損己利人第582章 鐵與血第214章 如霹靂弦驚(上)第389章 迴歸的希望第1092章 天子致胙(上)第1章 家族黑歷史第640章 投機者第1089章 王侯盡北望(中)第1075章 離離原上草第78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上)第976章 最後的殘暴第485章 夾谷之會(上)第494章 狡兔死,走狗烹第1195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568章 好大一塊封地第1181章 近而示之以遠第103章 囹圄隸妾第811章 大國上卿(上)第89章 無心插柳第275章 出城野戰第71章 封建制度第492章 侯犯第197章 有狐綏綏第1037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下)第550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上)第484章 我有嘉賓第417章 欲將輕騎逐(下)第456章 盜跖第1156章 王的盛宴第996章 楚巫第490章 天地君親師第841章 越人語天姥第1117章 周公吐哺第906章 水力第482章 戰和第604章 我回來了!(上)第642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下)第577章 失敗者第58章 雨夜驚變(下)第1074章 追亡逐北第324章 亂(下)第710章 陶朱第160章 教戰之法第861章 中山第441章 用人第一謀臣第954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上)第940章 以鄰爲壑第838章 舒而脫脫兮……第369章 千金市馬骨第660章 卿士之死(上)第939章 嘎嘣脆第958章 意外第376章 棋走邊角第889章 禮不伐喪第609章 衛國太子第97章 不棄親暱第1053章 麟之趾第848章 織女牽牛(上)第554章 舊制度與大革命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989章 曲沃代翼第524章 誰執牛耳?第100章 不了了之第339章 中都的燈滅了第697章 攜芍藥以求兮(上)第538章 巫頌(上)第153章 兩驂如手第340章 巫頌(下)第441章 用人第1052章 不讓鬚眉第1062章 棠之戰(上)第600章 阿姊(上)第43章 畏此簡書第656章 大風(13)第153章 兩驂如手第110章 麥熟時節第1020章 分娩第687章 邯鄲九月(上)第764章 糧食問題第461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833章 桃之夭夭(下)第77章 吾之子房第769章 當歸(下)第173章 各有打算第297章 軍旅之才第678章 三線
第1011章 國殤第94章 與子同仇第1067章 可勝者,攻也第588章 神靈的居所第604章 我回來了!(上)第519章 漁父第765章 公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第1197章 白露未晞第430章 治國之英才,亂國之桀雄第738章 禮賢下士第986章 韓之戰(下)第1215章 百無一用第57章 雨夜驚變(上)第178章 損己利人第582章 鐵與血第214章 如霹靂弦驚(上)第389章 迴歸的希望第1092章 天子致胙(上)第1章 家族黑歷史第640章 投機者第1089章 王侯盡北望(中)第1075章 離離原上草第78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上)第976章 最後的殘暴第485章 夾谷之會(上)第494章 狡兔死,走狗烹第1195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568章 好大一塊封地第1181章 近而示之以遠第103章 囹圄隸妾第811章 大國上卿(上)第89章 無心插柳第275章 出城野戰第71章 封建制度第492章 侯犯第197章 有狐綏綏第1037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下)第550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上)第484章 我有嘉賓第417章 欲將輕騎逐(下)第456章 盜跖第1156章 王的盛宴第996章 楚巫第490章 天地君親師第841章 越人語天姥第1117章 周公吐哺第906章 水力第482章 戰和第604章 我回來了!(上)第642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下)第577章 失敗者第58章 雨夜驚變(下)第1074章 追亡逐北第324章 亂(下)第710章 陶朱第160章 教戰之法第861章 中山第441章 用人第一謀臣第954章 田賁雪夜下絳都(上)第940章 以鄰爲壑第838章 舒而脫脫兮……第369章 千金市馬骨第660章 卿士之死(上)第939章 嘎嘣脆第958章 意外第376章 棋走邊角第889章 禮不伐喪第609章 衛國太子第97章 不棄親暱第1053章 麟之趾第848章 織女牽牛(上)第554章 舊制度與大革命第113章 少虡煌煌 下第989章 曲沃代翼第524章 誰執牛耳?第100章 不了了之第339章 中都的燈滅了第697章 攜芍藥以求兮(上)第538章 巫頌(上)第153章 兩驂如手第340章 巫頌(下)第441章 用人第1052章 不讓鬚眉第1062章 棠之戰(上)第600章 阿姊(上)第43章 畏此簡書第656章 大風(13)第153章 兩驂如手第110章 麥熟時節第1020章 分娩第687章 邯鄲九月(上)第764章 糧食問題第461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833章 桃之夭夭(下)第77章 吾之子房第769章 當歸(下)第173章 各有打算第297章 軍旅之才第678章 三線